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故意為之考驗劉備的嗎?

歷史痴


三顧茅廬是三國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說的是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打天下,親自去請了三次,態度非常謙恭,誠懇,最終感動了諸葛亮。

但是,劉備第一次去請時,一上來報了一大堆官職,卻吃了閉門羹。因為在劉備心裡諸葛亮卓爾不群,自比管仲和樂毅,骨子裡一定非常清高,所以,劉備想以他不同凡響的身份,獲得諸葛亮的好感。沒有想到人家不吃這一套。畢竟當時劉備的名聲已經打響了,諸葛亮想要多考驗劉備所以不會被各種頭銜所吸引,諸葛亮要的是以恢復漢室為己任的明主。劉備後來降低身份,以極其謙卑的態度和真誠最終打動諸葛亮為其出山。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漢基業,當了皇帝。


鼠年有猴


我是猴大爺說,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認為是。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還得諸葛亮的出身說起。


不一般的布衣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到自己的出身時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然而諸葛亮真的是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嗎?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中,徐庶曾提到過諸葛亮的出身:


“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


從上述的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首先,諸葛亮是官宦之後;其次,諸葛亮和劉表二者之間存在關係。


要知道劉表當時是荊州的實際統治者,在其治下的荊州襄陽地區,還存在有龐、蔡、黃、蒯、馬、習、楊等地方豪強。其中龐,就是龐德公、龐山民、龐統他們家;蔡,即蔡瑁他們家;黃,即諸葛亮岳父黃承彥他們家;蒯,即蒯良、蒯越、蒯祺他們家,其中諸葛亮的姐姐還嫁給了蒯祺;馬,即馬良、馬謖他們家。(習、楊兩家不太清楚,楊姓,楊儀應該是代表吧?)


在這幾大豪強中,蒯、蔡兩姓出仕荊州,為從政派,而龐、黃、馬、習等姓則屬於在野黨。

諸葛亮出生在181年,189年時,年僅8歲的諸葛亮跟隨他叔叔諸葛玄來到荊州投奔劉表,他叔叔去世是在197年,那年諸葛亮已經18歲了。


在中國古代,早婚現象比較嚴重,漢代更甚。據《漢書》、《後漢書》中所載,男子十五歲至十八歲就可以結婚了。公元197年已經18歲的諸葛亮顯然已經到了晚婚的年齡,於是諸葛亮開始張羅自己的終身大事,恰在此時,黃承彥主動上門提親來了。據《襄陽耆舊記》中所載:黃承彥,高爽開朗,為沔南名士,謂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麵,才堪相配。”孔明許焉。


從這時起,諸葛亮就成為黃承彥的女婿,而老丈人黃承彥的媳婦,也就是諸葛亮的丈母孃又是荊州牧劉表的後老伴兒的同胞姐妹,也就是說諸葛亮是劉表的侄女婿,是蔡瑁的外甥女婿,劉表和蔡瑁是諸葛亮的姨父和舅舅,本來諸葛亮憑藉叔叔諸葛玄與劉表的交情,二人多少有點關係,而現在他取了黃承彥的女兒,成了劉表的侄女婿,二人的關係更進一步了。


憑藉著與蒯姓(姐姐嫁給了蒯祺)、黃姓(黃承彥的女婿)、蔡姓(姻親)、劉姓之間的關係,諸葛亮成功的打入了荊州上流豪強社會的關係網當中,這就為他從上層階級獲得可靠消息,瞭解當時的社會情況提供了絕佳的先決條件。


尋找目標


那時候的士大夫文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情懷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自比管、樂,也想向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為什麼不投劉表呢?因為他知道劉表難成氣候,荊州早晚要屬於他人。於是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目標,在尋找機會,恰在此時,劉備的出現,給了他希望。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來到荊州,駐紮在新野期間,劉備招兵買馬廣納賢才,引得“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不但招到了魏延,而且還把徐庶招至麾下,駐守新野的第二年,劉備在博望就擊敗了曹軍大將夏侯惇。


劉備的這些舉動,作為荊州牧的劉表不可能不知道,而作為劉表侄女婿的諸葛亮,即使不能從劉表那裡獲得信息或者較為準確的信息,但是憑藉他此時的身份,從荊襄上流社會中獲取準確情報也不是難事。很有可能在那段時間裡,諸葛亮就已經動了要投靠劉備的心思。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投靠劉備呢?


劉備有英雄之志

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豪傑並起,漢獻帝雖然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元首,但大權旁落,曹操執掌朝綱,所有事情都不由漢獻帝做主,天下諸侯不少,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盤,想當年討伐董卓時怎樣,眾諸侯歃血為盟,誓要匡扶王室,可結果呢?董卓還沒打敗,聯軍自己內部就紛爭起來,結果鬧的是離心離德,散夥分家。即使是漢室宗親又如何?劉焉割據益州,還圖謀過篡位,劉虞倒是本分,但是實力不行而且膽子太小;劉繇劉岱倒也是漢室宗親,一方諸侯,但都是水平一般的泛泛之輩,而且這些人都死了,劉璋不過是守門之犬,沒有什麼大志;劉表雖然坐鎮荊襄九郡,但守成可以謀天下不行。只有劉備,一心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和曹操對抗雖然是屢戰屢敗,但是屢敗屢戰,從不氣餒,這股子志向,值得欽佩。

劉備有創業之資

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有一句著名的臺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不單是二十一世紀人才最貴,放在哪朝哪代什麼時候,人才都是最重要最貴的,尤其是像天下動盪的三國時代。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有軍隊,有地盤,腰桿子才硬,當然軍隊再多,但是統兵的將領不行也是白瞎,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正是這個道理,劉備兵雖然不多,但是手底下的將領厲害,關羽、張飛、趙雲皆萬人敵,所欠缺的就是有一個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這麼一個角色。


劉備實力弱小

建安六年至建安十三年的天下形勢,曹操滅掉了袁氏統一了北方,地盤最大;馬騰、韓遂盤踞在西涼一帶;孫權從哥哥孫策的手中接過了江東六郡;劉表佔據荊襄九郡;劉璋在益州;張魯在漢中,公孫家族在遼東,這些勢利儘管大小不一,但都有各自的地盤,劉備雖為一方諸侯,但是地盤僅僅是一座新野縣城,管轄之地不過百里,不要說和曹操、孫權相比,就是和張魯比起來也是相差甚遠。但是劉備有張魯比不了的東西,這東西就是上邊所說的英雄志還有創業的資本,另外,別看劉表、馬騰、劉璋他們地盤不小,最終也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而劉備完全可以在諸侯的紛爭中發展壯大、茁壯成長。


輔佐劉備

那麼既然心動打算投靠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自己去反而還要讓劉備三顧茅廬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諸葛亮當時太年輕,他怕劉備看不上自己。

劉備投靠劉表時已經四十歲了,而諸葛亮才二十出頭,儘管齊身於荊襄豪強仕族上流社會,但是諸葛亮的恃才傲物,自比管、樂,常常令他人對他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 他有這個才幹。而且“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這當中難免會有幾個在劉備面前說諸葛亮壞話的,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總之《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一句話很能說明當時劉備對諸葛亮的態度: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與君俱來。


什麼叫“與君俱來”,就是讓他跟你一起過來。完全是一種不屑的語氣。如果此時的諸葛亮也像其他的荊州豪傑一樣主動去歸附劉備,那麼很有可能會給劉備留不下什麼深刻的印象,更不會像後來那樣對他。


所以諸葛亮為了推銷自己,勾起的好奇心,他讓好友孟公威、石廣元給自己散播名聲,讓司馬徽在劉備面前提“臥龍”這個雅號,讓徐庶在劉備面前直接推薦自己,最終劉備的好奇心被勾起,求賢若渴的他多次前往諸葛亮的住處進行拜會,儘管都沒能見到諸葛亮,但人就是這樣,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在多次探望之後,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打動了,最終他二人見了面,諸葛亮獻上了他的戰略規劃《隆中對》,劉備對這個規劃表示讚許,倆人的關係一天比一天親密。


但是這並不能表示在這次見面之後,諸葛亮就跟隨劉備走了,《出師表》中說提到的“遂許先帝以驅馳。”僅僅是說諸葛亮答應或者同意為劉備效力。

諸葛亮真正出山跟隨劉備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屯兵樊城的時候,按《魏略》中所記: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而所謂的三顧茅廬,是發生在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凡三往,乃見。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在建安七年(202年)——建安十二年(207年)這五年當中的某一天,劉備見到了諸葛亮,倆天談的都很好,諸葛亮同意給劉備打工,但是兩人並不是經常的見面,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的時候,由於曹軍南下,劉備放棄了新野,屯兵在樊城,眼看著曹軍大兵壓境,荊州日益危機,諸葛亮自己跑去找劉備商量抗敵的事,一開始劉備沒在意,但是後來劉備上心了,而且改變了對諸葛亮的態度,再加上曹軍開始南下,倆人遂在一起,並最終諸葛亮幫助劉備成就了一番事業。


猴大爺說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三顧茅廬一事,在《三國演義》中寫得非常非常的詳盡,裡面有神態,有人物,有對話,有張飛想要燒了諸葛亮家的房子。那麼這個事情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嗎?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諸葛亮愛裝神秘

說實話,諸葛亮這個人很有意思,諸葛亮其實挺愛裝裝深沉,裝裝神秘的,頗有一些我們經常說的“神棍色彩”。

例如說諸葛亮在荊州的時候,和石廣元、徐庶、孟公威等人都是好朋友,大家經常一起聊天。諸葛亮在其中屬於最為優秀的一個人,有一次諸葛亮對另外三個人說:“你們三個人日後肯定都能做到刺史郡守的位置。”

諸葛亮這麼一說,肯定就會引起這幾個人的好奇啊,這幾人就必然要問問為啥為啥。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反應就是笑笑不說話。說實話,諸葛亮這種行為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叫做“賣關子”。面對這種人,你必然要奉承一下他,說他幾句好話,或者是拿出點真金白銀來他才肯跟你說。

考慮到諸葛亮畢竟是個少年人,骨子裡還是有著少年人的好玩的習氣的,諸葛亮作出這種事也就不奇怪了。

後來諸葛亮還幫過劉琦出主意。劉琦非常器重諸葛亮並且信任諸葛亮,因此找諸葛亮幫他出主意。結果諸葛亮經常搪塞他,不幫他出主意。劉琦一怒之下,將諸葛亮引上高樓之上,然後撤去梯子,逼諸葛亮出主意。然後諸葛亮才出了。

因此我們可見,諸葛亮性情裡面其實是帶著一些少年人的好玩而且喜歡裝神秘的性格的,因此諸葛亮會讓劉備三顧茅廬說起來也不奇怪了。

二、諸葛亮試探劉備的心理

說實話,人活一輩子,誰不希望碰上一個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主公?這個時候天下形勢已經有些明朗了,曹操攜鯨吞之勢要兼併天下,對於諸葛亮來說,選擇就很重要了。是選擇劉備,孫權,還是曹操?

司馬德操曾經跟劉備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隨後便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這個說來有趣,什麼是時務啊?曹操鯨吞天下,不應該才是時務嗎?為什麼要跟著如同敗家之犬一樣的劉備呢?

因為諸葛亮看好了劉備的堅韌不拔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心態。說實話,當時諸葛亮多閉門拒絕劉備,就次是看看劉備有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劉備一次就會走人,不會再去找諸葛亮,如果劉備還有爭取天下的雄心,那麼他就會一次又一次來找諸葛亮。

最終諸葛亮出身輔佐劉備,這不僅是諸葛亮的價值體現,也是劉備的價值體現。正是劉備在四五十歲的年紀依然雄心不改,才能博得諸葛亮的心。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三顧茅廬”這個說法,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亭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意思是,我本來只是一個鄉野間的布衣百姓,先帝卻那麼重視我,三次親自到我所居住的茅廬諮詢國事,士為知己者死,我感激先帝的賞識,於是答應供他驅馳。

由此開始了幾十年的君臣合作,留下一段佳話。

如果用現代思維來理解的話,我認為“三顧茅廬”是應聘者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過程。可以理解為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也可以理解為劉備在這一過程中加深了對諸葛亮的認識,並且宣揚了自己的禮賢下士,提升了名氣,是雙贏的事情。

這一過程,看似是劉備主動發起的,但在他一顧茅廬沒見到諸葛亮之後,主動權就到了諸葛亮手裡,見與不見他說了算。

劉備也不弱,見招拆招,很快看破了內中玄機,他固然可以不再光顧茅廬,但是,他的人設是求賢若渴,要是輕易放棄,人設就崩了。對於靠人設吃飯的劉備來說,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兒。

相反,鍥而不捨則是有利無弊。如果諸葛亮真有傳說中那麼厲害,那麼劉備就得到了一大助力,如果諸葛亮只是徒有虛名之輩,劉備只是損失了一點時間,卻有“千金買馬骨”的效果,美化了自己的形象,何愁真正的有識之士不來投?

所以關羽、張飛都覺得諸葛亮在拿架子,力勸劉備不要再理那山野村夫,劉備卻一而再,再而三,不辭辛勞做足了姿態,終於見到了諸葛亮,有了名揚後世的隆中對。

隆中對不是對聯,而是一個龐大的未來戰略構想,基本路線是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正是這一設想,讓劉備從此不再東奔西跑,有了立足之地,發展成可以和曹操、孫權相抗衡的蜀漢。

劉備在現代人看來,似乎不太具備雄主的素質,文不成武不就,彷彿他的江山是哭來的。其實,這真是一種誤解。

三國豪傑中,劉備起點最低,孫權出身世家望族,曹操也是官宦子弟,提前出局的袁紹、劉表等人,全都有雄厚的背景。唯有劉備,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實際上就是個家境貧寒的平民老百姓,能創下蜀漢基業,真的很厲害了。

再說了,他要是真那麼差勁,諸葛亮能看上他?在他死後還恪守著當初的諾言,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總之,劉備通過了諸葛亮的考驗,諸葛亮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們是古代君臣關係的典範。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在《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這段敘述中,司馬徽與劉備的對話可看出,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樂毅,認為自己有兼濟天下的宏才大略。而此時逢漢末天下大亂,有朝一日諸葛亮尋得明主肯定會出山去幹一番偉業的。而此時劉備仁義之名,世播海內。諸葛亮自然是早有聽聞的。劉備此時雖然勢力不大,但他賢德聲名遠播,受到世人的敬愛。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劉備就像一隻潛力股,日後發展壯大的機率非常高。在劉備手下做事的人,也一定能施展才學和抱負。因為一個集團若想發展壯大,總是不能缺乏人才來運作的。而諸葛亮正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才,劉備稱之為"大賢"。按理說,劉備親自找上門拜求對諸葛亮來說,應該是一個大好的機會,為什麼諸葛亮遲遲不肯出來與劉備相見?諸葛亮能掐會算,他一定知道劉備要來找他。更何況劉備第一次尋而未見時曾給諸葛亮的童子交代過,令童子一定要轉告諸葛亮自己來過。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猜測得出:諸葛亮等到劉備第三次上門來尋訪自己時(也就是三顧茅廬之時)才出來與之相見,是諸葛亮故意安排的。諸葛亮這樣安排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考驗考驗劉備是否真的如別人所說是個賢主。若劉備真的是個賢主,胸襟一定廣闊不會與自己這點小事計較,並且還會禮賢下士,像諸葛亮這種有才華的人,更會敬重有加!就連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仰臥於草堂几席之上而讓劉備拱主於臺階之下等候也是在考驗劉備。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這個道理像諸葛亮這種聰明人是理解得非常透徹的。像諸葛亮這種有大抱負和才華卓絕的人,自然不會隨隨便便的去投靠一個人,自然會對自己的前途和滿身才華負責。所以諸葛亮當然也會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平臺來發揮所長。若把自己一身才華託付給一個平庸或心胸狹隘的人,豈不浪費?而且為賢明之君出謀劃策,才真正的是為天下黎明服務,才是真正的兼濟天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才有真正的意義。因此,對於劉備的上門盛請,諸葛亮自然是要考驗一番。史上大賢之一姜太公,準備為周文王賣命之前,也曾考驗過周文王。姜太公曾要求周文王揹著自己走回去,而周文王整整揹著他走了800步。後來姜太公助周取得天下,奠定了周朝800年基業的基礎。後來劉備的真誠終於打動了諸葛亮,於是決定出山相助劉備興扶漢室江山。“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這是諸葛亮說的。果然,劉備沒有讓諸葛亮失望,不但拜諸葛亮為軍師,還對他敬重有加。諸葛亮為了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也使出渾身解數,幫助劉備一步步奠定三分天下的基業。(參考資料:羅貫中《三國演義》)


楠柯壹夢


不能算考驗吧,在那個年代拒絕招攬或者投奔別人是正常的,栗子有郭嘉,趙雲,等等。

從劉備角度來說,三顧茅廬是納賢,一可以招攬能人,二可以弘揚名聲。有百利而無一害。

從諸葛亮角度來看,三顧茅廬,一吊住了劉備的胃口,雖然有徐庶等人的舉薦,但適當的裝一下對後面的應聘可以加分。畢竟劉備在當時的情況來說已經是一個不錯的老闆了。有皇叔的地位,有仁德的名聲,有奉昭的大義,雖然沒地,兵少但是諸葛亮已經想好辦法了隆中對不用說,重點是劉備缺少文職的人才,不像曹操等謀士如雲,而且大型軍閥的文職幹部已經穩定了,你諸葛亮想插進去,非常難出頭。多你一個不多,後來的排隊。而劉備不一樣啊,可以說是雙方都是如魚得水,可謂言聽計從。一下就是秘書長了。

三顧茅廬諸葛亮是在前兩次已經考慮清楚投奔劉備了,不然只怕劉備別說三顧,就是住茅廬門口,諸葛亮也是“先生雲遊未歸”吧



一桶酒的憂傷


三顧茅廬我個人覺得可以理解為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也可以理解為劉備在這一過程中加深了對諸葛亮的認識,並且宣揚了自己的禮賢下士,提升了名氣,是雙贏的事情。

三顧茅廬,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三國演義》中,劉備的軍師徐庶打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後,被曹操威脅而離開劉備,臨行前向劉備推薦了當時在南陽的臥龍——諸葛亮。劉備在當時的諸侯之中實力較弱,急需一位能人輔佐,於是三次前往拜訪諸葛亮,才請得孔明出山。這一段故事,在正史中也有記載,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對話《隆中對》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我認為“三顧茅廬”就相當於現代社會應聘者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過程。

那麼為什麼劉備拜訪的前兩次,諸葛亮怎麼剛好都不在家,而第三次還假裝在睡覺,讓劉關張三人等上半天,急的張飛差點拿繩子去綁他呢?難道真如大家所說,諸葛亮是信不過劉備,故意多次刁難劉備來考驗他的誠意嗎?按理說,劉備親自找上門拜求對諸葛亮來說,應該是一個大好的機會,為什麼諸葛亮遲遲不肯出來與劉備相見?諸葛亮知道劉備要來找他,劉備第一次尋而未見時曾給諸葛亮的童子交代過,令童子一定要轉告諸葛亮自己來過,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猜測得出:諸葛亮等到劉備第三次上門來尋訪自己時(也就是三顧茅廬之時)才出來與之相見,是諸葛亮故意安排的。諸葛亮這樣安排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考驗考驗劉備是否真的如別人所說是個賢主。若劉備真的是個賢主,胸襟一定廣闊不會與自己這點小事計較,並且還會禮賢下士,像諸葛亮這種有才華的人,更會敬重有加!

事實上在劉備第一次登門之時,諸葛亮已經為劉備和自己將來逐鹿中原做謀劃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劉備實力太弱,別說北邊的曹操和江東的孫策,就連與劉表劉璋之流相比也是大大不如。劉備所倚仗打天下的,只有一個皇叔的虛名和關張兩名大將而已,這樣子是無法吸引人才前來投靠的。

因此,諸葛亮前兩次故意不見劉備,是為了和劉備聯手炮製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讓天下人都知道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故事傳出後,劉備的聲望自然會大大提升。早知道,在當時的亂世,決定一個人投靠誰的重要參考因素,就是主公聲望的高低。

而除了為劉備提高聲望之外,諸葛亮也沒忘了給自己打算。他知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感情自是深重,而關羽自傲,張飛魯莽,若自己隨隨便便就投於劉備麾下,這二人必定會不聽指揮。因此,三顧茅廬其實還是個一石二鳥之計,諸葛亮藉此為自己在劉備軍中立威,方便日後得到重用。

當然,劉備對此自然也是一清二楚,所以說:“我得孔明,如魚之得水”,也就不顧關張反對,順水推舟地和諸葛亮上演了這一出三顧茅廬的戲碼了。


大江侃歷史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幾點:

  1. 三顧茅廬在歷史上有無其事?

  2. 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

  3. 諸葛亮的重要性

三顧茅廬在歷史上有無其事?

這個問題不同的歷史書籍有不同的記載,但根據諸葛亮所寫的《出師表》: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個人認為三顧茅廬還是可信的,因為首先《出師表》是諸葛亮在進行北伐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諸葛亮不會因為要在劉禪面前胡編亂造誇大自己而引發殺身之禍。


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說自己是普通老百姓,但其實他是世家子弟,諸葛亮祖上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司隸校尉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軍區總司令,比省部級官員還要高上許多。

那諸葛亮說自己布衣,不算欺君嗎?不算,在亂世之中諸葛亮只不過是在自謙,另一方面,諸葛亮早年喪父,從小是被叔叔撫養長大的。

但這個叔叔也不是一般人 ,雖不如其父,但也不低於現在的市長級別。這位叔叔,官運不佳,當官沒多久,就備受排擠,便帶著諸葛亮去投奔老朋友-劉表。

諸葛亮十七歲這個叔叔也死了。諸葛亮無奈遷往隆中。隨後諸葛亮開始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

諸葛亮後來娶了個特別醜的老婆,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諸葛亮為什麼要娶醜妻呢?難道諸葛亮明白醜妻才是家中寶?原因就是這位醜妻的家世好,有背景,在荊州有名望。諸葛亮為了自己的關係網,娶一個家世好的醜妻,確實不畏家中寶。

而諸葛亮的叔叔在此之前也沒閒著,早早的把諸葛亮的幾位姐姐嫁出去了,許配給了荊州的幾個名門望族。


而此時劉備在荊州過的屬實憋屈,劉表對劉備並不信任,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劉備去拜訪諸葛亮的那一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13年。孫權,年紀年紀輕輕一方霸主,而自此劉備雄心勃勃卻寄人籬下。而這一年劉表病重,馬上就要死翹翹了,劉備一看這是個機會呀。而打開荊州的局面就需要得到當地名門望族的支持。


諸葛亮的重要性

劉備要想獲得當地名門望族的支持,那麼就需要找到一個能連接各方勢力的人選。而這個人選就是諸葛亮。


小結

諸葛亮是故意的,一來自己坐擁人脈資源,劉備要想進一步實現自己的雄心,諸葛亮便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二來諸葛亮看得清楚,當前劉備想要的,看得清局勢,但總要試探一下,並且來個下馬威。


看見歷史的你


其實關於陳壽《三國志》的劉備三顧茅廬,和魚豢《魏略》中的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矛盾(1),純粹是受到裴松之的誤導而作出來的。《魏略》裡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會面,估計就是發生在三顧茅廬之後。

1,《三國志》裡三顧茅廬只是劉備拜訪諸葛亮,無任何詞語描述是劉備徵辟諸葛亮。

2,《魏略》裡劉備與諸葛亮【非舊】關係無法得出是雙方第一次見面,而是雙方關係淺。

3,《魏略》裡從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方向來看,諸葛亮肯定不是從隆中出發。

4,《魏略》裡諸如劉備【知亮非常人】、【由此知亮】等細節,說明劉備已經認識諸葛亮。

5,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就是個賓客身份,並非很多人以為馬上就有了官職。

6,直到劉備吞併荊南4郡,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

7,《魏略》沒有像陳壽《三國志》那樣,美化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而是從零開始。

8,【情好日密】可概括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感情升溫的時間。

仔細看《三國志》諸葛亮傳,就會發現三顧茅廬過程的記載十分蹊蹺。在劉備【凡三往,乃見】(2)諸葛亮詢問【當世之事】(3),而諸葛亮以【隆中對】回答完畢後,劉備就只說一個【善】字就沒下文了,什麼表示都沒有,隨後直接就是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4)了。壓根就無法明確諸葛亮是否答應劉備邀請而出仕。

如果劉備的三顧茅廬是親自上門徵辟諸葛亮,那起碼要做到各種禮節。比如事先把徵辟的禮物準備好,還有要擔任左將軍府的何種官職也需安排好,結果什麼都沒有,【三顧】行動就以劉備的稱【善】一字而告終了。這可能說明劉備三顧茅廬只是拜訪諸葛亮而已,或者說【三顧】之後,諸葛亮並非以劉備屬下官吏的身份為劉備效力。

實際上,所謂諸葛亮出山後,開始並無任何官職,對比簡雍、麋竺和孫乾3人很早就擔任劉備的左將軍【從事中郎】(5),諸葛亮此時就是【賓客】的身份,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才有第一個正式記載的官職【軍師中郎將】(6)。當然,千百年來,人們總習慣性地認為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後,就立馬就受到重視當了官。

要知道在兩漢魏晉時期,主君徵辟某人為正式下屬,那就說明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君臣之好 】(7)的關係。而在諸葛亮在出使東吳的時候,由於劉備並沒有徵辟諸葛亮為府下官吏,只是賓客身份,張昭才能毫無顧忌地【薦亮於孫權】(8),來挖劉備牆角。又如魯肅、諸葛瑾為孫權效力時也是【 始為賓客 】的身份(9)。

有趣的是,在諸葛亮以賓客身份去遊說孫權前,魯肅也是以賓客身份來弔喪劉表的(10)。因此先認知到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身份,再回頭看《三國志》和《魏略》的區別,至少在諸葛亮的身份職位上,兩者並無矛盾,無非是《魏略》裡劉備和諸葛亮【非舊】的關係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同。

而恰恰是裴松之可能認為三顧茅廬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後,雙方關係就應該好的像蜜一樣,才會把諸葛亮一次【北行見備】的行為,和【備與亮非舊】(11)的關係,誤認為是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第一次見面。其實無論是【北行見備】,還是【備與亮非舊】,這2個用詞都無法得出這是雙方第一次見面的結論。

在【備與亮非舊】的【非舊】一詞裡,【舊】解釋為:故交,老交情。因此【非舊】解釋為兩人是新交,並非熟識,關係比較淺,這說明諸葛亮在【北行見備】前已經和劉備認識。畢竟三顧茅廬兩人就見了一次面,關係自然不熟,當然是【非舊】了。就如同皇帝的新裝一樣,一旦戳破,就會發現《三國志》和《魏略》之間並沒有無法調和的矛盾。

之後,裴松之可能還認為《魏略》裡劉備對諸葛亮【諸生意待之】(12)和【上客禮之】(13)的待遇,就是侮辱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但任意兩人之間的親密度都不可能剛開始就是100%的滿值。即使陳壽也用了【情好日密】一詞,來說明雙方關係是通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要知道不但《魏略》這樣記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也是同樣記載(14)。而司馬彪寫《九州春秋》的時候,蜀漢都已經滅亡了,他作為晉朝宗室,拿到蜀漢的史料書稿信件不會太難,加上諸葛亮怎麼也是個名人,不太可能搞不清是誰先見誰的面。當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作為魏晉史書,自然不會刻意美化劉備、諸葛亮的君臣感情。

其實詳加分析《魏略》的這段記載的每句話,就會發現其中的很多細節,早就顯示諸葛亮已經認識劉備了。首先,《魏略》提到諸葛亮因為出於【荊州次當受敵】而【北行見備】,之後又提到【劉表性緩,不曉軍事】(15)。諸葛亮為什麼要為此特意去見劉備,又為什麼要特意提到劉表呢?

前文已提到,劉備在三顧茅廬後,對諸葛亮並沒做什麼具體安排,諸葛亮也沒具體答應什麼,僅是雙方【情好日密】,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在赤壁之戰出使東吳時,還曾被張昭挖牆腳。這說明在客觀上,賓客身份對諸葛亮需要忠誠劉備來說,並沒有強制約束力,隨時可以想出仕劉表或者孫權。而諸葛亮以賓客身份為劉備而擔憂荊州,也並非難以理解。

而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賓客,能夠活動的範圍也是很大的。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裡,劉表長子劉琦可是【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16),還發生一次諸葛亮和劉琦【遊觀後園,共上高樓】後,被劉琦【令人去梯】(17)的事件發生,這說明諸葛亮並非一直與劉備待在新野,而是隨時可以出遊,比如經常待在劉琦當時的所在地襄陽。

第二,《魏略》記載諸葛亮【北行見備】時,劉備【屯於樊城】(18),這與《三國志》諸葛亮傳裡,劉備在三顧茅廬時正【屯新野】(19)產生了地點矛盾,但前文提到了諸葛亮已成為劉備的賓客,而且賓客活動範圍很大,那麼地點矛盾就不成立了。只不過諸葛亮【北行見備】的方向卻有些問題。

眾所周知,襄陽、樊城僅隔漢水南北相望,經常一體並稱襄樊,而諸葛亮的隆中卻【在襄陽城西二十里】(20)的南陽鄧縣,如果諸葛亮從隆中出發去樊城,似乎用【北行】不妥,用【東行】更為妥當。如此說來,諸葛亮很可能正是以劉備賓客身份在襄樊以南附近活動,得到某些荊州危機的消息後,緊急北上樊城面見劉備。

第三,劉備與眾賓客集會時提到【備與亮非舊】。前文也提到【非舊】只能說明兩人關係不熟,不是【舊交】,而是【新交】,屬於最近認識或者剛認識不久,不可能論證出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如果裴松之僅憑【非舊】一詞,就把諸葛亮【北行見備】當做雙方第一次見面,那就實在有些武斷和牽強了。

第四,當賓客見面會【坐集既畢,眾賓皆去】後【而亮獨留】(21),排除諸葛亮自來熟的可能,這似乎也不像是其接受劉備面試,即雙方第一次見面時諸葛亮所能夠逾越幹出的唐突事情,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孫權和魯肅身上。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後(22),孫權即會見魯肅,這場合也是一場眾賓客集會。

同樣是【 眾賓罷退 】,然而與諸葛亮不同的是,魯肅卻是【亦辭出】表示告別了(23),然後被孫權叫回來。這說明諸葛亮既然能夠自動留下,而劉備又能夠在其面前很自然地【結毦】(24),顯示了兩人互相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熟悉感,更反證了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不屬於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

第五,而後諸葛亮開始對劉備提問時,劉備就突然【知亮非常人也】(25),這顯然說明劉備已經多少了解諸葛亮。在劉備納其策實施後,又出現【備由此知亮有英略】(26),其中這【由此】一詞用得非常巧妙,顯然又喻示雙方已經認識一段時間。最終劉備【乃以上客禮之】,說明這一獻策改變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賓客的待遇級別。

估計最令裴松之不爽的就是在《魏略》的記載中,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態度僅是【諸生意待之】,以及【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似乎與《三國志》諸葛亮傳的【猶魚之有水也】(27)有著矛盾。前者【諸生意待之】在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陳壽也是用【情好日密】來說明劉備與諸葛亮關係是通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通俗的說就是諸葛亮說完隆中對出仕後,雙方的感情是1日好過1日。那麼諸葛亮出仕之後與劉備,也就是【日密】的第1日的感情是怎麼樣的呢?在缺乏史料記載的情況下,諸葛亮出仕後【日密】的第1日,劉備對其感情完全可能是一張白紙。因此《魏略》用【諸生意待之】來描述劉備在初始階段對待諸葛亮的感情,並不能說錯。

當然,這【情好日密】中的【日密】具體日數也不太清楚,直到【關羽、張飛等】開始【不悅】了(28),劉備便以一句【猶魚之有水也】擋了回去。因此【情好日密】一詞完全可以概括劉備對諸葛亮從如同白紙般的【諸生意待之】,轉變成濃密的【猶魚之有水也】的這段美好的君臣感情培養升溫的時間過程。

對於諸葛亮【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裡,劉備的三顧茅廬只是拜訪,並非徵辟,對諸葛亮的待遇沒做具體安排,諸葛亮完全可以自由出仕其他勢力。而在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後,【關羽、張飛等】依然【不悅】,說明對諸葛亮不滿的人除關羽、張飛外,大有人在。可見諸葛亮當時的賓客待遇是完全符合規格和情勢的。

而諸葛亮在207年劉備拜訪時提出的隆中對,再怎麼吹也只是個畫餅,畫餅總歸是不能飽飢的,劉備不可能以此來給予諸葛亮高待遇。何況諸葛亮作隆中對還是【因屏人曰】(29)的密室會談,轉化成文字記載則要靠後來補記了。因此當時只有劉備知道隆中對的內容,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諸葛亮即無功勞,又無資歷,自然無法服眾了。

當然,《魏略》記載的諸葛亮向劉備獻策雖然也可能屬於密室會談,靠後來補記,但至少內容裡建議清查戶口、增加兵力(30)是實打實能夠現用的謀略,而且務實,能夠緩解劉備的燃眉之急,比隆中對這個當時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的畫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劉備把它當做功勞,作為給予諸葛亮上客待遇的獎賞理由,也說得過去。

因此劉備的三顧茅廬雖然並非徵辟,而只是拜訪,但至少和諸葛亮建立起了關係。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勞,按照出師表的原話就是【遂許先帝以驅馳】(31)。隨著時間的深入,諸葛亮逐漸展露才華,不僅能畫餅,還能務實獻策,劉備自然愈發看重諸葛亮,感情和待遇也自然提升,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上客禮之】。

而後人認為的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對諸葛亮就有【猶魚之有水】的君臣感情,這完全是受到陳壽的三顧茅廬對這一美好事件,所進行刻意渲染氛圍的影響。陳壽的溢美導致後人沉浸在劉備和諸葛亮君明臣賢的美好情感之中,完全忽視了陳壽筆下的【情好日密】是一個經過精心編織,而是需要通過時間來沉澱感情過程的文字陷阱。

對比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本傳全篇專美諸葛亮和劉備的感情,《魏略》可以說是用先抑後揚的手法來表述雙方的感情。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赤壁之戰前夕能夠出使孫權(32),說明諸葛亮即使沒有官職,也已經憑藉才華成為劉備集團中極其重要的一員。當然,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

其實《魏略》和《三國志》的用意都差不多,都是表明諸葛亮是通過顯露才華來博得劉備的青睞和信任,《三國志》是通過隆中對,《魏略》則是用募兵之計。只要知道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只是賓客的身份,就很好理解《魏略》的記載事件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發生的。將《三國志》諸葛亮傳和《魏略》結合起來,可以將過程敘述如下: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力。作為賓客,諸葛亮能夠活動的範圍是很大的。當時諸葛亮並非在襄樊西面的隆中,而是在南面活動。當諸葛亮覺得荊州受到北方威脅越來越大時,臨時起意而北上,向正駐紮在樊城的劉備獻策。劉備從此覺得諸葛亮有真才實學,在納諫後將諸葛亮升為上級賓客。

引用史料:

(1)裴松之: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2)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3)三國志諸葛亮傳: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4)三國志諸葛亮傳: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5)三國志簡雍傳: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6)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7)晉書向雄傳: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譴系雄於獄......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

(8)袁子曰: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9) 三國志吳主傳: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

(10)三國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

(11)魏略曰: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

(12)魏略曰: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13)魏略曰:乃以上客禮之。

(14)裴松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5)魏略曰: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16)三國志諸葛亮傳: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

(17)三國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18)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

(19)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

(20)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21)魏略曰: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

(22) 三國志魯肅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23)三國志魯肅傳: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

(24)魏略曰: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

(25)魏略曰: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

(26)魏略曰:備由此知亮有英略。

(27)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

(28)三國志諸葛亮傳: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

(29)三國志諸葛亮傳: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30)魏略曰: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

(31)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32)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


笑談歷史奇聞


《三國演義》本身只是小說,不是正史,按照小說情節,是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才出山,本來諸葛亮是不打算出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