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成為"離經叛道者"才是有效避免中年危機的不二法則

我表弟,今年26歲,某互聯網公司的高級程序員,僅僅畢業兩年多的他卻拿到了一萬多的薪資。親戚們都挺羨慕我姑姑有個這麼優秀的兒子。可今年的春節他過的並不開心,因為一些原因我們都沒有走親訪友,而是通過視頻拜年。

職場新人,成為

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他找到我聊了近兩個小時。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表哥,我的中年危機到了”。我當時很納悶兒,畢竟在親戚朋友眼裡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僅從小學習優秀,乖巧聽話,畢業之後找的工作也甩我們這些老表們幾條街。為什麼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呢,在跟他的聊天中他透露了一些信息,高薪的工作他已經“辭掉了”,與其說是辭掉了不如說是被裁掉了。

他這樣說道:“人人都羨慕我是個乖孩子,好學生,可我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我高中時特別喜歡經濟,但是家裡人總覺得那些耍嘴皮的沒前途,不如去學建築,因為有親戚是包工地的。建築專業學完之後,找工作都在三四千,可計算機編程畢業就是七八千。看到爸媽們聽到人家的孩子一個月都是七八千,而自己只有四五千。索性將積攢了半年多一萬多塊錢報了培訓班培訓編程。四個月後培訓結束,找到了編程工作月薪一萬,一年後跳槽,薪資一萬四(爸媽特別高興,總是在親戚面前誇自己),可是半年沒到被辭退。<strong>我感覺自己不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都是在為他人而活,我的生活似乎已經被安排好了,沒有絲毫的波瀾。我該如何打破這種魔咒,薪資待遇可以低一些,我想真的去改變現狀,卻無從下手。”

其實我表弟的這種情況並非個例,而是當下年輕人最普遍的一個現象,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該如何規劃,找工作看薪水,找對象看消費,永遠在被追著走,一旦有自己的想法總是會被“過來人”教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幫他做了梳理,並且推薦了他亞當格蘭特寫的《離經叛道》這本書,因為作者本人就是一個離經叛道者,在書中他也給我們提供瞭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離經叛道者”的方法。

接下來本文,我將從如何正確的理解離經叛道、找準對標,提升性格信用、成為“離經叛道者”的具體方法,希望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打破循規蹈矩的“離經叛道者”。

01

如何正確的理解離經叛道

離經叛道最早出自元代費唐臣《蘇子瞻風雪貶黃州》,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或學說。

談到離經叛道者,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這個確實是這類人最顯著的表現。但為什麼很多人卻很難堅持這種做法運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呢?就是因為我們雖然這種行為從長期來看,更容易獲取成功,但在獲取到常人羨慕的結果之前總會到各種阻礙和困惑。而且在我們傳統的觀點上來看,我們總是在不斷的適應這個社會,在適應的過程中慢慢的就被磨成了稜角。

當然更多的還是我們需要這個社會的認同感和自我存在感,就比如我表弟,好像每次的選擇都在為了迎合家人,卻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深藏。可自己的路畢竟要自己去走啊,沒有人可以陪伴我們一輩子,不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怎麼可能有大的發展呢。

職場新人,成為

但通過表弟的事情,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兒,所謂的中年危機,不再是年齡上的危機,而是我們心智上的危機,認識不到這一點兒,我們就不可能擺脫這個危機,因為身在“泥潭中”的人不尋求外界的幫助,是無論如何也爬不出來的。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離經叛道者”,心智上一定要成熟起來。這個成熟當然不是以我為中心,而是能夠由內而外,由自身到外部環境作出合理的規劃和預判。接下來,我們來一起來學習下如何打造成熟的心智模式。

02

打造成熟的心智模式

談到成熟,談到心智模式,相信不少的職場人,尤其是職場新人總是會覺得這個跟自己沒有關係,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可能就陷入了傳統觀念的陷阱裡。

正所謂優秀不分年齡,心智的成熟也跟我們的職場經驗沒有太多的關係,最核心的還是要看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職業規劃。

美國作家比爾·博內特 戴夫·伊萬斯在他的著作《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中這樣說道:普通人遇到困難之後總是會不自覺的說出“我陷入了困境”,而具有成熟的心智模式的人面對困境總是會這樣提醒自己:我從來不會被困住,因為我總是能想出很多點子。

這樣的話,猛然一看好像很雞湯,但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它不是告訴我們對困境視而不見,而是正確的看待困境,畢竟生活中的困難,你如果不想盡辦法解決它,它對我們來說,永遠都是困境。

1、打開思路,拒絕自我設限

想要打造自己成熟的心智模式,第一步就是需要把我們思路打開,勇敢地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其實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有陷入困境的體驗,這個就是我們需要構思的地方。比如失業、失戀,職場進階受阻。之所以我們總是陷入困境無法自拔,就是我們總是會揪著最初的想法不放,還有一些人喜歡一味地追求完美,導致很多事情連完成都沒有做到。先完成再完美應該作為我們基本的做事兒標準。

職場新人,成為

以下兩種實操的方法,我們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運用起來:

  • 點子足夠多,你才能從中選擇出更好的

在《離經叛道》中作者提到:你看那些創造者們總是喜歡親吻足夠多的青蛙,才有可能親吻到王子。據統計發現:在世界最偉大的音樂作品中,有6部是莫扎特,5部屬於貝多芬。而享年35歲的莫扎特創作超過了600部作品,27歲失聰的貝多芬則創作了650部的作品。在那麼多的作品中,也僅有少部分作品獲得了好評。

這世界哪有所謂的一招成名的作品啊,喜歡憋大招的人,最後往往都不會有所成就。成功屬於偶然的,只有在大量的練習中,我們才有可能創作出優質作品。

很多人寫文章也是如此,沒有經過大量的練習就開始想著寫一篇就能夠中青雲獎,不經過大量的練習,連發現自己問題的機會都沒有,活生生的把自己的能力給侷限住了。

  • 對於任何問題,都不要選擇一個解決方案

我一直在學習思維模型,給我最大的一個感觸就是如果你想要有一個好的創意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好的方式就是摒棄掉我們腦袋裡的第一反應。人跟人在智力上並沒有那麼大,而且接受的教育程度又沒有多大的差別。<strong>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們的直接反應也是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這樣的方案在多數情況下是可以解決具體的問題,但是很難出彩。

2、主動去選擇而非被動接受

為自己設計一項事業和一種生活,我們不僅需要很多選項和替代方案,同時也需要具備作出正確選擇的能力。不論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我們都可以確定,在人生設計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幸福。

研究表明:一個人無法獲得幸福,是由於他不瞭解重新選擇的設計步驟。這裡有一個對於選擇的思維,就是沒有正確的選擇,只有好的選擇。一般在《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中給出了選擇的四個步驟:

職場新人,成為

  1. 收集和創建選項:這一步主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深刻認識自己,探索自身與周圍世界活動的選擇,利用自己蒐集的選擇列表,繪製成思維導圖。
  2. 縮小列表的範圍:這一步跟我們前面提到的先有量再選質,這就跟我們日常的為工作制定方案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有在前期儘可能地將異常情況都考慮在內,制定多種預備方案,才能在具體執行中選出更優質的方案。
  3. 明智地選擇:這一步有一定的難度,想要作出明智的選擇必須經過各種情況的權衡,這其實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情商。科學作家丹尼爾·卡尼曼在《情商》特別指出這一點,情商在一個人獲取成功和幸福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這個跟我們閱歷豐富的情感認知息息相關,我們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做決策,來彌補我們認知直覺上的不足,進而來提升我們作出明智選擇的能力。

03

找準對標,提升性格信用

1、找準對標

這裡為什麼要提到找準對標呢?因為現在很多人會被一些雞湯所誤導,錯誤的選取自己的“偶像”。比如很多人看到“比爾蓋茨”大學輟學創業成功了,然後就覺得想要創業成功,大學就開始。不必追求所謂的學歷。

我們看到的是蓋茨大學輟學成功了,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蓋茨的第一筆大的訂單是通過他的母親拿到的,他並沒有在微軟能夠售出軟件後立馬退學,而是等了整整一年,才離開學校,而且他並沒有退學,而是申請了休學。

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立谷歌後,仍繼續在斯坦福大學讀研,甚至在1997年他們試圖賣掉谷歌,因為公司讓他們無法專注於研究。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卻時常被人誤解,錯誤的當作自己的標杆。什麼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聽上去這話很勵志,但因為盲目創業,錯誤選擇對標而做出錯誤選擇的年輕人不再少數。創業者的成功之路並不像一些勵志書籍上寫的那樣意氣風發,他們特並不是都喜歡冒險的人,甚至屬於有些拖延症的人。

統計數據表明:那些賭上一切的狂熱冒險者,創業失敗率更高。反倒是那些“謹小慎微”的創業者更容易取得成功。

職場新人,成為

那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去吹捧那些成功人士呢,甚至他們的一些“不良嗜好”。比如這樣談自己的拖延症,說馬丁·路德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拖延症患者,創作出世紀名畫《蒙娜麗莎》的達·芬奇更是如此,《最後的晚餐》他前後共花費了近15年的時間。

如果我們普通人將其作為自己的對標,那很可能陷入一種困境,甚至永遠都爬不出來。就拿達·芬奇來說,他花費在光學研究上的時間,並不比作畫少,而且將他在其他領域的研究融進了作品的創作中。

2、提升性格信用

這個名詞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這是心理學家埃德溫·霍蘭德提出來的,它值得是做與眾人預期偏離的事情的自由度。這個性格信用是通過尊重積累得來的,而不是靠排名。比如我們總是會打壓那些試圖挑戰現狀地位的成員,但會包容甚至會讚賞地位高的明星的創新精神。

在西爾維婭·貝萊扎(Silvia Bellezza)領導的一項最新實驗中,人們對一流大學中教授的地位和能力進行排名,當教授穿T恤並留鬍子,他們的排名要比戴領帶、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的人高14%。大多數教授著裝正式,而拒絕按常規著裝通常需要承擔一定風險。那些成功抵制傳統的教授發出一種信號:他們已經贏得了“性格信用”,可以按自己喜好行事。

這就是當我們沒有權威和地位的時候,提出異議總是會遭到排擠,甚至是我們個人的行為也會遭到他人的批評。

再比如歐美流行音樂天后Lady GaGa,在2010年9月12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七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上,向來造型多變的Lady GaGa,不負眾望,豪奪八大獎,而且以一身血紅生肉片裝令全場驚詫。這是繼她2008年出道之後的舉動,兩年後她已經是大紅大紫的音樂天后,這樣的裝扮竟一舉拿下八大獎項。試問一般的音樂人如果做出這樣的舉動可以拿獎嗎?估計只能成為他人吐槽的對象。

職場新人,成為

想要成為“離經叛道者”,總是會遇到一些阻礙,但相較於活出自己精彩,擺脫“中年危機”來講,那些阻礙和非議不值得一提。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談,針對個人而言成為“離經叛道者”的一些具體方法。

04

“離經叛道者”養成記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經濟學家馬可·貝託尼(Marco Bertoni)和喬治·布魯內洛(Giorgio Brunello)進一步研究了出生順序對職業成功的影響。通過幾十年來對歐洲10多個國家4000多人進行的追蹤調查,他們發現,在進入勞動力市場時,長子比後出生的人起薪高14%。受益於更好的教育,他們能夠獲得更高的工資。


然而當他們到了30歲,這種最初的職業優勢就消失了。後出生的人的薪資增長的更快,因為他們願意更快、更頻繁地跳槽到高薪企業。

這裡當然不是說更快的漲薪方式是通過跳槽決定的,而是後出生的孩子會更容易打破標準化的規範,儘管他們可能在學校裡的學習成績比較差,但是他們對於新事物、新思想上接受程度上表現的更積極。這主要跟家庭中所處的地位和家長們教育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那作為我們成年人來說,在當下的困境中,我們該採取怎麼樣的方式來提升我們自主選擇的能力,成為“離經叛道者”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了幾種比較實用的方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質疑默認狀態

不要講現階段的困境看作是理所應當,而是問問自己,為什麼它會存在。為什麼它又會出現在自己身上,一些規章制度我們作為個人無法去改變,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比如我表弟,年紀輕輕面對失業的情況,在他看來,這種狀態簡直不能再糟糕了。

職場新人,成為

難道除了消沉,感嘆就沒有別的方法了嗎?當然不是了,經過上次的交流之後,他準備著手互聯網,將自己的專業打造成課程,這樣不僅可以將技術進一步提升,興趣還能夠產生收益。

2、新想法多多益善

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們唯有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儘可能將所有的可能性羅列出來,不要擔心什麼創意太low,想法太簡單。還記得我們第二節提到的嗎?打開思路,擺脫自我設限,讓我們頭腦中的想法梳理出來,不論最終是否會選擇它,那都是一種選擇嘛。

3、從同伴中獲取更多的反饋

這個是我一直在執行的,也給表弟一再強調這種方式。我們的想法和創意也許很好,但如果我們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權威人士,最好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覺。多向行業大大牛取取經,將自己觀點拋出去,讓他們給出個評價,從他們的反饋中,我們會發現它是否可行,甚至還能得到其他的可能性。

4、做一個溫和的激進派

這個是我們打造自己成為“離經叛道者”的很關鍵一步,它不僅可以實現我們的創意,還能夠“保護”我們自己。就比如,你原本只是一個程序員,平時都會給其他人免費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總是這樣時間就會忙不過來,那我們就可以將經常遇到的問題統一整理出來,然後做成課件打包出去。標好價格,再有其他的諮詢者到來時,簡單的可以直接回答,複雜的可以讓他們去購買自己的課程。

這樣的操作方式很柔和地將免費服務者就轉變到內容提供者的角色,循序漸進,不斷的去打磨自己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能引導你的諮詢者為你自己的時間付費。

05

最後總結

本篇文章就是結合我表弟的具體困境進行引申展開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並不一定能夠幫助我們成為改變世界的人。但是把自己培養成“離經叛道者”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困惑,如果你不主動採取行動,現狀將會持續。

職場新人,成為

這樣一句話與大家共勉:<strong>如果你對情況有一定的掌控權,發出聲音也許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沒有掌控權,那麼現在也許就是你擴大影響力或選擇離開的時候了。

我是@楊子翔 ,前上市公司高級工程師,歡迎關注我,專注于思維模型的研究和學習,每天都會有職場乾貨輸出,歡迎評論和轉發,職場中一起進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