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二十年前學釣魚時純屬無聊。仕途受挫,家事紛擾,心亂至極,無以排憂。朋友說學學釣魚吧,水邊靜坐,煙塵過眼,不論今昔何年,凡事皆可拋卻腦後。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依朋友所言,置辦漁具鉤線,試著問釣江河。不想一發不可收拾,深陷於垂釣之樂,怡然於垂釣之趣,從此以釣翁自詡,逝者如斯,掐指廿載有餘。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先學垂釣,寸許白鰷吻鉤也欣喜若狂,如窮酸書生遇良緣,除了驚喜還是驚喜。慢慢釣下去,白鰷、小鯽已不入眼,像閱盡春色之人,綠葉紅花已然尋常,再難有驚乍之嘆。然後再升級釣具,什麼海竿、磯竿盡入彀中,大有問鼎江河,擒捉魚鱉之勢。於是無論山高水長,無論天險地遠,有魚可釣即有我輩揮竿不輟。大鯉大草不在話下,魚品種類,問鉤即有。於是又生懈怠之氣,有如美食不絕者,再是別人眼裡的稀世佳餚,在他口中,仍是平常。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釣魚就是釣魚,怎麼與文化扯在了一起?靜坐幽岸,總會想到這個問題。

煙波釣徒張志和詞雲:"西塞山前白露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當然是釣魚文化,但陽春白雪,難有唱和,此種文化我輩彷彿與之有隙,難以盡知其趣。張志和歸隱,朝廷賜其一童一婢,張為其改名曰漁童、樵青,命二人結為夫婦,釋其婢奴身份,讓人家去過安生日子。他本人卻斗笠蓑衣,放浪於斜風細雨之江湖,此種文化,幾人能贖?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氏之釣已然超脫,似與魚趣相去甚遠,釣的是心境,釣的是禪意。解脫生命的羈絆原來不在握竿之手,而在問釣之心。賈島"一日不吟詩,心源如廢井。"詩人有心源,眾人皆有心源也。心源為何物,乃生生念念之端也。一念生、一念滅、一念起、一念隱,莫不由心源肇始。念又有善念惡念歹念毒念種種,一心源可生諸念,此又何為?心源開掘處,因果自種時。那就是簡單如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一樣的道理了。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有什麼樣的思考就會有什麼樣的實踐。十年前,紅水河畔遇一釣者。體壯如牛,皮黑如炭,眼神如電,聲量如洪。我輩釣魚不時炫耀釣具如何精美,品牌如何響亮,有一種虛榮女子總把衣飾之美示人的感覺。但此釣者非彼釣者,他沒有精美釣具,甚至是沒有魚竿。從縣城到水邊,他空手而來,坐的是公交。到岸即借船家挖鋤一柄,沿河岸茅坡奮鋤挖刨,不一時即從土中拈取肥碩蚯蚓數十條。然後從船家棚頂取下一根五六米長的竹杆,再從衣兜裡摸些鉤鉤線線,一番綁縛,即拋鉤入水。有魚,他就起竿,見魚撥浪,口中喃語:來嘛,貪吃嘛,看老子不把你拿下。無魚問鉤,浮漂入定之時,他就扯開喉嚨大聲唱:哥哥你叫人好心酸,你不懂妹心讓人煩。不是妹子不見你,爹媽睡了你再來,翻牆怕你閃腰桿,天黑怕你打蹺穿(跌倒之意)。前門我用掃把頂,後門我用茅草拴。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我說老張,你是詩人嘞。他楞起個牛眼睛,甩過來一句:卵人。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老張釣起的魚總比我們的多。問其因則說:這山溝溝裡的魚好比我們山裡人,吃慣了粗茶談飯,搞不慣你們城頭人的牛奶麵包。兒嘍,你們那些餌料花花綠綠的,好看不中用,咋個釣得到魚?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後來,我放棄了商品餌,改用玉米,蚯蚓作釣,果然釣獲不凡。於是感嘆:高手果真在民間。

奇怪的是老張釣起魚來並不要。夕陽晚照之時,他把大竹杆收起,解下釣線揣入衣兜,手一揚,把大竹杆丟到船家棚頂。大大小小几十尾魚則傾倒入水,然後拍拍手,唱著歌往高處走去。

知情人說,老張原是當地首富,資產幾百萬。後來被一夥浙江人騙他合夥搞房地產,結果浙江人騙到錢後一去不復返,老張血本無歸,一頭栽地。在醫院住了半年,出來後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到了後來,我也不知自己讀懂釣魚文化沒有。有一天,忽然心癢癢地填了一首"五三調":五千年極目天舒,古來聖賢寂寞訴,霸王意氣不風發,歌也腸斷、舞也腸斷,刀光劍影掠飛鷺,那一騎烏騅,怎謝英雄幕? 放眼望山高水長,側耳聽鶯啼燕唱,杯酒蕩去紅塵霧。笑你痴迷,笑你不悟,幾個帝王有歸路?駕一葉輕舟,獨步煙波處。

從那天起,我給自己起了個網名:獨步煙波。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釣魚是不是文化或者釣魚文化應該是怎樣的定位,現在還很難說。但我願意把釣魚當作一種文化,因為釣魚如人生,其實很難讀。

把釣魚當成一種文化,你即可參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