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

頭條健康


在這個季節,其實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3種,第一種是感冒,第二種是流感,第三種就是今年需要特別重視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今天張大夫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如何大致辨識這3種呼吸道疾病。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又稱“傷風”,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鼻塞、流涕、打噴嚏”,在醫學上我們把這種症狀稱之為鼻咽部卡他症狀。常見的病原體有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等。一般普通感冒不伴有發熱和全身症狀,如果沒有併發症,對症處理,一般1周可以自行痊癒。

總結:普通感冒,“鼻塞、流涕、打噴嚏”症狀重,但一般無發熱,全身症狀也比較輕。

2、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冬季高發。臨床特點是急性起病,表現為高熱、全身乏力、肌肉痠痛,可以伴有咽痛、流涕、流淚、咳嗽等症狀。流感常常伴有發熱,很多人體溫會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有的更高,同時伴有肌肉痠痛、乏力等症狀。對於流感,服用奧司他韋75mg 一天2次,服用5天,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總結:流感,很多患者表現為高熱、全身乏力、肌肉痠痛。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在武漢出現的新型肺炎。目前,隨著對這個疾病更深認識,醫生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早期症狀比較輕,特別是前三天,一週左右病情開始進行性加重,逐漸發展到肺炎甚至是重症肺炎,疾病進展到第二週的時候病情最嚴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重症病例,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甚至多臟器損傷。進一步加重後,會出現休克、多臟器衰竭。

總結:起病初期症狀輕,發病第二週症狀最嚴重,重症患者多為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以上是張大夫對於時下最有可能發生的3類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總結,希望大家看完對您有所幫助。


張之瀛大夫


一大早姨夫就打電話,說壞了!

他有點流鼻涕,鼻塞,是不是肺炎了?

我說:千萬不要草木皆兵?不要都成了驚弓之鳥!

您去過疫區嗎?接觸過疑似或確診肺炎患者嗎?

當然沒有,年三十到現在都沒出門!

那不得了,而且典型的新型肺炎並沒有流鼻涕、鼻塞等等表現,現在就是一個普通感冒,注意多喝水,多休息,測量體溫,吃清淡一點,過幾天就好了!

冬季本來就是感冒、流感的好發季節,近期又是新型肺炎出現,我們如何簡單區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冒、流感呢?

普通感冒:

最常見的表現:打噴嚏、鼻塞、流涕,咳嗽、間斷的咽痛、發熱、肌肉疼痛,輕度發熱或不發熱持續時間1-2天,沒有寒顫,併發症很少。

普通感冒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幾乎每個人都發生過普通感冒,不要過度緊張,如果沒有明確的接觸,可以多喝水多休息,監測體溫,飲食清淡就行。

部分人可根據症狀使用藥物:鼻塞、流涕:偽麻黃鹼、鹽酸賽洛唑啉、氨苯那敏、苯海拉明;發熱、咽痛、全身疼痛: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咳嗽:右美沙芬;痰粘稠:氨溴索、複方祛痰、溴己新;各種正規的中藥。

新型肺炎很少出現打噴嚏、鼻塞、流涕。

流感:

剛開始是發熱,可以達到39~40℃、伴寒顫、持續3-5天;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全身肌肉關節痠痛、乏力、食慾減退等等全身症狀;當然,咽痛、乾咳可是常有的,還會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可合併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膜炎、腦炎等等。對於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 有些還會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

流感有明顯的季節性,11月到來年3月高發。

藥物主要以奧司他韋為主,出現流感症狀48小時內儘早給藥;小於13歲的孩子,根據體重計算,具體用藥需要醫生指導;大於13歲的孩子,75mg,一日兩次高明的中醫也有辦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有哪些最典型的變現呢?

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重型病例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後恢復。

也就是說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是新型肺炎最常見的表現。

目前從症狀我們很難準確的區分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何況新型肺炎還有一部分是潛伏期,所有根據目前的情況,更主要的是接觸:

也就是如果有接觸史,意義更大,如果去過疫區或接觸過目前已經確診或高度疑似的新型肺炎患者,那麼這時候要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您沒有去過武漢等疫區,也沒有高危接觸史,除了發熱之外,還有鼻塞流涕等明顯的感冒症狀,這個時候,則很可能就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通常一般是低中度發燒,時間也就是1一3天,基本3一7天就可以自愈。流感有非常明顯的發燒,而且常常是高熱,這種熱程相對比較長,一般在一週左右才能自愈。流感最主要的是常常伴有全身症狀,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的情況。

新型肺炎,除了發熱、咳嗽、乏力,還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表現,新型肺炎會有呼吸困難。


其實我們只能初步判斷,即便是醫生專家,也不能根據表現就能確診是不是新型肺炎,最主要的還是上面說的,接觸史,沒有接觸史,如果有上述表現,一般都是普通感冒或者普通流感,但如果有疑似接觸,一定及時上報,及時就診。

到醫院醫生是如何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也就是先問問最近14天都去過哪,有沒有可能被傳染?

有沒有發熱、乏力、咳嗽、呼吸困難;影像學特徵: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抽血等化驗: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對於我們來說要正確的面對新型肺炎:

第一、一定確保儘量不要出門,出門一定戴口罩做好防護,一定勤洗手,多通風。

第二、如果有接觸過疑似病例一定及時上報,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對家庭的負責,也是對國家負責。

第三、如果沒有接觸史,也嚴格的隔離,出現感冒的表現,也無需緊張,不必草木皆兵,就按照常規感冒對待即可。

重視,不代表恐懼!


心血管王醫生


你好,你提出來這個問題是這個冬天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最近正好是新冠狀病毒肆虐的日子,家裡如果有人發燒、咳嗽了,大部分人是非醫學專業,會很焦慮、手足無措,擔心自己或者家人是單純的感冒、流感還是被傳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為你詳細解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發熱、咳嗽,我就是被傳染了新冠狀病毒嗎?

確診新冠狀病毒,首先就是密切接觸史很重要,近期有沒有跟武漢人密切接觸史?多長時間了?接觸的人是疑似或確診的嗎?或者近期自己周邊的人有沒有跟從武漢回來的人接觸過?如果都沒有,那麼首先就不考慮新冠狀病毒感染。

2、普通感冒、流感怎麼區分呢?

普通感冒一般就是流鼻涕、鼻塞、打噴嚏上呼吸道症狀比較明顯,在醫學上叫做鼻部卡他症狀,一般發熱、肌肉痠疼全身症狀明顯,多是受涼、勞累、壓力大時容易得。流感我們常見的就是甲流、乙流,症狀比較重,體溫可上升至39℃以上,全身肌肉痠疼、乏力、頭痛症狀比較明顯。

3、如何看待家人或周邊人發熱?

雖然現在是新冠狀病毒的敏感期,但是我們也不能草木皆兵,家裡有人發熱就感覺大禍臨頭了,弄得一家人都精神緊張、手足無措,發熱的時候先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密切接觸史,沒有的話,就多半考慮常見病引起的發熱了,現在醫療資源緊缺,特別是醫生,非要去大醫院看的話,要排很長的對,而且排隊的人裡面可能就有疑似或確診的病例,交叉傳染性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說特殊時期,感覺症狀不嚴重的話,可以多喝水、充足睡眠、在家再觀察觀察;或者戴上口罩,去本村或本小區的診所就診;現在很多醫院也有線上門診,可以直接線上門診諮詢一下。如果有密切接觸史的話,也不必太多驚慌,除了表現為呼吸困難等危重症病例的要及時就診,輕症也可以選擇在家自我隔離,觀察看看,可以在離自己最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必太過驚慌,這次病傳染的面積很廣,有一定的致死率,但是死亡病例以中老年為主,往往是合併支氣管哮喘、慢阻肺、心臟病、三高等基礎疾病的人。一些輕症、機體抵抗力強的人也有自愈的可能性。


小結:冬春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心臟病的高發季節,沒有新冠狀病毒,這個季節的發熱病人數量也會增多,新冠狀病毒的確診首先要考慮有沒有武漢人員、疑似或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史,沒有的話,暫不考慮這個病;普通感冒多表現為流鼻涕、鼻塞、打噴嚏上呼道症狀,全身症狀不明顯。流感頭痛、發熱、肌肉痠痛、乏力全身症狀明顯。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以醫院為準!用心碼字,認真回答問題,感覺還可以的話,點個關注吧!

有溫度的住培醫生


#關注新型肺炎#

我首先說說最近1個月來,我所接觸的門診疑似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 發熱。

高熱是最常見的症狀。但不是所有病人都會出現發熱。很多病人進醫院測量體溫不高,就沒有到發熱門診就診。他們很多人自己在家中並沒有測量過體溫,有的是因為服用了某些藥物、或者出了汗等原因,暫時體溫下降,有的真的就是根本就沒發過燒。

二 頭痛、肌肉痠痛、乏力、疲憊。

這一類症狀也值得引起高度警惕,它是僅次於發熱症狀的又一大嚴重警報信號,尤其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症狀比較嚴重的更是要高度懷疑。相對而言,普通感冒即使有這些症狀,也比較輕微,持續時間不長。

三 咳嗽。

以乾咳為主,持續時間長,且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難以好轉,甚至還有加重趨勢。

四 食慾差,噁心,嘔吐,腹瀉。

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的病人,就有一部分發熱不明顯,病人肺部CT顯示雙肺感染性病變,符合病毒感染表現。如果處於發病早期,肺部病變還沒有出現,則診斷會變得更困難。

【流感】

流感感染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症狀上難以區分,但是從我感覺上,流感發展到肺部感染的比例應該小一些。

另外一方面的診斷依據來自於流行病學資料。拿武漢這個疫區來說,當下如果肺部CT顯示雙肺感染性病變,且符合病毒感染的特點時,就重點疑似新冠狀病毒感染了。如果在2個月以前,正是流感高峰,就要考慮是不是流感病毒。

做流感病毒或新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理論上是最準確的方法。但實際上受標本質量,試劑盒穩定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它們也不是完全可靠。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的最大特點是局部症狀為主,全身症狀輕。 比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咽喉痛,等等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這一小塊。 發熱、肌肉痛、乏力等等這樣的全身症狀輕微。

從病程時間上看,普通感冒恢復速度最快,一般一週左右即可自愈。流感如果沒有出現併發症,大約需要1-2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是輕症,估計痊癒時間和流感差不多。如果肺炎嚴重,則病程難以估計了。


下面的表格比較了普通感冒和流感在症狀上的主要區別,新冠狀病毒可參考流感,沒有必要單獨列出了。



鄭醫生百嗑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但必須提醒的是,我們重視這個新病毒的同時,不要過度恐慌,如果亂了陣腳,可能導致我們誤判一些普通的感冒、發熱或肺炎。那麼,這一特殊時期,如何分辨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從症狀上,新型肺炎早期和普通感冒可能差別不大,普通人難以區分,因此嚴格來說,需要去醫院經過核酸檢測才能確診,但新型肺炎作為一種傳染病,最典型的特點是與病例(觀察和確診病例)密切接觸,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可以稱為密切接觸: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因此近距離接觸史非常關鍵,當下感冒,發熱,普通肺炎看病,醫生都會仔細詢問最近有無去過疫區比如武漢,或者接觸武漢回來的人,甚至去過可能有新型肺炎去過的人群聚集地,當然,必須指出的是,並非有接觸史一定就是新型肺炎,還需結合症狀、核酸檢測、血象、胸部CT等綜合判斷才能確診。

而對於症狀輕微的,有專家建議:即使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其實最重要的是隔離,鑑於目前醫療資源非常有限和珍貴,輕微症狀的自我隔離,多喝水,多休息,也是自我治療的一種好方法,很多輕症者可以自愈,如同其它感冒一樣,並無特效藥。


藥師方健


醫生,我這幾天咳嗽有痰流鼻涕,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在這段時間,總會聽到病人有這樣的疑問。畢竟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誰也擔心自己不小心就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且目前來說還沒有特效藥,所以許多人出現了一些症狀都害怕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起的。



其實在冬季這個季節,本來就是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時候,特別是天氣寒冷容易受涼,就容易引起感冒、流感等疾病,再加上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許多人都分不清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下面就藉著這個問題,跟大家說一說感冒、流感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區別。

一、什麼是感冒?

感冒就是我們不小心著涼或者過於勞累造成細菌病毒等的入侵從而出現以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感冒的臨床症狀主要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為主,沒有明顯的發熱、頭痛、關節痛、周深不適等症狀,體力、食慾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影響。感冒的人一般都是上呼吸道症狀比較嚴重,但是全身表現症狀一般較輕,一般沒有生命危險,吃藥後症狀會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7天左右一般可以自愈。

二、什麼是流感?

流感就是由於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不僅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且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冬春兩個季節也是流感流行的季節,一般可以分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流感患者一般發病會比較急,症狀比較重,全身症狀也比較多,大多會出現發熱的症狀,而且體溫可以上升到39度以上,並且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頭痛、肌肉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對於老人、小孩、肥胖人士或者有基礎疾病的人,流感可導致非常嚴重的重症肺炎,甚至會導致死亡。

三、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由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新性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症狀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以及身體不適,但是隨著病程的發展,不僅會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乏力的症狀,一週後病程會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害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死亡。

當出現感冒症狀時,如何區分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當出現咳嗽、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時,首先要明確自覺是否在發病前去過武漢或者接觸過疑似患者,沒有的話就居家隔離,服用感冒藥物,留意自動症狀的變化。


如果自覺嚴重,可先去社區醫院就診,如果體溫超過38℃,可前往發熱門診就醫。 總之,針對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流行,現在醫院可以說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是非急症,只是一般的感冒症狀最好不要到醫院,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你好,我是每天都堅守防疫一線的珠海交警。

什麼是感冒?

感冒一般指人在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感冒症狀為:鼻塞、流涕、打噴嚏,無明顯發熱,體力、食慾無明顯影響,無明顯頭痛、關節痛、周身不適等症狀。

什麼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僅是上呼吸道問題,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


流感病人發病急,症狀嚴重,全身症狀多,會發熱,可能一兩天內體溫上升到39℃以上,頭痛、肌肉乏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明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狀?

無症狀帶毒者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監測到病毒。

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及身體不適。

重症患者早期症狀為發熱咳嗽,乏力感會逐漸加重。一週後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的話可能需呼吸機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統的支持,可能會導致死亡。


珠海交警


大家好,我是張壘醫生,從今年12月份以來,我國爆發了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截止到今天,全國確診病例9692人次,死亡213人次。這個數字讓全國人民都很揪心。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部分以咳嗽、發燒、乏力為首發症狀,導致很多人一咳嗽就以為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實很多隻是一場普通的感冒。那麼如何區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冒、流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具體說一說。


一、什麼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就是我們說的上呼吸道感染,即感染部位僅限於鼻、咽、喉,絕大部分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由細菌感染引起。是一組主要表現為噴嚏、鼻塞、流鼻涕、頭痛、咽痛的臨床綜合徵。大部分患者可自愈。少部分患者可進一步發展為支氣管炎或者肺炎。普通感冒大多為個體發病、傳染性不強。

二、普通感冒如何來診斷?

普通感冒可通過病史、症狀、查體和輔助檢查來綜合診斷。病史:一般多有受涼、淋雨、受風、熬夜、勞累、季節變換等病史。無流感病人及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接觸史。臨床症狀表現較輕,大多僅表現為鼻塞、低熱、流鼻涕、咽痛、頭痛等。多無全身症狀表現。查體多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咽紅、扁桃體腫大,肺部聽診正常。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大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率升高。細菌感染時可出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胸片無異常表現。符合上述情況者可綜合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普通感冒。

三、什麼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一種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比較強的傳染性,傳播迅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容易在家庭、單位、學校等集體單位引起流行。人類的流感病毒常見的分為甲(A)、乙(B)、丙(C)三種類型。其中甲型最為常見和嚴重,而且甲型流感病毒容易變異。乙型流感病毒不容易變異,多在幼兒園、學校引起爆發和小流行。丙型比較穩定,多以散發最為常見。

四、流感如何來診斷?

流行性感冒的診斷也主要是通過病史、症狀、輔助檢查這幾個方面。病史:在流感多發季節,有流感患者接觸史。臨床表現為高熱(體溫超過38℃)、乏力、頭痛、頭暈、全身肌肉痠痛、寒戰等全身症狀。輔助檢查:血常規顯示白細胞總數不高或偏低。有以下一項或者一項以上均可確診:1、從病人鼻咽分泌物分離到流感病毒。2、恢復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3、直接檢查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陽性。4、標本經敏感細胞增殖1代後查抗原陽性。

五、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自2019年12月份以來在湖北武漢發現的多名不明原因的肺炎,現在被證實為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感染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比較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病患者感染後病情較重。以目前的流行病學來看,一般潛伏期不超過2周。臨床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表現不典型。


很多感染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是以“發熱”為主要表現,也是很多人就診的原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病毒累及我們的呼吸道,如果肺部受累,出現炎症,同時會合並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狀少見。


隨著時間推移,一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一週後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這就屬於新聞裡面說的重症了,病情危重,甚至有死亡風險。當然了,也有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這就屬於輕症。


如果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拍肺部CT,早期會提示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如果化驗血常規,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化驗生化會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綜合目前收治的病人,大多數患者積極治療後恢復是非常良好的,少數患者會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多以老年人及有基礎病患者為主。

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確診?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學病史: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高發地區旅行或者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接觸過武漢地區及其他高發地區的人,尤其是接觸這些地區有 呼吸道症狀的人。

3、有聚集性發病或者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

臨床表現:1、發熱:2、肺部肺炎影像學改變。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者正常,或者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有流行病學史中任何一條或者符合臨床表現任何2條即為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之一可以確診:

1、呼吸道標本或者血液標本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2、呼吸道標本或者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綜上所述: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時期,我們全國人民應該高度重視,但是也不要過度恐慌,實際上只要沒有相關流行病學接觸史,絕大部分人出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都是普通的感冒,不要一出現咳嗽、發熱就過度恐懼。即便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後相對總體也是不錯的。關鍵時刻,我們每個人放平好心態,配合好國家,不信謠、不傳謠,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


我是張壘醫生,一個用用心做健康科普的醫生,喜歡就點個關注和贊吧!


張壘醫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識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症狀?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何確定被感染了?

如果出現發熱、乏力、乾咳表現,並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3、就醫時注意啥?

就醫時,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診療過程中,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

4、為什麼密切接觸者要醫學觀察14天?

目前對密切接觸者採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十分必要,這是一種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5、公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1)保持手衛生。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洩物後,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3)若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應儘量避免外出,調整或取消出行計劃。家庭成員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儘量減少相互接觸。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一定要佩戴好合適的口罩。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5)杜絕捕獵、販賣、購買、加工、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象棋老炮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這次新型肺炎發病季節正好在冬季,這個季節由於天乾物燥、天氣寒冷、空氣質量差,也就是各種呼吸道疾病高峰期,比如普通感冒、流感、各種感染引起發熱、等!還有各種肺炎區別,比如細菌感染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及已知其他病毒感染肺炎。



由於新型肺炎的症狀不典型,呼吸道疾病很多有類似症狀,所以單純靠症狀很難區別出來,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知道一些新型肺炎症狀就可以了:

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臨床表現,鼻塞、流鼻涕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嚴重者快速進入呼吸窘迫綜合徵期、膿毒血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一週後恢復;多數患者愈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當我們出現有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我們首先不要恐慌和焦慮,首先我們自己想一下,最近兩週內有沒有到武漢旅遊?是不是自己居中在武漢?發病前14天內有沒有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周圍有沒有集聚性發病?如果您有以上以上兩個條件,建議到醫院檢查,但必須嚴格做好防護措施。到了醫院後,醫院會給您詳細檢查,比如做咽拭子、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標本的實驗室檢查,也就是熒光RT-PCR檢查或病毒基因測序,方可確診為新型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