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評析

前言

張志和的《漁歌子》也叫《漁父歌》,一共五首:

· 其一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其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 其三

霅谿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 其四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 其五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評析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

張志和從小穎慧,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唐大曆九年(774年),張志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遊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

盡是漁樵之樂

《漁歌子》,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是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二十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後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strong>張志和這五首《漁歌子》描寫的都是漁樵之樂。

這五首詞分別寫了五個地方,分別是:西塞山、釣臺、霅谿灣、松江和青草湖。這些地方都是張志和曾經隱居所至之地,因此詞中所寫應該就是張志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心境。

這五首次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漁父。像第二、第三、第五首詞中,直接點明是"漁父"或"釣魚翁",像第一和第四首則通過服飾或處所來暗示身份,如"青箬笠,綠蓑衣",如"醉宿漁舟不覺寒"。下面我簡要分析一下各首詞中情思的不同。

第一首是最負盛名的。前兩句寫景:西塞山前白鷺飛翔,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春水流動,鱖魚肥美。"白鷺""桃花"等詞色彩鮮明,描繪出了一幅明媚的春光圖;"白鷺飛""鱖魚肥"則讓這個春天充滿勃勃生機。陶淵明曾說"善萬物之得時",這兩句描繪的大概就是"萬物得時"的動人畫面。萬物得時,是因為沒有牢籠束縛,悠閒自在,精神自由。張志和與陶淵明都是官場歸來的人,他們自然懂得這份自由的珍貴。因此,這兩句寫景是通過自然萬物關照自己的內心,寫自己歸隱後的怡然自得。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評析

這種思緒在後三句表現更明顯:此時正是春風微斜,春雨連綿的季節,而主人公卻戴著青箬笠,穿著綠蓑衣,一點歸家的意思都沒有。這個"歸"字表面上是說,有雨具防護,漁翁不用著急回家。而深層次上講,這是張志和的一次人生選擇。他想要的是離家歸隱,與這自然萬物同享閒適自得,雖有斜風細雨也不妨事,而不是歸家走仕途,帶上枷鎖,住進牢籠。

第二首通過"褐為裘"寫漁父生活的貧寒,"能縱棹,慣乘流"寫漁父駕船技術的高超,最後直接點明自己的心境"長江白浪不曾憂"。很顯然漁父的物質生活是貧寒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他在"長江白浪"中"縱棹""乘流",自得其樂。

第三首寫"江上雪,浦邊風",很顯然是冬天的一個場景。釣魚翁以船為家,四處漂泊,江上風吹雪打,日子苦些,然而他卻"笑著荷衣不嘆窮"。這與上一首的情感是一致的,還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對比,突出精神自由的快樂,雖窮卻不憂不嘆,樂在其中。

第四首寫的是"楓葉落,荻花乾",這裡的"乾"就是"幹",楓葉飄落,蘆葦乾枯,這是秋季的景色。秋季正是松江蟹肥之時,漁父去拜訪朋友,吃著"菰飯蓴羹"這樣簡陋的飯菜,喝酒盡興,最後醉倒在漁船之上竟也不覺秋季的寒意。這裡的"醉"不是借酒澆愁之"醉",而是盡興盡歡之"醉",醉酒之人是滿足的睡去的,才不覺秋日寒氣。

第五首寫在一個有月圓之夜,漁父泛舟湖上,見景色優美,不禁唱起了歌,可見詞人內心的喜悅。湖上雖有風波,但樂在其中。要問這是什麼"樂"?自然是隱居的怡然自得之樂,精神自由沒有束縛的樂趣。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評析

結束語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統統寫漁父,表現的情思也大同小異,抒發的是自己隱居的樂趣。這種樂趣主要是與自然同化的樂趣,是隱居後怡然自得的樂趣,是人性自由不再受束縛的樂趣,是盡情盡興悠然自得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