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詩反映在藝術作品中的"四高"和"四貴"


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白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據我國古代的詩論家姜夔(約1155-1221)解釋:"礙而實通,日理高妙。出事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姜夔的解釋比較深奧玄虛,不可為定論。但我覺得這"四種高妙"的提出是符合審美要求的。"理高"可以理解為道理的正確深刻,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意高"可以理解為意境之高;"想高"可以理解為構思之高;"自然之高"可以理解為文采飄逸灑脫、自然天成,不過多地進行人工雕飾。

淺談詩反映在藝術作品中的


姜夔的這一思想與謝榛(1495-1575)對詩歌的主張很相近。 謝榛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詩歌藝術的特徵,認為詩有"四格":興、意、 趣、理。詩有"四貴":體、志、氣、韻。體貴正大,志貴高遠,氣貴雄 渾,韻貴雋永。四者之本,非養無以發其真,非悟無以入其妙。所 謂"養",就是養氣。自古詩人養氣,養氣就是培養內在的修養。詩 人有了內在的修養,就能"蘊乎內,著乎外"。熟讀初唐、盛唐諸家 所作,有雄渾如大海奔濤,秀拔如孤峰峭壁,壯麗如層樓疊閣,古雅如瑟朱弦,志健如朔婆難清逸如九皋鳴鶴明淨如亂山積雪高遠如長空片雲,芳潤如露蕙春蘭,奇絕如鯨波蜃氣。之所以有這些風采的不同,是因為諸家所養之氣不同。作詩如能如蜂採百花,集合眾長,才能形成新的目己的風格。

淺談詩反映在藝術作品中的


明代萬曆舉人、詩論家胡應麟(1551-1602)論詩提倡體格聲調與興象風神。所謂體格聲調,興象風神就是格律音調、風采神韻、比興意象。格律音調有則可循,風采神韻無方可執。一般的作者容易做到體正格高,聲雄調鬯,但要做到風采神韻雋美,實乃不易,因為詩與文迴然不同,文尚典實,詩貴清空;文先理道,詩主風神。風采神韻之妙,與理高、意高、想高、自然之高是統一的。沒有高"理"、高"意"、高"想",就談不上風采神韻。

胡應麟還用"骨肉、氣韻、意象、聲色"的概念來論述作詩的規律。他說:"詩之筋骨,猶木之根幹也;肌肉,猶枝葉也;色澤神韻,猶花蕊也。筋骨立於中肌肉榮於外,色澤神韻充溢其間,而後詩之美善備。"如果木之根乾枯蒼,枝葉萎靡,花蕊朽爛,木的生意也就完了。詩要有風采神韻,必須有"筋骨"、有"肌肉"、氣韻生動、有意有象、有聲有色。宋人學杜詩,得其骨,不得其肉;得其氣,不得其韻;得其意,不得其象;至聲與色並亡。元人專務華而離實,若落花墜蕊,雖紅紫嫣熳,卻衰謝無韻。胡應麟認為:肉不可脞骨,骨又不可太露;詞不可勝氣,氣又不可太揚。他提倡莊嚴,則清廟明堂;沈著,則萬鉤九鼎;高華,則朗月繁星;雄大,則泰山喬嶽;圓暢,則流水行雲;變幻,則悽風急雨。一篇之中,必數者兼備,乃稱全美。故名流哲匠,自古難之。

淺談詩反映在藝術作品中的


明末清初的唯物主義美學家王船山(王夫之)對"意、象、勢"等美學範疇,也有精闢的論述,學習這些論述,有助於我們掌握詩學規律。他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宇,俱以意為主。意猶師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杜所以稱大家者,無意之詩,十不得一二也 以意為主,勢次之。者,意中之神理也。善於用意,則"咫盡有萬里之勢",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易經學會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天文地理古今事,略知一二。堪輿龍脈太極圖,可解三四。


淺談詩反映在藝術作品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