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央视早年的有一档生活节目《生活提示》,有一期针对宝宝学步期使用学步车的情况,采访过几位家长,她们纷纷表示:

“八个多月就开始使用学步车。”

“会站着了,就开始用学步车。”

“宝宝会走了,就把他放学步车里面。”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最近,又在一篇关于育儿产品的文章中,看到了“学步车”位列最没用的育儿产品黑名单中,然而评论下却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学步车”很好用,其中一条评论还获赞最多。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市面上的针对宝宝的产品五花八门,由于家长缺少对育儿产品的科学认知,本以为是解放双手的神器,殊不知家长偷懒的做法会伤害到孩子。

一、宝宝学步路上的坑

新手妈妈面对琳烂满目的商品,对那些产品没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难免会掉坑,下面细数宝宝学步路上的那些坑:

1、学步车、学步带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2001年,美国儿科协会AAP发布一份关于婴儿学步车的研究报告,指出了学步车对婴儿造成的伤害和死亡事故,建议禁止学步车的生产和销售。

2004年,加拿大开始禁止销售使婴儿学步车。

欧洲专家曾对190名婴儿进行调查,发现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爬行、直立行走的时间普遍比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晚3~4周。

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是宝宝逐渐学会控制身体,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过早使用学步车会对孩子生长发育、身体等方面造成伤害。

(1)限制宝宝生长发育

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内,限制了宝宝的活动范围,使他们失去了爬行运动锻炼的好机会,再加上其他不良因素很容易使之患感统失调,具体表现为好动、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不易与人沟通等。

相比通过爬行自己学会站立、行走的宝宝而言,使用学步车的宝宝其身体发育就会有所放缓。

(2)对宝宝身体的伤害

由于学步车扩大了宝宝的视线范围,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周围的物品,如果家里物品摆放不当,特别容易对宝宝造成意外伤害。

宝宝在未经历过爬行,直接由坐到放进学步车学走,由于宝宝颈部肌肉较弱,头部重量较大,约占体重的18% ,学步车移动时,头部来回摇摆,极易给宝宝颈椎造成伤害。

(3)影响腿型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过早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容易造成腿部变形,比如我们常见的O型腿、足外翻、足內翻等问题。

即使宝宝利用学步车学会了走路,很可能会导致宝宝走路姿势异常,比如踮着脚走、双脚一瘸一拐的、走路内八字等。

同理,学步带同样是让宝宝借助外力在行走,不利于下肢发育。

2、防摔护具

前阵子为了宝宝学走路,又开始一整瞎操心,到某宝上一搜,各式各样宝宝学走路防摔的护具,其中最多的就是防摔头部保护垫和防摔头盔。看着似乎还挺有科学依据的,但实际上除了戴着挺可爱,其实毫无用武之处。

(1)防摔头部保护垫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一般情况下,宝宝刚学走路,下肢不稳摔倒时一般有两种状况:

一是,脚下踉跄两步,膝盖一分,一屁股坐在地上;

二是,重心不稳,身体一斜,屁股着地,但是手也会撑着。

除非遇到外力的直面冲击,宝宝基本不可能直直往后倒下去,那么防摔头部保护垫根本没有实际用处。

比如,我在宝宝7个月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个“小蜜蜂”的防摔头部保护垫,真的是可爱有余,实用不足,基本只能当个装饰品了。

(2)防撞头盔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美国法律规定,儿童上衣禁止出现拉绳。连帽给宝宝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宝宝很容易被连帽衫上的拉绳勒住,甚至引发窒息生亡等后果。

虽说防撞头盔不是连帽衣,但是头盔下方的可调节带子和连帽的拉绳却是一样的原理,都是潜在的危险物品,若宝宝在行进过程中,头盔不小心被外物勾住了,而宝宝又无力挣脱,极有窒息的可能!

而且防摔头盔只能保护了前额、后脑勺,万一家长分心没有照看好,宝宝不慎向前跌倒,脸部磕到尖锐的物品,岂是一个头盔能护得了的?

(3)学步鞋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关于学步鞋,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学步鞋就是宝宝学走路时穿的。其实不然,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足病医学协会(APMA)指出:只有宝宝学会走路后,才能穿学步鞋。

所谓会走路,是指孩子可以独立行走,没有踮脚,双手自然下垂,可以持续走上一小段路。

故宝宝学会走路之前,家长无需着急给宝宝穿鞋。

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鞋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学步鞋不是为了学习走路,而是为了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保护脚不受外界伤害。

所以,在宝宝还不完全会走路的时候,最好的选择是光脚!

光脚走路不仅可以刺激宝宝足底的神经末梢,促进宝宝感官发育,而且能使宝宝走路时抬头挺胸,形成良好的走路姿势,有利于身体的协调性。

如果担心宝宝的小脚丫受凉,可以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小袜子。或者为宝宝购入一双步前鞋,方便外出的时候使用。

步前鞋的主要特点就是软。一双好的步前鞋,要尽可能的接近赤脚效果。

步前鞋保护了宝宝小脚丫的同时,又不会妨碍宝宝一足底神经发育,既能保温凹造型,又不会像袜子那样容易频频离“脚”出走。

走路是自然发育的一个过程,家长不应该人为地去干预宝宝正常的发育过程。

二、给学步期的宝宝真正的保护

1、打造安全的居家环境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1)防撞条

防撞条堪称性价比最高的安全用具。桌椅板凳等尖锐的边缘,对于还在蹒跚学步的宝宝来说都是潜在的危险物品。

从宝宝能够自由爬行开始,就应该给家里来个大排查,将居家潜在危险物品全部扼杀在摇篮里,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

(2)不合适的玩具统统收起

由于学步期的宝宝特别容易摔倒,所以家里散落各地的尖锐物品以及大大小小的绘本、玩具等,务必及时收好。以免宝宝摔倒时意外撞伤,或者不小心踩到滑倒。

总之,宝宝所在之处,保证片“物”不留,即便摔倒了,也只是屁股疼。

(3)注意浴室、厨房等容易滑倒的地方

浴室、厨房通常是安全重灾区。

有水、湿滑、热水、炉灶、刀具等等,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议让宝宝远离浴室、厨房!如果有需要进入的话,一定要备好防滑垫。

2、游戏围栏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对于无法时时刻刻照顾宝宝的家长,游戏围栏是绝佳的育儿神器。

游戏围栏在宝宝学爬阶段就可以派上用场,当宝宝会站的时候,可以抓住游戏围栏的四周学习走路。

学步期间,游戏围栏不仅限制了宝宝的移动范围,而且杜绝宝宝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另外再配套使用加厚防摔的爬爬垫,这样即使宝宝摔倒了也不会太疼。

三、宝宝学步的正确“姿势”

1、学步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14个月

扶着沙发或桌子走

第二阶段:11~26个月

独立走,摔倒的次数逐渐减少

第三阶段:22~50个月

走路时能够随时停住,能在上下坡或路面不平的地方走

2、学步的正确“姿势”

在学步初期,家长可以扶着宝宝腋下或者让宝宝扶着等高的桌椅沙发学习走路。等宝宝初步学会扶走后,家长可以尝试离宝宝一定距离,拍手鼓励宝宝空手向你走来。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除了日常陪宝宝锻炼学习走路之外外,还可以根据宝宝实际发育情况,合理利用一些小玩具或者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宝宝练习走路的同时,还能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1)第一阶段:9~14个月

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是一个小宝宝推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靠背椅,玩得不亦乐乎。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在宝宝学走路的阶段,一个可以推动的支撑物就是宝宝最好的玩具。

推荐游戏:“学步筐”

①在洗衣筐内装一些衣物,让宝宝扶着站稳。

②宝宝推着洗衣筐,家长在后面小心看护。

③在宝宝走稳时,可以示意宝宝调转方向。

游戏小贴士:

①选择安全,空间大的场地,以免宝宝因为没有注意障碍物而摔倒

②如果宝宝还站不稳,可以多进行一些有坡度爬行练习,增强宝宝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因为爬是学会走的基础。

除了利用家里现成的物品,还可购买拖拉类玩具。宝宝拉着玩具走,不仅锻炼了上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平衡协调性,还锻炼了行走能力。

还可以通过设置障碍、引导宝宝拖拉玩具绕过障碍物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一款拖拉玩具不仅助爬、还助学步,锻炼宝宝多领域的能力。

(2)第二阶段:11~26个月

学步期的宝宝很喜欢拖着东西到处走,看到拖拽的物品随着自己的步伐移动,会让宝宝更喜欢走路。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推荐游戏:“有你的快递”

①快递盒上打一个孔,栓上绳子,再画上“车厢”和“车轮”

②家长拉着装了玩具的盒子,走到宝宝身边,假装给宝宝总快递:“宝宝,有你的快递。”

③让宝宝做快递员,给爸爸妈妈送快递。

游戏中家长和宝宝一起模仿生活中接收快递的场景,还能促进宝宝认知发育,减少与人交往的陌生感。

游戏小贴士:

① 用于“快递”的物品不要太重。

② 和宝宝一起装饰快递盒,比如画“车窗”和“车轮”,做一辆专属的“快递小车”。

另外玩具还可以选购“学步手推车”。学步手推车不同于学步车,更多的是依赖宝宝自身的力量和平衡感,也就大大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并且在宝宝推着杆走时,玩具能发出声响或其他变化,也激发了宝宝走路的欲望。

除了让宝宝推拉着练习行走以外,还可以在地上放一些球,让宝宝推动着小球进洞(桌子/凳子下面),锻炼手眼协调和方向感。

(3)第三阶段:22~50个月

该阶段着重锻炼宝宝的平衡感,提高独立行走能力。

还在用学步车、学步带?这才是宝宝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推荐游戏:“踏过枕头桥”

①和宝宝一起把枕头排成一排,形成一座“枕头桥”。

②让宝宝在“枕头桥”上独立走一走、跳一跳。家长在对面不断地鼓励宝宝:“一步一步,慢慢来,加油!”

③待宝宝到达终点,记得给宝宝鼓励噢。

游戏中搭“枕头桥”的过程,能让宝宝学会独立完成一件事,并增强其自信心。

游戏小贴士:

①可以选择不同填充物、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品,丰富宝宝的感官体验,但注意不要选择光滑材质的

②可以在“枕头桥”中间设置障碍物,比如一辆玩具车,让宝宝跨过去,会很有趣。

四、结语

蒙特梭利说过,帮孩子做事是容易的,教孩子自己做事是困难的,什么都帮孩子做好的,是懒惰的母亲,因为她只是让自己更有成就感,让自己的生活更方便。

大运动发展遵循着坐、爬、站、走的规律,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家长切忌揠苗助长,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宝宝适当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