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好多人还不起房贷网贷,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这说明了什么?

用户1059560550831996


利用杠杠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让自己的防风险能力降低

这与现在社会上鼓励的提前消费有关,很多人先刷信用卡或者互联网金融(支付宝和微信等)上的钱消费,等发工资之后再还款。本来就过着负债生活,发生疫情之后收入突然间断了或者下降很多,他的资金链跟不上。

提前消费并不是一件坏事,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钱要流转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经济好的时候利用适当的负债既能改善生活又能给社会经济做贡献,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国家也鼓励民众消费,经济有活力皆大欢喜。

但是所有事情的前提是合适,很多人把握不好这个度就陷进去了。信用卡互联网金融让消费变得容易,但是你提前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每个月全额还款的人略过,金融机构最不喜欢每个月足额还款的,一点钱都赚不到),慢慢的负债的利息成本会进入恶性循环的过程,永远在还债,永远还不完。

这次的疫情对部分人的影响非常深刻,那些每个月都没有结余,也没有存款习惯的人来说可能有大半年的时间非常难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收入下降是大概率时间,这时候如果自己没什么存款,那每个月的房贷车贷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但是其实最难的不是这部分人,能买房买车的人基本对生活还是比较负责的,哪怕是真的没钱他有资产在借钱熬一段时间也比较容易。

房贷虽然沉重但是大部分咬咬牙还是能抗过去的

最难过的是那些疯狂消费,钱都花出去了什么资产都没有的人。大部分年轻人为主,一旦收入断了下个月的花呗立马就还不上。这次事件也给这类人敲了个警钟。


Linmr1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只不过是在这次疫情面前彻底暴露了出来。

首先,我们从现在城市生活消费水平和个体收入这一块简单说一下。我们所在的大部分城市里面,都属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很多事城中村一体的城市,城市主体范围并不是有多么大。很多北方城市里面一个像样的企业都很难找到。人均工资这一块更是和北上广等地区没得比,基本工资也是很低。打个比方山西太原最低工资应该是1700元,企业按照绩效加提成的方式来看,在这个工资基础上,必须依靠很持久的加班等方式来保证一个收入基础。现在城市房贷压力已经成为大多数的问题,一个月能拿到5000工资已经不错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月供3000左右再加上日常开销,所剩无几。这是很明显的城市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协调的例子,体现在众多人员集中资源居多的城市。

第二,我们很多人并非是生来的“有钱人”,很多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祖辈们一直就是靠天吃饭的生活,现代城市机会多,很多人想要去城市生活。这就加大了家庭里面劳动力输出到城市,进一步占据了城市本就不多的资源,加剧了人员的竞争。

第三,个人而言,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做副业了。微商,电商也是出现在众多人的生活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手段来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这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而不是一直纠结于“我没钱,我工资不高”这样的自我负面情绪当中。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用。


我是绿林人


大家好,我是范哥,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一发生,就知道谁在裸泳。高杠杆的负面影响就出来了。这跟现在社会提倡的提前消费观念的弊端展现出来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年轻人平均负债在13万左右,而90后人均负债12万,80后人均负债20万。

生活中不难发现有3类人的负债情况:

1;房贷、车贷、信用卡、各种网贷。每个月过的紧巴巴,疫情发生就没办法还上了,房贷其实还好,因为房子总价高,很多人都没办法一下拿出那么多钱,还能抵抗通货膨胀

2;没有任何负债的月光族,这一类人是很少一部分

3;能够每个月攒点钱的,这一类人更少

几年前,我还没毕业,总觉得一年能攒点钱下来。到自己出来工作了才发现自己也是重有点积蓄,到月光族,到每个月还贷款。年龄大了家里在城里没房子,首付一套县城的房子,首付还要借一点,然后还要装修,一下子每个月都要还房贷,信用卡。疫情期间也是勉强熬过来。现在就想减少负债,每个月存点,有紧急情况备用。

中国最近这几年储蓄增长率一直下降,居民的存钱能力在下降。这确实不是好事,当没有储备,遇到风险,会让人无法应对。就如同这次的疫情,如果没有一些厂家的口罩储备,口罩供应会更难。而如果年轻人都没有资金储备,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很多家庭无法扛过去。

所以,平时还是尽可能的存点钱,哪怕一个月几百也好。当遇到紧急情况,还有回转余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范哥的打工生活


疫情使好多人还不起房贷网贷,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这说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抗风险能力太弱。尤其是面对突发事故,重大疾病等灾难几乎束手无策。

有句话说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悲惨的生活各有不一。这是墨菲定律衍生出来的一个生活现象,要满足幸福的生活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全部满足,收入稳定,子女孝顺,身体健康等等,这些要素只要有一个出现致命的问题,都会带来悲惨的结局,所以悲惨的生活各有不同。因此,从这个视角出发,疫情是对生活潜在风险的提示,让我们意识到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和紧迫,那么这样看来,疫情似乎不算一件糟糕的事情,我相信很多暂时还不起网贷和房贷的人还没到家破人亡的境地。易经里的坤卦第一爻说道:履霜坚冰至。现在只是踩到了霜,这个霜还不足以致命,但我们就得做好抗冻的准备,因为指不定哪天坚冰就来了。

那为什么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这么差?我们这里不去探究为什么你是你,我是我,不去探究人类文明演化和社会进步带来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因为这些要素我们都无力改变。我们只讨论哪些方面是要做好风险防控,使我们不至于一夜回到解放前。

财富问题。钱肯定是最好的抗风险要素。我们现在的短期的资金紧缺,房贷网贷还不上,是疫情导致的,但是生活中不仅这种不可抗因素会带来钱紧的问题,没有这种"天灾"的时候我们可能也面临投资失败,创业亏损,失业的问题。你实体店开得好好的,突然发现人们都上网购物了,你工作干的好好的,慢慢发现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了你的岗位。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让那些后知后觉的人丢了饭碗。所以人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树立终身成长和终生学习的理念。终身成长和终身学习不是一个概念,成长是让你看清方向,学习是让你掌握生存技能,综合起来叫"抬头""苦干"。光抬头不苦干没用,光苦干容易迷失正确的方向。

子女的教育问题。钱只是抗风险的一方面,你还要储备赚钱和发展的潜能,你总有一天会干不动。你自己进步了,子女原地发展,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辛辛苦苦支撑起的这个家将无人接续。另外一个方面,人年纪越大,钱带来的满足感越来越低,子女的幸福与否带来满足占比越来越大。从小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孩子的情感发展,性格的形成,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家庭家族,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直至子女成家立业。可做功课之多,不亚于自己的职业或创业之路。有人说我可不指望子女能飞黄腾达,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就好。这个预期挺好,关键问题是我们既然今天讨论风险,我们更多的是讲怎么预防孩子步入歧途。听说过某大明星的儿子吸毒吧,听说过某某老实巴交的孩子干出"惊天大事"吧?这些都是为抗风险需要全盘考虑的问题。

健康管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很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的。不单说生活压力方面,食住行,我们现代人的都面临危机。我们寿命的延长是医疗卫生的强劲发展,但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可能比科技发展前更糟糕了。但是话重新说回来,我们讨论的是风险,所以今天不谈亚健康,我们谈重大疾患。那种一人生病,全家遭殃的例子我们生活中也很多见。除去一些不可控的由于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来抵御我们患大病重病的风险?

论语里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希望我们的灾难都不会来临。


吕兴勇


这说明了!

你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这是一次对你自己敲响的警钟,

能否通过这次疫情让自己的心性产生改变,

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公式阅读与作文技巧


超前消费说白了就是本来穷,然后还死要面子的掏空未来。这个是天灾而非人祸,我们能做的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我也是还房贷中的一员,无固定工资。父母靠不上,下面还有个三岁的孩子。养家现在城成了我最大的难题。沮丧,压力大,但是还是要活着啊。看到这个问题就被吸引进来了,根据我自身的情况来分析下吧。

超前消费,这个毋庸置疑。支出大于收入,当这样的状态来临了还是没有太大的危机意识。觉得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但是觉得是觉得,可实际情况肯定不容乐观。很多人都还在报幻想,我也是。现在能怎么办?不能出门,在家好好反省自己,好好给自己未来做个能实施得了的计划吧。


1加1的2


提前消费必须承担的后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1800063e582e8df60f\

我愿无名看繁华世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9000da7d63fc99546\

江苏小菊


疫情是一把照妖镜,照出我们自身的问题。所以要正视问题,才能砥砺前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cc000923e4ce739867\

补丁先生


说明现在大部分人都不是轻资产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额外的透支。因为现在的人都太浮躁了,不管干什么都想一次投入,终生享受。殊不知社会的险恶。任何事情只有细水长流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