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書,看到一句話:讀書容易,讀事更難,讀人更難!各位有何見解?

路邊小友


一個人的閱歷,是通過實踐和生活得來的,書本上的都是別人的經驗,只有經歷過看過,才能更透徹的看清事情的本相。但是這句話也不是絕對的,讀書多少決定了能力的上限,看透本質之後能給出更多的解決方法,這才是最關鍵的。

不讀書的人看問題比讀書的人看問題還深透,這樣的人只是鳳毛麟角。從根本上講,不讀書的人他的智商情商,看問題的角度,深度比讀書的人相差甚遠。但讀書還有一個行動的問題,人生經歷和書裡的經歷相互印證,比如孫子兵兵法吧,兵法能造就曹操這樣的軍事家,也能造就紙上談兵的趙括





“讀書容易,讀事難,讀人更難。”這句話很有道理。

書,事,人,是三種不同事物,但都離不開人,書是人寫的,事是人做的。人是高級動物,有著智慧的大腦和獨立的靈魂,每天進行著或簡單或複雜的繁瑣事務,而讀書就是人從小到大所做的重要的事。

【讀書】

從古代的私塾到現在的學校,都是人的讀書場所。有了安靜的讀書環境,有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進來讀書,以增長知識和見識。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許多人因讀書考取了大學,博得了功名,進入高層次的生活環境。只要有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讀書即可成功,因為讀書幾乎是一個人的事,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決心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讀事】

讀事分兩方面:一是自己做的事;二是別人做的事。

對於自己做的事,不難讀懂。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自己都清楚,有什麼難讀的?

難讀的是別人做的較複雜的事。由於不是親身經歷,自己對事情看不透、摸不準,所以難讀。許多歷史事情就是這樣的,當代人未能參悟。事過境遷,幾十年、幾百年過後,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都浮出水面,就不再難讀,人們也就在慢慢感悟,思考中明白,並從中吸取經驗。

當然也有千年之謎,至今無法讀懂。一般的事情隨著時間推移,會漸漸讀懂的。

【讀人】

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複雜和難懂的。讀人是需要時間,需要閱歷的。俗話說的閱人無數,就是這個道理。

讀人,需要時間。

兩個人初次見面,看當時表現只能判斷大概,況且有些人演技太好,你根本看不透。因此,要想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和真是性格,需要長時間的接觸,通過一起做事,一起交流,才能看清人的三觀和修養。

讀人,需要閱歷。

浮在表面的都是想讓人看到的,真正的心理活動是別人看不到、摸不透的。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夫妻,有時還看不透,何況偶爾打交道的人呢。

但是,有些人彷彿會讀心術,看人很準。見了面,通過幾句話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單純還是複雜,是友善還是敵對,是高人還是平庸……會看人的人一定是位智者,自己經歷太多磨難或挫折,經常揣摩人的心裡,透過面目表情和行為舉止即可讀懂一個人。

透過做事讀人,人和事緊密相連。

人生來就是做事的,因此通過做事能判斷一個人的處事風格。做事雷厲風行,乾淨利落,還是磨磨唧唧,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做事是條理清晰,涇渭分明,還是糊里糊塗,心亂如麻;做事是為他人著想,還是謀取私利……瞭解一個人做的事,就可讀懂一個人。

讀書,讀事,讀人三者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繫。讀書多了、理解透了,讀事多了、揣摩久了,也就學會讀人了。能讀懂人心,讀書、做事更容易了。




靜聽花解語


我認為這句話從相對的角度來講,說的非常有道理。

讀書,相對於讀事、讀人容易一些。認識字就能讀書,認識的字越多讀懂的書越多。不懂的詞語、成語、古漢語、生僻字可以查《新華字典》、《詞典》、《辭海》《古漢語詞典》以及大量的各種語言、文字類的專業書籍,還有百度等,可以說沒有查不到的。伴隨閱讀量、理解能力的增加,讀書變得不是啥難事,區別僅在於喜不喜歡讀書。

讀事,相對於讀書來講,就難度大了。一是事情都有多面性、複雜性,人們很難做到了解全面、認識根本;二是每個人對待同一件事情、同一個問題得態度不一樣,看待的角度不一樣,認識的深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更難認清事物、問題的根本。

讀人,就很難了,讀懂人就太難了。人太複雜,每個人因為出身、教育、經歷、修養不同,反應出了的脾氣、秉性、觀念、道德、處事哲學等都不一樣,人又善於變化、善於偽裝,徹底認清一個人沒個十年、八年的恐怕不行。我不是搞人事的,也說不太清楚,舉幾個成語吧,你就可見一斑。表裡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面是心非,陽奉陰違,陽儒陰釋,言不由衷,兩面三刀,笑裡藏刀,口蜜腹劍,人面獸心……,你說讀懂一個人難不難?真難!

不知道你怎麼讀懂人的,反正我活了50多年也不精於此道,所以不想那麼多,自己好好做人就行了。





九思堂筆記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雲夢。

讀書

對於我們而言,每個人出生都享有九年義務教育,這是國家實行的政策,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讀書,讀書就是我們享有的權利,同樣我們能夠通過讀書不斷地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讀書相對於讀事和讀人來說容易多了,讀書只要我們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再找一把舒適的靠背椅,一杯香濃的咖啡,一個人靜靜地讀著書,沒有什麼比這更容易的了。

讀事

讀事相對於讀書而言,就要更高一個層次了,如果說讀書只是陶冶我們讀情操,那麼讀事就要我們在此基礎上運用我們的經歷去理解,比如老闆交代你安排一下明天見客戶的流程,那麼你就要了解這名客戶的信息,這名客戶有什麼喜好和忌諱,還要考慮各種可能會出現的變故等等,所以老闆交給你的不止是安排這麼簡單,如果處理不好說不定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讀事相比讀書更難。

讀人

都說人心叵測,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一顆讓人琢磨不透的心,這在處理職場和同事老闆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有些人你對他而言做什麼事都是舉手之勞,例如給同事泡杯咖啡,領個快遞,送個文件之類的,但一旦你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他卻總是找理由推脫掉,這就是所謂的知人知面不知心。還有“酒肉朋友”,有些人只要你有酒宴就會和你稱兄道弟,但在你家庭出現變故需要用到錢的時候卻關機甚至拉黑,所以說讀書、讀事都不如讀人心難。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謝謝。





初識雲夢


我高興受邀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就說說我的幾個觀點:

1.讀書

關於讀書,人的一生中離不開書的,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需要讀不同的書。每個人都要經歷義務教育,這個時期讀書就以課本為主,其他課外書籍為輔。到了高中大學時,也是這樣相輔相成。進入社會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需要的書來讀了。每個階段所讀的書都有用處的,讀書是一個累積知識和能力的方式,等到你用的時候就可信手拈來。

2.讀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會仔細地思考這些,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以前從不用心去思考這些,把事情都想得很簡單,直到我遇到一位姐姐她提醒了我,教我怎樣去分析事情,別人展現出來的是什麼?所通過這些展現所要表達的是什麼?等等,其實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因有果的。我真心感謝這位姐姐給我指點迷津,讓我在自己的人生中收穫很多。其實,讀事也不是很難,難的是你自己是否用心去讀。

3.讀心

有句話不是這樣說嗎?世上最難懂的是人心,也有“人心難測”這個成語。

這也是要根據情況而定,不是人心難懂,是你沒遇到能懂你的人,這個人可能是朋友,親人,愛人或許是陌生人……當你的人生中能遇到和你三觀一致的愛人時,懂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了;當你的親人和你相處是溫馨和諧的狀態時,那麼懂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當你的人生遇到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時,那麼懂不僅是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的事。所以,要讀懂人心就一定要用心用情去對待你生命中的人和事。

這是本人的一些觀點,希望能對你有一點點幫助,謝謝。


川妹子彭彩竺


書上的內容是人們經驗的總結,是各種知識的彙集。用文字表現出來,供人們閱讀,認知,學習,運用,不懂不解之處可查資料。事,就不那麼簡單了。必須去做,去踐行,親躬操作,做過之後才能體驗出其中的滋味。讀人更難,千人千面,靈魂深處的東西誰要看不見,摸不著。只有長期接觸,才能有所瞭解。城府深的人,情感不外露,更難了解。所以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法。所以,題目中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步蘭香407


其實這三樣都不易,讀書易嗎?不易,老人常說,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上甜,沒毅力恆心坐不住,學習能力差,書是讀不出來的。讀事更難,對呀,文化底蘊不高,看不透事情背後的真相,千絲萬縷盤根錯節,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至於讀人更難,更對,所謂,越不過的滄海,看不透的人心,難上加難。梅花香自苦寒來,多讀書好。



滄海一粟泰山


讀書容易,讀人很難,想要真正地讀懂一個人,或許我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我們渴望被理解,同時也想盡辦法去了解別人,但是最難懂的就是人心。有的人在你有錢有勢的時候,恭維你,在你落魄的時候遠離你,但是請不要怨恨,只是過去你可以幫助他,但是此刻你已經沒有可利用的價值,只能說你看錯了人。有的人在你傾訴心腸的時候,滔滔不絕,但是私底下又何嘗不是隱藏著對你的不滿。看人,要放眼去看,不能只看表面。只看眼前之景的人,永遠看不到山那面的風光,只看眼前利益的人,永遠不能成大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事要有遠見。想要做好人,就要不斷的從失敗中得到教訓得到啟示,學會總結,知錯能改,放掉改放掉的包袱,經常反省自我。以誠待人,以謙虛的態度做事,端莊自己的態度,做好自己的事,學會尊重。歲月如梭,回首昨天,積累好經驗,把握好今天,珍惜機遇,計劃好明天,展望未來。


用戶6180549354


坦率而言所謂讀書容易的觀點實難茍同,每個人的文化知識結構掌握程度不同,因此感受有異。例如19世紀德國黑格爾的著作,《邏輯學》,《歷史哲學》《政治論》《認識論》《形而上學》《宗教》,《美學》等若非專業學者實難讀懂悟透。而這些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之一。還有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又有多少人真正讀過並理解其中內容。至於讀事,讀人之難不過生活中人情世故而己。中國有句話叫作''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以及閱歷的豐富,接觸的人及世物愈多自然就能增強歷事閱人的能力。社會本身就是一個課堂,更象本書,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學習,領悟就會有所收穫,有何所難?!





劍秋954


筆者認同讀書易,讀事難,讀人更難。這是因為:

(一)讀書易。書是成品,已經相對固態。所謂易,有沒有興趣閱讀,讀多讀少,讀沒讀懂,讀後取捨,能否有所啟迪與獲益,都取決於讀者自己的選向與追求。但須說明的是,“攜書如歷三千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如逆水行舟",實際上讀書並非易事,飽覽群書,從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沒有決心與毅力是不行的。

(二)讀事更難。是因為“世事如棋局局新",大千世界沒有永遠固定不變的東西。故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之說。所謂難,往往因為智慧、閱歷所限,對面臨"事"的真與偽、表與裡、動與靜、優與劣、善與惡、玄與白往往看不懂、弄不明、解不了。

(三)讀人更難。這是每個人一生一直不斷實踐回答的課題。世事中最難處理的就是人際關係,正如古云:“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增廣賢文》一書對人性的描述可謂入木三分,淋漓盡致。在社會實踐中,在這一"答卷"面前沒有一人能滿分。

筆者認為,在讀書、讀世、讀人這三大人生課題面前,不論其出身、宗教背景如何,不論其文化、閱歷多少,也不論其素質、能力高低,都得正面面對,認真學習,端正態度,健康內心,積極向上,勇於拼搏,在紛雜多變的世界中增強識別、判斷、駕馭能力,在修身齊家立業上勇當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