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假期這段時間,天天在家宅著無趣的表弟經常找我聊天。

“就要上班了,我這心情還有點小激動。這幾天我就在想,這上班以後我是否應該轉變一下在職場中的生存法則。以前我一直認為在職場中,首先是要跟同事和領導搞好關係,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會那麼難,我對人家好,人家也會去幫我,但是我現在發現所謂的好人緣,有時也不一定有用。”

聽了表弟的話,發現這小子有長進了,我也來了興致。

“你怎麼突然就開竅了,有什麼事情觸動到了你啊!”

表弟若有所思地說:“我曾有個同事叫曉婷,她在我們公司都幹了5年,在公司中同事經常讓她幫忙,只要她能幫到的,都不會拒絕。

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比如,辦公室的礦泉水沒有了,那麼大一桶水,也不用別人幫忙,就自己費勁弄上去了;辦公室有點埋汰了,她總會積極地去打掃,也沒人幫她;誰有事先走了,沒辦完的工作,總會讓她幫忙。

有一次,因為她沒有仔細審核公司給甲方的物品,導致公司損失了很多錢,領導也因為這件事辭退了她。

這樣一個經常幫助同事、樂於助人的人,我想她在離開公司的時候最起碼同事也應該會她安慰幾句,送送行之類的吧。

可是都沒有,在她收拾東西時,也沒有人去幫忙或者上前去安慰幾句。

經過這件事以後,我就覺得同事之間這種只建立在討好上的情感是靠不住的。”

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1,沒錯,在職場上能靠得住的只有自身的價值。

對於,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我也是很贊同這樣的說法的。

幾年前,我也覺得在職場中,想要升職加薪、快速成長、做成一番事業,一定是要努力去培養人脈的。

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是需要有個前提條件或者說需要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培養有效的人脈。

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2,在職場中自身沒有能力,培養出來的人脈也不可靠。

我們先來想一個問題,什麼是人脈?

人脈是指能夠給我們帶來價值、能幫到我們的一些朋友,而我們培養人脈的目的其實就是與一些能夠給我們帶來價值的人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

我們想一下,如果自己要建立人脈圈子會選什麼樣的人呢?

一定會選比自己能力強、知識儲備比自己多的人,說白了就是會結交能讓自己從這個人身上學到東西的人,只有懂得比自己多,自己才能有興趣去與這個人交談。

換句話說,我們建立人脈圈子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不是單方面能決定的,相互之間會在彼此身上得到收穫,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友誼。

而有一方能力比較弱,跟另一方不是一個等級的,那麼這樣的友誼就不是平等的,也不會穩妥。

這樣建立的人脈也是沒有用處的,因為在關鍵時刻,是很難出手相助的。

有人說“職場中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3,在職場中,提升自身能力建立利益關係。

助人為樂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不是意味著我們在職場唯唯諾諾、大包大攬,我可以幫你一次兩次,但是我幫助你是因為我善良,不要覺得是理所應當的。

“老好人”在職場中是不被看好的,沒有太拿得出手的能力,只有一味的“出力氣”。

在職場中最牢靠的關係,就是相互之間有利益關係了,只要有利益瓜葛,友誼的小船就不會輕易的翻船了。

當自身有了足夠強的核心競爭力就相當於有了資本,有了資本,就有理由找投資人對你投資,這就是利益關係,這樣的關係是牢靠的,是相互的。

因此,當有人對我說,“在職場中,沒能力時,要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上”時,我是贊同的,但是要有先決條件。

職場如戰場,沒有能力就相當於沒有話語權,建立的人脈也可能是不可靠的,想建立有效的、有價值的人脈圈,我們要從提升自身能力開始。

自然法則中講到“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是不變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