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說到三國,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國四大經典名著的《三國演義》了,不管是小說書本還是電視劇,都曾進入我們的生活,也成了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三國裡面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呢?筆者認為勝出的肯定是蜀國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根據歷史而來,但終究是一部小說,裡面有很濃的作者感情色彩,“尊劉抑曹”的感情也是隨著這部小說名著,深入我們對英雄的價值判斷裡面了。所以在讀《三國演義》時,我們的感情總是習慣傾向於劉備集團,對於曹操集團自然是有點反感。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其實三國戰亂,互相爭地盤,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本就無所謂好與壞。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人物的情感都是我們基於文學作品產生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三國人物就是曹丕!

曹丕,我們從小就知道了這個人物,比如他與自己的親弟弟曹植“相煎何太急”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三國演義裡我們看他不順眼,覺得他是一位謀權篡位、為了皇位不顧親情的人。其實,曹丕太冤了!論文采,他不輸給弟弟曹植;論胸懷,他勝於父親曹操;論政治才幹,他更是甩劉備的兒子幾百條街。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不管是在《三國演義》裡還是三國曆史中,我們對於曹丕,不管在情感還是在歷史認同感上總是有些不屑一顧,魏國的鋒芒總是被曹操和司馬懿等人掩蓋,導致大家乍一看,曹丕智不如諸葛亮、仁不如劉備、文不及曹植、略不及曹操。其實我們是被《三國演義》矇蔽了,在這裡我們就一起走進這位開國皇帝——魏文帝曹丕。

說曹丕文韜武略,首先我們就來談談他的文采。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大家都知道在魏晉時期,最有名氣的文人集團就是“建安七子”和“三曹”。曹操基因多好,當時東漢末年,戰火紛飛,文人墨客本來就很少,能拿得出手的人只有這兩個組合,且不必說“三曹”組合裡面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就是這“建安七子”也都是曹氏麾下的,蜀國、吳國情何以堪?

“三曹”這個組合,是基於文學成就的,曹操、曹植在這個組合裡面大家不奇怪,曹丕為什麼在裡面?曹操的文采不必說,一首《短歌行》足以守住顏面,謝靈運曾說天下文采有十鬥,曹子建(曹植)獨佔八斗,他自己佔一鬥,天下其他文人平分一斗。八斗之才的曹植,七步成詩、一首《洛神賦》更是名揚千古。那逼著弟弟作詩的曹丕呢?且聽我道來:

中國第一首七言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就是曹丕這首《燕歌行》,一起來讀一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這首詩文采飛揚且不說,若是沒有曹丕這首《燕歌行》,就沒有南北朝時期鮑照、庾信,唐朝時期駱賓王、李白這些人的七言詩詞了。除了這一首,曹丕的詩還有四十多首,葉嘉瑩說,曹丕是一位“理性詩人”,有節制有反省,“以感與韻勝”。詩才方面,歷史不能缺了曹丕一席!

除了詩歌,曹丕的文學著作《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和批評著作,開闢了文學自覺的時代,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轉折意義。他的散文、賦體也是自成一格,感情細膩,年輕向上。

再來說說,“建安七子”,曹丕是“建安七子”這個組合名稱的提出者,也是這個組合的實際領袖,他不僅在文學方面有很高成就,而且也喜歡禮賢名士,和建安七子裡面的人關係都很好,當時已經在奪嫡大戰中勝出的曹丕,在王粲死後,親自弔唁,因為生前王粲喜歡驢叫,還在靈堂之上,學驢叫為王粲送行。由此可見,

曹丕不僅文采好,還是一位性情中人。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接下來再說說曹丕,“文韜武略”裡面的“韜略”。

說到韜略,在與曹植的奪嫡之戰中,曹丕是絕對勝出的。曹植作為一位文人成就是很高的,但作為曹操的兒子,在雄韜大略上是遠遠不夠的,他的奪嫡失敗,其實就是因為他自己的隨性。幹文學的隨性一點好,但做皇帝隨性是萬萬不行的。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於曹魏的影響,曹丕是大於曹操的。曹操給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卻也是個爛攤子。曹丕剛剛繼位之時,曹魏上下不管文臣還是武將,都在觀望,當時天下三分,文官武將本來歸屬性差。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曹操不在了,他們自然會有重新認主的想法,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兵變。若無安國定邦之韜略,是很難維持的。

曹丕創立魏國後,一方面學著父親廣納人才,甚至比曹操胸懷還要寬廣,對待司馬懿他付以重權,雖然司馬家族最後篡魏,但司馬懿一生卻從未越禮。對賈詡、劉曄等人厚待有加,對歸降者誠心相待,還接納了蜀國的猛將孟達。所以在寬厚攬才方面,曹丕是絕對合格的君王。

在選拔人才方面,在三國戰亂時期,人才選拔其實是比較困難的,那時候還沒有科舉制,他恢復了太學教育,重視儒學文化,重辦禮樂,文化繁榮了之後,他還要求舉孝廉,對有才能的學子,不管年齡、戶口都可以舉薦為官。為了維護和貴族間的關係,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就是接班制,保證了士族祖祖輩輩都有官當,這種制度在魏晉南北朝一直沿用,弊端是有的,但當時創立是為了維護曹魏和士族的關係,他們穩定了,江山也就穩了。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曹丕繼位後就開始統一北方,曹操那時候,雖然北方有些地方是歸順曹操的,但都有自己的地盤和兵力,不怎麼聽曹操調擺。曹丕繼位後,先後果斷平叛這些勢力,算是實現了北方的統一。

當然,曹丕本身就是一個招黑體,他在位7年就英年早逝,對魏國而言,他是不瞑目的,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可歷史沒有如果。


作為曹操的兒子,他繼承父親衣缽,文學修養極高,屬於當時文人集團領袖,韜略上,他謹慎果敢,致力於疆域統一,善於吸納人才、改革弊端。總體說來,曹丕是一位合格且優秀的君王和政治家,他身上的魅力是不會被歷史淹沒的。

曹丕:一代君王,文韜武略,他的魅力不該因三國演義被抹黑


奪嫡大戰,手足相殘歷代都有,唐玄宗玄武門之變、宋光義燭光斧影、朱棣起兵篡位…對於君王而言,曹丕遠沒有如此冷血,他無意殺與自己爭奪世子之位的曹植,所以才有了七步成詩的故事保全了曹植,對曹彰也未迫害,這足以洗掉小說演義給他的抹黑。

若沒有曹丕,不可能有魏國的強盛,更不可能會有三國歸一的局面,在,《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的感情色彩下,大家需要真正走進歷史,瞭解這位文韜武的魏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