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讀書,讀名著真的會改變你嗎?

李勇材


讀(名著)能否對你有所改變、這必須取決於你是否(進入宇宙虛空日月星辰與大地生命的角度)去觀察鑑照(真實整體生存的角度)去取捨……這……就是與否格物之改變!





華繼善


不一定一下子就可以改變你,但是一定是潛移默化式的改變你認知,進而影響你的行為,最終在做事的態度上有所改變。

我是一個讀書愛好者,這麼多年了一直都在看書閱讀,最近一兩年開始堅持寫文章。回顧我的成長道路,讀書、讀名著是真的對我的生活有影響的。


我讀書的習慣是初中開始的。當時學業壓力不是很大,有空閒時間。我有個同學,他姐姐是語文老師,比較年輕,愛看書,家裡有不少存書。於是他就把家裡的書拿過來學校裡看,他看完然後給我看。我就是通過他,讀完了第一部大部頭名著:路遙文集五卷集。都是路遙發表的一系列作品,《人生》啊,《平凡的世界》啊,隨筆集《早晨從中午開始》啊這些。

那是幼小的心靈第一次接受思想的洗禮,原來作家是這麼回事兒,有這樣一群人擁有這樣的靈魂,在另外一個地方,有人會為生活這樣打拼?從此孫少平、孫少安的名字刻入了我的腦海深處。孫少平,攬泥瓦工,幹最辛苦的體力活,還不忘記追求自己的夢想,理想的生活,保持天天看書的習慣,最終影響到了現在的我。

當時我叔叔是學校裡的班主任,他辦公室裡經常有學校訂閱的最新雜誌《中學生閱讀》,其中有個欄目是學者談讀書。都是各個大學裡知名學者和作家,談他們成長路上讀到的文學名著,經典書籍。就是通過他們的介紹,我當時聽說了很多文學名著的名字,比如《林海雪原》啊,比如《青春之歌》啊,比如《家》《春》《秋》啊,比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啊這些書。當時就在我心裡模糊種下一個念頭:如果我全部都讀完他們所說的這些書,我是不是就可以當作家了呢?雖然以後能不能當作家我不知道,但當時我每週寫的作文,還是比較好的,經常會被語文老師,拿出來當作範文來朗讀。不少女生借我的作文本來讀,極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說實話,當作家的夢想,就是從那個時候隱隱開始發芽的。

上高中的時候,高一的班主任是歷史老師,文史哲不分家,他也是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我就是通過他,第一次發表了一篇詩歌,在我們的校刊《潁河》上。不要小看這樣一份校刊,當時全校師生四五千人,校刊是兩個月才出一期,想要在上面發表文章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我和他經常一起談讀書寫作,琢磨了好久的一篇詩歌,拿給他看,他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然後我才有勇氣投稿。然後就這樣發表了。開心了好大一陣子。

那個暑假的時候,他還借給了我四本書,都是最新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比如張仲平的《抉擇》,後來被拍成了電視劇《生死抉擇》。阿來的《塵埃落定》,一個西藏土著的當代變遷史。就是靠著這幾本書,我和當時的一個女同學,約定了暑假的某一天去某一個地方換書。那是我年輕時候,做過的,後來經常回憶的比較浪漫的事情。

那個時候對讀書寫作這件事情,沒有一個系統而科學的認知,一切都是靠著懵懵懂懂的衝動去摸索,不一定找到了哪本書就開看,有了感覺了,就什麼也不想的寫出來。都是非常矇昧而原始的狀態。認識了幾個文學社的朋友,有幾個愛寫作的,現在還經常聯繫。有人詩歌獲了獎,還有人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而我自己,到現在也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績。



但是愛看書的習慣,真的是保留下來了。記得剛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在澳門,當時和同事一起聊天,說下班了都在幹嘛。他們都知道我是個書迷,下班了肯定又在看書。可是他們認為我就是讀網上的那些玄幻小說,不是的,我對那些書看的不多,我主要看的還是一些文學名著,經典書籍。這麼多年了,我去過很多城市,搬過多次家,可是有一本書一直伴隨著我,就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什麼要一直帶著這本書呢,就是看到很多作家的推薦,我自己也特別喜歡讀這種文字典雅的故事。

一本文學小說為什麼能夠成為經典名著呢?一定是因為它塑造了一顆偉大而卓絕的靈魂。比如我讀《悲慘的世界》,就是被冉阿讓這樣一個人物形象而震撼。他本來就是個剛剛出獄的小偷慣犯,又一次選擇了盜竊。可是因為這次是偷的一個牧師家的銀器,這個牧師選擇了原諒他,當作是送給他的,讓警察沙威放了他。從此,他的命運發生了劇烈而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多年後,他成了另外一個城市的名聲絕佳、眾人擁戴的市長。當初一直追查他警探沙威,都因為這件事情而瘋了。作者雨果的那句名言:比大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因為此故事而名揚世界。

人生兩大樂事:讀好書,交高人。讀經典名著就是和這些偉大而卓絕的靈魂交朋友。我們的生活可以很簡單,但是我們的精神生活一定要很豐富,和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偉大的靈魂交朋友。田無半畝,心憂天下;活在當下,神交古人。孤坐每覺千夫指,獨行猶如萬人睨。這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外在世界的豐富,一定源自我們內在精神世界的富足。我們讀好書,交高人,就是為了在內在精神上有所提升,立志做一個志存高遠的人。我們不一定要攀登高峰,但是一定要在心靈上樹立一座高峰,知道自己不斷地攀登的方向。


作家楊文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毫無疑問,讀書是有用的,讀書也是能夠改變自己的。


互聯網的發達,導致了紙質書的逐漸消失。互聯網信息的繁雜,也使現在的誘惑越來越多。雖然每個人都知道讀書好,可是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去讀書,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讀書是個苦差事,就像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卻不願去吃學習的苦。而讀書它確實是一個苦差事,因為它不是讓人輕鬆的笑一笑,它是在讓人思考,讓人在學習。正如古人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講一個我自身的故事吧!初中開始接觸小說,就是那種大家都很喜歡看的那種小說,類似於穿越啊,修真啊,霸道總裁啊,校園愛情故事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大家就拿出自己每週的生活費去書店裡去租書,一本書這個看完那個看,雖然沒有什麼營養,但是那時候卻是樂此不疲。到高中的時候,很慶幸,那時候家裡人為了聯繫方便,給我配了一部手機。自己就每天晚上在被窩裡偷偷看小說,三年時間,看了無數本小說,當然也沒有什麼營養,那時候沒有這種意識。結果就是三年時間把自己的眼睛完全弄得近視了。到了大學時候,再看小說的時候,突然就覺得小說的套路和情節自己一下子就看透了,覺得那種小說沒啥意思。就開始看有營養的書籍,自此,看書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且在看書的道路上一去不返。現在再看小說就會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等,我想這就是不同。到了大學,反倒讀書的人很少,就我自身經歷來說,大家一看到我在讀書,就說,你習慣好好啊,還讀書。你說話好有道理啊,還讀書。其實,我自我本身覺得還好。我想,這就是讀書帶給自己無形中的改變。

就我讀書經驗而言,我覺得讀書也是有捷徑的,讀書也是講究方法的。

1.明確閱讀目的

“為什麼有的人努力學習了卻沒有結果呢?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只是以過程為導向學習,而沒有以目標為導向。”

有目的的閱讀和沒有目的的閱讀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當你開始閱讀之前,先花幾分鐘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閱讀這本書,我想從這本書裡學到什麼?再帶有目的的去閱讀,這樣你的主義裡就會集中在你的問題上,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專注於搜索答案,而收穫的更多。就像你想學習理財,那你就去閱讀理財類的書籍,你想了解歷史,那就去閱讀歷史類的書籍等等。

2.要有時間意識

事實說明,不是說你花的時間越久你閱讀的效果就越好了。這一點,大家肯定有深深的感觸。

李笑來老師曾說過:“注意力>時間>金錢”。

所以,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意識,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有好的閱讀效果。建議大家每次讀之前,都給自己制定計劃表。自己完成計劃的時候,適當的給自己獎勵。

3 要選擇性的閱讀

有人說一年讀100多本書是怎麼做到的。那麼,怎麼算是讀完一本書了呢?不是一定要一個字一個字看過才叫讀完一本書。並不是說一本書必須要從頭讀到尾,全部理解就行。

事實卻是,二八法則普遍存在於任何事物中,就連讀書也是如此,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佔整本書的20%,而且這20%中最重要的也就僅僅4%。

就像我們自己在寫論文的時候,其實introduce那麼長但是並沒有什麼用,重要的是conclusion和process。

4. 邊讀書邊做筆記

如果我們想把一本書中的重要內容內化掉,通過做筆記可以找到那重要的20%和20%中僅有的4%。少而精的內容更容易讓人記住,通過做筆記也讓自己更加深刻。所以說,讀書中做筆記是必不可少的,並且一定要邊讀邊做。

5 製作讀書的思維導圖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製作思維導圖的軟件,我平時用的就是億圖,簡單好用。讀完一本書後,根據書中的筆記製作成思維導圖。在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又再一次加深了對書中重要內容的理解,將書從厚讀薄,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無形中也提升了我們邏輯思維和總結歸納能力。就像我們寫論文之前也會利用思維導圖搭好基本的論文框架,然後再一步步的填充。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和氣質,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chen木頭先生


讀書影響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的認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日積月累堅持讀書改變的是個人的形神之氣。當然每個人的領悟能力不同,從書中吸收到的營養也各不相同。

說說我自己吧,小時候家裡很少買書,僅有的幾本連環畫翻來覆去的看,後來讀小學了,父母給我訂《小學生月報》,涵蓋各種有趣的科學小知識,優秀的學生作文,隨著閱讀的積累,瞭解的知識越來越多,不滿足於報紙。悄悄的讀叔叔們的高中課本,偷偷的讀其中的小說。讀小學時花木蘭的機智勇敢和愛國銘記在心,《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種植在腦海裡。

初中後,叔叔們經常給我買小說,《復活》《堂吉訶德》之類的,當時不理解裡面的人物角色,後來再重讀後,逐漸瞭解人物的多面性。在學生時期的每個階段對閱讀一直很執著。高中時學習緊張很少寫東西。大學後近校文學社,經常投稿刊發。剛工作時,公司辦有自己的報紙,每個月員工投稿,一開始自己不是很有信心,領導鼓勵我說你喜歡寫寫畫畫,嘗試著投了一篇,一投還是真被選中刊登了。當時公司有十多個部門,每個部門人數不一,基層部門有近千人,財務部也有十多人。稿子被刊發給我是一個鼓勵,至第一次刊發後每月必投從未間斷過。

我一直保持讀書買書的習慣。每個月都去圖書館借書,從不間斷。過年前特意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書,乘著假期給自己補養。這個特別的年幸虧有書豐富著自己的假期。



如靜思無邪


個人理解,讀書,是非常有益處的。書,有很多類,每一類書籍都對我們有不同的的啟示教育意義。讀書,分快讀和精讀。快讀只是能讓我們瞭解這本書講了些什麼,精讀一本書卻能讓我們快速成長。所以,精讀一本書,需要投入很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

比如讀名著,可能會改變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有可能並不會有什麼改變。一部好的著作,是需要我們在閱讀中一遍讀一遍理解和分析著作中的人物、情緒變化、處事態度,行為方式,以及擁有的能力等,會分析人物的時代背景和個人所處的環境,個人的身心需求,所做的選擇和決定,堅持了什麼,放棄了什麼,他的人生是一個什麼樣的軌跡等等。

再比如讀歷史記實類的文學,在一個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誰,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在同一個時間,在什麼地方,另一個誰,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一個時期,這些人,所做的事情,被稱作了什麼時代,等等。

消遣類的讀物一般都是打發時間的,但並非都沒有益處,只是,需要花掉很多時間,在比較大量的這類讀物中去大海撈針,獲得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簡而言之,快讀書和讀消遣類的書,對我們的價值意義並不是很大,精讀書、讀名著,對我們三觀的形成和樹立,確實有極大的幫助。


火舞冰河


名著經典一定要讀,而且必須要讀懂,你才能做到與人類的先行者共舞,讀不懂就是瞎耽誤功夫,浪費時光。

現代人有個通病,書都沒讀出個所以然,對書中的一個沒整明白的問題,便吹毛求疵、自以為是,看到一就說是個一,永遠都整些消極膚淺的,很可悲!

不妨細想一下,能夠與人類的先行者共舞,你會吸收多少智慧?你會很容易化解自身的矛盾,當你遇到世間任何事,都有智者跟隨你左右。

那你覺得會不會改變任何人呢!別問傻問題,你該去讀書。謝謝!祝健康平安!注意防護!



素素56792842


名著裡包含許多知識與智慧,讀懂了名著,能豐富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讀多了名著及諸多其他書籍,能知天文地理,通古博今。也許改變不了是正直或是世故圓滑的本質。但知識面寬了,做事可以借鑑,會舉一反三。總之,讀書比不讀好,有知識與無知識差別是很大的。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長知識、長見識。

紅樓夢裡的薛寶琴跟父親經商去過很多地方,見多識廣,有知識、有見識,很受姐妹們喜歡;寶釵從小無書不讀,雖年輕卻無事不通;黛玉五歲開始學四書,到賈府時,四書就讀通了,完成了基礎課的學習,為以後成為詩仙打下了基礎。

名著是古今許多作品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多讀大有益處。


樂觀ww


不讀詩,無以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開卷有益,這些都充分顯示了讀書的積極意義。

讀書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身居僻壤,交通不便,小時候讀書便成了瞭解外面世界的最佳方式。書裡有美麗的西雙版納,多彩的貴州,有文明古都西安……不得不說在沒有電視機的年代,書籍像一位良師益友陪在身邊,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種種樂趣。

稍大一點,喜歡看地理科學,也喜歡人文歷史,從浩渺無垠的星空到海底新能源,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到工業革命,書籍豐富了我的知識,也讓我越發喜歡讀書。這個時候還有各種的思想政治,讓我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何為假惡醜。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如今,畢業數年我依舊熱愛讀書,我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讀書更像是我的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我相信,讀書這個習慣終將伴我一生。


珠露2


讀書不管是名著還是其他,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還是有道理的。名著不假,也要在合適的年齡讀合適得書。有的書是個工具,有的為實用,有的純粹是為了休閒娛樂,至於陶冶情操什麼的,現在小學生都開始研究紅樓呢,出來個寶玉那種書呆子,不通事物,於國於家無望。書要挑著讀,名著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尤其是以後的社會,書是給自己讀的,不一定非名著不可。合適,需要,喜歡就好了。畢竟以後是智能社會,一個人的領悟能力和社會的接軌能力可能是名著不能提供給你的。


口罩姐專說百姓事


是的,讀書是我們對知識的認知和掌握,不經意的就會對我們的思考能力產生不可迴避的影響力。讓我們對於事物的判斷和決定有著不可迴避的影響。

這種改變也許都是在潛意識當中不經意的深刻影響著。簡單的舉例來說,比如我們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的經歷,對我們的成長和個人生活事業發展行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影響。

所以,有個詞叫學無止境,我們一直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和補充自己的知識能量,而這些知識的認可和接受,都改變了此後對於任何事物的判斷和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