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解釋與路徑選擇


摘 要: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決定了鄉村振興的走向,是接續優秀文脈的重要途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就是要加強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範,挖掘和培育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實現文化振興可以選擇的路徑包括注入文化元素、推進移風易俗、教化鄉村居民、保護村落遺產、開展文明評選、挖掘民間手藝、活躍民俗節日等。

2000多年前,管仲提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共同推進。當今社會,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到達了一定程度,必須強調“禮節、榮辱”,以文化來涵養物質生活。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強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鄉村要實現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由此可見,無論是鄉風文明還是文化振興都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鄉村文化興則鄉村興,鄉村文化強則農民強。沒有鄉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沒有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就難以甚或不能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因此,必須對鄉村文化振興有全面的認識,把握文化振興的現實意義和內涵,選擇合適的文化振興路徑。

一、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

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既體現在個體的精神和修養上,又體現在全社會的精神風貌上。鄉村文化振興是提升鄉村振興的成色和質量的重要抓手,意義重大。

(一)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個人如果沒有文化,就會缺少精神追求,顯得空虛。這樣的認識對鄉村同樣適用,沒有文化的鄉村,也是空虛的。沒有文化振興作支撐的鄉村,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不振興,不能簡單看表面漂亮不漂亮,鄉村文化裡飽含傳統價值觀、天人合一的思想,寄託著對故土念念不忘的鄉愁,是鄉村的“精神”、“神韻”,是維繫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靈魂。實現鄉村振興,固然需要產業助推來實現物質的豐富,但絕不僅僅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充實,需要文化鑄魂,只有結合神韻看外形,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只有鄉村文化振興了,才能實現文化自信,才能留住鄉村的魂。只有抓住文化振興這個魂,讓產業和經濟發展塑形的同時,鑄魂並進,才能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二)文化振興決定鄉村振興的走向

鄉村振興不光是過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還包括鄉村文化的振興。文化興則國運興,鄉村文化振興就是把物質層面的東西通過文化展現出來,把繁榮的正能量發揮到極致,從而引導鄉村振興的走向。只有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創造性轉化,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文化作為陶冶和塑造“人”的重要因素,必須始終貫穿於鄉村振興始末,只有文化振興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才會有精神依託,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源泉,才能保證在鄉村繁榮興旺中不失掉本色。近些年,在不少農村地區,出現了“文化沙漠”1現象。一些農村地區,雖然有農村產業的發展,但是中青年農閒季節打紙牌、搓麻將、喝酒,老年人則是赴神堂等開展封建迷信活動,農村書屋經常“鐵將軍”把門,遠程教育設施形同擺設。久而久之,部分鄉村就會凋敝。正如法國學者孟德拉斯(1991)所說,“導致退化和淪落的原因並非像通常假定的那樣是由於經濟上的剝削,而是被犧牲者文化環境的解體”。因此,文化振興要用科學的理論教育農民、武裝農民,給農民“充電”,提振農民精氣神,讓廣大農民在口袋“富”起來的同時,腦袋也“富”起來,思想“富”起來。

(三)文化振興是接續優秀文脈的重要途徑

中華民族積累了很多優秀的文化遺產,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孝德文化等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些文化中蘊含的社會思想、人文精神、治理之道、生態理念、哲學思維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是根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但是,有些優秀的文脈被斬斷了,還有一些廣大人民群眾立足各地豐富資源創造出來的體現地域特點、具有豐富價值的文化資源缺乏應有的挖掘和保護。只有通過文化振興,才能傳承文化基因,接續這些優秀的文脈。在推進文化振興過程中,梳理和萃取中華文化中“天時”“地利”“人和”等思想精華,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和鄉村文明建設等全方位的建設,建構更高品位特徵、具有生動氣息的新鄉村,把各項文化活動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根植於人民心中,在全社會形成參與、守護、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二、鄉村文化振興的內涵

鄉村文化振興就是要避免只追求單一的經濟發展,而是要促進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的良性互動,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就是要加強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2018年國家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其中第七篇提出了繁榮發展鄉村文化的具體項目和重大工程。綜合來看,文化振興的內涵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找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

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了適應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農耕文化。作為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源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之星。中華農耕文化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強調萬物和諧是自然界各物種和睦共存的最美結構、最佳形式,也是持續發展的標誌。人類從最初對自然的敬畏、到抗爭,再到利用掠奪破壞,雖然滿足了現實的利益,卻造成了生態失衡、環境汙染、資源枯竭等,甚至遭到了自然的懲罰。歸根到底就是在人與自然相處的理念上出現了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文化振興就是要摒棄忽視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的發展觀,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要求,找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取法自然、順應自然。樹立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讓每一個人都真正認識到,不能過分地向自然索取,而應油然而生地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贏和綠色發展,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

(二)弘揚勤儉節約等優良作風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先輩們在艱苦的自然條件和嚴酷的社會環境中培育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在物質生活上強調知足常樂,在精神生活上強調淡泊明志。農民晴耕雨讀,合理安排生產和學習,既體現了悠然自得的田園、讀書的生活,又體現了自力更生、不屈不撓等優良作風。但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下,當下一些農村地區仍然出現了“天價彩禮”、“超乎常理的人情消費”等現象,個別地方甚至愈演愈烈,既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性投資,又大大加重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經濟負擔,更為重要的是,扭曲了正常的人際關係,影響了民風和社會風氣。還有一些貧困地區農民脫貧的內生動力不足,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影響了脫貧攻堅的工作效果。如果不狠剎歪風,不消除不良思想的影響,前進的動力就會受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文化振興強調勤儉節約等優良作風,並不是說要讓廣大農民群眾再去過清苦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消費,而是要反對以各種婚喪喜慶名義大擺宴席、相互攀比、鋪張浪費和搞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作風,讓廣大農民明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做到不等不靠、自覺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三)宣揚誠信友善等傳統美德

傳統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有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內容。中華民族擁有忠、孝、禮、義、廉、恥等優秀的傳統美德,而且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同時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得以延續。誠信友善等美德一旦發生斷裂,就會影響正常的鄉村社會生活和經濟建設秩序。近年來,農村出現了思想和道德滑坡;有的人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有的人不尊老愛幼,不贍養老人;有的人道德敗壞等。文化振興就是要提倡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念和責任意識,大力宣傳先進典型、評選表彰道德模範,並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如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因此,應以誠信建設為重點,營造崇德向善的氛圍,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最大程度地降低社會治理成本,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同時,將家族等傳統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與現代治理方式相結合,提倡村民互助和自治,為建立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作出貢獻。

(四)創新傳承農耕文化方式

鄉村是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中華文明是由成熟的農業文明、鄉村文明發展而來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農耕文化是農業文明、鄉村文明的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耕文化有其自身發展特點和邏輯,很難從屬於城市文化。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使得農耕文化越來越缺乏傳承的載體,迫切需要創新其傳承方式,使其在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中重煥新生。那些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徵的農業文化遺產、鄉土建築、文化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寶庫和活化石,也是傳承農耕文化的載體。可以針對城鎮化發展的現實,有針對性地設計鄉村的印記實體或網絡平臺,寄託人們的鄉愁;可以根據農業多功能性的特點,整合各地農業生產、農村生態、農民生活、鄉村文化等多種資源,將農業與自然、與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活態傳承農耕文化;可以通過對鄉土文明在地化2文化歷史積澱的挖掘傳承,與在地化生產生活生態的發展實踐的再融合再創造,實現中國傳統鄉村農耕文化的再生與創造性轉化;還可以將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有機結合,在傳承地方文化產業特色基礎上,探索把鄉村價值傳輸到城市的途徑,實現鄉村和城市的良性互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三、鄉村文化振興的主要路徑

(一)注入文化元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民間諺語等,都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來自實踐的文化瑰寶,有的已經沉睡了多年甚至被淡忘,有的正在逐步挖掘併產生了重要影響。實踐證明,有文化滋養的產業有巨大的活力,有文化涵養的產業有更高的品位,有文化支撐的產業能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從過去就農業產業發展轉到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到農業發展中,提高農業的持久競爭力。比如挖掘農產品的民間故事,拓展和延伸農產品的功能,樹立體現產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等。尤其是要加強產業示範園的建設,使其集種植、加工、展示於一體,儘可能增加體驗和文化傳播環節,讓來自各地的中小學生參與其中。在每年農民豐收節活動中注入產業文化元素,讓產業發展受到更多的關注。因地制宜,在農村拓展文化傳播形式,採取諸如文化牆、宣傳欄、農村大喇叭、廣播車、印發文化手冊和海報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開展宣傳,通過一些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原創節目,傳播文明新風,倡導移風易俗,營造崇尚真善美的氛圍、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藉助網站、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製作、宣傳、推廣反映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道德先進事蹟的作品,擴大鄉村文化元素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可以建設村史館或博物館,留住鄉愁和記憶。

(二)推進移風易俗

《史記·樂書》記載:“移風易俗,天下皆寧。”說明了移風易俗的重要性。一些互相幫助、孝老愛親等優秀的農耕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出現了變樣、走樣的情況,出現了盲目攀比,而且越演越烈,甚至演變成娶不起(媳婦)、死不起(老人)、孝道式微等不良社會風氣。因此,要大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倡導各地成立紅白喜事會,出臺村規民約,健全組織機構,引導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加強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教育和監督,堅決遏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之風,讓群眾的負擔減下來,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事簡辦或不辦”的社會氛圍。鼓勵農民用文明風尚表達“愛”,倡導文明新風,用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杯清茶、一句問候來表達賀意、增進感情。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老年人的照顧,大力興辦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公益服務事業,讓老年人真正老有所養。大力倡導殯葬改革,引導廣大群眾轉變傳統殯葬觀念,鼓勵生態葬、海葬等,樹立文明、節儉、綠色、節地的殯葬新風。

(三)教化鄉村居民

鄉民的知識教育應該化入其賴以生活的日常共同體內。因此,應該把教化鄉民作為鄉村治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抓緊抓好。要開展全民培訓,教化鄉民、涵養鄉風。通過農村文化禮堂等場所對廣大村民開展政策宣傳和引導,讓廣大村民瞭解黨和國家的政策,增強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要通過道德講堂、宗祠等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教育,讓廣大鄉村年輕人熱愛自己的家鄉,記住自己的家訓,提高為家鄉發展奉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鄉賢文化是紮根於農民家鄉的母土文化。在教化鄉民的過程中,需要有一批鄉賢作榜樣,他們都是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等,而回鄉的鄉賢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鄉村振興。這些人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溫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因此,要樹立新鄉賢的標杆,弘揚優秀鄉賢精神,用鄉賢的道德力量影響鄉民、教化鄉民。

(四)保護村落遺產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把鄉村分成四大類3進行規劃和建設,一些傳統村落有可能會被劃入特色保護村莊建設類別,如何發揮傳統村落的作用顯得特別突出。因此,要有效利用傳統村落這個載體,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樹立活態保護理念,加大村落建築修繕保護力度,對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具備農村傳統文化特徵的古民居、古村落要進行保留、保護和維修利用,避免建設性破壞,為後代子孫留下寶貴的鄉村記憶和文化財富。在保護規劃中一定要引入人類學者,聽取這些專家對文化保護的獨特見解,注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摒棄形式主義的思維,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表達規劃成果,做到好懂、好用,方便規劃管理者、工匠、村民的實施。人類在其所處環境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已經成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要發揮其對農業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方面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將相關的支持項目向這些農業文化遺產傾斜,將其與休閒農業發展有機結合,探索開拓動態傳承的途徑、方法,努力實現文化、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開展文明評選

文明評選就是要倡導社會文明、促進文明程度的提升,推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關係的建立。要發揮文明評選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倡導文明新風,激勵和引導鄉村幹部和農戶家庭積極參與“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衛生文明戶”、“最美脫貧示範戶”等活動,把身邊好的典型挖掘出來,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評先進、學先進、當先進,弘揚向善向上的正氣,採取提高星級文明戶的信用貸款額度等相關配套措施,營造崇德向善、孝老愛親、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建立鄉風文明指標體系,各地可以參考指標體系開展建設,由第三方據此對鄉風文明的整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讓村容村貌乾淨整潔,群眾文化豐富多彩,身邊好人不斷湧現,孝老愛親蔚然成風。

(六)挖掘民間手藝

很多“民間手藝”都在遠離人們的生活。必須保護好這些“民間手藝”,讓“民間手藝”在現代生活中依然可以保持活力。有一些“民間手藝”被列入非遺項目,國家有專項資金支持對其進行系統性發掘、保護和傳承,文字記錄、拍照、視頻錄像等辦法及時跟進記錄。但非遺項目畢竟不可能實現全覆蓋。當前,“民間手藝”賴以生存的經濟、社會條件發生了改變,僅靠傳承人和技藝傳承遠遠不夠,必須要合理開發利用,挖掘民間手藝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將“民間手藝”與互聯網接軌,讓“民間手藝”成為新時尚,讓外出遊子記得住鄉愁,激發大家建設家鄉、發展家鄉的熱情,讓外來的遊客能參與到民間手藝的體驗中,營造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一方面,挖掘現有的鄉土文化人才,為他們搭建展示和服務的平臺,採用文字記錄、拍照、視頻錄像等辦法將其完整記錄下來,設立專項資金進行系統性發掘、保護;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新一代鄉土人才的培育,搞好“傳、幫、帶”,形成鄉土文化人才儲備的良性互動。還要讓民間手藝依託互聯網的優勢,在新時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

(七)活躍民俗節日

節日自古以來就是大眾文化最有效的推廣方式。各類民俗節日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發展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承載著不可估量的人類文化價值。活躍民俗節日,不僅有利於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更有利於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由於中國數千年來都是農業社會,傳統民俗節日經常把農業社會的一些基本知識融入其中。這些知識既有關於農業生產的,也有其他方面的。民俗節日的內容包羅萬象,形式豐富多彩,是政治、經濟、生產、生活、文化藝術、社會交際、民族心理等的綜合反應,具有全息性質。民俗禮節、節慶習俗、傳統藝術、民俗約定、宗教信仰等,都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切入點。要在各種文旅結合的項目或活動中,重拾那些已經不再展演但仍存留在民眾記憶中的固有節俗活動並加以改造,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新的活動,增加節日的吸引力,讓村民和遊客共同參與其中,將傳統民俗變成現實中受歡迎、能夠不斷傳承的活的文化,讓遊客在喜聞樂見的氛圍中耳濡目染文化的價值,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作者:龍文軍 張瑩 王佳星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基金: 貧困地區農業文化遺產活態保護與產業扶貧協同路徑研究(編號:17CSH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