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安心行動":期盼疫情"拐點",重視心理"拐點"

在黨中央和政府的科學領導下,廣大醫務工作者投身抗擊"新冠肺炎"臨床一線,全國人民齊心防控疫情蔓延,目前疫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新增的病例開始減少,出院的病例增多,且出院病例開始超過了死亡的病例。但是,政府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均未表示疫情拐點出現。這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了好轉,但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必將給人們帶來持續的心理應激。

抗疫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累計發展趨勢

圖表資料來源:http://www.yzzp.com/view-30732-1.html


民眾期盼的疫情"拐點"未出現,但疫情下人們的心理應激"拐點"可能即將出現。從2019年1月11日推算,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個月,且還會持續時間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少人的物質和精神準備開始出現"資源谷底";同時,隨著防控範圍擴大和防控措施變嚴,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障礙進一步突顯;此外,目前仍未有比較明確的治療方案和藥品,人們對疫情的焦慮和恐懼感將面臨持續的考驗。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王俊秀等人的調查也表明,"擔憂"是民眾目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較佔主流的情緒。

依據心理應激的四階段理論來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危機事件的持續存在和影響加劇,部分民眾可能會出現防禦退縮或心理耗竭,出現無助、沮喪和崩潰狀態的風險增加,強烈的負面心理和行為可能會集中出現。對此,大家也不要感到恐慌或不安,這其實也是人們在"異常狀態"下的正常反應!

抗疫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適應和應對疫情新階段的生活和工作,這裡給大家提供以下一些心理自助的小貼士!

第一、抗疫預期的心理調整

之前,不少人可能對抗疫持有比較樂觀的看法,也就產生了一些與當前現實狀況不一致的心理預期。比如,有人預計疫情可能很快就會結束,正月十五左右就會逐步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前的出遊打算、學習安排和工作計劃可能都無法如願進行。這個時候,不少人開始感嘆"現在該怎麼辦呀?"、"什麼時候結束啊?"和"這下泡湯了!",等等。由此來看,大家需要根據疫情調整各方面的心理預期,建議以周或月為單位進行生活和工作的長程規劃,確保個人和家庭的生活能有序進行,找到疫情生活下的新節奏、新模式和新快樂。

抗疫

第二、消極情緒的及時處理

人們遇到目標受阻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抱怨、指責和憤怒等挫折反應。可謂心想事未成,心裡堵得慌!這是人之常情!這個時候我們的情緒"燃點"往往比較低,有點一觸即發的樣子!大家一定要提醒自己和家人小心"觸雷",避免事態或矛盾升級,加劇負面情緒傳染!不過,相信大家最近都學習或使用了不少情緒調整的新方法,請大家繼續發揚,積極創新,勤於自助,樂於互助,一起"玩死"這些"壞情緒"。

抗疫

第三、補充抗疫的物質貯備

"廣積糧,心不慌"!隨著疫情持續,不少人的"米缸見底、賬戶歸零、口罩用光",各種抗疫資源開始出現了緊缺現象。與此同時,隔離和防控措施越來越嚴格,傳統的補給渠道可能出現不順暢的情況!面對此局面,切勿著急恐慌!這個時候,最好洗一個熱水澡,找一個小板凳,拿出紙和筆,進行頭腦風暴,充分運用發散思維,開闢出獲取抗疫補給的新渠道。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冷靜思考,總會找到獲取各類生活資源的新辦法!吃得飽、住得穩、有防護,這些疫情下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滿足,才能有效確保我們在抗疫新階段獲得基本的安全感!

"安心"行動,抗疫"安心"!

(文章來源: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