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安祿山的大軍為何如此強悍?

諫史



安祿山的軍隊之所以戰鬥力這麼強,這是和唐朝國防形式變化分不開的。

在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唐朝軍隊主要由志願兵與義務兵組成,也就是府兵以及兵募。

府兵其實不是兵,早期都是由中小地主子弟以及六品以下官員子弟擔任,可以說是基層軍官或者是精兵。

這批人參軍主要是為了獲得勳官品級,說白了,大家可以把勳官品級理解為公務員資格,只不過府兵勳官品級分為很多檔次的公務員資格。

兵募,別看有一個“募”字,但是他們不是招募來的,而是朝廷強行徵發的,所以說是義務兵。

但是不管是府兵還是兵募,事實上他們都不是“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打短工”的。

舉例來說:唐太宗要征討高句麗,徵召了4萬兵募和1府兵,然後帶著這5萬人就去打仗,打完了,這5萬人就解散回家了。

即使早期邊境需要軍隊駐守,唐朝採取的策略也是用少量府兵和兵募在邊境據點駐守,每一年或者每半年換一次。


當然,隨著唐朝開疆拓土以及和周邊遊牧民族軍事衝突的加劇,這些駐守邊境的“短工”有變成“長工”的傾向,服役時間越來越長,這個時候他們就不叫“兵募”,而改稱為“長征健兒”,唐玄宗改革府兵制時,經常有服役十幾年還沒能回家的“健兒”。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一時期唐朝其實是沒有“職業軍人”和“常備軍”的,軍隊都是臨時從各地徵調的,完成目標就解散,所以這一時期即使有野心家,也沒有辦法掌握軍隊,因為這個時候軍隊處於“流動”狀態,半年、一年就換一批人。

但是隨著唐朝開疆拓土,唐朝邊境線距離唐朝內陸地區越來越遠,而且因為唐朝勢力範圍在唐玄宗時期越來越深入遊牧民族核心區域,使得唐朝與周邊遊牧民族軍事衝突越演越烈。

這個時候,唐朝志願兵與義務兵混合的軍事模式應付這種長時間高烈度的戰爭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因為邊境衝突的常態化,使得唐朝如果不想放棄已經佔領的地盤,就必須在邊疆地區派駐常備軍,而為了保證常備軍在與遊牧民族作戰中保持優勢,又必須使得唐朝必須讓將領與軍隊長時期在一起訓練、作戰。

所以,開元末年,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開始組建真正意義上的常備軍,也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


而當時,唐朝主要邊境衝突發生在西北和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沒辦法派駐大規模軍隊,但是東北地區不一樣,當時唐帝國北方邊境經常面臨幾十萬遊牧軍隊的壓力,所以以范陽節度使為中心的北方邊區也長時間保持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而且這十幾萬人的軍隊還經常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

真正做到了“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所以,當時唐帝國最精銳的兩大兵團就是范陽節度使為核心的幽州軍以及安西節度使為核心的隴右軍

而從人數上說,幽州軍有十幾萬人之多,而唐朝在西北總共也只有幾萬人。

所以,幽州軍是事實上的唐帝國最精銳武裝。

而范陽節度使是誰呢?就是安祿山。

所以安祿山起兵時,他帶領的叛軍其實就是唐帝國最精銳的邊防軍。


蘭臺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

這一年,安祿山統領十五萬大軍在范陽起兵,他的強悍更多的表現在范陽到洛陽這條漫長的戰線上。

安祿山起兵之初的強悍,的確讓大唐王朝大跌眼鏡。

他起兵的消息傳到長安之時,唐玄宗李隆基並沒有放在心中,七天之後,唐玄宗才下令在洛陽前沿一帶構築防線。

  • 第一道防線:河南節度使張介然,鎮守統兵陳留
  • 第二道防線:封常青前去洛陽募軍六萬,統兵鎮守洛陽
  • 第三道防線:高仙芝為統軍副帥,統領五萬大軍前去鎮守陝郡

這也意味著,唐軍所謂的三道防線並不牢固,幾近都是臨時拼湊的大軍,根本沒有實力和安祿山的大軍真正抗衡。

除了這三條正面防線,唐玄宗還下令在朔方、河東兩地再度構築防線:

  •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統領軍隊鎮守九原
  • 羽林將軍王承業統領軍隊鎮守太原
  • 金吾將軍程千里統領軍隊鎮守潞州

而唐王朝在後期之所以能夠順利反撲安史之亂,也正是因為河東、朔方這兩塊戰略要地。

安祿山的十五萬大軍迅速南下猛撲洛陽一帶的軍事防線,陳留、洛陽、陝郡的軍事力量接連被破,燕北軍團直撲潼關。

潼關以前的燕北軍團是最為風光的一段時間,也是戰鬥力最為彪悍的一段時間。只不過安祿山大軍戰鬥力的彪悍並非真正的彪悍,而是因為反叛的速度夠快,也夠猛烈。

安祿山所統領的燕北軍團,大唐王朝的大軍幾乎都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順利擊垮。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反抗,而是沒有時間進行正面的對抗戰役。

安祿山大軍在被困於潼關之後,因為他所統領的燕北軍團長驅直入,後方大本營很快就受到了威脅。

顏真卿、顏杲卿兩人迅速在堂邑、平原郡兩地建立反抗勢力,就連清河郡一地也加入了反抗。安祿山只能調集大軍反撲後方戰後,防止自己的大本營范陽和洛陽兩地被強行切割,這對於他而言無疑極為致命。

這段時間,安祿山的大軍並沒有順利攻破潼關,十幾萬大軍都被阻擋於潼關之外,

潼關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想要攻破這裡頗為艱難。

總而言之,安祿山的大軍之多一之所以能夠在范陽---洛陽這條戰線上瘋狂橫掃,幾乎有如犁庭掃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行軍速度足夠快,唐玄宗李隆基的反應速度也足夠緩慢,給與了安祿山挺兵急進的良好機會。

唐玄宗的表現,可謂是安史之亂初期最大的敗筆。


歷史總探長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安祿山?還強悍!瞅著這幾個字,俺從心裡就不同意,這應了那句老話了,安祿山那叫屋簷下曬大蔥,整個就是葉爛皮幹心不死啊!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道了:“你這說的是啥呀?安祿山之亂那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他不強悍?難道你強悍?”

話不能這麼說,咱說啥這都得擺事實講道理不是。

俺說這話,肯定有俺的道理,安祿山他起兵造反,壓根就沒希望獲得最後的勝利。

但他帶來的影響確實是巨大,歷經八年咱大華夏一半的土地算是遭了殃,這其實不僅僅是大唐王朝的一個轉折點,您要是把這事擱到咱大華夏整個歷史進程中,你會發現這事,他也是咱大華夏從開放轉向保守的一個轉折點。

所以危害是巨大的,但還是那句老話,他壓根就沒有獲勝的希望。

咱今天開聊這事,就從這雙方大頭兵的數量,質量和那局勢來分析這事。

那麼開頭之前,俺插句嘴,如果沒有那神助攻唐明皇李隆基,他蹲後邊瞎胡鬧,安祿山早被按趴下了,那裡讓他這麼嘚瑟。

唐明皇李隆基這人挺好的,總的來說還算的上是個明君,他唯一的毛病就是活得有點久了,最後糊塗了。

好了,咱就開始擺事實講道理來說這事。

咋說呢?安祿山這二百來斤的大胖子,你都想不到那身段不僅靈活還特別的柔軟,跳個胡旋舞,都不帶喘氣的。

也許是感覺自己的資本挺厚實的,這不在755年十一月的時候,這肩膀上扛著范陽,平盧和河東三節度使職位的安祿山,這就開始起兵造反了。

但他自己個都沒有想到,一年多一點時間,也就是在757年正月的時候就被自己兒子給幹掉了。

打這開始,似乎就形成了一個魔咒,他兒子史思明,四年後也撲了他老爹安祿山的後塵,也被自己的兒子幹掉了。

意不意外?照俺說,這不是啥意外,他們要造反但凡有一丟丟的希望,也不會出現這種兒子殺老爹的局面。

好了,這是從宏觀上略微的說了一下這事,咱現在就從軍隊來描述一下。

話說大唐王朝他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吐蕃和突厥,那麼為了防備這倆人對咱大唐王朝起啥歹心,這不就擱西北,西南這塊,設置了五大節度使——安西,北庭,攏右,朔方和河西。

這五個人手裡的大兵,掐頭去尾二十五萬,就這些軍隊佔比全國達到了一半還多。

而安祿山雖然肩膀上扛著三節度使的名號,但他的軍隊也就是十四萬多一點,這佔全國的一半的一半。

說道這裡估計喜歡這段歷史的小夥伴要說了:“不對吧!安祿山的軍隊號稱二十萬,您這少了六萬!”

瞧您說的,您自己個都說了,他是號稱,這是虛的,對外宣傳的一個口號,有水分,沒那麼多。

當年曹操手裡邊就二十萬人馬,對外吹牛是八十萬,這其實就是一種策略或者叫計謀罷了。

那麼安祿山他的軍隊大多都是胡人,你比方說,契丹,室韋等等是這幫人。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說了:“瞧!遊牧民族,擱冷兵器時代天生的騎兵,這還不強悍?”

您這話要是單拿出來,是這麼個理,但這話要擱到大唐王朝,這就不是理了。

大傢伙也知道,咱大唐王朝是唯一一個不依靠長城,依靠手中的唐刀建立防禦圈的朝代,所以他的士兵的強悍那不是一星半點兒的強悍。

這麼說吧,軍隊的強悍,這和他的戰鬥經歷有一定的關聯,軍隊是越打越強,因為不強的早被打沒了。

這理大傢伙都認可吧!

好咱就說說大唐王朝最為強悍的五個節度使手底下那二十五萬大兵的素質。

咱也別往前了說,就說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亂之前的四十二年之間,就那五個節度使,一共對吐蕃發動進攻是二十六次,對突厥這塊是十二次,還有那個頭小一點的契丹用兵多達十一次。

您自己個把這些數字加起來除一下四十二年,得這平攤下來,每年一次多一點的次數。

咋樣?打的不少吧,對手還都是強悍的主,所以這些個軍隊質量和安祿山那胡人組成的軍隊,至少是不相上下的。

想當年,安祿山造反的時候,還想拉著哥舒翰一起蹦躂,結果哥舒翰壓根就瞧不上這安祿山。

要知道哥舒翰他可是攏右的節度使,就是剛剛說的五大節度使之一啊!

那麼為嘛開頭的時候,安祿山起兵造反,那架勢估摸著有點勢如破竹的感覺。

這就得說安祿山的心眼太多了,老天爺給了他這機會。

話說一般開戰,這都得挑個時間啥的,最最不應該的就是挑冬天。這天冷開戰,對誰都不好,很少有人這麼幹。

而安祿山就偏偏這麼幹了,挑的時間是十一月。為嘛是這個時間點呢?

簡單因為五個節度使裡邊的大將,都沒在當地,回京了。

你比方說鼎鼎大名的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被唐明皇李隆基拉到京城公幹。

那攏右節度使哥舒翰,擱京城裡邊養病,還有那封常清也回京述職去了。

而河西朔方的節度使是安祿山的族兄安思順。(這人可有點冤,人家就沒有造反的心,後來被哥舒翰給誣陷了一把,蒙冤被殺,這有點可惜)

您就說吧,就這機會好不好?對於安祿山來說,這局勢稍縱即逝,回頭就找不到了,所以他就挑了這個時間點上造反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群龍無首的局面,所以安祿山這才能夠嘚瑟一段時間。

最簡單的例子,這事折騰到了757年的時候,安西那陌刀軍和回紇騎兵大破安祿山六萬大兵。

這就是明擺的事,如果那節度使都在任上,安祿山?起兵造反?分分鐘鍾就被按趴下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難道中原地區就沒有唐兵了嗎?將領都回來了,弄他呀?”

到是想,問題是中原地區的士兵,這都有點子荒廢了,多少年沒打過仗了,認的鋤頭認不得刀了,說不好聽點,穿個盔甲都費勁。

就他們打仗,野戰就算了,蹲在城牆上防守還湊活。

這不後來封常清帶著六萬大兵,拍著胸脯保證幾天之內就拿下安祿山,結果攏共打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慘。

這到不是說封常清吹牛手藝不行,是他把中原地區的大兵和西北這塊的大兵看成一樣的水平了。

這也是封常清來打這仗,換個人上去帶著這幫子大兵,第一仗就得潰敗了,還打第二次,第三次,想多了吧!

這不後來封常清帶著殘兵退入潼關,這就開始死守,那麼安祿山就那封常清沒轍了。

而且這會封常清還得到了高仙芝的助力,就這兩員大將擱著一頂,安祿山想進入關中,拉到吧,該幹嘛幹嘛去吧!

而這個時候,郭子儀已經攻克了山西右玉縣,這還不算還把安祿山派去救援的薛忠義給揍趴下了。

這北邊,南邊都保不住了,被大唐王朝的大兵拿下,蹲在河北的顏杲卿、顏真卿一瞅局勢不對,也開始抽傢伙準備揍安祿山。

就這局面把個安祿山氣的,好懸沒吐出血來,但史書上記載快氣的暈過去了。

這局面是不是挺好的,只要在堅持堅持,把個安祿山裝口袋裡就沒啥大問題了。

結果安祿山這命裡的貴人出現了。

誰呀?還能有誰,一把手把安祿山愣是提到現在位置上的李隆基啊,這位仁兄直接就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給弄死了。

這騷操作,那叫個秀氣。接著李隆基一臉嚴肅的命令接手的哥舒翰,一定,肯定,必須得衝出潼關和安祿山來一次面對面,硬碰硬,刀對刀,槍對槍的廝殺。

開頭咱不是說了嗎?這幫子中原地區的大兵,野戰?哎!擱城頭上打個防禦戰還行,野戰還是算了。

那麼蹲在後邊的李隆基一臉嚴肅的蹲在龍椅上,瞅著潼關的方向,就等著勝利的消息。

結果這等來的是,全軍覆沒的消息,哥舒翰被自己個手下給綁了丟給了安祿山,這一下子就把個唐明皇李隆基給震到了。

而安祿山,這開頭已經陷入了絕境,這會被李隆基自己個打開了一個口子。

那麼沒得說了,揮刀子就去找李隆基的麻煩。

這一傢伙把個李隆基嚇的,這就準備親征啊,一幫子大臣壓根就不信。這不後來李隆基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從長安裡邊跑了出來,這一路走下來,一幫子將士,越走越憋氣的,這口氣到了馬嵬坡可就爆發了。

一個兵變就把楊玉環的哥哥,那個奸相楊國忠弄死了,跟著又弄死了楊貴妃。

接著李隆基的帝位也丟了,他自己個成了太上皇,兒子成了皇帝。

支持安祿山的貴人退居二線,那麼安祿山就得不到一個好了,局勢是每況愈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主要是唐玄宗的三個失誤導致的結果。

失誤一、“強枝弱幹”政策導致唐朝邊防軍戰鬥力剽悍,內地和中央的防務形同虛設。

眾所周知,唐玄宗在府兵制破產後,為了抵禦外患,便想出了募兵制。而為了更好的強化募兵制,他又搞出了“天寶十節度”。

當時,十大節度使本來就有兵有權有錢,節度使麾下的募兵戰鬥力本來就比沒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內地駐軍要強。而唐玄宗還生怕節度使的權力不夠大,在邊疆搞不定外患,又拼命的給節度使們從內地調兵員過去。這完全就是火上澆油,糊塗到了家。

這一點,有詩證史。

唐朝邊塞詩人高適曾經寫過一首八言絕句詩,把唐玄宗強枝弱干政策描寫的清清楚楚。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幹。

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

——《使清夷軍入居庸三首》

高適當時擔任封丘縣尉,封丘在河南。而高適當時收到的一個任務是押送本縣的農民到清夷軍(安祿山麾下的一支部隊)服役。邊疆節度使本來就有錢有權,能自募兵,而唐玄宗還把內地的青壯年送到邊疆,強化邊防軍。如此明顯的強枝弱干政策,一旦當邊防軍造反了,內地的老弱病殘駐軍又怎麼可能打得過?


失誤二、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唐朝三分之一的兵力。

節度使兵強馬壯,造反條件成熟,唐玄宗對此也不是沒有防備,比如曾經掌握四個大藩鎮的王忠嗣因為與太子李亨交好,就被唐玄宗找茬處死了。不過自王忠嗣死後,唐玄宗對安祿山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信任感,讓他身兼了三鎮節度使。

三鎮節度使是什麼概念?簡單的說,安祿山造反,任何一個節度使都不是他的對手。

當時雖然安祿山的部隊只佔到唐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不佔絕對優勢,但他的統領兵力是最多的。比如河西軍,總兵力約22萬人,加起來比安祿山多,但這些部隊是分別交給三個節度使統領。單個拎出來,沒有一個節度使是安祿山的對手。

如果說,唐玄宗只讓安祿山管一個藩鎮,其它兩個藩鎮分別交給另外兩個人,就是借十個豹子膽,安祿山也不敢謀反。因為就算安祿山敢造反,他手下的將領也不敢反。畢竟道理擺在那裡:一個藩鎮造反,周圍兩個藩鎮必然要出兵平叛。等中央軍趕到時,安祿山就完蛋了。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唐玄宗給了安祿山一個足以造反的資本,讓他掌握了河北、遼東和山西的兵馬。

前面說了,內地防務本來就形同虛設,再加上安祿山地盤夠大,實力夠強,所以安祿山造反後,潼關以東沒人能制約他,僅不到一個月時間,黃河以北便完全陷落了。

失誤三、唐玄宗近乎於白痴的微操作猶如神助攻一樣,幫助了安祿山。

唐玄宗有哪些“神助攻”呢?細數一下。

①:安祿山造反後,唐玄宗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懷疑是有人惡意造謠。並且唐玄宗反覆強調,說安祿山是他的乾兒子,不可能會他的造反。正是唐玄宗的猶豫,使得唐軍錯過了整頓部隊反擊的最佳時間。尤其是抽調最精銳的河西軍東進。

②:安史叛軍殺過黃河後,唐玄宗緊急任命回朝述職的封常清和高仙芝到洛陽平叛。

封、高二人都是盛唐名將,唐玄宗調他們去平叛,理論上是非常合理的。但問題是,玄宗早先錯過了調兵遣將的最佳時機,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實際上都是光桿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現招的,基本沒有戰鬥力。

這個時候,封常清和高仙芝吃敗仗是在所難免的。唐玄宗必須要給予他們信任才行。然而唐玄宗卻並沒有這麼做。他在洛陽失守之後,殺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這使得唐軍臨戰前就折損了大將,士氣就先崩潰了。

封、高二人被殺後,安祿山在洛陽簡直要笑死了。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昏招都能幹,唐玄宗確實是老糊塗了。為了鼓舞士氣,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與唐朝分庭抗禮。

安祿山稱帝的那天,是天寶十五年的正月初一,距他造反的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僅僅才過去了40多天。



③:聽說安祿山居然稱帝了,唐玄宗的氣的要死,表示自己要親征,要親手宰了安祿山那個胡種。可玄宗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敢真去。所以就讓人暗中請當時在長安閒居,腿腳不太好的哥舒翰上前線。而哥叔翰根本不想去,他是被楊國忠的嘴炮反覆轟炸,臉上掛不住了,才勉為其難答應的。

去之前,哥舒翰提了要求,說前線的事情由他說了算,朝廷不能干預。玄宗為了讓哥舒翰儘快出征,當時就答應了。然而真當哥舒翰去了之後,唐玄宗反悔了,他是左一道聖旨,右一道聖旨,反覆催促本來就信心不足的哥舒翰出戰。後來唐軍在靈寶慘敗,固然哥舒翰要負主要責任。但唐玄宗的鍋也只能讓他自己背。

④:棄長安而走,助長了叛軍的氣焰,暗助安史叛軍的威名達到了頂點。但從後來唐肅宗指揮河朔藩鎮精銳和回紇軍反擊來看,安史叛軍的戰鬥力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誇張,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所以說,正是因為唐玄宗的幾次瞎指揮導致了唐軍前期莫名其妙的幾次慘敗,才給人一種安史叛軍十分彪悍的印象。而實際上,叛軍並沒有印象中的那麼強悍。


Mer86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也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而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其實,唐朝的由盛轉衰乃至最後的滅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歸於唐朝的藩鎮勢力越來越大。

在唐玄宗中期,發明了一種新的兵役制度,叫十節度使制度。而藩鎮的最高領導者節度使,因為掌管著一方軍政大權,所以導致這些節度使們擁兵自重。

慢慢的有了與中央相抗衡的力量,最終,顛覆了大唐的政權。

而最開始的節度使的權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僅僅一個節度使,還是無法跟中央去進行對抗的。

只是在後來為了對抗遊牧民族,就出現了一位將領,同時任好幾個節度使的情況。安祿山就是因為身居三個重鎮的節度使,所以擁有20萬大軍。

那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安祿山大軍為什麼如此的強悍?

一、安祿山叛亂經過長期的準備,軍隊訓練,糧草儲備

1、高築牆廣積糧,暗地部署兵力操練兵馬!

在設置節度使初期,節度使還是比較可控的,因為當時的節度使只有統兵的權利。到了後期,為了迎合戰爭的需要,中央又逐漸將地方財政支出權和人事任免權都交給了他們,這讓身兼多個節度使的安祿山抓住了機會。

因此,安祿山在當節度使的時候,不僅在所管轄的區域聚斂了大量的財富,還招兵買馬,儲備許多精良的兵器。

所以,安祿山依靠財富力量,強化了軍隊的實力和武器裝備。

2、安祿山收買唐玄宗身邊的人,為自己反叛掩人耳目!

自從唐玄宗趕走了賢相張九齡後,唐玄宗便開始任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所謂的親小人,遠賢臣便成為他晚年政治生活的寫照。

而當安祿山還是一方節度使的時候,凡是從他管轄區域經過的朝廷官員,他都會很大氣的贈送這些官員大筆金銀。

畢竟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些得了好處的官員,不時的會在唐玄宗面前,為安祿山歌功頌德。長此以往,唐玄宗對安祿山產生了好的印象!

安祿山知己知彼、膽識過人,以至於楊國忠曾多次告訴唐玄宗安祿山會造反,唐玄宗都不相信。

二、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會反叛,對此沒有迎戰準備。

1、安祿山討好唐玄宗,為自己爭取訓反叛時間!

當初,安祿山以他個人的聰明才智,贏得了唐玄宗的充分信任。並讓他擔任的是節度使的職位,又擁有很大的兵力和權利。

而對於地方節度使,招募的兵只忠於地方節度使。所以,到了後期,地方節度使權利越來越大,兵力越來越多。導致這些節度使手下的兵,都不聽中央的調遣。

我想唐玄宗到最後都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信任的安祿山最後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2、安史之亂,京城無兵可守,地方又不敢反抗

怪就怪唐玄宗一味地想要開疆拓土,把突厥和吐蕃這些少數民族的地盤攻下來之後,就派了國內的大部分主要兵力駐紮在邊關,這就導致京城的兵力非常少。

所以守護京城的兵力不到8萬人,而安祿山擁有20萬人,在數量上就已經是劣勢了。

再到地方,為什麼地方不敢反抗?

像王忠嗣本來是能夠牽制安祿山的,只可惜唐玄宗太信任安祿山了,以至於後來把王忠嗣給撤換了。這對於地方來說,如果阻止安祿山的行為,沒準會落得跟王忠嗣一樣的下場。

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地方哪裡敢反抗呢?

三、唐朝軍隊作戰素質不如安祿山的叛軍

1、安祿山的軍隊邊境作戰有經驗,單兵素質高,能以一當百!

安祿山的軍隊久經沙場,又多年在邊關進行磨礪,戰鬥能力十分強勁。再加上安祿山的訓練有素,所以安祿山的軍隊整體素質都非常高。

相較於守衛京城的部隊,因其唐朝一直處於太平,導致京城的守衛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打仗。因此,守衛京城的軍隊與安祿山守衛邊關的軍隊,也就不能同日而語。

2、唐朝官軍盛世之下貪圖享樂,最終誤國!

唐玄宗因為貪圖享樂而荒廢了朝政,無心管理朝事,缺乏向上的精神。所以引來了朝廷內外的強烈不滿,而此時的唐朝軍隊雖然有一定數量,卻絲毫沒有戰鬥力。

況且,當時唐朝軍隊的很多士兵都是臨時徵召的,即便唐朝的軍隊有著優秀的統帥,也無法與安祿山訓練有素的軍隊想抗衡。

綜上所述,從安史之亂可以看出,唐朝雖然表面是一片強盛,但是唐玄宗因晚年怠慢朝政問題,導致唐朝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使整個唐朝內部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藩鎮割據局面越來越明顯。

而安祿山能夠起兵,迅速就打到了洛陽、長安,也跟他個人善於逢場作戲、性情狡詐相關,再加上唐玄宗又喜歡好大喜功,才信任像安祿山這樣的人。


秋原歷史


安祿山大軍之所以能一路攻破長安,與唐朝自身千瘡百孔有很大關係。

安祿山並非只是靠阿諛獻媚上位的。

許多人認為安祿山得勢是因為能夠取悅楊貴妃、唐玄宗。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是安祿山本人精明能幹。他以征戰的方式獲得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土地、軍事、財政大權,為日後叛亂做好的充足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地地域相連,兵力多達二十萬之眾,而京中禁軍也不過八萬。

安祿山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唐玄宗雖然開創開元盛世,但後期逐漸沉迷享樂,荒廢政事,朝中由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把持。

地方管理腐化嚴重,百姓民不聊生。

而安祿山所在地方,少數民族人數眾多,他們與漢族矛盾激化,比起唐朝的統治,他們更希望同為胡人的安祿山來統領自己。

唐朝禁軍竟多是子承父業,為的是確保忠心,結果這些紈絝子弟疏於訓練,哪裡會是常年操練的安祿山大軍的對手。

而唐朝宰相楊國忠權慾薰心、聲色犬馬,這下子為安祿山起兵的藉口都想好了,討伐楊國忠、清君側。

唐玄宗自斬“雙臂”,錯失作戰良機。

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之初,唐玄宗並不相信安祿山叛亂,因此沒有積極做出反擊的對策,導致安祿山順利攻陷洛城。

而唐玄宗不肯檢討自己的過失,反而聽信讒言,將兩位大將封常清高仙芝殺害,使得唐軍軍心大亂。

不僅如此,唐玄宗不聽眾人勸阻,在軍事上開始瞎指揮,強令哥舒翰出潼關應戰,結果導致哥舒翰兵敗投降。

而安祿山更加肆無忌憚,順利攻下長安,唐玄宗則逃離長安。

等到後來,如果不是安祿山集團內部發生利益衝突,想來滅亡唐朝,唐玄宗也不冤枉,一手好牌打成這樣?


暖暖的三眼君


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安祿山的軍隊為何如此強悍?

公元755年,身兼范陽,平盧,河東節度使的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奸相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發動對唐軍的攻擊。史稱“安史之亂。”叛軍攜雷霆之勢,凶神惡煞,千里絕塵,幾乎無人能敵。叛軍之所以如此強悍,主要是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疏於戰事,唐軍幾乎沒有戰鬥力。

唐朝自從經歷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風華!

再到武則天的進一步鞏固朝政。

以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的天下太平!可以說是多年了一片昇平之勢。

無論是邊境守衛,還是京師防護,都是鬆懈到一點都沒防範,所以聽到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最大的反應就是震驚!震憾。很多州縣一聽到叛軍來攻,幾乎沒抵抗,而是望風而逃,棄城而去。



二,倉促幕兵上陣,幾乎沒有戰鬥力。

面對朝臣奏請,唐玄宗初初不相信安祿山會反。

直到叛軍攻下唐軍多處城池後,唐玄宗才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堅守洛陽,任命榮王李琬東征。畢思琛在東都洛陽募兵。而封常清在長安募兵!

由於徵來的兵都是沒有經過訓練,就匆匆派上戰場,面對一路斬殺而來的叛軍挾脅得勝之勢,幾乎沒有抵抗力,一潰而敗!



三,不停練兵,安祿山做了充分準備!

其實,在唐玄宗重用安祿山時,就是想以胡制胡。

狡黠的安祿山當然知道唐玄宗的用意。所以表面上對唐玄宗盡顯忠心,喑中已生異心。

特別是每年被邀請到京城長住的安祿山,看到了唐玄宗巍巍皇權的誘惑,還有楊貴妃絕色佳人的誘惑,就加強自己屬下的土兵練兵,力求成犲狼之師,提高戰鬥力!

所以,在安祿山的一聲令下,久經訓練的士兵開赴戰場異常的驍狠。戰鬥力強悍。



由此可見:安祿山的有備而來,跟毫無半點防範的唐軍開戰,就像狼和羊一般。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安祿山所率領的叛軍,紙面實力在當時的唐軍中並不是拔尖的,他之所以能攻下長安、逼得李隆基倉皇而逃,主要是由於唐朝軍力分佈外實內虛,以及朝廷內部傾軋、自廢武功所致。

開元末年,唐朝各節度使的兵力及職責

唐玄宗的開元年間,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對外族的壓制也達到了新的水準,李隆基在陸地邊境各方位設置了十大節度使負責對外征戰,它們的任務和兵力如下:

安西節度使鎮西域,兵二萬四千。

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兵二萬。

河西節度斷隔吐蕃、突厥,兵七萬三千。

朔方節度捍禦突厥,兵六萬四千七百。

河東節度與朔方掎角以御突厥,兵五萬五千。

范陽節度臨制奚、契丹,兵九萬一千四百。

平盧節度鎮撫室韋、靺鞨,兵三萬七千五百。

隴右節度備禦吐蕃,兵七萬五千。

劍南節度西抗吐蕃,兵三萬九百。

嶺南五府經略綏靜夷、獠,兵一萬五千四百。

與初唐農戰結合的府兵不一樣,這十大節度使麾下的49萬鎮兵是職業軍人,他們的日常: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的路上,再加上強大生產力與技術、軍事理念的支撐,鎮兵可稱得上百戰精兵。

而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大節度使的安祿山,名義上就有18.39萬軍人的指揮權,佔據唐朝鎮兵的37.5%,那他是不是最能打的軍事力量?並不是。

安祿山的戰鬥力並不咋地

要比較各大節度使的實力,首先可用其所應對的敵人為參考。

當時唐王朝的頭號強敵,當屬吐蕃。由於地理優勢及其自身實力的原因,即使在大殺四方的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對於這一對手,唐王朝也未能像對突厥、高句麗那樣窮追猛打,只是在教訓一通後採取了和親政策;而吐蕃因此進一步獲得了更先進的技術,其後兩百多年間一直是唐朝的最強勁敵人。甚至可以這樣說,吐蕃是在蒙古出現前,古代中原王朝的最強對手。(安史之亂後吐蕃甚至攻進了長安城)

而突厥則是隋唐以來的老牌遊牧民族,東突厥雖在李世民時期被滅國,但在武則天在位時再度復活,一度讓中原頭疼不已;而西突厥雖向中原稱臣,但也時常蠢蠢欲動。對於這一老對手,李隆基也投入了較大兵力。

大家比較熟悉的契丹,在當時只是落後、分散的部落聯盟,一直被唐朝分化管理,大量部落首領被賜姓依附中原(比如我們熟悉的名將李光弼家族);同時還與朝廷保持著和親關係,整體上比較穩定,平盧、范陽兩大節度使的職責,更多的是對東北各個少數民族保持壓制,並維持和平的關係。

這是理論的分析,我們再看看具體表現。

公元745年,面對長期和平的邊境狀態,安祿山很不爽:不打仗怎麼讓我邀功?於是他主動出兵襲擾奚、契丹;對方被激怒之下,殺掉唐朝和親的公主反叛,東北邊境再度面臨戰火威脅;

但由於長期的臣屬關係,奚、契丹對唐朝還是有些期待的,安祿山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屢次以聚會為名邀請部落酋長赴宴,把他們灌醉後殺死,動輒數千人,並以此向朝廷邀功;李隆基對此信以為真,對安祿山愈發信任。

那麼安祿山和契丹正面硬剛的水平咋樣?公元751年,安祿山率軍六萬討伐契丹,結果被奚和契丹夾擊,唐軍死傷殆盡;安祿山本人馬鞍中箭,披頭散髮的帶著二十多人落荒而逃。

第二年三月,安祿山帶領各民族將士二十萬出征,意圖找契丹報仇雪恥。後來因為朔方副節度使李獻忠(突厥人阿布思)被安祿山逼迫反叛,這次出征不了了之。

可見,安祿山的正正經經打仗的戰果確實不堪一提。

我們看看其他節度使的表現:公元746年,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事,打的吐蕃苦不堪言:

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

王忠嗣被逼離位後,他提拔起來的哥舒翰、李光弼等人也均為一代名將;此外,在安西都護府與中亞人、阿拉伯人掰手腕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的打仗能力也非安祿山可比。

安祿山是靠什麼上位的?拍馬屁、搞人際關係。

他是個重三百斤的大胖子,看起來憨態可掬、令人毫無戒心,但實際上可並不憨厚。他在朝廷安排了眼線,隨時打聽掌控動向,事無鉅細盡在掌握;同時,他投李隆基所好,每年按時已向朝廷進獻俘虜、雜畜、奇禽、異獸、珍玩等,號稱“不絕於路,郡縣疲於遞運。”對於朝廷大員,如李林甫等人,他也打點的極為周到,使李隆基身邊充斥著對安祿山的讚譽之辭。

那麼,為什麼安祿山起兵之後,能順利的逼近長安?因為唐朝內部幾乎沒有像樣的軍隊

唐玄宗時期,初唐的府兵制已逐漸沒落:

自募置彍騎,府兵日益墮壞,死及逃亡者府兵入宿衛者……其後本衛多以假人,役使如奴隸,長安人羞之,至以相詬病。其戍邊者,又多為邊將苦使,利其死而沒其財。由是應為府兵者皆逃匿,至是無兵可交。

初唐時讓人引以為傲的入宮宿衛(也就是彍騎、飛騎)已經變成了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李世民時期,從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良家子弟才能有資格入伍;而到此時已墮落成讓人羞恥的職業。府兵的基層幹部:折衝、果毅,由於失去了朝廷的重視,壓根沒有升遷的機會,有水平的人才根本不屑擔任;而朝廷所重視的彍騎,在天寶年間(李隆基後期)也變了味,應募者都是市井負販、無賴子弟,幾乎沒有經過訓練。更嚴重的是,民間的尚武之風也受到了遏制:

時承平日久,議者多謂中國兵可銷,於是民間挾兵器者有禁;子弟為武官,父兄擯不齒。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邊,中國無武備矣。

而安祿山多次入朝拜見李隆基,對內地的武備情況一清二楚:

祿山既兼領三鎮,賞刑己出,日益驕恣……又見武備墮馳,有輕中國之心。

公元755年,安祿山用32名少數民族將領替換漢將後不久,舉著清除禍國殃民楊國忠的旗號造反。自唐朝建立後,中原地區已經有100多年、好幾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府兵又不復存在,叛軍如摧枯拉朽般南下,很快威脅到唐王朝的統治中心。

應對安祿山,唐軍一度佔據主動

得知安祿山謀反,李隆基一邊徵調其他鎮兵,一邊在關中徵募人手。十二月,前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領飛騎、彍騎及新招募的士兵共五萬人出發往東,李隆基派太監邊令誠監軍,大軍陝設防。

而在武牢,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率領數萬從未經過訓練的新兵抵抗叛軍,被對方鐵騎打的連續五次落敗,不得已率殘部撤退到陝城和高仙芝回合。這倆老同事合計,鑑於手下的兵員跟敵人差的太遠,無法像在安西時那樣撒歡野戰,決定西撤扼守潼關,這一決定很快收到效果:

至潼關,修完守備,賊至,不得入而去。

然而好景不長,監軍邊令誠多次想指揮高仙芝,被後者果斷拒絕,於是他向李隆基參上一本,聲稱高、封二人作戰不力,而且盜減軍士糧食。李隆基大怒,不問青紅皂白派人去前線,把高仙芝、封常清二人在軍中誅殺,引起了軍人的憤怒:

時士卒在前,皆大呼稱枉,其聲振地

其後,正在長安養病的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被李隆基任命為兵馬副元帥,統領各軍對付安祿山。哥舒翰以病推辭,李隆基不答應;他只得率領各路兵馬以及高仙芝的舊部,一共號稱二十萬扼守潼關。哥舒翰病重,只得把事務委託給副將;副將們來自不同山頭互相不服氣,於是軍隊管理懈怠,豪無鬥志。

而在北邊,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與李光弼等人表現上佳:

子儀使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逆擊,大破之,坑其騎七千。

同時,顏杲卿等人也在安祿山的背後挖牆腳:

河北諸郡響應,凡十七郡皆歸朝廷,兵合二十餘萬;其附祿山者,惟范陽、盧龍、密雲、漁陽、汲、鄴六郡而已。

其後,郭子儀、李光弼多次重創叛軍,嘉山一戰,包括安祿山的精銳曳落河在內的五萬叛軍被擊敗,被斬首四萬人,主帥史思明差點被生擒。經此一戰後,河北被叛軍佔領的各郡紛紛殺掉安祿山的守將投降朝廷,通往安祿山老巢漁陽的通道也被掐斷,叛軍人心渙散。

後方不穩、西進無望,佔領了洛陽的安祿山心急如焚,他甚至尋思撤離洛陽、返回老巢范陽。然而,還沒等他落實,李隆基給他獻上了神助攻。

李隆基改變了戰局,不過不是好的方向

楊國忠與哥舒翰關係向來不佳,此時眼見對方手握重兵待在潼關按兵不進,很有可能是要對自己不利,因此他極力攛掇李隆基命令哥舒翰主動出擊。

巧的是,這時有人向朝廷彙報,安祿山在潼關外的部將崔乾祐手下兵不滿四千,朝廷可以趁機出擊,李隆基信以為真,催促哥舒翰出征。

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哥舒翰對此命令不以為然:首先,安祿山處心積慮反叛,不可能犯這種錯誤,一定是誘敵之計,不能輕易上當;

其二,叛軍希望速戰速決,而朝廷則可以據險堅守,等待對方出現內亂後擇機出擊;

其三,目前的兵員素質低下,最好等各路邊兵集合。

同時,郭子儀、李光弼也上言:

請引兵北取範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帷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

而楊國忠卻一直勸李隆基強令哥舒翰出關。前來下令的使者絡繹不絕,哥舒翰被逼無奈,仰天痛哭後領兵出關。

接下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哥舒翰的烏合之眾落敗,幾乎全軍覆沒;安祿山大軍進入潼關,李隆基落荒而逃進入蜀地。原本可能短短一兩年就能結束的安史之亂,硬生生被拉長為七八年。

安史之亂的發生,是唐王朝政治腐敗的產物;而李隆基應對叛亂失敗,也是由於政治腐敗,宦官、權臣專政,一線將領得不到信任,最終兵敗如山倒。而後來唐軍成功平定這次動亂,正是以李隆基退居二線、將領獲得指揮權為前提。

以宮廷政變發家的李隆基,最終敗在玩弄權術上,也算是自作自受。


正史漫談


安祿山舉起造反大旗後,一個月的時間就攻入洛陽,並在那裡稱帝。半年就攻進長安,把唐玄宗攆得慌不擇路往四川跑。

說起來,地方上造反要攻入京城,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七國之亂”就沒有成功,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也打了長達四年的時間。可是為什麼,安祿山打起來卻那麼容易,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拿下了唐朝的陪都洛陽呢?

(安祿山劇照)

我認為,安祿山之所以打起來那麼容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京城無兵可守。

當時唐玄宗一味地想要開疆拓土,把突厥和吐蕃這些少數民族的地盤攻下來。因此把國內的主要兵力都囤積在邊關。拱衛京城的兵力非常少。

安祿山起兵的時候,由於他自己掌控著三個軍鎮,因此有差不多20萬人。而守護京城的兵力不到8萬人,在數量上已經是劣勢。

除了數量上處於劣勢外,戰鬥力方面,守衛京城的軍隊與安祿山守衛邊關的軍隊也不能同日而已。安祿山的軍隊久經沙場,是多年在邊關經過磨礪的,戰鬥能力十分強勁。而守衛京城的部隊,卻由於唐朝承平的時間太長,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打仗。

這一點,也讓後來的宋朝因此吸取了深刻的教訓,他們把兵力的部署反過來,在京城囤積了數量眾多,同時戰鬥力強勁的禁軍。在邊關地區,則是數量較少,戰鬥力較弱的廂軍。當時宋朝邊關的形勢是極為嚴峻的,遼宋金蒙虎視眈眈,而宋朝竟然還要這樣分配兵力,由此可見,唐朝“安史之亂”兵力部署,以及後來因此造成的藩鎮割據的教訓,有多麼的深刻。

(唐玄宗劇照)

其二,地方不敢抵抗。

安祿山起兵後,就算地方上有很多節度使,但是這些節度使其實不敢阻擋,不敢抵抗。為什麼說地方上的節度使不敢抵抗呢?

因為唐玄宗一直非常喜愛安祿山,信任安祿山。很多大臣多次提醒唐玄宗,安祿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他肯定會造反。但是,唐玄宗一直不信。不但不信,而且還懲罰了那些說安祿山壞話的人。包括唐玄宗自己的養子王忠嗣。

王忠嗣是一個可以真正抑制安祿山的人,如果他沒有被撤職,用他來牽制安祿山,安祿山未必敢造反。用一個將領來牽制另一個將領,這是古代君王們經常用的辦法。作為很懂得帝王術的唐玄宗來說,照理他是肯定會做這樣的事情的。可是,唐玄宗竟然不這樣做,竟然把王忠嗣給撤換了。唐玄宗這樣的舉動,只能表明他多麼信任安祿山。

既然唐玄宗那麼信任安祿山,因此,如果地方上的官員們阻止安祿山,說不定又會惹得唐玄宗不高興,說不定又會走到王忠嗣那樣的下場。這樣一來,誰還敢對抗安祿山呢?因此安祿山一打過來,大家都趕緊投降或者歸順。

(楊國忠劇照)

其三,信息極不對稱。

之所以說信息極不對稱,是因為安祿山造反,他是打著誅殺奸臣楊國忠的旗號進行的。

楊國忠是一個奸臣,這樣一種判斷,早已深入人心。唐玄宗受到楊國忠兄妹的迷惑,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或者說楊國忠這個奸臣,已經把唐玄宗控制起來,讓唐玄宗得不到自由。這樣一種認識,也早已經深入人心。

現在聽安祿山宣稱,他舉兵的目的是為了“清君側”,他所有的這些行動,都是唐玄宗暗中授意他這樣做的。就相當於當年漢獻帝給劉備送衣帶詔,讓劉備舉兵殺掉曹操一樣。唐玄宗如果受到了楊國忠的控制,他讓安祿山舉兵進京“清君側”,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個時代,一般的老百姓,是接受不到什麼信息的。他們對高層的政治鬥爭,也完全不瞭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安祿山宣稱他是正義的,他是受皇帝委託的,他是在做一件“神聖而偉大”的事情,大家也都會相信他。因此,當安祿山打來的時候,經過安祿山一宣稱,老百姓當然就不會去抵抗,甚至還會投奔到安祿山的隊伍中去。

總之,安祿山之所以起兵之後,迅速就打到了洛陽、長安,也是各種機緣巧合的結果。不過後來,等地方上的節度使明白怎麼回事,郭子儀、李光弼等人舉起抗擊的大旗的時候,安祿山打起來,就不再那麼容易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安祿山的崛起並不是旦夕之間而成就的,他的成功更過的是因為時局造就而成。

少數民族的崛起

進入玄宗時期後,邊關越發吃緊,以契丹、突厥、吐蕃為首的民族已經越發強大了,不得已西玄宗只能把重兵屯紮於邊地,再加上玄宗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想要開疆拓土、效法秦皇漢武,於是唐初早年60萬大軍駐紮關內鎮壓天下的局勢蕩然無存,反而邊鎮日漸強大,而節度使中安祿山一身兼做范陽、平盧、河東三路節度使,兵強馬壯,這是安祿山起兵最基礎的先決條件。

皇室貴族腐敗

雖說玄宗時期是外強內弱之局勢,但只要控制得當還是可以駕馭好的,問題就出現在玄宗幾十年如一日的與楊貴妃纏綿,而纏綿時把大權交給了好妒人的李林甫,李林甫在位時有才能不一定得到重用,空是尸位素餐,而李林甫倒臺後,新上任的楊國忠,是外戚當權,楊國忠就愈發跋扈,雖說之前的李林甫如何不堪,可他還是能鎮壓住安祿山的,楊國忠卻既沒有手腕,卻又才能,把安祿山逼迫的只能以造反來行事了。

玄宗指揮失當

做事情要交給專業人士,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玄宗皇帝卻是不明白,當安祿山舉兵來犯時,封常清、高仙芝因為退回潼關被下令斬首,接著又命大將哥舒翰必須出兵與安祿山短兵相接,要知道安祿山全是胡人,而胡人又是馬背上民族,向來就是能徵好戰的代表,反對官軍卻是緊急抽調出來的,如何能勝的過安祿山,所以出戰必敗。

結果就是種種原因造就了安祿山的勢如破竹,只要當時稍微沒有其中一項,安祿山是不會有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