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對於這部電影,很多人從中年危機、原生家庭來解讀,但這未免過於侷限。要想真正看懂徐崢導演的良苦用心,還得從多個角度來進行解讀。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各大賀歲片紛紛宣佈撤檔。本想著只能等待電影重新上映再去電影院看了,沒想到字節跳動買下了《囧媽》的版權,觀眾可在字節跳動旗下各平臺免費觀看。不管是提檔、撤檔,還是免費線上觀看,《囧媽》這部賀歲片可以說是春節期間最受關注的電影了。

《囧媽》的故事線十分簡單,講述了中年男子徐伊萬與他母親、妻子的故事。徐伊萬的妻子準備與徐伊萬離婚去美國發展,徐伊萬為了阻止妻子的計劃,準備乘飛機去美國。登機前卻發現自己的護照在母親家。

陰差陽錯下,徐伊萬沒能去成美國,而是與母親乘上了同一班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就這樣,母子倆在火車上度過了六天六夜。在旅途中,母子之間發生了很多故事,兩人也從最初的互不理解到最後互相體諒。

對於《囧媽》,每位觀眾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從中看到了徐崢的創新,也有人直呼不好看。在我看來,作為“囧”系列的收官之作,《囧媽》在人物塑造、情感呈現方面有很多可取之處。今天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該片:

  • 人物塑造:從男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塑造,讀懂“徐崢”式人物哲思,暴躁的性格是原生家庭惹的禍
  • 情感呈現:通過對男主人公情感經歷的描述,徐崢將電影中的愛情關係的矛盾糾葛,上升到對人性的剖析
  • 觀影技巧: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看懂導演隱藏在電影中情感的方法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囧媽》海報

01、人物塑造:從男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塑造,讀懂“徐崢”式人物哲思,暴躁的性格是原生家庭惹的禍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近幾年來大家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待人處事的方式都體現這家庭對他的影響。而父母作為家庭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明顯而深刻。

電影《囧媽》中,主人公徐伊萬身上就明顯有母親盧小花的影子。母親對待伴侶、孩子的方式都對徐伊萬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①徐伊萬的成長經歷對他人物性格的影響

徐伊萬的母親盧小花是個控制極強的女人。在婚姻中,盧小花喜歡控制自己的丈夫,管他吃、管他喝、管他交友。為了讓徐父戒酒,盧小花特地跑到徐父的工作單位,在廣播裡大喊,讓同事們不要來家裡喝酒、不要跟徐父交朋友。

面對這樣的妻子,徐父內心抑鬱卻也無奈。也許是為了對抗和報復盧小花,他酗酒,甚至家暴盧小花。而盧小花為了保護伊萬,選擇忍受和隱瞞這一切。

此外,盧小花還是個疑心很重的人。她經常懷疑家政阿姨偷看自己的門鎖密碼、偷家裡的東西。在火車上,盧小花也總是懷疑對床的俄羅斯美女娜塔莎偷自己的小番茄。

由於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徐伊萬身上帶著母親盧小花的影子。徐伊萬雖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但他卻也像母親一樣有極強的控制慾,並且總是疑神疑鬼。徐伊萬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影響著他的性格和處事方式。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盧小花強行給徐伊萬喂吃的

②徐伊萬的人物性格對他與愛人相處的影響

一個人的性格總是在不經意間影響他與別人的相處模式。徐伊萬或許很愛他妻子,但他性格中的控制慾和疑心病在一定程度上註定了婚姻的失敗。

妻子張璐在去美國前跟徐伊萬說了這樣的話:

“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那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我們常說,喜歡一個人是看到他的優點,而愛一個人是看到他的缺點。前者不難理解,我們因為一個人的優點而被吸引,因此喜歡上對方。那後者怎麼理解呢?

其實,愛中會夾雜著厭倦和抱怨,厭倦和抱怨都是對於對方的缺點而言的,這源於對方沒有按照我們自己的意願去做。

我們希望對方能跟我們的想法保持一致,當對方的行為出現不一致時,我們試圖對其進行干預甚至改造。徐伊萬就是很好的例子。

從張璐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徐伊萬不懂她真實的想法,而是一廂情願地按照自己的預想去改造妻子,希望張璐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顯然,張璐並不喜歡這樣有強烈控制慾的丈夫,這樣的婚姻也讓她感到壓抑和失望,所以她選擇離開。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徐伊萬與張璐在家裡發生爭吵

此外,徐伊萬的疑心病在他與張璐相處的過程中也展現地一覽無餘。

邁克爾是張璐請的律師,在機場的時候,他給張璐買咖啡,很是照顧。徐伊萬的表弟郭貼看到後把這一幕告訴了徐伊萬,伊萬便懷疑張璐和邁克爾有染。為此,徐伊萬竟決定把暖霸的專利免費給張璐的合作方使用,為的就是破壞張璐定居美國的計劃。

在我看來,徐伊萬的這種做法非常極端,從商業的角度看,這完全損人不利己的。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做出這種決定的。而徐伊萬之所以這麼做,在一定程度上是他的疑心在作祟。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郭貼的話讓徐伊萬懷疑張璐與邁克爾有染

02、情感呈現:通過對男主人公情感經歷的描述,徐崢將電影中的愛情關係的矛盾糾葛,上升到對人性的剖析

《囧媽》這部電影中,最吸引我的不是其中的笑點或淚點,也不是徐伊萬與母親的和解,而是徐伊萬面對感情糾葛時所表現出來的人性。

①人性的弱點:人性固有的弱點之一就是控制和佔有

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喜歡事情的發展在自己的掌控中,我們都討厭失控的感覺。但其實,不管是在婚姻還是愛情中,控制慾和佔有慾都是最大的殺手之一。毋庸置疑,控制不是愛,控制是變相的佔有。

張璐和徐伊萬一起創業,開發了暖霸的項目。張璐也合法擁有暖霸的專利,但是為了不跟徐伊萬產生競爭,她決定去美國開拓市場。但是在她跟客戶談合作的時候,徐伊萬卻有意破壞。他跟張璐的合作方說,他願意把暖霸的專利免費給他們使用。結果導致了張璐的合作洽談失敗。

在徐伊萬和張璐的婚姻中,徐伊萬總是有意無意地想要控制張璐、改變張璐的計劃。也許這就是他們婚姻走向失敗的原因。可即使婚姻走到盡頭,徐伊萬還是想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甚至破壞張璐對未來的計劃。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徐伊萬讓弟弟郭貼暗中破壞張璐的計劃

②人性的光輝:抵制誘惑、守住底線是人性中最珍貴的品質

人生在世,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有人看到誘惑便無法剋制自己,而有人卻能夠堅守底線。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能夠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抵制誘惑、守住底線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在開往莫斯科的火車上,徐伊萬遇到了一個長相迷人、身材火熱的女孩娜塔莎。娜塔莎誤以為未婚夫出軌,因此陷入情感的困境。而當時的徐伊萬聽說妻子和律師邁克爾有染,也非常憤怒難過。

兩個在旅途中相談甚歡,甚至惺惺相惜。但最後,徐伊萬還是堅守自我,沒有與娜塔莎做出逾越的事情。畢竟在當時,徐伊萬還沒有跟張璐離婚,他在心裡還是愛著張璐。

人到中年,大部分夫妻之間已經走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磨光了兩人之間的耐心與愛。一部分中年人安於現狀,放棄了對事業的追求;也有一部分人雖然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但面對其它的誘惑,很多時候會忘了與愛人曾經走過的歲月。而徐伊萬在面對誘惑時,能守住底線,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面對誘惑,徐伊萬堅守底線

03、觀影技巧: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看懂導演隱藏在電影中情感的方法

電影《囧媽》中,導演加入了很多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情節:60秒的語音方針、強行餵你吃東西的媽媽、名存實亡的婚姻等等。被這些情節戳中的同時,我們更該看懂導演掩藏在電影情節背後的情感。

①通過主角與配角的衝突引出主題

《囧媽》的開場與”囧“系列的其它電影非常相似,都是以夫妻吵架、離婚為開場。電影中徐伊萬和張璐的婚姻走到盡頭,張璐去美國前跟徐伊萬來告別,兩人因此爭執了一番。

徐伊萬與張璐的衝突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正是因為張璐要去美國,而徐伊萬要跟著去美國阻止她,才有了後面找護照、意外跟母親搭上同一班火車的故事。

而張璐與徐伊萬的在電影開頭髮生的衝突,也在為後面的故事做鋪墊。影片最後,徐伊萬放棄了與張璐的對抗,選擇尊重和成全張璐,達成了兩人的和解。

在徐伊萬和張璐從衝突到和解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婚姻裡愛固然重要,但只有愛是不夠的。除了愛,我們還應該知道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要學會理解、接受和包容。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徐伊萬和張璐和解

②通過主人公前後態度的轉變呈現主題

影片以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的旅程為主線進行展開。徐伊萬在旅程開始和旅程結束時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徐伊萬陰差陽錯與母親坐上了同一班列車,剛開始坐上這班火車時,他非常憤懣和無奈:一方面他還有事要去美國,另一方面,他認為明明坐飛機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的地方,沒有必要浪費6天時間坐火車。

徐伊萬剛上火車的時候,跟母親說話的語氣都是帶著刺的,懷疑母親是被騙了、偷偷把母親的小番茄扔掉、指責母親對自己過於約束等等。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徐伊萬開始慢慢理解母親。

當兩人遇到熊的時候,徐伊萬主動引誘熊而讓母親先逃;當目前在冰上跑不動的時候,徐伊萬這位微胖的中年大叔背起母親趕路;當母親以為趕不上車要錯過演出時,徐伊萬找到了熱氣球……

徐伊萬與母親兩人敞開心扉對話後,他們更瞭解彼此內心的想法。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固執、魯莽,在此之後,母子反而能看到對方身上的好,認可對方的價值、尊重對方的選擇。

從人物塑造、情感呈現、觀影技巧等角度解讀賀歲片《囧媽》的魅力

徐伊萬揹著母親在冰上趕路

③配樂是呈現主題的方式之一:細心留意電影中的音樂

柳拜樂隊是俄羅斯一支著名的民謠、搖滾樂隊,被譽為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最傑出的樂隊。一位著名的導演這樣評價柳拜:

“他們的音樂不是傳唱一天兩天的流行小調,而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俄羅斯民歌,是可以永遠傳唱下去。 他們對於俄羅斯的貢獻就像披頭士對於英國的貢獻一樣。”

電影《囧媽》中用到了兩首柳拜樂隊的歌曲,分別是《兩個女朋友》和《一路走來》。

柳拜樂隊是我特別喜歡的一支樂隊,雖然我聽不懂俄語歌詞,但當我情緒不佳時,聽聽他們的歌,便能舒緩過來。柳拜樂隊的歌曲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和感染力。

《囧媽》中很多細節都體現了俄羅斯情懷。比如主角徐伊萬的名字來源於電影《伊萬的童年》,而盧小花和徐父相識於這部電影。乘綠皮火車前往莫斯科其實也是徐母盧小花的一種懷舊情況,是對俄羅斯、對過往生活的一種懷念。

影片中加入了俄羅斯元素的歌曲,深化了這種情懷。

總結一下:

《囧媽》不僅是一部治癒人心的喜劇片,影片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哲思也值得我們關注。除了俄羅斯美麗的自然風景,主角在面對情感糾葛時表現出來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或許才是這部影片想要呈現給觀眾的。

所以,為了讓大家進一步看到導演創作電影背後的思考與情感,我在分析完主角人物形象和影片的情感呈現後,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分享三個看懂導演隱藏在電影中情感的方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