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發燒站不起來怎麼回事?

苗鄉小蒲


一、營養不良

仔豬發燒後必定會嚴重影響採食,一般發燒3天豬都不怎麼吃食,只會喝點水,不吃料體內缺乏能量物質,就會表現出後腿無力,走路晃的症狀。所以,我一直主張,豬群發病後加藥一定要在飼料或者飲水中加足夠的葡萄糖(一噸料加20公斤或一噸水加10公斤),給病豬提供額外的能量補充。

這頭小豬可以嘗試單獨飼養,在飼料裡面加上葡萄糖看能否改善。

二、腦炎後遺症

比如腦炎型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都會導致仔豬出現腦炎症狀,而且都會有發燒,所以有可能是因為疾病預後不良導致的後遺症。

若是這個問題那就沒有特別好的方法,打點Vb1、6、12都可以,這個就類似於人得了腦血栓後的後遺症,只能加強護理慢慢恢復。比如單獨放在一個欄裡飼養,使用稍微好點的飼料,慢慢可能會好轉。




戶外姐妹


1比如腦炎型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都會導致豬出現腦炎症狀,而且都會發燒,都有可能是因為疾病後導致的後遺症……都會造成豬站不起來……

2豬發燒後一定嚴重影響吃食,一般發燒2~3天都不怎麼吃食,只會喝點少許的水。不吃食身體內缺乏能量物質和造成營養不良,就會出現後腿無力……都會造成豬站不起來……豬發燒後可在飼料或者飲水中加葡萄糖,給發燒的病豬提供能量補充,這樣會對發燒的病豬有所幫助和改善……




悟空嘻遊記


豬發燒不退站不起來有可能是以下這種情況

造成大量豬瘟,豬瘟和因素,因為這種疾病的病因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各種農民的實際發病率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說一兩句話明確,從臨床症狀點,主要以發熱病例佔80%。通過徹底的診斷才能確診。目前流行的,基本上是如下的疾病,每種疾病的臨床症狀,現可描述如下,以供參考病變和控制方法。 A,豬瘟溫度升高到40-42℃左右,持續不退。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抑鬱症,前列腺喜睡,寒顫,或鑽一堆草躺在擁擠的巢。弓彎腰站立和行走,四肢無力,行動遲緩,搖擺不穩,眼結膜充血,有膿性分泌物,先便秘,腹瀉。耳朵,腹部,四肢內側等,還沒有褪色的紫色指壓止血。病變部位:全身淋巴結腫大,外周血,紅色和白色的大理石樣相混合。腎顏色變淡,表面針尖大小的出血。脾腫大,出血邊緣出血性梗的表面突出。在大腸黏膜回盲部鈕釦狀潰瘍慢性病例。預防:本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阻止。 1,平時加強管理,提高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2,定期注射疫苗,以排除母源抗體(含其他獲得性抗體)的干擾可以提高疫苗接種劑量(2-4份/頭)0.3,豬瘟的發生,豬瘟疫情或受大劑量的豬熱疫苗10-15威脅地區的封頭劑/頭,應急接種。增加劑量的疫苗接種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最好方法,也是有效的措施,對抗非典型豬瘟的發生。 4,當豬群豬瘟發生時,應迅速隔離豬豬消毒,而豬對症治療高免血清緊急注射,同時應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感染。二,豬流感豬體溫升高到40-41.5℃左右,有時可達42℃左右,食慾減退或廢絕,抑鬱,肌肉和關節疼痛,常臥地不起,呼吸急促,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又乾又硬大便,眼睛,鼻子出粘液分泌物。病變: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和支氣管粘膜充血,有大量的泡沫狀表面粘液,有時混有血液。教育部肺部疾病,如鮮牛肉狀的紫色。預防:目前沒有治療這種疾病。 1,用消炎藥熱,肌注安乃近3-5毫升的30%,或善治的感覺。 2,控制繼發感染,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3,內服中藥,方劑:金銀花,連翹,黃芩,柴胡,牛蒡,陳皮,甘草煎湯內服每次10-15克。一旦使用上述方法畜群每三天可以恢復。三,肺部疾病,體溫升高至41-42℃左右,消化不良,粘膜青紫,腫脹,發熱咽乾,口呼吸,被犬坐姿勢。咳嗽,呼吸困難。皮膚紅斑和紅點。膿樣鼻涕。病變:主要是融合性支氣管肺炎,頂端葉子,葉子,葉子的中間葉和隔膜的前緣為“肉樣”或


智鑫園林


這是致病性鏈球菌引起豬的關節炎症。鏈球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點是潛伏期短,病程短,傳播快。發病通常在1一3周齡的仔豬上。

發病原因: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其次是牛、馬、羊、雞、鴨等家畜,通過口、鼻帶菌唾液和肛門排出的帶菌糞尿、血液,汙染水源、食具和環境傳播,通過多種途徑傳染豬。

病豬症狀:病豬體溫升致42一43度,不食,精神沉鬱,呼吸急迫,臥地不起,四肢關節腫大,跛行,站立困難。病程在一個月以上,最後因極度衰竭癱瘓麻痺而死亡。

預防措施:豬舍不能過度擁擠,加強通風透氣,保持豬舍和場地清潔,堅持消毒制度。同時,注射豬鏈球菌多價滅活疫苗進行預防,也可以選用藥物預防。如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任選一種,按每噸飼料600一800克添加,連用七天。


藥品治療:可按每千克體重青黴素20萬單位,慶大黴素1萬單位,加適量氨基比林,稀釋混合後肌肉注射,每日2次。也可用林可毒素每千克體重10萬單位加地塞米松2毫克肌肉汪射,每日2次。


5781598700416


你好,夏季天氣持續高溫,溼度大,常發病除了豬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病、腹瀉、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和弓形體病等。 根據你的描述,可能是豬鏈球菌病。發病特點:突然發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豬患感冒發燒後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症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於兩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側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後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後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3天死亡。 防治:近年來,該病病原體對多種抗生素已產生耐藥性,給臨床治療增加了難度。但肌注強效阿莫西林15毫克/公斤61體重,2.5%恩諾沙星注射液2.5毫克/公斤61體重,每天1次,連用3天,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豬瘟時,還要全群緊急接種豬瘟疫苗。







大鵬闖關東


豬站不起來有幾種情況:

一、不會站

豬隻出現不會站立的情況是由引發腦炎的疾病引起的,比如乙腦,偽狂犬,腦炎鏈球菌,豬水腫病,副豬嗜血桿菌。

1、如果母豬感染乙腦,偽狂犬,多發於哺乳期的仔豬,病豬側臥,無食慾,發生此種症狀的豬隻無治療價值,只能加強疫苗防疫來避免此類病症的發生。

2、腦炎型鏈球菌,副傷寒,副豬,水腫是細菌性疾病,有典型的神經症狀,病豬發熱,划水游泳狀,不食,可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腦內壓,發病早期使用頭孢或磺胺,必要時配合地塞米松,治療效果較好;發病中晚期治癒率較低。

3、脊椎問題,後肢麻痺,後腿無力,只是前腿拖著走,強行扶起來,一鬆就又坐下了,有食慾,飼料放在嘴邊能採食,這是脊椎問題。可以給B族維生素和興奮神經的藥物治療。

二、不敢站

鏈球菌,副豬,豬丹毒,口蹄疫都會引起豬隻站立時的疼痛,導致豬不敢站。

1、鏈球菌、副豬引起的關節炎,有患處腫脹,發熱,可以穿刺來判斷,一般情況下,膿液是鏈球菌,黃色水狀是副豬,鏈球菌,丹毒對頭孢類抗生素敏感,用藥效果快,副豬治療效果較差,因為散發,血清類型較多,可用頭孢加喹諾酮類治療。

2、口蹄疫,母豬蹄裂,會導致豬蹄部受傷,打青黴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地面墊上土或草木灰,防止地面打滑,一般過幾天就會恢復健康。

3、腰椎輕微受傷,強行拉起,可以走兩步,可打抗生素和氟尼辛葡甲胺,要驅趕運動,如果不運動,可能導致癱瘓。

4、人肚子痛知道用手按著肚子,豬肚子痛就會趴在地上,四蹄收於體下,出現這種體徵,可能是豬消化系統的疾病,可按腸胃疾病治療。

三、想站卻站不起來

在養殖現場有時會遇到一些想站卻站不起來的豬隻,將其強行拉起時可以站立,但是四肢發抖,而這樣的豬是由於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的,需要補鈣補磷,同時需補充維生素。

拓展資料: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分析集中常見的會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病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母豬產後癱瘓

如果你家母豬剛生產完,在哺乳期時癱瘓不起,那很可能就是患了產後癱瘓。一般來說母豬日糧中含有較少的鈣、磷,或者二者搭配比例不當是造成母豬產後癱瘓的主要原因。

治療: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輕,主要是後肢出現跛行,可及時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品質優良的骨粉和鈣片,並堅持每天進行1~2小時的驅趕運動,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

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重,可靜脈注射100mL~150mL1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10%氯化鈣注射液,注意確保氯化鈣注入到靜脈內,不允許漏至皮下,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也可靜脈注射添加有適量維生素C和10mL20%安鈉咖的5%葡萄糖注射液。

2、仔豬八字腿

生產中表現為仔豬出生後即後肢劈叉,呈犬坐狀,行走困難;少數表現為前後肢都趴地,根本無法站立。一般認為是母豬體內黴菌毒素蓄積,或者妊娠母豬飼料中硒、蛋氨酸、維生素E和膽鹼不足。

治療:首先通過人工單獨護理保證其初乳的攝入,吃奶困難的可人工擠奶20mL餵給,吃足初乳後,先把兩後腿用膠帶拉到正常腿距固定,然後用細繩一端繫牢仔豬尾巴,另一端打活結栓在產床鋼管上,目的是強行讓仔豬後肢站立著地,防止其坐下。這樣就防止了被母豬壓死。母豬餵奶時及時將活結打開,護理其吃奶,一般2天左右便可成功。對於前後肢都是八字腿和弱小八字腿仔豬無治療價值,應及早淘汰。

3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一般是在7到10月份高溫潮溼季節易發。其中關節炎型鏈球菌病表現一肢或多肢的關節腫脹、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

治療:青黴素4萬單位/kg,肌內注射,每日2~3次,連用3~5天;或頭孢噻呋鈉,10~20mg/kg,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或用大劑量青黴素和鏈黴素混合肌內注射,連用3~5天。

除此之外還可使用中藥治療,處方: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0g,金銀花20g。用法:水煎去渣,拌料飼餵,每日2次,連服2~3天。


農家人老李


豬高熱不食是豬疾病常見表現症狀常見表現症狀豬瘟藍耳病鏈球菌豬丹毒附紅細胞體弓形等疾病都會導致豬高熱豬食慾不振等疾狀臨產治療診斷吋根椐表現症狀綜合分析以免誤!

診治嚴重後果


11家光哥團廣西陳大大


發熱的分型

分型的方法有多種,為了便於對疾病的鑑別診斷,現介紹

以下兩種方法。

3.1 按病豬體溫升高程度分型

1)微熱:

超過正常體溫1 ℃左右

(即在40℃~41℃之間)

常見於乳房炎、

胃腸炎等局部炎症或某些慢性傳染病,

如慢性

豬瘟、

副傷寒等。

2)中熱:

超過正常體溫1℃~2℃

(即在41℃~42℃之間)

於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如急性豬瘟、

流感等,

也見於肺炎等局部

器官感染。

3)高熱:

超過正常體溫2℃以上,

即42℃以上。

常見於急性

傳染病和廣泛的炎症,

如豬瘟、

肺炎、

流感、

大葉性肺炎、

小葉性

肺炎、

急性彌散性胸膜炎、

腹膜炎等。

4)最高熱:

超過正常體溫3℃以上,

常見於嚴重的急性傳染

病,

如丹毒、

炭疽、

急性敗血型鏈球菌病等。

3.2 臨床上常常每日對動物定時檢測體溫兩次,

並逐日將體

溫記錄連接起來,

構成體溫曲線,

稱為熱型。

按病豬的熱型曲

線分型

1)稽留熱:

即高熱持續數天不降,

且晝夜體溫溫差在1℃以

內。

這是致熱原在體內持續存在並不斷刺激體溫調節中樞的結

果。

常見於豬瘟、

丹毒、

流感、

大葉性肺炎、

豬急性痢疾、

急性傳

染性胸膜肺炎等。

2)弛張熱:

即晝夜體溫變化超過1℃,

但不降至正常體溫的

狀態。

常見於小葉性肺炎、

胸膜炎、

灶性化膿性疾病、

急性豬肺

疫、

豬丹毒及許多敗血症。

3)間歇熱:

即病豬的發熱期和無熱期有規律地交替出現。

熱持續期或間歇期的長短不等,

隨致熱物質進入血液,

作用於

神經中樞的時間和持續時間而變化。

發熱時表現出惡寒、

戰慄、

多汗等症狀,

進入間歇期則症狀消失。

常見於血孢子蟲病、

支氣

管炎及化膿性局灶性感染、

敗血型鏈球菌及局部化膿性疾病。


v蠟筆沒有新


豬發燒不敢站,站不起來有幾種情況:

一、不敢站

鏈球菌,副豬,豬丹毒,口蹄疫都會引起豬隻站立時的疼痛,導到豬不敢站。

1、鏈球菌,副豬引起的關節炎,有患處腫脹發熱,可以穿刺來判斷,一般情況下,膿液是鏈球菌,黃色水狀是副豬,鏈球菌,丹毒對頭孢類抗生素敏感,用藥效果快,副豬治療效果較差,因為散發,血清類型較多,可用頭孢加喹諾酮類治療。

2、口蹄疫,母豬蹄裂,會導致豬蹄部受傷,打青黴素和氟尼辛葡甲胺,一般過幾天就會恢復健康。

二、想站卻站不起來,在養殖現場有時會遇到一些想站卻站不起來的,將其強行拉起時可以站立,但四肢發抖,而這樣的豬是由於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的,需要補鈣補磷,同時需補充維生素。

豬也要經常驅趕運動,如果不運動,可能會導致癱瘓!!


農村阿舉


豬發燒站不起來說是重感是由風寒溼或風熱溼引起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