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大家会更热衷买房买车了

我觉得等疫情过了,很多人会重新考虑买房和买车这两件事。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都在收紧管制,如果你不是本地人,那很可能连工作地都回不了。


怎样界定你是不是本地人呢?


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看你在本市有没有买房。


“有房子那好,回来吧,热点城市隔离14天,非热点城市自己小心点啊。”


“没房子?抱歉!关键时候配合一下,哪来回哪去。”


“什么?你在本地有租的房子?”


“租的房子算是你的房子么?走开走开。”


疫情过后,大家会更热衷买房买车了


还有一些更加过分的街道,租客想要回来,让房东和租客都交保证金。


万一租客确诊了,这个保证金都是赔偿给其他住户的。


你说没道理么?它确实没道理。但你说有道理么?它确实也是有点道理的。


很多人热衷买房子,就是省吃俭用也要在一个城市上车买一套,老破小不要紧,掏空六个钱包不要紧。


没有房就没有安全感,你就不算是这个城市的人。


本来这两年国家在大力推广租赁住房,大家意识刚有点转变,今年这一搞,我觉得很多人有能力的人又会重新考虑买房了。


我一个朋友,因为是中介租的房子,回来后进小区就度过了重重难关。


因为中介没有在物业那里给他备案,就不让进。


他在物业那里反复折腾,联系中介、联系业主,搞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总算是回去了。


他还算是幸运的,上海这边管制也算是比较松。


更多城市更多地方,你是真回不去,比如浙江和江苏一些特别严格的城市。


我们一直再说租售同权,也就是租房子的和买房子的权利要相同。


虽然一直效果也不是那么好吧,但总归也还做做表面工作。


这下连表面工作都懒得做了,因为在大家潜意识里,买房子就是比租房子要高一等。


没买房,你就不算是本地居民。


同样道理,还有车牌。


如果你开的是个外地车,在这种关键时候,是要受到歧视的。


走到哪,过哪个关卡都要受到排查,虽然我觉得是能理解的,但总归是有点别扭的。


思维再发散一下,我觉得等疫情过后,很多人也会认真考虑买车和考驾照。


公共交通不安全,或者直接被停了之后,你就不能出行了。


特别是在像上海这样大城市,你想要靠走路去一个地方,那是不现实的。


有没有车、会不会开车,会直接限制你的活动半径,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这些可能都是疫情带来的潜在影响。


当然,短时间里这些东西不会给房价造成很剧烈的波动,有些人还指望去武汉抄底,那更是想多了。


但是中长期,这种改变人习惯和认知的东西会影响巨大。


试问,经过这样一件事,你还愿意待在城市管理不怎么好,医疗资源比较差的城市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