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的故事之丝绸之路过境的塞门——玉门关

圣代文明遍九垓,河山设险玉关开;

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

——清·戴拚《玉关来远》

嘉峪关的故事之丝绸之路过境的塞门——玉门关


清代胡弋《凉州》诗曰:“何日开此疆,英雄汉武皇,诸蕃分两界,一道出中央”。汉武之前河西走廊北面是强大的匈奴,也称胡,西至中亚,东至辽东,北到蒙古和西伯利亚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走廊南面是西羌,从祁连山到青海全境和四川西北,势力也不小。走廊中间的原著部族是月氏和乌孙。秦汉之际秦楚汉相争,匈奴乘机南下,把月氏和乌孙驱逐到中亚,浑邪王占据嘉峪山内外的走廊西部,休屠王占据焉支山内外的走廊东部,阻断了中国和西方的交通,威胁西汉王朝的安全。

建元二年(前138)汉武帝派遣张骞经河西走玉门出使西域,历时13年,两次被俘而脱逃,历尽苦难,到达大宛(中亚费尔干那盆地)、康居(锡尔河流域)、大月氏(阿姆河流域)、大夏(阿富汗巴基斯坦)4国,“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如奄蔡(里海沿岸)、安息(伊朗)、条枝(伊拉克、叙利亚)、身毒(印度)、乌孙(新疆鸟什),途径汗采(塔吉克)、于阗(和田)、楼兰(罗布泊沿岸)。元狩二年(前121)又遣霍去病三下河西,第一次经陇右打到焉支山,“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第二次避开走廊东部匈奴,从北地直达居延海,再沿黑河讨赖河打到嘉峪山和青海境内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第三次受降,河西二王降兵四万余人,安置在朔方、上郡等地,为五属国。河西走廊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

西汉夺取河西,史称“断匈奴右臂”,明代陈棐对这次战役的意义有精辟的分析:“开一路以通西夷之贡(朝贡贸易),所谓断北虏之臂,义则次矣。”

嘉峪关的故事之丝绸之路过境的塞门——玉门关


夺取河西次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至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汗采。后续使者至奄蔡、犂轩、条枝等国。元鼎二年(前115)张骞从西域返回,中国与西方各国的贸易通道正式开通。司马迁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壮举誉为“凿空”。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撰《中国》一书,把张骞开辟的这条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被普遍接受,因为这个名称体现了这条通道的特色。

《史记·大宛列传》记:元鼎二年(前115)张骞二使西域返回,“于是西北国初通于汉矣……而汉始筑令居以西(长城),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元鼎六年(前111)“筑塞(汉长城)西至酒泉。”

元封四年(前107)“酒泉列亭障(汉长城)至玉门矣。”这是《史记》也是正史首见玉门关。

有学者认为玉门关初置于元封四年,后又改口为元鼎六年,两次说法都把玉门关的设置和汉长城的修筑捆绑在一起,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中国有很多古关,有些在长城线上,如居庸关、山海关等,有些不在长城线上,如雁门关、娘子关等,有些与长城相去甚远,如潼关、娄山关、中国通越南的镇南关等。玉门关和汉长城也没有必然联系,关址不在长城线上,置关时间也与修长城无关,而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

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是元鼎二年。酒泉郡是丝绸之路通西北国的基地,也初置于元鼎二年。汉长城是丝绸之路安全的保障,也是从元鼎二年开始,从黄河西岸的令居向西修筑,4年后修到酒泉郡的东界镇夷峡(高台县罗城乡),8年后修到酒泉郡的西界玉门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过境的塞门,是管理朝贡贸易的海关,也应该置于元鼎二年。如果丝绸之路开通4-8年后置玉门关,这期间的朝贡贸易谁来管理?

汉唐时期把玉门关以西、当时交通所能到达的地区称为西域或西北国,从玉门关通西域各国的道路称为西域道,玉门关以东称为玉关道。“丝绸之路”一名,是两千年以后才出现的称谓,这条道路亘古及今的标志,则是元鼎二年(前115)在玉山之门设置的玉门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