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统中医师教你学中医,你愿意学中医吗?

鲍姑艾火


中医是很难学的,而且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会就药到病除,不会就没效果甚至会死人,中医需要通三理,药理、病理、医理,只有三理通才能对症下药,古代中医都是一辈子的手艺,坐堂都得40岁以后,为什么?因为从十多岁当学徒开始,需要在药铺里识药、炮制药材,背汤头歌,打基础,这是学习药理,什么药什么性,哪里出的最地道,用药需要哪部分,如何炮制,这都要记下来,中药有多少种看本草就知道了,那只是一部分,一般人没有十年出不了徒,接着要跟随师父学习病理,就是老师看病开方子,你在一边看着学,看病人的状态、症状,以及师傅的望闻问切,自己根据病人情况识别病症,再和师傅的诊断对比,看是否应症,再根据原来学过的药理,考虑处方,学习师傅的处方对比,背药方,收工后不懂的问师傅,需要伺候师傅的生活起居,这个过程没有十年八年出不了徒,药理会了,病理明了 ,还需要懂医理,什么病吃什么药,君臣辅药各多少,各种禁忌都需要明白,只有三理通了,才有机会坐诊开方,算是出头了,三理通下来基本就是一个合格的大夫了,这样没有三十年也差不多少了,现在有谁多少能坚持下来呢?也就出现了各种庸医骗人,败坏了中医的名声。


sqq3017


我是学临床的,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中医课第一节下课,就不爱学了,中医书的第一节就是说阴阳五行,之后就是和体内器官往一块套,怎么看都觉得很是生硬,因为是大二才开的中医,就觉得没内科外科那么讲道理,所以就真的没用心学,后来在医院实习,中毒科里边排第一的是有机磷,排第二的就是中药中毒,就更是反感,所以每次看到说中药没毒副作用的总忍不住呛上两句。不过我回家以后丢的第一本医学的书就是中医书,老百姓还是很多很信中医的,也不能说中医不治病,就是半吊子害人的太多[抠鼻][抠鼻]


端蒙1


我从14岁就开始采挖中草药,那时是为谋求学费,长大后就研究其药理,配伍,归径,用途,用量,至今年,我年逾半百了,我十分喜欢中医,肯定愿意再深造,因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满足!中医高深,学而不厌,学无止境!


我是竟啟


首先表明必须的学,不但要学、还要刻苦的学习,夯实中医基础知识,勤于实践,吃透经典,《伤寒论》、《黄帝内经》《金贵要略》、《神农夲草》等公认的中医经典,融会贯通,大胆创新,辨证施治,如何能领会经典精神,这还需要自己有汉语(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然很难吃透字里行间的意思。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华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复兴、发扬、光大、中华中医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

振兴中华中医药文化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深深眷恋着这块广阔而又肥沃的土地,真诚的拥抱她、呵护她,中医必将有灿烂美好的未来!


情绪与健康


中西医最大区别是:西医利用先进设备确定哪里有问题,针对有问题的器官用药,杀菌消炎、切除、换器官等…解决目标问题,往往到最后其他脏器都衰竭了。中医是讲人体系统,告诉你由于哪个脏器有毛病导致的这种病,其实很科学的。比如我妈耳鸣四年,西医就看不好,说是神经性的,拿的药伤胃。偶尔一个机会带她去老中医那里,老中医拿了五剂药,打了8针穴位针(穴位有讲究的,不能乱打,而且针剂是中药注射液)当天晚上就好了,神奇的我妈一定要送人家锦旗,因纯中医都说不科学不给行医执照,等于是不能声张。半年后耳鸣复发,因回老家不能把脉,老中医给了个方子,调理了差不多有多半年才好(15剂换个方子)。同村人有几个耳鸣的拿方子试用,只有一个有效,其他人不行,这可能就是一人一方吧。我要是还小的话,我学都不上了去学中医。


小杨154009085


我一直深信中医治病救人的实力,有些慢性病西医是无能为力的。自己就是中医粉,一直在各种渠道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但苦于无人亲授,特别是脉诊这恐怕是所有想学中医人的最大难题,真希望有真正中医功底你人能亲授!


火十昱


当然愿意学。

我要学中医的目的不是想成为一名中医师,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我深知,中医是门非常复杂和严谨的学问,不但要吃透各种药的用途和禁忌。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学会各种病用同一样药如何配伍组成。

我愿意学的原因是,其码对自已对家人在日常身体上进行正确调养。

现在打着中医治病的半拉子大夫太多。你去看病,先给你把脉,把完脉不知是不是诊断出了毛病,然后让你化验这化验那。有的大夫不望,不闻,不问,就给你开药方,基本上是头痛医痛,脚痛医脚。更有可怕的,把肾病初期治成了尿毒症。

我曾自学过中医,对部分病不能用什么药略有研究。这使我在平时看病和帮助亲戚朋友看医生时能阻止某些用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我有一朋友,小便赤短,有点上火,去看中医,大夫开处方里有关木通,朋友和我聊天时,说了他的症状,乏力,嗓子不舒服,小便黄,我让其做个尿检,结果蛋白,潜血都有十号,我赶紧让他不要再喝那个中药,这明显是肾病呀,而关木通有肾毒,是肾病禁用药。

所以,若有人教你中药,还是学学为好,最其马自己不入误区。


诗人杭爱护


不愿意学。举个例子吧:有人愿意教我做各种各样的木制架车子,并且此木匠的手艺很精湛,堪称世界做架车子最好的木业老师,我也不原意学。

架车子几千年来为我们的祖先做出不朽的贡献,在古代拉各种东西,是古代不能缺少的运输工具,但我仍然不学。因为现在有了架车的升级品:电动三轮、电动四轮、汽车等




杨哥之翩翩舞


很多初学者都觉得学中医很难,要从入门到临证看病就更难了。从患者到名医,明代江瓘先生的经历,能给我们不少启发。本文会介绍研读医案的方法、内容和书籍。

对于爱好者,零起点的初学者,无疾始终希望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中医入门,甚至临证,并非如想象中般难于上青天。关键在于两点:学习的动力是否充足;学习的方法是否得当。下面我们来看一位明代医生,江瓘。看看这位老先生的经历,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江瓘,明代安徽人,出身书香门第,少年起即发奋苦读,希望通过应试改变命运,有所作为。然而身体不济,积劳成疾,以致呕吐鲜血数升。

先后求治于十几位医生,疗效都不理想。于是江瓘转文而从医,自取医书,闭门研读,悉心体会,最终将医理融会贯通,不仅自己处方治愈了自己的顽疾,而且为他人治病,也多见奇效,成为皖南一带闻名遐迩的名医。


从患者到医者,从儒生到医生,如此重大的转变,江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呢?

江瓘在《名医类案》的序言中,对下面这句话推崇备至,“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意即: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才可以步入医学之门;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可以掌握诊病的要领;只有通过反复的应用,才可以体味药物的性能。而三者之中,首重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方面,江瓘又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捷径:医案研读。


医案,是医生诊治疾病的记录。今天医院里医生的记录,都有统一的格式。甚至我们在网络上帮朋友解疑释惑,也需要填写统一的“问诊单”。通过这些资料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医生的诊断、处方用药,以及此后的病情进展。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医案,我们可以看到医生诊治疾病的思路,并从中得到启迪。


江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广泛搜集历代名医医案,上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下至当代名医医著,无不详加搜罗,精心遴选,前后历时二十年,终于编成不朽巨著《名医类案》,也同时成就了自己一代名医的事业。

江瓘先生从一位中医的门外汉,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医学家,仰仗的主要是这两点:深受疾苦,不学则无以保命全身;广罗医案,实学医便捷门径。研习医案,譬如一位尚德长者,循循善诱,引领我们走进中医大门;手把手的教给我们诊病的方法,药性的差异;并能开阔眼界,启发思路,精进医术。


无疾以为,初学中医的朋友,从医案入手,从自己的实际问题入手,是最容易培养兴趣,步入医门。那么学习医案,是希望从医案中学习到哪些内容呢?


中医诊断思路

对中医生来说,面对患者,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确诊断。中医的诊断,又包括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内容。一般情况下,中医辨病过程较为简单。我们打开一本中医内科学的目录就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医病名,其实就是一些常见的症状名,如:咳嗽、失眠、胃痛、腹泻、头痛等等。说明中医的关注点,始终在于如何解决患者出现各种病痛,而非体内发生的实体病变;旨在治人,而非治病。


辨病之后,中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辨证上。同样是咳嗽,如何分辨是气虚引起的,还是痰湿引起的,或者肝郁引起的?这个辨证的问题,会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治疗思路的确定,以及方药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疗效。


有朋友问起,中医见到气虚就补气,阴虚就补阴;有湿就化湿,有火就清火;肺气虚就补肺气,肝气郁就疏肝气。这样的思路,与西医用脂肪乳改善营养不良,用抗生素对付病菌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中医所谓的补气、补阴药,所用的药物本身,并不是人体的“气”或者“阴”。药物发挥的补益效果,必须借助于人体,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药物的作用只是激发和促进,气阴最终得以补充,仍是靠人体“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实现的。

不过,中医的各种治疗思路,如果始终停留在理解的层面,那这些所谓的思路,就永远都只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知识。在接触真实病例之前,要搭建一条从理解到体验的桥梁,最好用的工具,莫过于医案解读。


处方用药思路

如果说中医辨证的过程,需要的是侦探般犀利的目光,法官样冷静的头脑;那么处方用药的过程,需要的则是幽境里灵性的心思,书法中淋漓的挥洒。

历代医家、各门各派,都有自己所习用、善用的方药。如张子和之善用舟车、大黄,李东垣之善用补中、黄芪;今火神之善用四逆、附子。同用一方一药,理解有异,疗效亦可迥然不同。解读医案方药,贵不在牢记某方某药可治某病,而在从案中体会医者思路,与用药妙处。


本文节选自天下无疾著《零起点学中医》。


中医人点我名字,头条最全的中医经典宝库合集——杏林之音,您的中医知音

<strong>


杏林之音


我们老一辈喜欢中医,中医治本,耍真正学好中医难,知识点多博大精深,过去学草医都要跟三生还总是皮毛。现在中成药份量不够,过去吃3天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