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的故事之絲綢之路過境的塞門——玉門關

聖代文明遍九垓,河山設險玉關開;

月明虜使聞雞度,雪霽番王貢馬來。

——清·戴拚《玉關來遠》

嘉峪關的故事之絲綢之路過境的塞門——玉門關


清代胡弋《涼州》詩曰:“何日開此疆,英雄漢武皇,諸蕃分兩界,一道出中央”。漢武之前河西走廊北面是強大的匈奴,也稱胡,西至中亞,東至遼東,北到蒙古和西伯利亞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走廊南面是西羌,從祁連山到青海全境和四川西北,勢力也不小。走廊中間的原著部族是月氏和烏孫。秦漢之際秦楚漢相爭,匈奴乘機南下,把月氏和烏孫驅逐到中亞,渾邪王佔據嘉峪山內外的走廊西部,休屠王佔據焉支山內外的走廊東部,阻斷了中國和西方的交通,威脅西漢王朝的安全。

建元二年(前138)漢武帝派遣張騫經河西走玉門出使西域,歷時13年,兩次被俘而脫逃,歷盡苦難,到達大宛(中亞費爾幹那盆地)、康居(錫爾河流域)、大月氏(阿姆河流域)、大夏(阿富汗巴基斯坦)4國,“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如奄蔡(裡海沿岸)、安息(伊朗)、條枝(伊拉克、敘利亞)、身毒(印度)、烏孫(新疆鳥什),途徑汗採(塔吉克)、于闐(和田)、樓蘭(羅布泊沿岸)。元狩二年(前121)又遣霍去病三下河西,第一次經隴右打到焉支山,“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第二次避開走廊東部匈奴,從北地直達居延海,再沿黑河討賴河打到嘉峪山和青海境內祁連山,“得胡首虜三萬餘級”;第三次受降,河西二王降兵四萬餘人,安置在朔方、上郡等地,為五屬國。河西走廊空無匈奴,“西域道可通”。

西漢奪取河西,史稱“斷匈奴右臂”,明代陳棐對這次戰役的意義有精闢的分析:“開一路以通西夷之貢(朝貢貿易),所謂斷北虜之臂,義則次矣。”

嘉峪關的故事之絲綢之路過境的塞門——玉門關


奪取河西次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至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闐、汗採。後續使者至奄蔡、犂軒、條枝等國。元鼎二年(前115)張騫從西域返回,中國與西方各國的貿易通道正式開通。司馬遷把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壯舉譽為“鑿空”。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撰《中國》一書,把張騫開闢的這條中國與歐洲的貿易通道稱為絲綢之路,被普遍接受,因為這個名稱體現了這條通道的特色。

《史記·大宛列傳》記:元鼎二年(前115)張騫二使西域返回,“於是西北國初通於漢矣……而漢始築令居以西(長城),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

元鼎六年(前111)“築塞(漢長城)西至酒泉。”

元封四年(前107)“酒泉列亭障(漢長城)至玉門矣。”這是《史記》也是正史首見玉門關。

有學者認為玉門關初置於元封四年,後又改口為元鼎六年,兩次說法都把玉門關的設置和漢長城的修築捆綁在一起,這是認識上的誤區。中國有很多古關,有些在長城線上,如居庸關、山海關等,有些不在長城線上,如雁門關、娘子關等,有些與長城相去甚遠,如潼關、婁山關、中國通越南的鎮南關等。玉門關和漢長城也沒有必然聯繫,關址不在長城線上,置關時間也與修長城無關,而與絲綢之路的開通有關。

絲綢之路開通的時間是元鼎二年。酒泉郡是絲綢之路通西北國的基地,也初置於元鼎二年。漢長城是絲綢之路安全的保障,也是從元鼎二年開始,從黃河西岸的令居向西修築,4年後修到酒泉郡的東界鎮夷峽(高臺縣羅城鄉),8年後修到酒泉郡的西界玉門關。玉門關是絲綢之路過境的塞門,是管理朝貢貿易的海關,也應該置於元鼎二年。如果絲綢之路開通4-8年後置玉門關,這期間的朝貢貿易誰來管理?

漢唐時期把玉門關以西、當時交通所能到達的地區稱為西域或西北國,從玉門關通西域各國的道路稱為西域道,玉門關以東稱為玉關道。“絲綢之路”一名,是兩千年以後才出現的稱謂,這條道路亙古及今的標誌,則是元鼎二年(前115)在玉山之門設置的玉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