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楼市断供会越来越多吗?如何发展?

现实与本质


到底会不会发生房贷断供,有多少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并因此形成断供潮呢。

我们先来普及一个小的知识点,那就是为什么会发生断供。

一般情况来说,发生房贷断供,都是因为自己没钱了,比如投资失败,现金流断了。或者长时间没有工作收入,自然就还不起房贷,房贷违约。超过三个月还还不起贷款,那么银行就会起诉到法院,把抵押的房子收回进行拍卖处理。这是不得已的,很多人只要有一点办法,都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还有另外一种,是主动断贷。为什么会主动“弃房断供”呢?原因也很很简单,那就是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短时间里,房价快速下跌,出现崩盘式降价,所买的房产现值要比自己当初购房时,在银行的按揭贷款还要少。

通俗一点说就是,你在银行还有100万的房贷没有还,但是你现在的房子价值只有60万,这个时候你还会不会继续还房贷呢?显然不会,上个世纪的日本楼市,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景象。大量的人放弃房贷,宁愿违约也要放弃。

因为实在是背不动。


杭州祥策地产


到底会不会发生房贷断供,有多少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并因此形成断供潮呢。

我们先来普及一个小的知识点,那就是为什么会发生断供。

一般情况来说,发生房贷断供,都是因为自己没钱了,比如投资失败,现金流断了。或者长时间没有工作收入,自然就还不起房贷,房贷违约。超过三个月还还不起贷款,那么银行就会起诉到法院,把抵押的房子收回进行拍卖处理。这是不得已的,很多人只要有一点办法,都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还有另外一种,是主动断贷。为什么会主动“弃房断供”呢?原因也很很简单,那就是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短时间里,房价快速下跌,出现崩盘式降价,所买的房产现值要比自己当初购房时,在银行的按揭贷款还要少。

通俗一点说就是,你在银行还有100万的房贷没有还,但是你现在的房子价值只有60万,这个时候你还会不会继续还房贷呢?显然不会,上个世纪的日本楼市,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景象。大量的人放弃房贷,宁愿违约也要放弃。

因为实在是背不动。

从这两种情况来看,第二种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少,因为那是系统性崩盘,如果真的整体垮塌,谁也不能幸免。

所以我们主要看第一种,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自身的财务问题,而导致还不起房贷。而自身财务问题的产生,与就业率有很大关系。

人社部曾在2019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继续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全年实现城镇新就业1352万人。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2019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劳动力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就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末,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1213万人,较上年末增加225万人。

就业能完成得这么好,最关键的是有党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始终将“稳就业”放在首位。

那么今年的疫情发生之后,对就业的冲击会有多大呢?

今年的2月19日,人力资源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比去年同期相比高了40万。明确提出,疫情会给应届毕业生求职就业带来不便。当然,这个群体不是购房的主要群体。延迟就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能增强以后的竞争力。

关键中的关键是中小企业,他们能否开工,资金储备情况,将决定了整体的就业率。就此,清华、北大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的现状,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如果不开工,企业还能维持多久?数据显示,34%的企业只能维持 1 个月,17.91%的企业能维持3个月,仅9.96%的企业能维持 6 个月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疫情超过3个月,那么高达51.9%的人将面临失业危险。

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国家发改委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要稳就业,首先要稳民营企业,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之下,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更显重要。

会不会发生断供潮的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于这些购房者有多少存款和余粮。

中国人的存款意识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就有,所以但凡日常有点结余的人,都会把钱存到银行。

我们来看看2019年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超过了3万元人民币(具体为30733元人民币,约为人均GDP的43.4%),比上年名义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截止到2019年12月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本外币存款余额198.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92.88万亿元人民币的存款,都平均到个人,那人均存款余额就约为13.777万元人民币。当然了,这种算法不完全正确,因为这192.88万亿元存款中,有大量是企业、团体、机构的存款,并非都是居民存款。

另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收入的中位数数据:人均为26523元人民币,其中,最高的20%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401元,最低的20%人群为7380元,差距近十倍。

这个数据能看出什么问题呢,当然能看出很多问题,但是不能说穿。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那么存款也不多。

那么,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要有多少存款才算安全,才能安然渡过一些无法预料的危机呢?

对于有两套房甚至两套房以上的人,既然会买房或投资买房,那么正常情况下,会预备一些房贷,满足一两个月按揭还贷,这是最起码的。当然,也不能完全确定,就像小刘那种刚需,首付款都是凑借的,生活成本又高,加上收入并不多,在月光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到有存款。

常规来说,一个合理的家庭收入分配,最少预备3-6个月的金额作为家庭的抗风险支出。具体金额多少,需要根据自己的支出金额来看。

如果你在深圳有十多套房,那么一个月还贷起码也接近二十万左右,但如果你在重庆只有一套房,一个月基本上在四五千左右。按照储备六个月来看,重庆一套房的还贷抗风险储备金起码要三万。

当然,就常识来看,在申请贷款评估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手里一点余钱也没有的只是极少数,不会是主流。

那么对于确实因为没有工作,或者开不了门做不了生意,导致没有收入,且还没有存款的这一类,又会不会断供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要换个角度看。

房贷断供,受损失最大的自然是购房者,其次是银行,也会冒一些风险。虽然银行是买了保险的,如果只是个别违约,银行也能承受,但是一旦违约变成一种现象,那么银行肯定会承受不了。

所以,银行会主动出击,尽量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银行能做的事情就是,他们会根据部分人的收入减少,积极推出可以申请延期的政策,而且目前已经实施,各行的政策也都大同小异。

目前针对的人群主要是三类。第一类:参加防疫工作的相关人员,如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部队官兵、警察等,需要单位出具防疫工作证明,这类人可以申请延期。

第二类:已经确诊的肺炎病人,以及疑似病人和隔离的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开具诊断证明也可以申请延期,这两种形势的延期最长的时间是一个月,但是第二个月需要还这两个月的贷款。

第三类,就是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从事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的小微企业个体公告商户这些人群,可以向银行提起申请,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受影响的严重情况确定是否同意延期,是否能审批通过,各行都有不同的标准。

另外,还有针对受封村、封路、小区封闭的影响不能外出工作的,也可以申请还款延期。

虽然总的本金和利息不降,但还款时间延后,总是可以喘一口气。

那么我们可以总体判断,发生“断供潮”的风险不大,但会出现少数“断供”情况。

这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训和思考呢,尤其是在购房和投资上。

首先,中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用高杠杆炒房,本身的风险很大,一旦出现自身经济问题,或者大环境经济放缓,房价急剧下降,那么所面临的选择很少,要么咬牙勒紧裤腰带继续还贷,并期盼房价上市,自己的现金流有改善。要么直接割肉,把房子低价卖掉,当然有没有人接盘还得另说。

所以,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炒房,其实背后的资金风险较大。如果资金宽裕,保持手里有两三套是最合适的。

即便你断供弃房,也不等于你就完全可以“一弃了之”。房贷断供之后会给个人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房贷逾期和房贷断供都会对个人征信产生影响,一旦出现了断供行为,就会被征信列入黑名单,这样一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购房者想要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就难了,而且生活方方面面都受限制,甚至会影响到小孩读书和未来发展。

其次,通常断供之后,银行还是会催你还款,不过这个时候就不只是还以前房贷的固定数额了,还会加上罚息,完全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执行。断供时间越久,罚金会非常高。

最后就是拍卖。一旦银行催款不成功,那么房子就会面临被拍卖。银行会收回房子,然后进行拍卖,当然,价款会比市场价低很多。只要流拍,下一次起拍价更低,所拍得款项,要支付案件受理费、公告费、保全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等。

所以,断供所产生的后续问题,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

此次疫情,对很多人接下来的生活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而我们可以思考的是:在什么样的资金状况下购房或投资,风险是相对可控的,而不是看人家买房,看市场火热,自己就不管不顾扎进去,只顾头不顾腚,这种肯定是要不得。

比如“421家庭”模式,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一个孩子的家庭压力,一旦父母没有经济来源,有点头痛脑热,经济压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每月还房贷的金额超过你月收入的一半,那么风险就很大。

这种情况,在购房上就要谨慎,一定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另外一定要做好家庭储蓄,平时要节约,绝对不要大手大脚花钱。





阿欣说房


断供潮应该不会出现,极少数企业或个人还是有的。

一、历史经验有教训,也不会重演。

12年前,也就是2008金融危机后期,深圳曾出现过短暂的断供潮。那时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导致国家4万亿救市,从而令房价无法控制的上涨,于是政府为了抑制房价飙升而采取了较为严厉的调控措施。部分炒房客直接选择断供,再以低价入市,而到了2009年,房价开始调头上涨,让一部分断供者获利。

到了2018年,江浙一带的楼市也有重现此现象,但那时国家与地方全部戒严、限制,不排除部分江浙“超房团”想再次借助舆论引导与谣言传播逼迫政府放松调控,结果可想而知。

两次历史性事件,虽然断供的情况都不是很严重,但断供的杠杆以及炒房客大有人在。他们之所以选择断供,是为了向政府施加压力,而真正选择断供的应该是连首付都是借来的,一旦收入不稳定或失业,对他们来说却是压力山大,但是这几年房价还是上涨的,如果那一天真的还不起,与其断供,比如卖掉。

二、出现“断供潮”的前提条件起码应该是房价一次性下跌15-20%,房子变成“负资产”,就目前形势来说,概率较小。

现在国家都在想办法回暖经济,而求稳房价也是目标之一。所谓的“稳”不是让房价大涨(深圳是特殊个别案例),也不是让房价大跌。

至少一二线城市不会“负资产”现象,三四线城市看当地经济与楼市政策。

三、全球经济危机引起的失业、降薪,影响确实很大,但是多数人还是不愿意选择断供。

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

1、买房的人多数是自住,自然会想办法度过难关,不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而且,目前房价也只是微跌,多数人的薪水(高管降薪较多)还是能够支撑月供。

2、如果不得不面临个人破产,也要不断供,宁愿卖掉。断供之后会被银行低价卖掉,但是自己转手的,财务更可观。

3、弃房不是扔包袱,断供之后会影响个人征信,以后想再次贷款购房审核会更严格。

综上三点,国内居民的“断供潮”未来发生的概率不会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