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为什么经常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

羁文


1.梧桐

:这个意象象征高洁美好品格,象征忠贞爱情,同时又寄托孤独忧愁的情感。

主要是因为一到秋天,雨滴梧桐,风吹落叶,一派凄清悲凉的景象,于是梧桐就成了愁怨的意象。

例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描写南渡后词人晚年寡居的凄凉与愁苦。

2.芭蕉: 此意象常与忧愁、凄苦的心境相连。芭蕉经常被用以喻指自己的愁思

一因为芭蕉叶半蜷,好像人受委屈低下头不开心时的样子,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征;二因为芭蕉青绿时,往往是梅雨季节,春去夏来,雨打芭蕉,滴滴哒哒,给人愁苦之感。

举两例说明。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写女子不得与情人相会的愁思,幽怨。

又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无情的时光已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更是把青春韶华人生抛在后头,使人惆怅,心头泛起更重的忧愁。

自然界,梧桐叶落,芭蕉雨愁,容易引人愁思。诗人们灵心善感,多愁善感,由物及人,触景生情,他们笔下的梧桐芭蕉等代表愁苦,成了愁怨的象征。


融融118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从源头上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讲求“比”、“兴”手法的运用,朱熹《诗集传》曰: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文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因为彼物和此物有着类似的特点,所以二者才有互相烘托的意境。

古人又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的发展规律,自然事物的荣枯对应者人类事物的兴衰,而人的社会属性又会对自然之物加之以投射。于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事物“梧桐”、“芭蕉”就变成了一种象征,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载体。

从本体上来说,梧桐在秋天是最早落叶的,据记载南宋市情风物的著名笔记《梦粱录》所记,梧桐在宋代宫廷里专门用来报秋。《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也有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在萧瑟与孤寂的秋天,风吹叶落,雨滴梧桐,秋雨凄凄,秋风习习,对于古代的文人骚客来说,真是触目成愁。到了后世,梧桐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孤独忧愁和离情别绪的意象。

而芭蕉也总是唤起人们的愁苦心绪,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芭蕉总是和雨相伴而来,雨打芭蕉,打去风流,只剩凄苦,于是芭蕉夜雨也成了文人笔下各种难言愁绪的载体。

孤独寂寞之梧桐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末代国君李煜李煜兵败降宋,被囚汴京时所作,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被称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词中钩月、寂寞梧桐、锁清秋几个意象描绘出了词人清秋夜晚所见之景。特别是其中的梧桐,茂密的梧桐树叶已被薄凉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光秃秃的枝丫和零落的几片残叶在秋风中叹息,即便这寂寞的梧桐和凄清的秋色让人伤感,但也被“锁”在这深院中无人顾及,词人更是暗喻自己孤寂落魄,思念故乡的愁绪。

离情愁绪之梧桐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梧桐也多用来表达离情愁绪之苦,比较著名的当属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两句是这首诗的神来之笔,闺中思念不归人的女子,漫漫长夜,辗转难眠。三更夜雨,滴落梧桐,一声又一声,梧桐树叶承受不住这么多雨水,滑落边缘,又一滴又一滴,砸向那无人眷顾的石阶,没完没了,直到天明。

文中通过对梧桐、雨水、空阶等意象的描述,将闺中怨妇的离情愁绪蔓延开来,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给人无限的想象力,回味无穷。

相思不尽之芭蕉 |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芭蕉也多用来表达相思之愁,比较著名的如郑板桥的《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芭蕉叶子总是那么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后底下又有新的叶子生长,舒展不尽,而诗人赋予芭蕉的思念之情也绵延不绝。前句写芭蕉的缱绻多情,引人相思惆怅,后句写风吹雨打芭蕉叶,声声作响,砰砰不停,更让人愁绪满满,秋思顿生。

在历史的长河里,梧桐和芭蕉的诗句数不胜数,文人墨客赋予梧桐和芭蕉不同的情感色彩。穿越历史的迷雾,透过他们清冷的诗句,还原了诗人们当时的心境,让我们有幸体会到他们的愁绪,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空。


深沉的海


梧桐和芭蕉是中国古代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而且大部分诗人喜欢用这两种植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将究梧桐和芭蕉分开讨论,来解释原因。

第一,梧桐代表愁怨的原因:

1,由其形貌决定:

我们知道梧桐属落叶大乔木,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它具有茂盛的生命力,因而使其枝繁叶茂,同时树叶也大于一般树木。所以当它秋天到时,梧桐叶飘落,空荡荡一番空间只有萧萧林立的枝干和落叶随着冷风吹起又落下,漂泊难定,这萧瑟的场景让诗人的心中愁苦一下子涌了出来。比如宋.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诗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梧桐常与秋雨为伴:

我们知道秋天本来就代表荒凉,在这个时候再下一场雨,让人感觉更加凄凉,而雨下的梧桐更是成为诗人们愁怨的代表。比如宋.李清照的《声声慢》里的几句诗如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由上可知,梧桐代表愁怨是因为其枝叶繁茂到秋天时,叶落枝空给人一种萧瑟的场景,同时它还与秋雨为伴,使人心中的愁怨一下子涌现出来。

第二,芭蕉代表愁怨的原因:

1,同样由其形貌决定:

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米多,不分技,丛生,薰叶大而宽,效卷。而它半卷曲的叶子,好像人受委屈低下头不开心时的样子,所以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征,比如唐.张说的《戏题草树》里的“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2,雨打芭蕉:

因为芭蕉在古代庭院当中是最常见的植物,再加上它的叶片宽大 ,在雨夜中雨打芭蕉的声音特别能引起人的愁肠百结,所以时间长了就成为了寄托愁苦心情的象征。比如宋.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小结:由上可知,芭蕉代表愁怨是因为其叶卷曲,像人不开心的样子,再加上叶片宽大,雨打在上面能引起人的愁苦情节。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梧桐和芭蕉代表愁怨的原因,可以说是一方面由其本身形貌可以给人愁怨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和雨相结合,引起人的愁怨情节。


许家那个人


梧桐

都是宋玉惹得祸!

宋玉写了一篇巅峰级别的美文—《九辩》,从此开启了三千多年的“文人悲秋”模式。在这篇美文里,宋玉罗列了许多意象来表述秋天的悲伤被后人延续使用。比如高远的天空,寥寥的流水,漠然的蝉声、飞去的鸿雁、异乡的游子,这里面就有梧桐,原句为“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宋玉的师父屈原在他的《离骚》中有一句“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这里面的苍梧就是舜帝的坟墓所在。在中国文史上,上古先秦的每一个词汇都会变成典故,于是这个苍梧也变成了典故,成了流放之意。比如曹植《盘石篇》“南极苍梧野。游眄穷九江。”瘐信《拟咏怀》“鼎湖去无返。苍梧悲不从。”

《易纬》中说梧桐的属性“桐枝濡毳,而又空中,难成易伤,须成气而后华”。

在魏晋南北朝的诗中,“梧桐”就已经带有“悲伤”之属性了。比如鲍照“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比如谢朓《秋夜讲解诗》“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

在宋朝之后,说到诗歌艺术,必然是唐诗,李杜元白等。然而在初盛或盛唐,说到诗人,只能是魏背南北朝鲍照、陆机、陶渊、谢朓、庾信等那些大伽,,我们在李白杜甫诗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比如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一残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世人莫不激赏,或许从哪时开始,梧桐和秋雨便牵扯在了一起。

《诗经》里有一首名作叫《卷阿》,里面说“梧桐生矣,於彼高岗”,《尚书》里也说“峄阳孤桐”,而且这个梧桐是用来做琴的,琴者,不平之鸣也。

但凭心而论,还是以《九辩》做为梧桐悲伤属性是最好的,其它的要么是音乐,要么是凤凰,均是其它含义,不做赘述。

芭蕉

最美莫过于吕本中诗句“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芭蕉由于叶子宽大,从前只是覆盖之物,比如《列中》中的以蕉叶覆盖鹿。(蕉鹿)

古代人买不起纸,便种蕉代纸。比如有名的怀素大师,如果非要和秋天联系起来,前文提到的谢朓《秋夜讲解诗》“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 可为渊源之一,在那个秋天的晚上,这一首唐代诗人必背的名诗之中,出现了芭蕉。

那么,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芭蕉在诗里出现的如此之晚?

是因为地域关系,小可认为,因为芭蕉是岭南植物,当时岭南地区还不算是文明开化之地,属于“南州”,“南夷”、芭蕉也不是常规物种,属于“异物”,记载的文史资料好像也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唐代才有王维画作“雪中芭蕉”传世。

芭蕉与秋愁有关,应当是南北朝之后的事情。中国的区域延伸到南方,文人也陆续在南方发展,所以有此诗文传世。比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和雨联系在一起,如果论时间先后,好像是白居易为先,《夜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岑参《寻阳七郎》“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冯延巳《忆春娥》“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

细心查一下,与蕉有关的诗句,李白没有,杜甫没有,王维没有(但有画)。但从白居易之后,芭蕉诗突然多了起来。隋朝没有,汉魏没有,离骚没有,诗经没有。

由此可以反向论证,唐朝之前文化的辅射范围。


亦有所思


古代诗人常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之情,其实是有选择性的。为什么说具有选择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梧桐和芭蕉这两种的植物。

【梧桐的文化】:

首先梧桐属于观赏植物的一种。其形态,树叶犹如一把大伞,亲近人类。其果实桐籽,经过焚烧加工可以制成碱水;宽大的树叶长满树枝,极为茂盛,又是遮阳蔽荫的好帮手;据先秦文献《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běng)凄凄,雍雍喈喈。”描述梧桐树枝繁叶茂,凤凰鸣叫扬扬。众所周知,凤凰是吉祥之物,这里把梧桐与凤凰放在一起写梧桐树枝繁叶茂,可以理解为梧桐也是吉祥之物,繁茂的枝叶寓意繁荣昌盛。所以并没有体现出愁怨之意。

那么对梧桐树语意为愁怨之意的情况那只有在它繁盛的对立面:秋天的梧桐树。

秋天,梧桐树泛黄的落叶随风徐徐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周围的环境也是凄凄凉凉,没有一点生机。这种气氛不免令人感到孤独寂寞冷。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梧桐树体现出来的是孤寂,可以延伸至思乡,思念之情,故愁怨气息也随之散发开来。古人用梧桐树来描写思念愁的情感的诗句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品尝。

【芭蕉的文化】

这里先说明一下芭蕉与香蕉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芭蕉的树干笔直高达,枝叶也很宽大,夏天做个临时扇子绝对风大凉快。

芭蕉树高大经粗,一定范围内只有三三两两棵树显得孤独;若是碰上雨天,急雨打芭蕉的沉闷声令本就寂寞烦闷的心情更为沉重,忧愁之心,油然而生。

来看看我们唐朝的李煜学霸写的一句词:“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当代的词人方文山先生在《青花瓷》里也用芭蕉把愁慌闷的情绪表达的淋离尽致:“帘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总结一下,1,这两种植物比较常见,2,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环境因素给自己印上了忧伤,孤寂,愁怨的标签。




斌心剑


古典诗文中大部分词句中提到的“梧”、“桐”,均指梧桐,其叶秋季变黄。所以梧桐的意象很多与秋有关。(梧桐也与凤凰、琴、相思等意象有关,如《诗经》中有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说梧桐和雨的关系,暂不拓展)。

五代·李中《新秋有感》中有:“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宋·司马光《梧桐》中有:“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元·郑允端《梧桐》中有:“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

梧桐因其遇秋落叶的属性,被诗人赋予秋的涵义。

芭蕉:在古诗中,芭蕉常常代表孤独忧愁,尤其是别离的忧愁。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中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可见,芭蕉和梧桐都是可以引起诗人愁绪的意象。

三 芭蕉、梧桐和雨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花迎接春天,梧桐叶落昭示秋天已至;

刘媛在《长门怨》中有:“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表达了愁苦的心情;

当然,最耳熟能详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把独居的愁苦难耐表现的无比凄切。

元·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有:“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宋·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中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更是叹息:“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综上,芭蕉、梧桐和雨凑在一起,时常表达孤单寂寞冷,或者离愁别绪冷,或者两地相思冷,总之是这种愁苦的思绪。

另外,梧桐高大挺拔,代表了阳刚之美,慨然之悲壮;芭蕉千姿百态,代表了柔顺之美,风摆雨打之悲凉!


马到船头直


悲秋、伤春的是诗人常有的情结,因为秋天虽是收获的季节,但也代表着由盛而衰的开始,而春天虽代表着勃勃生机,而由于寒意犹存,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迟迟难以到来。

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影响下,梧桐、芭蕉因为其特殊的生长习惯,自然成为诗人们面对这秋风肃杀、春意难来的感情寄托。

知秋而落寄感伤的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可谓是秋天最早落叶的树种,这就使梧桐与悲秋密切联系起来。梧桐树本身就是高直挺拔的,其枝叶更是高耸云端,给人一种距离感,在知秋就落叶的情况下,显得凋零、凄凉,让人觉得那种孤独感铺面而来,因此只会让人觉得衰落、颓败。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梧桐由于枝繁叶茂,当雨打在上面的时候声音很大,特别是秋天夜深人静的时候,雨滴落在梧桐树叶上,不但雨声格外刺耳,还让人联想到不断飘落的梧桐叶,让人思绪万千,难以入睡。诗人们将梧桐写入诗词,来寄托自己愁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中,在上片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悲伤主题下,用黄昏下的雨打梧桐,让人心声烦意的结尾,将词人内心的忧愁表露无疑。

难以舒展带忧愁的芭蕉

芭蕉因叶大、舒展的特色,而被文人喜爱种植,作为观赏植物。芭蕉春天开放,但由于惧怕寒冷,在早春时候,芭蕉叶是卷曲的,这让诗人们看来,芭蕉看似是因为忧愁、肩负太多的压力而难以舒展开来,有着其叶卷缩越深,忧愁越深的认同。

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在唐代诗人钱珝的这首诗中,诗人开始将卷缩的芭蕉比作冷烛、绿蜡,接着延伸到将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害怕春寒而迟迟未开。在后两句将芭蕉比作未展开的书札,而少女的情愫都隐藏在里面,时刻希望春风早日到来。

芭蕉除了因生长特性早春难以舒展开来,被誉为忧愁过的代名词外。因为秋日时蕉叶舒展,在秋雨中和梧桐一样,因为雨滴劈劈啪啪的敲击,产生缠绵凄凉的秋愁。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在李煜的这首词中,在上片中写女子的造型,在秋夜里还穿着薄薄衣衫,下片中用秋风秋雨写出环境寒冷,而女子似乎有心事,恍然不觉,此时雨落芭蕉的响声,连绵不绝,让女主人的忧愁无处化解,只能叹息道长夜漫漫,何处化解。


小依说说


因为梧桐和芭蕉在诗词中作为特定的意象存在,可达,托物言志,借物传情之妙。

例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这里将梧桐的高大与庭院的深远秋天的肃杀连接在一起,更凸显出诗次人此时的心境处境之幽凉。

在诗人眼里,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例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把作者对于时光易逝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念染星痕


梧桐之于中国古人,不同于一般树木。

《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一只高逸的鸟鹓雏飞向南方,“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志行高洁,绝非那猥琐的鸱可比。这神鸟所栖息之处就是梧桐。故在中国古人看来,梧桐象征着高逸、高洁的人格。同样,艺术与文学是相通的,崔子忠曾画《云林洗桐图》,在其画中的题跋所云:“古之人洁身及物,不受飞尘,爰及草木,今人何独不然,治其身,洁其瀚,濯以精,一介何忧圣贤,圣贤宜一无两道也。……吾谓倪之洁依稀一斑耳。自好不染,世之人被其清风,曰君子嘉尔,端与斯人共永也。”而此节气并非常人尽有,更多时候是孤独的。从其生长特点而言,梧桐落叶较早,古语有言:“梧桐一落叶,天下尽知秋。”悲秋的情愫加之梧桐,便让古代诗人将其作为愁怨的象征物了。

芭蕉抒发愁怨,则更多和雨、冷相关。

它因叶片宽大,雨打其上,声音凄厉哀长。故暗含伤感。

芭蕉不耐寒,佛家常指代其人生短暂。故古代诗人结合仕途、家事、国事而表达愁怨。


游小游lx


古典诗文中大部分词句中提到的“梧”、“桐”,均指梧桐,其叶秋季变黄。所以梧桐的意象很多与秋有关。(梧桐也与凤凰、琴、相思等意象有关,如《诗经》中有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说梧桐和雨的关系,暂不拓展)。

五代·李中《新秋有感》中有:“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宋·司马光《梧桐》中有:“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元·郑允端《梧桐》中有:“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

梧桐因其遇秋落叶的属性,被诗人赋予秋的涵义。

芭蕉:在古诗中,芭蕉常常代表孤独忧愁,尤其是别离的忧愁。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中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可见,芭蕉和梧桐都是可以引起诗人愁绪的意象。

芭蕉、梧桐和雨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花迎接春天,梧桐叶落昭示秋天已至;

刘媛在《长门怨》中有:“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表达了愁苦的心情;

当然,最耳熟能详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把独居的愁苦难耐表现的无比凄切。

元·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有:“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宋·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中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更是叹息:“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综上,芭蕉、梧桐和雨凑在一起,时常表达孤单寂寞冷,或者离愁别绪冷,或者两地相思冷,总之是这种愁苦的思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