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引言: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估计现在没有几个人自己算数了,都是掏出手机,打开计算机,轻松解决。可是在古代没有计算机,他们是怎么算数的呢?

01结绳、刻契

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最原始的计数方法是结绳。

《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

结绳从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如果是大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小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

这种最原始的计数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上古主要以结绳记事为主要计数方法

从上古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开始有了刻契,一般是用石头或者刀具在相对较软的动物骨头上,或者是竹片上刻出记号来标明计数。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文明时代开始采用刻契计数

02算筹

中国真正出现系统性的计算法则,开始于春秋的算筹。

中国最早的算筹,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

材质大多都是用竹子,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可以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上,方便随身携带。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春秋时期的算筹

1972年8月,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西郊的西汉古墓中,就发现了一小堆长短一致、粗细相同的鸡腿骨。

经考证,这些鸡骨就是计算工具算筹。

算筹的计算方法其实和算盘很像,而且算筹采用的就是现在的十进制。

更神奇的事情是,早在2000多年前算筹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乘法了,我们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

03算盘

算盘是由春秋时期的算筹逐渐演变而来的。

从算盘产生以后,算盘就成了主流的计算工具了。

算盘的形状为长方形,四周为木框,中间全是直柱,俗称“档”。

一般都是从九档至十五档,档的中间部位有横梁,梁的上面两颗算珠,一颗代表五;梁的下边是五颗算珠,一颗代表一。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算盘

算盘不仅能做加减乘除,还能开方!

而且算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全世界都在用算盘,尤其亚洲国家最为常用。

04阿拉伯数字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后来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那里数学比他们更先进。

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阿拉伯的学者们非常愿意学习这些计算方法,并且将这种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但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的时期相对较晚。

古代没有计算机都是怎么算数的,有几个人,还记得算盘怎么打

阿拉伯数字

公元8世纪左右,阿拉伯数字随着佛学传入中国,没被接纳!

公元13到14世纪之间,阿拉伯数字由伊斯兰教徒带入中国,也没被采用。

一直以来中国人更喜欢自己的汉字。

直到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的传播,阿拉伯数字才得到国民的认可。

也就是说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历史也就不到两百年。

而从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再到算盘,最后演变为10个阿拉伯数字,竟然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看了我们实在是小看这10个阿拉伯数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