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千阳有很多关于赵匡胤的传说?

文 | 王艾迎

在千阳,关于古代皇帝的传说严重偏科,东周最后一位国君赧(nǎn)王姬延有一个关于斩断山的传说,秦始皇有一个变蜜蜂的传说,西汉文帝刘恒有一个路过黄里的传说,南朝时梁朝武帝萧衍有一个在梁武城请子贡先生下山的故事,剩下关于皇帝的传说,几乎都与赵匡胤有关。

为什么千阳有很多关于赵匡胤的传说?

就笔者所知,赵匡胤在千阳的传说至少在20个以上,比其他皇帝的传说之和都多,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走马堎村名来源的传说,马跑泉的传说,立马寨、马蹄山地名来源的传说。前几年,崔家头镇依据赵匡胤西征曾经骑马在歇马塬歇息的传说,在镇政府西边建了一个歇马塬广场,树立了一个赵匡胤骑马的大型石像。

笔者不仅产生了很多疑问,赵匡胤真的来过千阳吗?什么时间来的?他来千阳干什么?这些传说与他的行踪到底有多大关系?笔者为此翻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比对思考,终于弄清了事实的基本真相。

赵匡胤(927-976),又名九重、玄郎,别名香孩儿,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庙号太祖,登基时33岁,在位16年,去世时年仅49岁。他的父亲赵弘殷,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任禁军中层军官。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10岁时,随父亲来到汴梁(今开封)。他长期生长于军营,爱好射箭、骑马,技术超强。有一次,他骑上一匹没有套笼头的烈马,飞快地跑向去城楼的斜道,他的额头重重撞在门楣上,从马上掉了下来。旁边的人以为他的脑袋被碰碎了。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飞驰追来并跃上了马背。

18岁时,赵匡胤与父亲战友的女儿贺氏结婚。946年,20岁的赵匡胤突然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到各地去漫游,想探索一种救民于乱世的途径。关于这件事,《宋史•太祖本纪》记载非常简单,“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这段话,只具体说了赵匡胤漫游时去过襄阳,受到一位僧人的帮助和指点,有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不得而知。北宋张舜民写了一本书叫《画墁录》,记载了一些轶闻奇事。关于赵匡胤年轻时的漫游,作者是这么写的:“太祖微时,多游关中,虽甚窘乏,未尝干投人。或周之,必择而后纳。有伯钱之余,必有与人,人颇异之。”意思说,赵匡胤未发达时,曾到关中多个地方游玩,虽然非常困苦,未曾求人举荐。有人周济他,也是有选择的接纳。有多余的钱,必定要送给别人,人家感到非常诧异。张舜民生活的时期,比赵匡胤漫游的时间晚大约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笔者认为,张舜民的记载真实可信,赵匡胤去过富庶的关中是毫无疑问的。他是否来过千阳,历史资料上没有任何记载。现代人写了一本《赵匡胤传记》,其中第八章名为《凤翔府遇险》。说是赵匡胤一路纵马西行,经过耀州、彬州,来到凤翔府并遇险,后从凤翔折向南,过渭河,入秦岭。千阳在南北朝时属于陇州,不隶属凤翔府。单从这部书看,赵匡胤在漫游时没有来过千阳。千阳在关中的西边,离后汉(这是刘知远建立的南北朝时的后汉)西部的边界不远。若果按照张舜民赵匡胤“多游关中”的说法进行推测,赵匡胤到千阳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他到过千阳,也仅限于游历,并不是什么西征和招兵买马,更不是什么逃难。

依据其他材料进行综合判断,赵匡胤这次漫游,其路线大概是,从开封出发,先到今天山西、河北,后折向陕西、甘肃、再折向湖北,然后投拜在后汉枢密使郭威门下,进入禁军。后来他在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麾下,率军南征北战,打了好多胜仗,最后担任了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首领,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团长)。后来,受郭威的派遣,他去过一次凤州(凤县)。960年正月,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登基,建立宋朝。当了皇帝后的赵匡胤,再未来过陕西,更不要说千阳了。

关于他在千阳的传说,与他年轻时的那次漫游关系不大。为何如此说?赵匡胤漫游时只有20岁出头,没有什么地位,他父亲也只是一名禁军中层将领,影响力极其微弱。假如赵匡胤当时来过千阳,来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而人们不可能对他在千阳的经历有十分深刻的记忆。千阳只所以有非常多的关于赵匡胤的传说,主要缘于赵匡胤是一代明君,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奉行文治,比较仁慈,轻徭薄赋,结束战乱,统一了国家,使得经济文化十分繁荣,人民过上了较为幸福的生活。现代作家林语堂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现代文化学者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二人学问深厚,他们的见解具有很强的正确性和说服力。

为什么千阳有很多关于赵匡胤的传说?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歌颂赵匡胤的戏剧很多,对有关传说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明朝罗贯中写的戏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赵匡胤一上场,就自报家门:“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罗贯中这个人不简单,《三国演义》就是他写的。他在《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出戏曲中,设置环环紧扣的情节,凸现了赵匡胤的英雄形象,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赵匡胤登基》《八贤王》《下河东》等戏都是关于赵匡胤的正面戏。过去,人们的文化程度低,真正懂历史的人非常少。戏曲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文化传播途径。人们在看戏的过程中,对赵匡胤产生了良好的印象。一些能说会道的戏迷就把戏上的故事嫁接到了本地,变成了本地的传说。《千里送京娘》既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戏曲,讲的是山西蒲州有一个姑娘叫赵京娘,被人劫持关押在曲阳,被赵匡胤发现后,千里迢迢送回老家,交到其父母手中。赵匡胤与其结为同姓兄妹,对其一尘不染,称得上一个非凡的正人君子。他的形象何等的伟大啊!在《千阳县民间故事集成》丛书中,收集了15个关于赵匡胤的传说,其中《千里护送泾阳女》的故事,完全是对《千里送京娘》这个故事的抄袭或改写。

赵匡胤的传说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多种多样,因为他善于骑马,有很多他骑马的传说,因为曾经漫游,缺吃少喝,就有很多他耍钱的故事,吃饭的故事,因为心地善良,就有了一些仗义的传说。西安有羊肉泡是赵匡胤发明的传说,渭南有赵匡胤卖华山的故事,商南县有赵匡胤把赵京娘送到商南县老家的传说,还有“试马寨”、“捉马沟”、“党马店”三个街镇名称是赵匡胤留下来的传说。千阳与马有关的地名,也都与赵匡胤扯上了关系。因此上,我们对于赵匡胤在千阳的故事千万别当真,它们只是传说而矣,主要是因为赵匡胤的形象在民间太伟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