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淮防禦體系的核心既不在長江,也不在淮河,而在襄陽?

動圖簡史


因為冷兵器時代,交通運輸沒那麼便利,封住襄陽就能關門打狗,從別處進來,只要切斷你的補給,就失去戰力了,而襄陽又是典型的易守難攻,是非常少見的雙子城,主城襄城又有世界上最寬的護城,樊城隔漢江與襄城遙相呼應,可從陸地或水路補給,也就是說只有陸軍圍死也是無法短時間打下襄陽的,當年元軍攻打南宋的襄陽城,耗時六年,集結了一百多萬水陸軍隊,硬是在襄陽外圍又造了一座城,瓦解南宋增援部隊,最終襄陽守將呂文煥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開城投降的。


董天舒


天下形勝要點,也那麼幾個。

關中達中原的函谷關、通西域的嘉峪關、河北與關外的山海關、山西與塞北的雁門關、河北與晉中的太行八陘、跨越秦嶺的幾條棧道……

但隔絕南北之間的,除了劍閣,還有四個。

俗話說,軍馬未動,糧草先行。用兵首在後勤補給的暢通。將士、戰馬、馱畜糧草耗費,兵器與攻城守營器械,均損耗糜費。若能依仗舟楫,則不但大大提高效率,且輔兵民夫的糧米損耗亦大減,持續征戰,水運是唯一可恃之途。

荊楚一帶,一路是自南陽順淯水而下,穿過襄鄧長廊,犯襄陽。然後既可順漢水直達沔口而入大江,也可由宜城南下犯當陽,進逼江陵。次一路由許昌、襄城順汝水而下,至上蔡懸瓠城,東可繼續順汝入淮,南則陸路南下越桐柏山至義陽,然後經隨縣安陸進逼大江。

自古守江必守淮,而淮水上下千餘里,坦坦蕩蕩,一馬平川,貌似無險可據。而天賜壽春,正當其中,水旱道路交匯,聚兵甲、蓄財貨、佃積穀,守以良將,以勢臨敵,而敵終不敢越壽春而驚江揚。故淮南壽春,淮北彭城,均以地氣重而鎮兩淮。兩淮安則金陵可高枕而安。若壽春在南朝把握,北軍儘可掃蕩淮南,卻因無以補給,一旦無以侵掠,軍中糧盡,必無以為繼,唯有撒手北歸。但壽春……真的無險可守,一旦陷落,則壽春往南,過芍陂,沿著淝水而下,是大別山餘脈。此餘脈延綿二百餘里,其中部將軍嶺處,有一蜂腰地段,合肥城即居此間。曹魏據守合肥與孫吳累次努力,皆由於此。合肥才是江南鎖鑰。此為第三處。

再一路自彭城、下邳而南,由泗水入淮,邗溝而南,一路大運河漕運暢通,直趨揚州便可入江。歷代以來,江南水師之盛,非北軍可圖也。這一路的風險對北軍來說,就很不愉快了。襄陽之勢,依山險,扼舟輸,實在是繞不過去的。


全景歷史地理


主要原因:襄陽是江南門戶,佔據襄陽,領有荊州,隨時可以順江而下。南方無險可守 地理優勢一覽無遺

這就不得不說古代的時候弱宋能夠抵擋蒙古鐵騎半個世紀之久的原因了

其實早在紹興四年(1134年),襄陽就被岳飛收復,旋即成為南宋的軍事重鎮。

到了宋度宗時,襄陽已有百年未遭戰禍,因此人口眾多、物質富庶,被蒙古大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只要拔掉襄陽,蒙古大軍既可以沿長江南下,也可以繞道南宋後方發動突襲。所以襄陽的成敗關係到南宋的國運。

宋末有識之士不是沒有看到襄陽的戰略意義,然後一旦國家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昏庸無能之輩,那戰場上勝負也就不言而喻了。

咽喉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