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存活了一百五十多年,为何南明却仅仅支撑不到一年?

历史一书生


靖康之难之后,康王赵构南渡长江,建立了南宋政权。如此狼狈的南宋朝廷如同不死的小强一样,扛过了金国一次一次的南侵,最后孟珙还执行联蒙灭金,率领宋军攻入了金都。遭遇同样种族的对手,在清军进关之后,为何在南方就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南明政权?


首先,宋朝和明朝的王朝崩盘的形式不同,宋朝亡于外敌,而明朝死于内乱。

金朝的灭宋战争更像是一场斩首行动,两路金军分为山西和河北两路,直奔宋都汴梁而来。受到战争破坏的地区就是金军的进军路线沿线地区,这样就造成了虽然北宋政权灭亡了,但是宋朝的社会结构依然是存在的。靖康之难之后,金国统治者自知无法统治广阔汉地,先后在北方扶持了张邦昌的伪楚与刘豫的伪齐。直到金国的政治体系完善之后,金国才开始直接统治中原地区。从宋亡到金国直接统治这段时间,不仅仅在南方存在抵抗力量,即便在被金国占领的北方都存在大量的自治力量组织民众与金人对抗。

明朝灭亡于农民起义,李自成与张献忠的起义内乱已经将明朝搞得乱七八糟。在清军入关之前,关内存在南明、大顺、大西这三股犬牙交错的势力。明朝的上层结构已经接近于崩溃的边缘,同时南明朝廷与北方底层民众的对立造成了朝廷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力量。


第二,在军事上明朝没有守住淮河防线

守江必守淮,南宋朝廷在江淮之间始终保留着一支重兵集团。这支重兵可进攻可防守,防守时利用能够迟滞金军骑兵的快速推进;进攻时这里的军队能够快速北上,抢占山东地区。南宋之后的几次北伐中的东路军的进军路线都是从淮河流域开始北上,虽然打得都不是很出彩,但是都有效地配合了中路军在南阳-襄阳一线的攻击。

说到战略要地,南明丢了扬州江阴;失去了襄阳荆州;没有控制陕西四川;丢了这些战略关键点,就意味着南明失去了翻盘自保的机会。只有郑成功退守台湾,但那已经不是大明了。


第三,政治上明朝丧失了统一的领导

靖康之难将赵宋皇室几乎一锅端,就跑出一个康王赵构,作为一支独苗,只有他又登基称帝的资格。建炎南渡以后,南方的统治力量迅速集结在赵构的身边。绍兴议和之后,赵构解除了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的军权,消除了可能出现的节度使尾大不掉的可能性。

反观南明,闯王进京,思宗皇帝煤山自缢之后,明朝宗室人人都想称孤道寡,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有时多个南明政权并立甚至相互拆台,这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领导班子。再加上郑成功、大西军、大顺军这三股势力,所有的抗清力量过于分散,被清军各个击破。

第四,大多数南明的官员丧失了应有的主观能动性

在南宋的对外战争中,虽然败多胜少,但是不管是在对抗女真人还是在对抗蒙古人,南宋军民绝对是铮铮铁骨!南宋岳家军敢于手持麻扎刀冲向金军的铁浮屠,一命换一命。虽然也有部分无耻之徒开城投降,但是抵抗还是多于归降。

由于明朝的集权化相对于宋朝严重得多,这就导致明朝官员们的主观能动性过低,一旦主子没了那就得赶紧再找一个。如果找不到新主子了,那就等着清军南下占领。这些官员不存在对明朝的忠诚,也没有对清朝的仇恨,他们都很惜命!“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扬州、江阴、嘉定等地抗清军民的血最后白流了。

清军南下势如破竹,南明小朝廷则一个个土崩瓦解,只能一次一次地南逃,从江淮地区撤到了浙江、江西,再继续退往广东、福建、云南,最后流亡缅甸。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缅甸人交给吴三桂杀害后,明朝宗室领导的抗清活动就彻底消失了。


游在路上的鱼1986


南明不如南宋,迅速败亡的原因有几点,前两个原因,其他人也回答了,主要讲后两个。

一,明南渡前经历数次大战,军事与经济都受到极大打击,属于残兵南渡;而南宋仅皇帝受袭,实力几乎未损

二,南明宗室多,臣下不能一心;而南宋宗室剩余一个,甚至无后代,完全断了大臣争权夺利之心

三,大宋拥有正统性,人心未曾失尽,“金”作为明显的异族,却侮辱皇族,犯了政治大忌。西晋立国,阿斗刘禅是被拱养,以安抚降将旧部,而金这个作为,激发了宋人同仇敌忾之心。而明朝本来已经大失人心,如果不是满人入侵,李自成休息养生,人心很快就归附新政权,以抵抗外族入侵而集结的南明政权都不会存在。更何况,清军并非大明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也就是说,军阀真正仇恨埋怨的敌人却是内部的农民军,而非清军。

四,这个是文化根源的原因,民族文化是政治的基础,不得不说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把双向互动的爱与恩与义,改成单向的忠与孝推出,理论导向终极结果为:无条件尊守皇权。这个理论有个容易忽略的恶果,一旦异族入侵者也广泛宣传,取得了理学的“正统”,民心就会很快倒向异族的新皇,甚至都不会有多少抵抗。这就是大清入关后的策略,它贬南明为“伪”,自立为“皇”。

北宋当时,程朱理学出现未久,上层士子阶层受到了理学影响,而下层理学影响甚微,民风依然彪悍。岳飞的出现,正是彪悍的民风与新生理学揉集一起而产生的特定的现象。

到明末,理学的愚民教化已经深入民族骨髓,北方平民纷纷归心满清新“皇”,南方军阀也在明皇与清皇之间摇摆,民心就是灭绝人欲后的一摊死水,个别有心民族大业的士子,再也难以号召平民。


红金01


金灭北宋实属突袭,北宋在大艺术家徽宗领导下武备空虚。金军直捣开封,掳了皇族。然而北宋的实力尚存,比如西北防西夏的边军等。北宋实际上未经像样的决战糊里糊涂地结束了。等康王赵构跑回江南,大家回过神了,马上重新集结力量,事实证明北宋的实力几乎没有损失,只是突然群龙无首。岳家军并不是突然强大的,只是各路兵马集结在斗志尚存的岳飞旗下。如果没有赵构的私心,不愿二圣回鸾,岳家军是有可能直捣黄龙府的。岳飞遇害,主战派朝廷失势,大宋变南宋,再无北伐斗志,高宗赵构竟然长寿八十,直接导致这个局面无法改观。可以说明朝完全可能复制南北局面,但是明朝北方的丧失是经历了反复大战,主力多次全军覆没,名臣勇将丧失殆尽,所以南明只剩下斗争意志,而无斗争实力了!支撑南明的不过是打垮明军的农民军残部!大明之亡亡于崇祯领导失误,用人失误,身边留的用的都是嘴上会说的,杀的害的都是忠心耿耿的英烈!到了景山之上,崇祯还嘴硬,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逻辑何在?


篱谱斋满觉陇桂花香


很多人感到困惑:北宋的延续――南宋可以存活一百五十多年,而 同样凭借长江天堑的南明却只能支撑十八年?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梳理《宋史》跟《明史》就能发现其中的原因。
北宋的灭亡,主要是由宋的一项重要制度决定的:重文轻武,带来的最大后果是军队没有战斗力。朝廷信奉:能用钱解决的都不算个事。著名的像“檀渊之盟”。政府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经济得到空前繁荣。


宋的军队招募士兵采用的是雇佣制,遇到荒年,男丁可以去当兵以 养家糊口。虽然也有农民起义,可基本都是一些小规模的。一般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而我们贫穷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1368年创立了大明皇朝不久,为了他的子孙后代不至于为了生存而像刘备一样织履卖席,实行了“宗蕃豢养”。优渥的条件使明的宗族子弟呈几何级的增长。(1368――1644)276年间朱元璋的后代达到一百余万,巨大的开销压得朝廷和百姓喘不过气来。明朝抑商重农、闭关锁国,国家的赋税全压在农民身上。丰年食不裹腹,荒年吃树皮草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没有活路的百姓在李自成、张献忠的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义军疯狂杀戮皇室宗亲。1644年大明帝国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贞自缢而结束。南明要延续朱家皇朝根本就没有民意基础。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朝廷,百姓怎么会关心他的存亡。


当然,明亡时不像北宋钦定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样,他没有选定继承人。使地南明各路蕃王群龙无首又各自为政,互相打压内斗。强敌压境却照样鱼肉百姓,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艺术的还原了那一段历史。再者,
做为崇祯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吴三桂,洪承畴的临阵倒戈,带着如狼似虎的八旗子弟兵势如破竹席卷华夏。远非与南宋实力相当的金国可以比拟。

南明注定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富春谣


首先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非常精明,善于逃跑,金军虽然南下江南,却无法抓住赵构,而南明皇帝弘光帝朱由崧的逃跑能力远不如赵构,很快被清军抓住。其次南宋有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名将,能够很快打退金军,而南明没有南宋那样强悍的名将,著名忠臣史可法坚守扬州却很快兵败殉国。总之南明君臣各方面的实力远不如南宋君臣,而南明对手清朝却南宋对手金朝狡猾强大太多


厚德载物49847


你们有没有考虑到长枪大戟和火枪大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科级的进步,原有的军事战略思想也随之变化,还有一个就是民心问题,辽响和商税给予江南的财政太大的压力,导致民心思变,没有了同仇敌忾和众志成城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北宋只是朝廷亡于异族入侵,国家并没有四分五裂,没有亡,仍有足够的向心力集聚力量对抗外族,而明亡于内部人民起义,并不是亡于外族入侵,后金入侵时,不仅正宗的朝廷已经不存在,而且国家也已经四分五裂了,人心已经散了


湖利龙


因为南宋几乎就剩下一个赵构,而南明有好多宗室继承大明。


种花家的白胖子


南明是1644-1683年。

你提的问题是错误的问题!


趣舍隋


赵构的合法性无法取代,南明姓朱的藩王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