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大家會更熱衷買房買車了

我覺得等疫情過了,很多人會重新考慮買房和買車這兩件事。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地都在收緊管制,如果你不是本地人,那很可能連工作地都回不了。


怎樣界定你是不是本地人呢?


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看你在本市有沒有買房。


“有房子那好,回來吧,熱點城市隔離14天,非熱點城市自己小心點啊。”


“沒房子?抱歉!關鍵時候配合一下,哪來回哪去。”


“什麼?你在本地有租的房子?”


“租的房子算是你的房子麼?走開走開。”


疫情過後,大家會更熱衷買房買車了


還有一些更加過分的街道,租客想要回來,讓房東和租客都交保證金。


萬一租客確診了,這個保證金都是賠償給其他住戶的。


你說沒道理麼?它確實沒道理。但你說有道理麼?它確實也是有點道理的。


很多人熱衷買房子,就是省吃儉用也要在一個城市上車買一套,老破小不要緊,掏空六個錢包不要緊。


沒有房就沒有安全感,你就不算是這個城市的人。


本來這兩年國家在大力推廣租賃住房,大家意識剛有點轉變,今年這一搞,我覺得很多人有能力的人又會重新考慮買房了。


我一個朋友,因為是中介租的房子,回來後進小區就度過了重重難關。


因為中介沒有在物業那裡給他備案,就不讓進。


他在物業那裡反覆折騰,聯繫中介、聯繫業主,搞了一個多小時,最終總算是回去了。


他還算是幸運的,上海這邊管制也算是比較松。


更多城市更多地方,你是真回不去,比如浙江和江蘇一些特別嚴格的城市。


我們一直再說租售同權,也就是租房子的和買房子的權利要相同。


雖然一直效果也不是那麼好吧,但總歸也還做做表面工作。


這下連表面工作都懶得做了,因為在大家潛意識裡,買房子就是比租房子要高一等。


沒買房,你就不算是本地居民。


同樣道理,還有車牌。


如果你開的是個外地車,在這種關鍵時候,是要受到歧視的。


走到哪,過哪個關卡都要受到排查,雖然我覺得是能理解的,但總歸是有點彆扭的。


思維再發散一下,我覺得等疫情過後,很多人也會認真考慮買車和考駕照。


公共交通不安全,或者直接被停了之後,你就不能出行了。


特別是在像上海這樣大城市,你想要靠走路去一個地方,那是不現實的。


有沒有車、會不會開車,會直接限制你的活動半徑,直接影響生活質量。


這些可能都是疫情帶來的潛在影響。


當然,短時間裡這些東西不會給房價造成很劇烈的波動,有些人還指望去武漢抄底,那更是想多了。


但是中長期,這種改變人習慣和認知的東西會影響巨大。


試問,經過這樣一件事,你還願意待在城市管理不怎麼好,醫療資源比較差的城市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