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韜武略並不輸於秦皇漢武,卻始終未窺視九五之尊位

東漢末年,一場黃巾起義,引出多少英雄豪傑指點江山。委身宦官家族之曹操曹阿瞞也在這時橫空出世,東漢末年名士許劭曾如此點評曹操:

《後漢書·郭符許列傳》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果不其然,曹操自討伐董卓起兵後,在隨後的東漢末年風雲當中更是橫掃各路諸侯,攻徐州、戰呂布、迎獻帝、討張繡、破袁術、戰袁紹、徵烏桓,統一北方;飲恨於赤壁,望江而長嘆。

曹操文韜武略,兵強馬壯,文臣武將更是人才濟濟,九五之尊位如探囊取物爾,然其至死也未曾窺視。這是為何?

他文韜武略並不輸於秦皇漢武,卻始終未窺視九五之尊位

未能一統天下,自感功勳不及秦皇漢武而無顏面

曹操曾在《龜雖壽》詩作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公元206年末-207初年之間、準備南下徵荊、吳之前,時年五十三歲左右。可見曹操一心想統一中國,實現心中的宏偉抱負,表示就是已經暮年也壯心不已。只是可惜橫掃北方的曹操,終於飲恨於赤壁,統一中國的步伐被阻斷。故而這位文韜武略不輸秦皇漢武之人,是不會僅僅只得到北方一隅之地就稱帝的。相比秦皇漢武,他曹操顏面何在?

裴松之注《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瞞傳及世語並雲桓階勸王正位,夏侯惇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

夏侯惇的說法,其實就說明了曹操是以秦皇漢武為目標,想學舜、禹,行禪讓之舉,然後得善名流芳百世。不如此想他怎麼會同意夏侯惇的建議?只可惜赤壁飲恨不能統一天下,不能達秦皇漢武之功,曹操自感有何顏面行舜、禹之事。

他文韜武略並不輸於秦皇漢武,卻始終未窺視九五之尊位

恪守漢臣本分,未敢逾越雷池半步

這一點其實我們可以從曹操《短歌行·其二》詩作中發現曹操的真實想法。

《短歌行·其二》摘抄: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隆。意譯: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有三份,他有其中的兩份。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

《短歌行·其二》創作於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之間。其時曹操從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漢獻帝特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到建安二十二(公元217年)夏四月,獻帝又命魏王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曹操待遇的升級也昭示著權勢的升級,他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此時天下並未一統,除北方曹操集團外,還有西蜀的劉備集團、東南的孫權集團等等。曹操、劉備、孫權那時還都是在大漢朝廷稱臣,都是漢獻帝的臣屬。因此,除卻曹操集團人士外,其餘眾人都疑慮曹操有代漢自立之心。此時曹操不得不賦《短歌行·其二》以表明心跡:漢獻帝一代,之所以到現在還能保持劉漢的正統,是他曹操在不遺餘力而努力維護的結果。曹操以周文王自喻,言當年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勢下,仍遵命唯謹,持守臣禮,毫無不臣行為,應給朝廷供給的所需物資,都能按時保質保量奉獻。

他文韜武略並不輸於秦皇漢武,卻始終未窺視九五之尊位

雪峰居士評曰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等等中國歷史經典故事足證曹操乃是一代“梟雄”,當仁不讓,其文韜武略並不輸於秦皇漢武。

然未能一統天下,只能恪守漢臣本分,不能窺視九五之位。退而求其次,以周文王自喻,為子孫謀一個帝王前程。雖如此,實乃愧對“梟雄”一詞。後雖被其子追稱“武帝”,終究名不正言不順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