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韬武略并不输于秦皇汉武,却始终未窥视九五之尊位

东汉末年,一场黄巾起义,引出多少英雄豪杰指点江山。委身宦官家族之曹操曹阿瞒也在这时横空出世,东汉末年名士许劭曾如此点评曹操:

《后汉书·郭符许列传》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果不其然,曹操自讨伐董卓起兵后,在随后的东汉末年风云当中更是横扫各路诸侯,攻徐州、战吕布、迎献帝、讨张绣、破袁术、战袁绍、征乌桓,统一北方;饮恨于赤壁,望江而长叹。

曹操文韬武略,兵强马壮,文臣武将更是人才济济,九五之尊位如探囊取物尔,然其至死也未曾窥视。这是为何?

他文韬武略并不输于秦皇汉武,却始终未窥视九五之尊位

未能一统天下,自感功勋不及秦皇汉武而无颜面

曹操曾在《龟虽寿》诗作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公元206年末-207初年之间、准备南下征荆、吴之前,时年五十三岁左右。可见曹操一心想统一中国,实现心中的宏伟抱负,表示就是已经暮年也壮心不已。只是可惜横扫北方的曹操,终于饮恨于赤壁,统一中国的步伐被阻断。故而这位文韬武略不输秦皇汉武之人,是不会仅仅只得到北方一隅之地就称帝的。相比秦皇汉武,他曹操颜面何在?

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

夏侯惇的说法,其实就说明了曹操是以秦皇汉武为目标,想学舜、禹,行禅让之举,然后得善名流芳百世。不如此想他怎么会同意夏侯惇的建议?只可惜赤壁饮恨不能统一天下,不能达秦皇汉武之功,曹操自感有何颜面行舜、禹之事。

他文韬武略并不输于秦皇汉武,却始终未窥视九五之尊位

恪守汉臣本分,未敢逾越雷池半步

这一点其实我们可以从曹操《短歌行·其二》诗作中发现曹操的真实想法。

《短歌行·其二》摘抄: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意译: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有三份,他有其中的两份。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短歌行·其二》创作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之间。其时曹操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到建安二十二(公元217年)夏四月,献帝又命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曹操待遇的升级也昭示着权势的升级,他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此时天下并未一统,除北方曹操集团外,还有西蜀的刘备集团、东南的孙权集团等等。曹操、刘备、孙权那时还都是在大汉朝廷称臣,都是汉献帝的臣属。因此,除却曹操集团人士外,其余众人都疑虑曹操有代汉自立之心。此时曹操不得不赋《短歌行·其二》以表明心迹:汉献帝一代,之所以到现在还能保持刘汉的正统,是他曹操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曹操以周文王自喻,言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势下,仍遵命唯谨,持守臣礼,毫无不臣行为,应给朝廷供给的所需物资,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奉献。

他文韬武略并不输于秦皇汉武,却始终未窥视九五之尊位

雪峰居士评曰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中国历史经典故事足证曹操乃是一代“枭雄”,当仁不让,其文韬武略并不输于秦皇汉武。

然未能一统天下,只能恪守汉臣本分,不能窥视九五之位。退而求其次,以周文王自喻,为子孙谋一个帝王前程。虽如此,实乃愧对“枭雄”一词。后虽被其子追称“武帝”,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