跨越1個世紀,你如何看待魯迅與朱安的婚姻?

日出林霏開


魯迅最對不起的人朱安,一生無性無愛無後,晚年一句話令人唏噓

魯迅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把尖利的匕首,能夠直接插進敵人的心臟。對於魯迅先生,我們更多的是被他的文學作品吸引,然而他的感情生活中卻有一個難以癒合的傷口,那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朱安。


民國是一個極其動盪的時代,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衝擊,出現了一大批勇於追求自由的人們。但是老一輩的人們,封建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對於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魯迅先生的思想足夠先進,但是仍然擺脫不了這種命運。


看著魯迅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他的母親就早早的來到朱安家裡提親,但是魯迅此時正在國外讀書,他的母親就以生病為由,騙魯迅回家結婚,面對老邁的母親,魯迅為了儘自己的孝心,就同意了這樁親事。但是在結婚之後,魯迅卻拒絕與朱安同寢,甚至都沒有正眼看過朱安。朱安小心翼翼的服侍著魯迅,希望能夠融化魯迅冰冷的心,但是魯迅很快就出國留學,以此來逃避這段婚姻。

雖然魯迅沒有認可朱安,但是朱安仍然盡到了一個妻子的義務,她無怨無悔的照顧著魯迅的母親,盡心盡力的操持著這個家,默默地等待著魯迅的迴歸。但是在魯迅回來以後,仍然對朱安的所作所為熟視無睹,他在教書的時候喜歡上了自己的學生許廣平。

許廣平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對待感情勇敢的追求,魯迅被她的自信活潑吸引了,於是兩個人就開始了戀愛。戀愛沒多久,兩個人就開始了同居生活,魯迅也覺得前所未有的快樂,許廣平還為魯迅生下了孩子。此時的魯迅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所以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許廣平同樣有自己的事業,於是照顧孩子的事情就落到了朱安頭上,朱安視若己出,用心的照顧著魯迅的孩子。

魯迅和自己的哥哥周作人鬧矛盾,所以搬出來住了,朱安無怨無悔的跟隨著魯迅。魯迅死後,朱安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知道情況的周作人想要幫助朱安,但是朱安知道魯迅和他關係不好,就拒絕了周作人的救濟。由此可見,朱安雖然目不識丁,但仍然是一個很有骨氣的女人,倘若不是嫁給了魯迅,她的婚姻也會非常的幸福。

晚年的朱安生活非常困難,所以想著拿出魯迅的遺物去賣,以此來補充一些家用。很多人知道以後,紛紛責備朱安的行為,說她是為了貪錢才賣魯迅的遺物。朱安在忍受了譏諷之後,忠於忍不住的說道:“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怎麼不想想我?”

魯迅先生用文字做武器,狠狠的打擊了敵人,但是他的冷酷無情,也毀了一個女人的一生。


司徒歷史


以前回答很多次了。他們之間談不上婚姻,只能算作供養吧。養你一輩子,但卻不能愛你溫暖你。

對於朱安來講,她其實如果可以哪怕試圖去理解一點點魯迅的內心,也不會到這步田地。以前魯迅寫過,他倆沒結婚前 魯迅給她寫信希望她不要裹小腳,可以學習新女性那種思想。當時魯迅抱著希望的,然後朱安拒絕了。

圖為朱安和孃家人

後來,魯迅沒有逼她放腳了。結婚後,他從日本回來,帶了很多日本糕點給朱安,本想著給她講講這些糕點,朱安一句話,說,她吃過。魯迅寫到,她不可能吃過的,她這樣撒謊更讓他生氣 ,以後他再也不試圖和她說話了。

朱安的問題不僅僅是傳統女性的問題了,你看魯迅的母親雖然是傳統女性但是活潑開朗,辦事周到。而朱安,壓根也沒有這些。

不說魯迅的冷淡,其實她本身的木訥和缺乏溝通的能力導致了自己的悲劇。


星期五文藝


對於魯迅來說,朱安就像是他母親送給他的一個禮物,讓他根本就體會不到什麼是愛情。在他們那個年代,很多人都包辦婚姻。魯迅的母親為了能夠有一個人可以為他們家族傳宗接代,於是就給他找了一個妻子,這個人就是朱安。因為魯迅的母親只想著讓他傳宗接代,哪怕條件差點,他母親都答應,所以朱安的條件其實很不好。不僅長得不好看,而且個子也很矮,本來魯迅的個子就不高,她比魯迅還要矮很多。朱安長得非常的矮小,看起來有些發育不良的樣子。在朱安21歲的時候,她才和魯迅結婚,所以說這個姑娘的條件是非常的不好。對於為什麼魯迅不喜歡這件婚姻來說,可能也是因為朱安的各方面條件不好,這讓他有一種羞辱的感覺。對於要強的他來說,這讓他很難接受。他在日本的時候,他的母親給他發了一個電報,告訴他自己正在生病,讓他趕快回來,於是,這樣他就被騙回了老家,他的母親逼著他和大他三歲的女子結婚。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對朱安沒有愛情,可能有的只有責任。魯迅的父親在他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為他是家中的長子,對母親也非常的孝順。所以哪怕他對這樁婚姻再不滿意,但是他還是聽從了母親的安排。對於魯迅來說,他有很多的無奈,他沒有辦法拒絕,但是對於朱安來說,它更像是一個弱者,她以弱者的身份,哪怕魯迅從來不理她,從來對她橫眉冷對,但是他卻將他當做自己的丈夫,一心一意對待他。

結婚的第四天,魯迅就回到了日本,從此之後朱安就一個人生活長達41年,在這個不幸的婚姻裡面,可以說,魯迅是十分悲哀的,但是朱安可能比他更加的悲哀,在漫長的歲月裡,只有她一個人承受著所有的痛苦。朱安對魯迅有愛,但是魯迅對朱安卻沒有愛,只是因為母親給他的禮物,所以他就有贍養的義務,但是卻無關乎愛情。所以朱安一直在仰望,在守護,在等待,哪怕等待了很多年最終還是沒有等待到他的迴歸。而她和魯迅也因為兩個人的思想不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那個年代魯迅和朱安都是舊式婚姻的犧牲品。



新華通迅


對於百年世事的討論,時代背景是不可忽視的首要元素。

魯迅棄醫從文,改變的是思路:救肉體的國人不如救精神的國人,救活少數人不如救活多數人。他選擇了教育,選擇了文學。從知識上,從精神上,從根子上,警醒國人。有力配合了大革命運動。

那時侯的革命還只是思想的革命,政治政權的革命。對世俗的觸動還不大。男人三妻四妾順理成章“正常不過”。反對包辦婚姻的魯訊對母親此舉釆取了不遷就不對撞的避開舉動。隻身在外忙於國事。直到遇上志同道合兩情相悅的許廣平。兩人結婚生子之後,魯訊也沒有納什麼姨太太。那個時代能做到這樣的男人已難能可貴了。

有人對魯訊和許廣平的“師生戀”橫加責難,認為是不道德的。我認為這種責難是沒有分清青紅皂白。因為魯訊是未娶(他沒有接受朱安)的教授,許廣平是大學生,已經二十三歲,屬於成年人了。

我們反對的,禁止的,應是中小學的,學生方未成年(未滿十八週歲)的師生戀。目的在於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朱安祖上做過縣官,自已也讀過書。可見家道殷實,與周家是門當戶對的。朱安性情溫和,從小就聽話。可見是個賢淑的女人。但是,纏過的小腳限制了她的步伐。

有人認為朱安是個悲劇人物,是魯訊害的。

我認為這觀點過於偏激。

誠然,這個婚姻有三大遺憾:一無夫妻互相認可,二無夫妻體膚之親,三無子嗣承歡膝下。

但是,從人生的角度來看,朱安還是算幸運的。在那樣一個戰亂不休,物質貧泛的時代,能避開貧窮這個大敵的襲擊,過上衣食住豐盈的生活,全中國享有這種生活的人能有多少?

當然,朱安有痛苦,有思念,有生理之需的燥動。大凡七情六慾健全的人,誰沒有呢?那些革命先烈不也有嗎?我相信深受傳統禮教薰陶的朱安能馴服燥動這個“魔鬼”,和順地孝敬魯母。

這一切,我們從朱安的臨終遺言(死後希望葬到大先生的旁邊)就可感覺到,她對這個家,對自己與魯迅的關係都是認可的。她愛魯迅,把許廣平看作“大老婆”,她自己看作“小老婆”。她當然也會把許廣平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

朱安享年七十,壽終正寢。如果沒有安寧祥和做後盾,可能嗎?


逆天戰帝1


魯迅先生和朱安女士,是封建包辦的婚姻。魯迅先生和朱安不離婚,還不住在一起,是無性婚姻。用冷暴力對待一個,柔弱無助的女性,你不喜歡,你就和她離婚,何必讓人家伺候你媽,當不不用報酬的傭人小,太無人性了。還在婚姻存在其間,和許廣平公開同居生子。這是對朱安的不尊重,也是對反封建社會偉大旗手的最大諷刺。假如,朱安長得貌美如花,識文斷字,魯迅先生也不那樣對待朱安的。只因為朱安長得醜陋不堪,還目不識丁,才不著魯迅先生的待見。讓朱安這個不性的女人,孤老一生。


楊榮芝7


一句話,時代的悲哀!

所以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較好的時代


施哥說事


有名無實,但魯迅沒有休妻,也算不錯了。


非著名詩人小生


愛也不能愛,痛也不能痛。人生如一葉,回頭又秋風。


長空曉月


封建式社會的婚姻,倆個人從未謀面,脾氣性格,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等都沒任何溝通,遵循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造就了無數的婚姻悲劇,在這種大背景下,魯迅先生的婚姻也就可想而知了。



福瑞6574


從孝子成為大不孝!朱安無疑是封建時代家庭的殉葬品,而魯迅對母親的孝心也讓自己成了一個寡恩薄倖大不孝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