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哪個寫得更好些?你更愛看哪一部?

醉心創作


一、哪個寫的更好?

平心而論,這兩部作品都堪稱“偉大的著作”,經典才能永流傳!我感覺,《三國演義》比《水滸傳》寫的情節更緊湊,一章一節跟的更緊;場面描寫的聲勢更浩大,更全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水滸傳》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個性鮮明,但我感覺比較直接。而《三國演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採取的是一直寫,一直完善。也就是說,你要耐心地看下去,一個人物的形象才能完整地呈現在腦海中;在文采,藝術成就方面,我感覺《三國演義》要高於《水滸傳》,有讀頭,有嚼頭。綜上,我認為,《三國演義》寫的更好一些。

二、更愛看哪一部?

我更愛看《水滸傳》。

《三國演義》重點寫的是計謀,文韜:諸葛亮,徐庶,龐統,郭嘉,程昱,張昭,田豐等等等等,甚至包括曹操,劉備,孫權,數不過來!幹什麼呢?互相算計,爾虞我詐,把對方想盡辦法往死裡整!我不願看!《水滸傳》則不同,權謀雖有,但對忠勇,義氣,豪爽,俠義的描述更到位,更精彩,更感人,更吸引人:魯智深,武松,林沖等等。所以,我更愛看《水滸傳》。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家之言,請多指正!只願人人多讀書,讀好書!


登攀


要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哪個更好看,可以分幾個角度來比較一下。

第一、誰的文采更華麗。《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都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據部分史料記載,羅貫中正是施耐庵的學生。凡是讀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人,無不被二位文學家華麗的文采所驚豔。在這個方面,應該是不相上下。所以,論文采:《三國演義》=《水滸傳》

第二、誰的敘事更精彩。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因為《水滸傳》講述的是江湖義氣、草莽仇殺,年少看了容易被江湖氣所誤導。《三國演義》講述的征戰權謀、謀臣武將,年老了不要總想著勾心鬥角、設計別人。《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只不過《三國演義》注重描寫征伐和計謀,而《水滸傳》注重描寫人物和打鬥,但就故事的精彩程度而言,也是不分伯仲的。所以,論敘事:《三國演義》=《水滸傳》

第三、誰的影響力更大。《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同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兩部小說對明清以後的中國歷史文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後來很多文學創作提供了基本的借鑑和參照。時至今日,兩部小說仍然是很多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但從小說人物、故事的知曉度、談論度,兩部小說轉換為電視劇、電影和舞臺劇等現代文學文藝作品的轉換度,顯然還是《三國演義》更勝一籌。所以,論影響力:《三國演義》>《水滸傳》

第四、誰的粉絲更多。《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無以計數的忠實“粉絲”,我們身邊常常有這樣那樣的三國迷、水滸迷,但是客觀的講,三國迷是要多於水滸迷的,因為水滸迷以中老年男子偏多,而三國迷是男女老少皆有;水滸迷多在國內,三國迷則遍佈全球,特別像日本、韓國這樣的周邊國家,三國迷是非常多的。所以,論粉絲量:《三國演義》>《水滸傳》

綜上所述,我認為《三國演義》更好看!


新晉過來人


我更喜歡看《三國演義》,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三國夢,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等等,每回都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金聖嘆先生曾經說過,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麼呢?因為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水滸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三國我看了無數遍,百看不膩。三國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體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三國裡的許多人物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知道了,人必有所長,有所短。

      水滸裡太多的打打殺殺,意氣用事,或許因為我是個三國迷,不太喜歡這些方面的書籍。一群山賊,滿嘴忠義,最後招安卻落得死的死,散的散的下場。

《三國演義》非常浪漫,這是男子漢的浪漫,是曹孟德橫槊賦詩,周公瑾舞劍作歌,劉玄德衝冠一怒,關雲長千里獨行,荀令君服毒殉道,太史慈如約歸還,賈文和料敵決勝,郭奉孝遺計平戎,黃漢升老驥伏櫪,小霸王青春飛揚,呂溫侯獨孤求敗,錦馬超所向披靡,趙子龍梨花飛舞,諸葛亮羽扇輕搖,甘興霸恩仇兩報,李曼成一諾慨然,陸伯言書生縱火,張益德武夫用謀,於文則英雄遲暮,徐公明公私分明,魏文長窮途末路,姜伯約無力迴天……直到受禪臺前雲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千千萬萬讀者,至此同聲一哭。

三國文化也傳播和影響了世界,各種影視和遊戲層出不窮,滿足了人們的各種三國幻想。






陽明山下青藤狗



民間有諺: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大概意思是,年輕人因為血氣方剛,讀了《水滸》容易激發叛逆精神;老年人飽經世故,讀《三國》後會變得陰險狡詐。 《三國演義》中,描寫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後,亂世出英雄,曹操、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各路豪傑不斷湧現,他們之間互相鬥智鬥勇,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這部小說跌宕起伏,令人愛不釋手。


《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官逼民反。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盤踞在水泊梁山,有一百零八將,三敗前來鎮壓的官兵,一時威震朝廷,宋江也想朝廷前來招安,大宋朝廷知道“剿殺”不行,就只好“招撫”他們。此後梁山英雄為大宋南征北戰,抗擊遼國的侵略,平定田慶,王虎的起義,南征浙江方臘的起義。一百零八將也去之大半,剩下的梁山好漢回朝受封后不久就被奸臣所害。


《三國演義》的“抑曹尊劉”與《水滸傳》的“替天行道”思想,都是宣揚忠君思想,是為封建君主統治服務的,這一點難分伯仲。從文學價值來看,《三國演義》更勝一籌。


廈門老新


《水滸傳》中打打殺殺頗為熱鬧,兄弟之間義字當頭兩肋插刀,大碗喝酒不醉不休,大塊吃肉豪氣沖天。與仇敵相拼血肉橫飛,兩眼暴睜毫不畏懼。

梁山水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雖說《水滸傳》以悲劇結尾,但其中的情節吸引人,因為什麼呢?因為熱鬧,因為書中描寫的是宋朝時期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我們大多數人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所以我們愛看《水滸傳》。

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如果《水滸傳》中人物要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話,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人渣,或是犯罪分子。這些好漢隨便殺人放火,給人感覺既無知又可憐,悲劇的結局讓人難以同情。

《三國演義》中充滿了權謀計策、英雄縱橫戰場相爭、忠義結交同生共死。書中的一個個妙計讓人拍案叫絕,對現代社會都有指導性的意義。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讓我看到一個人不能居功自傲、不能狂妄、更不能看不起人,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無論有多大成績都要有意識地去收斂自己的行為,放低自己的位置。關羽是非常優秀的,但缺點也是很突出的,我們看清楚了關羽的行為,才能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做。

另一位非常聰明的人楊修也值得說一下,楊修能屢次明白曹操的意圖,這說明楊修這人頂級聰明。聰明本不是問題,但如果因為聰明而去賣弄聰明那就是問題了。有時候聰明人比不聰明的人更令人討厭,優點也會變為缺點。

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故事情節值得細細咀嚼品味,每多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三國演義》在中國四大名著中應立首位,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教科書,對我的影響最大,我看過好多遍越看越喜歡。

從教育意義上來看,《三國演義》明顯優於《水滸傳》。從氣勢、格局、軍事、計謀、人物形象上來看,《三國演義》同樣明顯優於《水滸傳》。再從故事的情節編排上來看,《三國演義》場面比《水滸傳》大許多,也就是說它們的級別是有一定差距的。

每一個人的欣賞水平不一樣,那麼從書中得到的樂趣也是不一樣的。喜歡什麼樣的書就看什麼書,不必強求自己去看什麼樣的書,高興就好。





來自南通的龍捲風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哪個寫得更好些?你更愛看哪一部?

我的答案是《三國演義》。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兩部書都是我們古代的文學鉅著,與《紅樓夢》和《西遊記》一起成為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四大名著,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要說哪個更好,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審美和喜好不同,這個答案當然也不可能是一樣的。


雖然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老師,羅貫中也曾經對《水滸傳》做過加工

、增補。但我仍然覺得更喜歡《三國演義》,主要原因是因為以下三點:

1、三國的故事背景更吸引我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基礎結合民間傳說

演繹的一部關於三國時期天下紛爭,群雄四起,鬥智鬥勇爭奪天下的故事。水滸傳是以宋朝時期的官府腐敗,貪官汙吏陷害忠良,社會動盪,一些英雄好漢被迫奮起反抗的時代為背景。對比水滸的江湖義氣,我更喜歡三國的被甲執銳、鞍不離馬馳騁戰場的豪氣。

2、更喜歡三國裡的人物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諸葛亮,忠勇無雙的關雲長,勇武過人的張翼德,愛才卻多疑的一代梟雄曹操,有膽有識謀略過人的劉備。羅貫中對這些人物的塑造非常有特點,每個人物的個性鮮明,非常生動。


3、水滸的結局太悲慘

我跟大多數的讀者一樣,喜歡完美的結局,《水滸傳》是結局是宋江帶著弟兄們被朝廷招安,卻被奸臣毒酒所害,108將死傷殆盡,實在是太悲慘了。

雖然我個人比較喜歡《三國演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兩部小說都是非常經典,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鉅著,在文學史上都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大家的喜愛!


非羊日記


《三國演義》的故事更加現實,雖然有虛構的成分,但合情合理。這部小說展現了三國時期的社會風雲變幻,各路英雄崛起,各展風姿。讀起來,蕩氣迴腸。

《水滸傳》人物既現實又魔幻,讓人不知道究竟依據現實來判斷還是依據魔幻來判斷。依據現實來判斷裡面的人物,所有的讀者都為他們招安以後的結局難受。

如果依據魔幻情節來判斷,他們招安就沒錯,因為他們從伏魔井到天宮,再到人間,他們的使命是要來完成從魔到神的轉變的。對也好,不對也罷,這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過程,他們必須在這輩子完成由魔到神的轉變。從這個角度看,招安就沒錯。

三國和水滸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也有令人遺憾的地方,都有令人激動的英雄情節,都有英雄末路的悲涼。這兩部小說對比,我覺得我更喜歡《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更有正氣。

《水滸傳》中的人物邪氣重,打打殺殺的,戾氣太重,特別是很多人做惡霸、開黑店、做人肉包子,偏偏這些人還講兄弟義氣,無法想象這是怎樣合二為一的形象。也很難想象,能指望這些人救國救民,救民於水火,創造什麼驚人的奇蹟,做什麼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能讓這些殺人狂魔放下殘殺無辜的屠刀,就已經是功德無量,大功一件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招安的問題,我覺得不是宋江對不起兄弟們,而且這些人沾了宋江的光,這些人該感謝宋江,讓他們從一個為害社會的惡人,轉變為為國家上戰場的英雄。即便是死,也是死得光榮。如果他們永遠是殺人狂魔,就算是活著,也是一個惡魔,總有一天會惡貫滿盈,不得好死,殺人太多,壞事做多了總會有報應的,還談什麼宋江害了他們?




牡丹梅花鑫森淼


《戲說四大名著》

一段戲說,讀懂了四大名著,看透了人生百味。

戲說四大名著,各有特色,精彩紛呈。請看,如下:

三國是正史,

水滸是野史,

紅樓是家史,

西遊是妖史。

三國寫官,

水滸寫盜,

紅樓寫人,

西遊寫怪 。

三國玩的是心計,

水滸玩的是義氣,

紅樓玩的是感情,

西遊玩的是神奇 。

西遊:猴哥救我;

紅樓:妹妹救我;

水滸:哥哥救我;

三國:軍師救我 。

三國寫了一次變革,

水滸寫了一次衝動,

紅樓寫了一場戀愛,

西遊寫了一次旅遊 。 

三國寫了一個大時代,

水滸寫了一幫大英雄,

紅樓寫了一個大家族,

西遊寫了一夥大妖怪。

三國鬥智鬥勇,

紅樓懷金悼玉,

水滸官逼民反,

西遊光怪陸離 。

紅樓:大部分是女人,

水滸:大部分是男人,

西遊:大部分不是人

三國:大部分全是人。

紅樓:丫頭臉皮厚,

水滸:朝廷臉皮厚,

三國:軍師臉皮厚

西遊:神仙臉皮厚 。

紅樓:親戚靠不住,

西遊:神仙靠不住,

三國:戰友靠不住。

水滸:老大靠不住 。

西遊:酒要偷著來喝,

紅樓:酒要美女陪喝,

水滸:酒要大碗來喝,

三國:酒要煮熟了喝 。

西遊:俺們天上有人,

紅樓:俺們朝廷有人,

水滸:俺們道上有人,

三國:俺們有的是人。

紅樓:賈不賈,白玉為堂金做馬,

西遊:耍不耍,唐僧騎著大白馬,

三國:打不打,五虎關張趙黃馬,

水滸:傻不傻,好漢枉做朝庭馬。

西遊:浪子回頭,師父指引到西方實習,

紅樓:孤女夢斷豪門,哥哥為你淚撒紅塵,

三國:從貧賤到富強,三兄弟的曠世畸戀。

水滸:何去何從,3個弱女,105個虎狼壯漢。

西遊:

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難度的,

紅樓:

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難度的,

水滸:

出身不好,想當官是有難度的,

三國:

出身不好,想創業是有難度的。

三國側重在國:

治國,興國,安國,喪國。

水滸側重在氣:

勇氣,義氣,豪氣,霸氣。

紅樓側重在情:

親情,愛情,官情,民情。

西遊側重在趣:

情趣,遊趣,野趣,妖趣。

以下補充:

三國:殺人,

水滸:坑人,

紅樓:愛人,

西遊:吃人。

三國:軍閥打架,

水滸:好漢打架,

紅樓:親戚打架,

西遊:神仙打架。

三國:學的是韜略,

水滸:學的是造反,

紅樓:學的是叛逆,

西遊:學的是皈依。

三國:先分後合,

水滸:先合後分,

紅樓:有合有分,

西遊:難合難分。

三國:為的是當皇帝,

水滸:為的是當大官,

紅樓:為的是當情人,

西遊:為的是當神仙。

三國:與人鬥,其樂無窮,

水滸:與官鬥,其樂無窮,

西遊:與妖鬥,其樂無窮,

紅樓:窩裡鬥,其樂無窮。

各位看官,你們看懂了四大名著了嗎?


詩哥杜士成


更喜歡水滸

三國演義的精彩,自不必多說,開篇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豪邁之情只有當年毛主席可以與之相當。論人物之入木三分,論情節之一波三折,論情至深處不由人不痛飲一杯嘆蒼天不公,這兩部著作不一定是伯仲之間,但肯定已經達到了遠非我等能看出高下的水平。

何況兩本書的作者是師徒關係,在作品裡還多有互助,比文筆什麼的實在是沒有意義。

更喜歡水滸主要在於它更尖利。

三國演義中,漢末群雄並起,賢君、名將、忠臣你方唱罷我登場,可最終卻被晉取了天下,司馬家仁義禮智信佔個孝字,多少英雄豪傑,卻讓他們得了天下,世事無常,天不遂人願,

而水滸傳中,梁山泊一百單八將是一百零八個魔君轉世,來到世上便是要為害人間。可奈何惡人自有惡人磨,這人間已經惡到連魔君都過不下去了,油滑如宋江,最後還是哉在黃文炳手上,仗勢欺人如柴進,也終欺不過高太尉,魔君們在面對這世界時,最終竟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口號。

在惡人的世界裡,你不夠惡,你就是一個好人。這些魔君就這樣靠著趙宋官家和豪門大戶的襯托,成了一支忠義之師。

但就是這樣的一支“正義勢力”,也不是大惡們能容忍的。他們還是沒有給魔君們活路,昏君奸臣最後仍然殺害了損兵折將的宋江。

三分歸晉,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水滸梁山,世道之淪落,更甚此百倍


活蹦亂跳的變態老阿姨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名著,這兩部作品的文學造詣,思想境界,不分伯仲。沒辦法評價哪一部更好看。我非要分出一個第一第二來。那恐怕我們就要參考階級的文化屬性。簡單的說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先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已經成型的貴族階級內部之間的爭權奪利。水滸傳講的是:草根階級為了融入貴族階級而做出的各種努力。

當我們讚歎於三國演義中劉備白手起家。從一個賣草蓆的最後當成了一個皇帝。從隻身一人到桃園三結義;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請大家一定不要忘了劉備的另外一個身份,他是皇族之後。

當我們讚歎於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兵強馬壯一呼百應,任人
唯賢。氣吞山河。也請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曹操是太尉之子,高幹之後。


當我們讚歎於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18歲便能夠立足江東。帶領一班文臣武將立抗曹操。最終自己做了皇帝的精彩命運,也請大家一定不要忘了。他的父親和哥哥是怎麼如何為他打下了江東基業。他是真正的官二代。

所以三國演義爭來爭去,打來打去殺來殺去,歸根結底只是已經固化了的特權階層,貴族階層內部之間的一個爭權奪利的鬥爭過程。

所以咱們這些佔99%的普通老百姓如果想從三國演義中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的話,那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就是良禽擇木而棲。其他的謀略等咱什麼時候到了那個級別再說吧。

我們再說水滸傳。

水滸傳中的108個英雄,如果按照性質,我們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基層官吏以及小知識分子靠起義來改變自身所處階層,這一類人以宋江吳用為代表。

第二類:犯了大錯,而不可能再被重用的貴族階層靠參加企業來重新獲得自身特權。這一類人以盧俊義,柴進,林沖為代表為代表。

第三類:草根階層靠起義來跨入貴族階層,這一類代表以李逵,阮氏兄弟,武松為代表。

這三類人對於朝廷的招安,態度是絕對絕對不一樣的。


第1類人像宋江吳用這些基層的知識分子或者官吏,通過朝廷收編改善自身所屬階層,是見效最快,代價最小的方式。所以宋江一直想詔安,死活要詔安。

第2類人像盧俊義柴進林沖,他們本身就是從特權階層中出來的,如果再回到原先那個階層,首先考慮的就是就有階層對他們的不接納。但由於他們享受過體制內階層的特權,無語,對於詔安這種比較溫和的回到體制內的方式,他們不排斥,但也不積極。

第3類人像李逵,阮氏三兄弟,武松原來的草根階層,心裡很清楚,通過溫和方式邁入特權階層是不牢靠的。真正的權利只有靠雙手打下才穩定。對這一類梁山好漢,對於詔安是極度反感的。用李逵的原話就說:招安招安,天天招安,招個鳥安。


水滸傳,用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階層是固化的,任何想通過溫和方式改變階層結構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才是水滸傳要告訴我們的真正含義。

總結: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鉅著,一部描寫貴族階層內部之間的爭權奪利,另一部描寫草根階層想邁入貴族階層所要付出的代價。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我們各取所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