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睿智超群,真的是“死諸葛能退活仲達”嗎?

隋香明


三國時期,蜀軍主帥諸葛亮病死軍中,蜀將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魏軍主帥司馬懿(字仲達)率軍追擊,見蜀軍帥旗飄揚,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裡。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趕緊策馬收兵。於是蜀軍退兵時利用“諸葛木偶”成功嚇退司馬懿追兵,全身而退。“死諸葛嚇退活司馬”後世傳為佳話。

這段歷史故事提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不但活著的時候英明神武,令魏軍心生害怕,而且死後也還留有遺策嚇退老對手司馬仲達,保全蜀兵全身而退。

其實我認為這裡不但諸葛亮睿智超群,司馬仲達也是大智若愚,他很可能看出來諸葛亮已死,但假裝沒有發現我,正好藉此退兵保全自己。因為蜀漢與司馬家可謂是唇齒相連,如果這時候司馬仲達揭穿諸葛亮的遺策,那麼勢必會有一次激戰,他若失敗回到魏國不死也會失去權勢。倘若勝利,蜀漢就將滅亡,魏國統一天下,他功高蓋主依然會被魏王殺死。

所以諸葛亮和司馬仲達兩人都是七竅玲瓏、聰明絕頂的能人,不相上下。


向天空


諸葛亮與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一對冤家對手,一個是蜀漢的千古一相,一個是曹魏的篡位之臣,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兩人的對決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對於諸葛亮來說,司馬懿是他不能逾越的屏障,對於司馬懿來說,諸葛亮是此生唯一不勝的對手。

在說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決前,先回顧一次司馬懿一生的戰績,司馬懿從曹睿時代開始領兵,在曹丕去世的當年,孫權大舉進犯魏國江夏郡,同時派出諸葛瑾、張霸進攻襄陽郡,司馬懿率軍打敗了孫權,擊敗了諸葛瑾,斬殺了張霸,一舉挫敗吳國數路大軍。

司馬懿鎮守宛城期間,新城郡守孟達準備反魏,司馬懿達到消息後,一面寫信欺騙孟達,一面八天急行軍1200裡,不經通報魏國皇帝,就直接火速趕到新城,一舉剿滅了孟達的叛亂,可謂是快馬斬亂麻,果斷而迅速。

司馬懿率軍平定遼東公孫淵,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從中原出發前往遼東,路程將近3000多里路,以聲東擊西、故意示弱大敗公孫淵,迅速平定遼東,解決了曹魏自曹操以來數十年沒有解決的遼東問題,顯示出司馬懿足智多謀、隨機應變的才能。

從歷史上來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直接對決其實只有兩次:

一次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也稱為滷城之戰,

一次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稱為五丈原之戰。

從最終結果來看,在滷城之戰中諸葛亮吊打司馬懿,大獲全勝,諸葛亮的戰果是斬首魏軍甲士三千人,獲得鎧甲五千件,角弩三千一百張。

《漢晉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兩人第一次交鋒,原曹魏西線關中戰區最高軍事統帥曹真病逝,恰逢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皇帝曹睿把司馬懿從荊州軍區調到了關中前線,以代替曹真抵禦諸葛亮的進攻。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從祁山道出兵的,首先包圍了魏軍在祁山的據點,然後繼續向北推進,包圍了魏將費曜、戴陵駐守的上邽,上邽是魏軍的後勤補給基本和糧食基地,諸葛亮擊破了費曜、戴陵的四千魏軍,然後搶收了魏軍在上邽的麥子,然後司馬懿才率領魏軍主力趕到,兩軍在上邽以東對峙。

司馬懿第一次對戰諸葛亮,並沒有把握,首先司馬懿採取了消耗戰,只與蜀軍對峙,並不主動發動進攻,因為諸葛亮遠道而來,糧食供應又非常困難,要不了多久就會退軍,果然,沒多久諸葛亮就向南撤退,司馬懿率軍跟上,就是不發動進攻,就這樣諸葛亮一路退到了滷城,司馬懿也就跟到了滷城,滷城位於上邽與祁山堡之間。

司馬懿一路跟著諸葛亮,就是不決戰,然後手下的魏國將領都不幹了,屢次向司馬懿請戰,並在暗地裡說司馬懿是“畏蜀如畏虎”,司馬懿在之前能夠屢次取勝的根本原因就是能夠看透對手的戰略意圖,所以才能迅速想出應對之策,但是對於諸葛亮,司馬懿無法看透,所以遲遲不敢決戰。

這個諸葛亮來了個破釜成舟,主動撤去圍攻祁山堡魏軍據點的蜀軍,自斷後路,然後將蜀軍分為南北二軍,由王平率偏軍守滷山南圍,而諸葛亮率主力守滷山北圍,然後蜀軍的後路及補給線被魏軍切斷,諸葛亮等於自絕後路,司馬懿怎麼也看不出諸葛亮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但由於一方面魏軍群情激昂,另一方面確實有利可圖,於是司馬懿就派出張郃攻打王平,自己親率主力攻打諸葛亮主力。

諸葛亮利用司馬懿出戰的機會,引誘魏國進入伏擊圈,最終結果就是司馬懿率領的主力被諸葛亮打得大敗,魏延、高翔、吳班大破魏軍主力,同時王平又擋住了張郃的進攻,一仗大敗後,司馬懿再也不敢出戰了,再次和之前一樣與蜀軍貼著,就是不出戰,諸葛亮就開始撤退,司馬懿派出張郃追擊,結果張郃又被伏擊中箭而死,這就是滷城之戰,諸葛亮與司馬懿首次對戰,諸葛亮就大破司馬懿。

兩人第二次交戰就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這一次司馬懿學乖了,無論諸葛亮怎麼引誘,就是不出戰,司馬懿就一個字應對:拖。甚至不惜鬧出千里請戰的假戲,哪怕諸葛亮送女人衣服,司馬懿也不出戰,諸葛亮甚至都在五丈原屯田作好長期對峙的準備了,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終諸葛亮因病死在了五丈原。

諸葛亮去世後,蜀軍要楊儀的率領下,全軍撤退,秘不發喪,隱瞞諸葛亮的死訊,司馬懿得知消息後,派兵追擊蜀軍,蜀軍作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趕緊就不追了,因為前車之鑑的張郃就是因為追擊蜀軍而被殺的,司馬懿也怕蜀軍有什麼計謀,所以就停止追擊,結果就被人說成是”死諸葛生走生仲達“,而且史書上都有記載:

《晉書》: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司馬懿雖強,但處處不是諸葛亮的對手,諸葛亮的背後只有一個弱小的蜀漢政權,人口不足一百萬,軍隊不過十萬,地盤不過一個州,而司馬懿的背後站著一個強大的曹操政權,人口有四百餘萬,軍隊近五十萬,天下十三州佔據了九個州,比實力,諸葛亮永遠比不過司馬懿,諸葛亮完全靠的是”實力不足,能力來補“,司馬懿面對其他敵人是全勝的戰績,一生中唯有敗給了諸葛亮,滷城之戰甲首三千,死諸葛走生仲達,諸葛亮就是如何吊打司馬懿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答:諸葛和司馬懿同為戰略家、同為大將軍、同為經年帶兵打仗、經驗豐富的老對手!彼此不說是瞭如指掌,也應該是心照不宣了。

諸葛曾經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司馬懿則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張郃)

可見,棋逢對手 將遇良才!這樣看來,只要司馬懿一有行動跡象,諸葛就能猜他個八九不離十;同樣諸葛一進兵,即使司馬懿判斷錯誤,郭淮也能馬上糾正。正如魏明帝曹叡所說:“……諸葛亮孤軍無援、難成氣候,大將軍司馬懿足以抵擋,我沒有什麼憂慮了。”

(郭淮)

就是因為如此瞭解對方,才有了“死諸葛走生仲達”的說法。這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軍中。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百姓跑來報告,司馬懿派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窮寇莫追’收軍退回。當時有人傳:“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笑說:“這是因為我長於預測活人的事,不長於預測人的生死啊。”第二天,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天下奇才竟然能墮入你的畫中?那你司馬懿又是什麼才呢?怪才!不怕活人怕死人。


中行偃1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美名遠揚並具有傳奇色彩像神一樣的一個人物。從民間的成語和俗語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事前諸葛亮、事後諸葛亮、賽諸葛等無一不是在說明諸葛講的智慧超群、聰穎過人!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關於諸葛亮的記載都是持肯定的態度,無一不是讚賞崇拜,這常常讓人若有所思會覺得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真有那麼厲害嗎?真的能預知天下大勢嗎?

關於諸葛亮的生平事蹟大家耳熟能祥的有三顧茅廬、火燒博望、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發明孔明燈、木牛流馬、智鬥司馬懿、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

其中最為人知也最為人欽佩的就是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史書記載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因日夜操勞以至於自己累死在了五丈原,為了能讓自己精心培養的這麼多士兵不被司馬懿吃掉,在他離世之前就讓眾人按著他的計謀有序撤退,讓主薄楊儀率領眾官兵撤退,魏延做了一個諸葛亮的木像並領一批人在後面埋伏。

司馬懿通過細作聽聞諸葛亮去世就率領幾十萬魏兵沿途追趕,剛走到一作山道旁就聽見兩邊的山上鑼鼓喧天,人潮湧動,放眼一看之間山上站滿了蜀軍,蜀軍的前面眾人推著上面坐有諸葛亮的四輪車緩緩向前。

司馬懿見狀頓時大失驚色,嚇的調轉馬頭立即就往後跑,也顧不上魏軍是死是活,司馬懿這一跑魏軍大亂,都紛紛跟著主帥司馬懿跑的方向逃串,中間踩踏傷亡不計其數,又加上魏延率領伏軍在後面一路追趕砍殺,魏軍傷亡就更多了。司馬懿騎著戰馬一口氣跑了三十多公里,直到部下追上他才停下來。

看見部下他問的第一句話便是他的頭還在不在,已經嚇到這個程度,部下說諸葛亮沒有追過來並且已經去世了,他才放心。所以說諸葛亮睿智超群死諸葛能退活仲達一點都沒錯!


東郭先生說


毫不誇張的說卻有此事,史書有記載,《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裝而行,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 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日,死諸葛嚇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日,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我給大家講講事情的來龍去脈

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率領10萬大軍從斜谷出兵功魏國,並派遣使節前往吳國相約一起出兵。魏軍一直拒不出戰,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多天,諸葛亮病逝。享年54歲。 諸葛亮病逝後,蜀國軍隊準備撤回國,此時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死了的消息,便派兵追擊,由於諸葛亮死前料到司馬懿有這一招,便早早命人做了一個自己模樣的木雕像,坐在他的四輪車上。

等到司馬懿和追兵一到,突然間,蜀軍吶喊著揚起大旗,姜維就把那個諸葛亮木雕的四輪車推出來,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沒死,以為又中計了,嚇得馬上逃走了。

於是楊儀成功退走了,進入山谷為諸葛亮發喪, 至此老百姓們就編了一句諺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諸葛亮睿智超群,“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這種說法來自於明間諺語,嚴格來說,司馬懿並不懼諸葛亮,諸葛亮在數次北伐,司馬懿均應對自如!並不是真正的“死諸葛嚇退活仲達”,而是司馬懿有意為之,達到掌控軍隊的的目的!

《晉書》中對於這件事情的記載是:

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可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

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審問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未料死敵也。

在《三國志 諸葛亮傳》中裴松之的注裡記載的和《晉書》基本一樣!都是當時的百姓因為司馬懿沒有追擊諸葛亮,而嘲笑司馬懿說“死諸葛走生仲達”,而司馬懿對此豪不在意!

司馬懿的軍事能力強,不懼諸葛亮

諸葛亮的長處在於治政,在劉備進入益州的時候,法正做了劉備的首席軍事,諸葛亮也擔任丞相,主要負責內政和後勤!

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呢?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三國志的記載也是諸葛亮是堪比管仲蕭何的相才,但率軍作戰並非長處!正因為司馬懿不懼怕諸葛亮,所以對百姓對他的譏笑並不在意!

諸葛亮和司馬懿有相互依存的關係

我們知道司馬懿是韜光養晦的大師,曹魏不僅要依靠司馬懿同時也防備著司馬懿,所以當有戰事的時候就啟用司馬懿,一旦戰事平息,司馬懿又被奪取軍權!所以蜀國的征伐對於司馬懿來說是好事,可以重新掌握軍權!

對於諸葛亮來說,一心要北伐中原,同樣的蜀國內部矛盾重重,如果有戰爭,大家就會一致對外;一旦沒有戰事,內部各派系就會相互傾軋,徒耗國力!諸葛亮對此也沒辦法,蜀國建國之時基礎就不牢固!

諸葛亮通過北伐來轉移內部矛盾,而司馬懿通過蜀國的北伐來掌握軍權!

司馬懿故意只守不攻

司馬懿應對諸葛亮就一個字“守”,堅守不出!蜀國出川北伐,糧草供給線太長,加上蜀道艱險,糧草運輸極難,諸葛亮多次因糧草問題而退兵!

對於司馬懿來說,擊敗蜀軍遠遠不如與之對峙帶來的收益大,司馬懿寧願和諸葛亮一直對峙下去,把軍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司馬懿清楚的知道,一旦擊敗了蜀國,他自己必會被奪取軍權,不被重用!

所以每次進攻的時候都要請示皇帝,故意來拖延!諸葛亮想把司馬懿引出來決戰,派人挑釁辱罵,甚至送給司馬懿女人的衣服羞辱,司馬懿不為所動堅守不出!

據《晉書》中記載:

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夫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

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奔無戰心,所以固請戰,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外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耶!”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根本沒有決戰額的心思,只是堅守拖延而已!

所以並不是真正的“死諸葛能退過孟達”,而是司馬懿有意為之,以獲取軍權!


小任淺談史


這是真的。但又是沒有的事。

說它沒有,是因為歷史並沒有諸葛亮遺像嚇退司馬懿的記載。而且幾乎也不可能。

說它是真的,因為歷史上,諸葛亮死了以後,司馬懿真的沒有及時追趕。

大家知道,諸葛亮死了以後,魏延造反了,阻斷蜀軍退路,雙方還發生了一場戰鬥,魏延被斬殺。

如果這個時候司馬懿率大軍殺來,蜀軍將大敗,說不定司馬懿乘機就可滅了蜀國。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司馬懿並沒有發兵追來。

難道司馬懿不知道蜀軍退兵是因為諸葛亮死嗎?

顯然不是。

因為諸葛亮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的時候,司馬懿已料定諸葛亮活不長久。那麼蜀軍無緣無故退軍,司馬懿不會料不到諸葛亮已死。

那麼他為什麼不追呢?

只有一個回答,他怕諸葛亮,已經怕到骨頭裡去了。因為他吃諸葛亮的虧,已經不是一次二次,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

所以,他雖能料到諸葛亮死,卻也輕易不敢追,怕中埋伏。直到後後他才追,蜀軍已退入漢中。

我想,如果司馬懿知道魏延曾造反鬧事,他錯失攻蜀良機,一定會後悔吧!

所以,雖無諸葛亮遺像退司馬懿之事,卻有諸葛亮神威震懾司馬懿令他不敢追之史實。小說家寫死諸葛退生仲達,也符合史實。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諸葛亮身死五丈原,楊儀等燒營而退,魏兵奔走相告,司馬懿起兵追之,楊儀等把軍旗回揮,又大鳴鼓,擺出要戰鬥的樣子,司馬懿認為對方窮寇不宜追逼,放其離去。第二日,司馬懿去到蜀軍扎營的地方視察,看見遺棄的圖書、糧草甚多,遂斷定諸葛亮已死,急起兵直追,然而蜀軍已走遠了。“死諸葛走生仲達”,那個民謠即因此而來。楊儀的舉動,大概是諸葛亮生前教的,或者是姜維所為。


歷來說陳壽不敢記錄司馬懿這件事,然而唐人寫的《晉書》裡有,仔細看,司馬懿又沒怎麼丟臉,犯不上忌諱。陳壽迴避,唐人不需要,記載中又沒有諸葛木偶之事,研究歷史的,替文學家吹這種牛幹什麼,民間如何把孔明當神拜,那跟學術和歷史無關,不給他們添柴火。



TonyDeng


我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諸葛亮確實厲害,但是司馬懿也不簡單。縱觀孔明和仲達的交手,幾乎是兩個人都沒有趕盡殺絕,有點消除異己,抓住權力的味道。司馬懿則更明顯,沒有徹底消滅蜀漢,主要是沒有大權獨攬,他需要用蜀漢來保住自己,使自己獲得更大權力。


斑鳳


我們大眾所熟知的諸葛亮形象大都為演義中的。真正的諸葛亮的確是一個優秀的人,但是,軍事方面的才能沒有到達演義裡的樣子,他是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