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漢字中隱藏的養生密碼

漢字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每個漢字都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才形成現在的樣子。

從甲骨文一路走來經歷多次變遷,一直在被人們使用。幾千年前的漢字現代人仍然可以認識,漢字的意思沒有改變。

漢字的生命力很強,有的文明的文字在流傳中逐漸丟失了,曾經使用的文字變成了博物館裡面的文物,沒有人認識,更沒有人使用。

尋找漢字中隱藏的養生密碼


其他古老文明留下的文字只保存在博物館裡面,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大家也都不認識。漢字從最早的象形文字一路演變到今天這樣,雖然變化很大,但是仍然有章可循。

古老的甲骨文仍然可以被識讀,出土文物上面的文字可以認讀,這對文化的傳承很重要,現代人仍然可以通過漢字和古人溝通。  

漢字裡面隱藏著古人的養生智慧。活字是舌邊有水謂之活,津液又稱金津玉液,金、玉都是古人心中最寶貴的東西,古人認為津液是人體寶貴的東西。

神話傳說中的瓊漿玉液是神仙吃的食品,王母娘娘舉辦蟠桃大會上神仙吃的美食就有瓊漿玉液。

瓊漿玉液是神仙吃的食物。

人體共有720個穴位,只有一個穴位帶“漿”字,那就是承漿穴,承漿穴的意思是接受人體漿液的穴位,津液就是人體產生的瓊漿玉液,可見津液對養生十分重要。 

神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吃的是瓊漿玉液,瓊漿玉液和金津玉液之間是否有關聯?

或者兩者就是一種東西的兩個名字。 

古代的養生術都是通過刺激穴位和經絡分泌更多的玉液來達到養生的目的的,各種養生方式都離不開讓人產生更多的津液這個目標。

氣功的氣字以前是寫作這個“炁”字。這個炁字下面是四點水,四點水是字中多代表火,象煎、焦、熬等下面都是四點水。

炁字上面的無字多一點,在《說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指咽喉中難以下嚥的東西,這個難以下嚥的東西應該就是津液,如果這樣理解,炁功的意思就是用丹田之火煉津液的運動。

氣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玉液產生的多一些,把玉液輸送到丹田,在丹田煉化成氣,氣通過經絡輸送到身體的每個器官。

氣功在流傳的過程中把炁字變成了氣字,名字洋氣了,意思就更加難以解釋了,很多人不知道氣功的含義了。 

漢語中的丹田、煉丹、丹藥,都與丹有關,這三個詞都與道教的養生術很大關係,這三個詞在氣功修煉中有相連的關係,在丹田中用津液為原料來煉丹,津液是煉丹的原料,煉出來的為丹藥。

道教的內丹修煉和津液也有很大的關係。  

漢語中的關節、氣節都有節,氣的節和關節的節有什麼聯繫?

氣的運行是以經絡為主線,經絡在通過關節的時候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氣節和關節有許多是重合的,活動關節也有助於氣的運行。可以得出這樣的推斷:經常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也有助於氣血的運行。

漢語中的詞語很有意思,例如:靜和養可以結合在一起,就是靜養;動和行結合在一起,就是行動。

從養生思維的角度可以這樣理解:靜可以養生,所以組成靜養;動可以促進氣的運行,所以組成行動。  

成語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望梅止渴靠的是意念刺激津液的產生,用津液止渴。津液不僅能止渴,還能充飢。

尋找漢字中隱藏的養生密碼


科學證明津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酶,對人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津液也確實也可以充飢。氣功修煉中的辟穀就是讓人體產生的玉液進入胃來充當食物,維持生命,讓人感覺不到飢餓。

修養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詞,但是要解釋修養卻很不容易,修養包含的內容太多、太複雜,要解釋清楚太難了。

按照養生的角度去解釋可能就很簡單,修養可以理解為修煉養生,凡是符合養生思維的行為就是有修養的表現。

這樣解釋簡單易懂,並且可以對一些人認為有異議的修養行為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區分。

漢字流傳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簡化的過程,人們一直在簡化漢字,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漢字簡化運動。

一次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讓李斯負責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李斯在前人使用的大篆基礎上做一些簡化,稱為小篆,小篆從此作為秦朝的標準文字,用於公文法令用字,通行全國。

另一次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成立了專門的文字簡化機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臺了幾次簡化字方案,讓文字更方便書寫和使用。

有人對文字簡化提出異議,特別是一些臺灣和香港等還在使用繁體字的人,他們認為簡化字隔斷了文字裡面的文化內涵。

例如簡化字裡面愛字沒有心,文字中的文化內涵缺失。唐朝就已經出現了簡化字在民間使用,只是國家沒有統一發布實施。

有臺灣的學者標榜臺灣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傳承者,排斥大陸的文化革新,把使用繁體字當做正統文化的代表,用簡化字來貶低大陸的文化革新,這樣說是沒有把歷史學習好,沒有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簡化字符合中國人的養生思維,漢字從產生那一天起,就開始了簡化的過程。人民是文字的使用者,也是文字的創造者,使用文字是為了方便交流,複雜的文字影響書寫速度,不方便交流,文字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文字由繁到簡的過程。  

簡體字在古代就已經被使用了,並不是現代人憑空簡化的。繁體字覺得筆畫多,書寫麻煩,古人也是這麼想。

在古代除了有官方推行的正體字,在民間還有俗體字,和現在的簡化字差不多。宋元以後的戲曲小說刻板裡,常應用一些俗體字。

清末明初的學者黃宗羲給家人寫信,議論的“議”字是言字旁加一個“義”,難易的“難”的左邊寫做“又”,應當的“當”則直接簡化為“當”。明朝詩人呂留良在贈給黃宗羲的詩的注中雲“自喜用俗字抄書,雲可省工夫一半”。

尋找漢字中隱藏的養生密碼


還有很多簡體字是直接來自於古代書法家的草書裡的簡筆字,王羲之就酷愛使用簡筆字。東、豈、試、為、緬、臨、終、張、時、將、見、當、孫、揚、實、爾、鯉、魚、與、詔、長、樂、陳、來、誠、絕、顧、災、寬、飲、謝、楊、學、萬、發、問、悵、頤、視等這些簡體字已經在王羲之留下的字帖中出現過。

漢字裡面有的字是由兩個字合成的字,形成一個新的字,例如孬字,不好就是孬,再例如甭字,不用就是甭,一個字就可以表示原來需要兩個字來表達的意思。這樣的字還有很多,還有發展的趨勢。

這反映的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化繁為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