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我不是臨床醫生,我也不是護士,但我確確實實是一名身著白大褂的醫務工作者。

血液、體液、大小便是我的“代名詞”;抽血化驗是你們接觸我的熟悉“流程”;“醫生,結果出來了嗎?”是我常聽到的問候語。

我雖堅守我的實驗室,但我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依然與各種細菌、病毒“親密接觸”。

我是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中心,我為衡南人民保駕護航!我為疫情防控竭盡所能!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乾淨整潔整裝待發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門診窗口人滿為患

當“武漢肺炎”在網上開始流傳時。檢驗科主任李振宇給我們下達指令:“不管這次事件究竟是真是假,傳染性如何,凡是咽拭子必須給我去生物安全櫃操作,並做好消毒措施。”起初或多或少會覺得有點小題大做的,當疫情初現端倪的時候,還是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遠矚。我院接到上級通知後,第一時間展開疫情防控工作,召回所有休假醫護人員,成立專門的防疫小組、隔離病房、發熱門診。接踵而至的便是各種防護用具的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檢驗人員為了保障臨床醫生及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安全,節省防護用具的消耗,主動開源節流,能省則省。口罩緊張,那麼我們便上班之前喝口水,下班之後再開懷暢飲;防護服稀缺,那麼我們便多套一件白大褂,既保暖又安心。能省一分是一分,能多一份保障是一份保障。看著同事們臃腫中透露出的一絲絲俏皮,打心眼裡生出一絲心疼與欣慰。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防護雖陋亦不言懼

年後本就是標本量多,工作量大的時期,加之發熱門診的成立,使得工作量遠遠超出往年。各種咽拭子、血常規、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篩查檢查項目更是源源不斷。面對一個個病人那焦急與恐懼的面容,身懷六甲的王璐同志,一邊高效完成手上的工作,一邊安撫病人的情緒,耐心而又細緻的為患者們答疑解惑。

“李主任,您怎麼來了,今天不是應該在家休息嗎?”“這種非常時期我怎麼能放心的下?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便具有傳染性,可以通過飛沫、接觸、甚至氣溶膠傳播。不管是為了醫院、科室、病人、還是自己,這裡才是最需要我的,才是我的家。”李主任的這一句話,把整個科室的鬥志燃燒到了極點。

各同事也都主動請纓堅守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人多力量大,儘管標本量日益增多,工作強度逐漸加大,職業風險居高不下,但我們依然有條不紊:每一個可疑標本都做到接收消毒、操作謹慎、處理安全。

用蘸有84消毒液的毛巾在臺面上一遍又一遍的擦拭,每天中午和凌晨都採用紫外線消毒,生物安全櫃更是成為了此次鬥爭的“主戰場”,在保證生物安全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發出檢驗報告。因為,人民需要,所以,毫不畏懼!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在國家的號召下、在醫院的努力下、在社會人士的幫助下。終於——“這是10套防護服,院領導在防護資源到位時,第一時間就通知我領取,所以,我們不僅要精、準、快的發出結果,更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才能不負醫院的重託。”李主任帶給我們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是雀躍的,並不是說我們沒有防護服便害怕,而是說明在這種緊張時刻,醫院能夠想到我們這群默默無聞的工作者而感動。

為了合理的利用好這十套防護服,我們決定——每天派出一個人穿戴好,全天候接收並處理各種可疑的標本。這是一項艱鉅難熬的任務,不僅要承受心裡壓力更要承受身體上的負荷。

王希婕同志一馬當先,接過李主任手上的防護服。她說:“今天就讓我來吧,我早餐吃的挺飽的,最近正準備減肥呢,不大想吃中飯。”科室裡最年輕的97年小妹妹用她那堅定不移的話語激勵著每一個哥哥姐姐。嫻熟的動作、強勁的步伐、嚴謹的態度,無一不是在展現我們那氣勢磅礴勇往直前的風采。整齊的裝備穿上身,高漲的氣勢揚醫威!

衡南縣人民醫院:檢驗人 | 被“遺忘”的一線戰士​


▲新裝上身幹勁十足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戰鬥的春節。當身邊的朋友們為假期延長而百無聊賴的時候,我們檢驗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用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守好崗位,守住防線。我們在戰鬥!

疫情當前!眾志成城!!!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春暖花開季,勝利正當時!

法制日報法人網2月9日衡南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