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在適宜環境下的需肥規律是怎樣的?

雲朵在鄉村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甘肅農民,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對甘肅特產土豆的施肥規律回答如下:

(一)施足基肥,土豆是胎來富,對底肥需求量大,必須要施足低肥才能保證土豆在整個生長期的需求。土豆是含澱粉比較高的莖葉植物,需鉀肥量大,鉀肥能促進土豆塊莖的膨大,還能預防病蟲害,能使土豆成熟後表面光滑,減少粘土,容易清冼,所以土豆底肥要施足鉀肥,一般都施有機農家肥,如含鉀高的草木灰,充分腐熱的豬糞,人糞等,再加少量的化肥,如尿素,磷肥為好。

(二)適量追肥,當土豆有80%的幼苗長至12-16釐米左右時,要及時搶墒追肥,鬆土,除草,起壟,同時進行,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如尿素,氮胺,添加少量磷肥為好。

(三)適時噴肥,在土豆莖葉生長旺季,開花時,適時早晚噴施磷酸二氫鉀,以補鉀,磷元素的不足,防止莖葉早衰。

總結,土豆適時施肥的規律是,重點施足鉀底肥,適量及時追氮肥,適時噴灑磷鉀肥。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淺薄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瀏覽!(圖片源於網絡)


甘肅大叔在新疆


馬鈴薯俗稱土豆,各地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土豆、地蛋、洋芋等等,但是稱它土豆、山藥蛋、洋芋的最普遍。從它的不同地方名字就可以看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有栽種的。馬鈴薯同其它作物一樣,在生長和發育的每個時期,對環境條件都有自己獨特的要求。

這些條件能否得到滿足,決定著它的植株生長是否旺盛和協調,能否獲得較高的產量,還得充許以下條件具備,才能獲得更高產量,才能滿足市場需求。馬鈴薯對土壤要求很嚴格,不是什麼地塊都可以栽培的,必須滿足馬鈴薯生長條件才能讓馬鈴薯生長的好,才能受人們喜愛。

1 、土壤

馬鈴薯的收穫物是來自馬鈴薯塊莖,也是在土壤裡形成和長大的,所以它同土壤的關係是分不開,在適宜的土壤裡馬鈴薯提供了載體,使植株有了落腳紮根之地,同時也為植株提供了肥料,水分等製造有機營養的原料和氧氣,使植株健壯生長,併為薯塊莖膨大提供鬆軟,不受限制的環境下自然生長。輕質壤土和沙壤土最適馬鈴薯生存,這兩種土壤透氣,並給塊莖提供了優越生長條件。還可以用黏重土壤栽,這樣土壤必須用高壟栽培方式,因為壟大排水方便好管理。

2、溫度

馬鈴薯是低溫耐寒的農作物,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不適宜太高的氣溫和地溫。在發芽期生長所需的水分營養都是種薯供給。這時候關鍵是溫度。當 10 釐米地溫穩定在 5℃~7℃ 時,種薯的幼芽在土壤中緩慢萌發和伸長。氣溫達到10℃~12℃時,幼芽生長健壯而且長的快,溫度在13℃~18℃時,是幼芽生長最好溫度。溫度不能高,超過36℃左右時嚴重會使種薯腐爛,氣溫低於4℃,種薯不發芽在零下時種薯凍害。所以要合理利用安排好時間播種。

3、水分

馬鈴薯是需水較多的農作物,水能把土壤中的無機鹽營養溶解,使馬鈴薯的根把它們吸收到植株內充分利用,它們所需要的水分達到80%左右。也必須依靠水才能輸送到塊莖中進行貯藏利用,水還能支撐植物直立不倒秧,看來水是馬鈴薯生長過程不可缺少的。

發芽期需要水量在24~32毫升水供應幼芽用,當芽眼根長出後植株利用芽塊供水的同時,根系開始吸收土壤中水分,所以墒情一定要好才行。

幼苗期即出苗20天前出苗到現蕾,因苗小葉面積小,氣溫不高蒸騰量不多,所以需水量少,此期需水量只佔總量的10%左右,所以保持土壤一定的含水量,確保幼苗生長。發棵期的莖 葉片逐漸旺盛生長,此期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30%。塊莖膨大期,這時需水量在50%以上,是需水最敏感時期,絕對不能缺水?因此,要滿足馬鈴薯對水的要求,就必須依據當地常年降水的多少和降雨的季節情況而定,因地制宜合理適用。

3、馬鈴薯對營養要求

馬鈴薯生長對營養的要求,就是對肥料的要求。肥料是植物的糧食,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肥量比較大。如果肥料不足,就如同小孩因為營養不良而導致面黃肌瘦,個頭矮人,體力不足一樣,馬鈴薯肥也會造成植株弱小,結薯個小數,產量低下的不良後果。所以馬鈴薯施肥時許要下足夠的底肥,生長過程不缺養肥,促使馬鈴薯生長健康高產。


華姐說三農


土豆,土豆,我是馬鈴薯!暗號對上了,我們還是叫你土豆的大名馬鈴薯吧!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歐洲第二大主食,世界第四大主糧。馬鈴薯雖然在我國只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但我國卻是世界上馬鈴薯栽培面積最多的國家。馬鈴薯在適宜環境下的需肥規律是怎樣的?對於這樣的問題,會有種植馬鈴薯的薯農關心嗎?!

馬鈴薯的需肥規律

馬鈴薯從發芽到幼苗期,由於塊莖中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所以吸收養分比較少。此時,對土壤養分的需求大約佔到整個生育期的2.5%。

進入塊莖形成期直至塊莖增長期,馬鈴薯植株的地上部分莖葉開始大量生長,塊莖迅速膨大,馬鈴薯全生育期所積累的幹物質大部分要在這一時期內形成。此期也是馬鈴薯對養分吸收的高峰期,對土壤養分的吸收量也會佔到整個生育期的50%以上。

到了澱粉積累期,馬鈴薯對養分的需求開啟遞減模式,整個澱粉積累期只需要吸收整個生育期營養的約25%。

根據內蒙古農業科學院的試驗研究,薯農每生產1噸馬鈴薯,需要為馬鈴薯提供氮5.5公斤,磷2.2公斤,鉀10.2公斤。馬鈴薯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0.4:2。

重施基肥是馬鈴薯增產的關鍵

對馬鈴薯施用基肥,一般多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者是將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用。馬鈴薯基肥的施肥量,應當佔整個生育期施肥總量的3/5——2/3。

有試驗數據表明,每畝生產馬鈴薯塊莖1500公斤左右,需要施用農家肥1500——30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

對馬鈴薯施用基肥時,只有施於土壤10釐米以下的土層時,對馬鈴薯薯塊的吸收才會最有利,也最容易達到增產效果。如果施肥時肥料較少,就需要將肥料集中起來,用作種肥。對於農家肥的施用,可以在播種時將肥料順播種溝條施或點施於薯塊穴上,施肥後覆土。

馬鈴薯追肥早施才能發揮最佳效益

想要馬鈴薯追肥發揮最佳施肥效果,一般應該在馬鈴薯植株開花前將追肥施入,並且需要堅持將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才能充分發揮肥料的協調促進作用。此時,對馬鈴薯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或硝酸銨1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即可。

至於鉀肥的施用量,不同地方的土壤含鉀量不一樣,在北方不缺鉀的地塊追施鉀肥,對馬鈴薯的增產並不明顯。而缺鉀地塊,只有合理補充,才能增產增收。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土豆在適宜環境下的需肥規律是怎樣的”回答,如有什麼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土豆,就是馬鈴薯,洋芋,山藥蛋,它是茄科植株馬鈴薯的塊莖,是一種糧菜兼用的作物。下面我還是說馬鈴薯,這樣順口。



先來說馬鈴薯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

馬鈴薯喜歡比較涼爽的氣候,生長髮育的適宜溫度是15~24℃,馬鈴薯不耐凍,在-1.5℃的時候會被凍死,馬鈴薯塊莖的形成的適宜溫度是17℃,如果超過了29℃塊莖的形成就會停止,而且在高溫的時候結薯也是比較少的,夜間的低溫是有利於塊莖的形成和肥大的。

適合馬鈴薯的生育環境是:在生長的初期有比較長的日照以及比較高的溫度,這樣是有利於地上的莖葉的生長的,再然後就是比較短的日照和比較低的溫度,這個是可以促進馬鈴薯塊莖的形成以及物質的積累的。

馬鈴薯對於土壤的適應範圍很廣,最適宜在輕壤質的中性或者是微弱酸性的土壤栽種。

在不同的生長期對於水分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在發芽期要求土壤的相對含水量在50%~60%,幼苗期適宜土壤的相對含水量是60%~70%,到了發棵期是70%~80%,而在結薯的前期要保持土壤是見幹見溼,一般情況下土壤的相對含水量是在80%左右,到了以後含水量會逐漸的降低,最後到了收穫期會降至50%左右,由於馬鈴薯是高產的作物,所以它需要的肥料是比較多的。



馬鈴薯的需肥特點

有資料根據測定顯示,每生產1000公斤的馬鈴薯,它需要吸收純氮是3.5~5.5公斤,需要五氧化二磷是2.0~2.2公斤,需要氧化鉀是0.6~12.0公斤,三者的比例是1:0.5:2.5。

由此可以看出,馬鈴薯需要鉀肥的量是最大的,它屬於典型的喜鉀作物。馬鈴薯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和比例是隨著馬鈴薯的生育期的不同而有變化的。

◆苗期是馬鈴薯的營養生長期,在這個階段,植株所吸收的氮磷鉀分別是整個生育期總量的18%,14%,14%。而這個階段養分的前期主要的來源是由種薯來提供的,種薯在能發了新根之後,會從土壤和肥料中來吸收養分的。

◆塊莖形成期它所吸收的氮磷鉀分別是佔到了總量的35%,30%,29%,並且這時吸收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在這個階段供肥的好壞是會影響到馬鈴薯結薯的多少的。

◆塊莖的增長期,這個階段主要是以塊莖的生長為主的,植株所吸收的氮磷鉀分別是佔到了總量的35%,35%,43%,並且養分的需要量也是最大的,它的吸收的速率是僅次於塊莖的形成期。

◆澱粉的積累期,這個階段主要是葉中的養分會向塊莖轉移,而這時莖葉會逐漸的枯萎,對於養分的吸收量也是開始減少植株吸收氮磷鉀的量分別是佔到養分總量的12%,21%,14%,在這個時間供應一定的養分對於塊莖的形成和澱粉的積累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的。

根據馬鈴薯的需肥規律就要進行正確的施肥

馬鈴薯的施肥技術必須遵循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的追肥的原則。

◆基肥

因為馬鈴薯是塊莖作物,它喜歡疏鬆的沙性土壤,並且要求氣候是涼爽的。基肥應該要重施,建議用肥的量要佔到總施肥量的2/3以上,氮肥的用量大約要佔到50%,這時要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再補施一定數量的化肥,尤其是鉀肥和磷肥,這種方法能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這樣也是有利於植株的生長和結薯的。

具體的施肥量,建議每畝地施入有機肥是2500公斤,尿素是15公斤,過磷酸鈣是20~30公斤,鉀肥是10~2公斤,或者是施用高氮高鉀型的複合肥是40~60公斤,如果是高產的地塊施肥量是可以適當的增加的。

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在種植馬鈴薯前進行溝施或者是穴施,化肥必須遠離種薯2~3釐米的地方施入,這樣可以避免肥料和種薯的直接接觸,在施肥完了以後要覆土。


◆追肥方法

❣對於黏土,壤土地追肥

在馬鈴薯團棵期,建議每畝地要追施三元素的複合肥是20公斤➕硫酸鉀是7.5公斤。施用的方法是開溝條施或者是挖點穴,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注意在施完之後要先用細土來覆蓋,這樣可以避免揮發和損失,然後再進行澆水,這樣是有利於溶解的。

塊莖的膨大期,要每畝地追施三元素複合肥30公斤➕硫酸鉀是10公斤二者混合物。

❣沙土地追肥

在齊苗以後建議要每隔15天每畝地用三元素複合肥12~15公斤進行追施。共需要追施3~5次。追施的方法採用開溝或者是挖穴,注意施肥之後要用土進行覆蓋,然後開始澆水,也可以在下雨之後進行追施。

馬鈴薯開花以後,主要是以葉面噴施磷鉀肥為主,建議每畝地葉面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如果缺氮,可以增加100~150克的尿素,建議是每隔10~15天來噴1次,要連續的噴施2~3次。馬鈴薯對於硼和鋅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土壤裡缺硼或者是缺少鋅的時候,這時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者是硫酸鋅,進行根外噴施,建議是每隔7天來噴一次,要連續噴施2次,每畝地用的溶液是50~70公斤就可以了。馬鈴薯又是一種比較喜歡鉀的作物,在平衡施肥的同時必須特別的重視鉀肥的施用。同時還要注意,不宜過多的施用含氯的肥料,比如像氯化鉀,要選擇施用硫酸鉀,要不然就會影響到馬鈴薯的質量。



馬鈴薯的錯誤施肥方法

主要是包括了大量地施用複合肥,中糧和微量元素施用量存在不足,最後就是施用了沒有經過處理的禽畜糞便來做基肥。在實際生產中必須避免出現以上幾種情況。


黃曉紅果果


土豆在適宜環境下的需肥規律是怎樣的?

想要獲得優質高產的土豆,合理的施肥是關鍵,分享一下我的高產土豆施肥方法,首先在整好的地攏上給土豆施足基礎肥,通常基礎肥用總量的60%到70%左右,在播種後每畝地用2到3噸廄肥蓋種,同時施肥總量的50%的氮肥,40%的鉀肥和磷肥與微生物菌肥混合後條施在廄肥上,隨即蓋土。廄肥來原廣,取材方便,養分充足。是理想的土豆栽種肥料,早施肥、追肥。氮肥在追肥中要找準頸葉期,尤其在後期,影響徑葉風長,中後期時鉀肥配合金寶寶微生物肥使用,促早發增加光合作用。

適當根外追肥很重要,土豆對待鈣、林、鎂等微量元素要求較大,為了提高品質可以與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土豆實際是一款喜鉀農作物,再平衡施肥中要特別重視鉀肥的使用,同時不易施用過多的含氯肥料,應選用硫酸鉀,否則會影響土豆品質。





河北宋姐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與小麥、稻穀、玉米和高粱並稱為世界五大作物,在國內土豆更是被列為第四大糧食作物。由此可見,土豆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受到重視。

土豆屬於高產作物,一般畝產量在3000~5000斤之間,管理得到可以達到8000斤的畝產量。當然了,要想獲得高產,對於土豆的需肥規律要了解。接下來,我們就土豆的需肥規律進行探討。



■土豆的需肥規律

總的來說,每生產1000斤的土豆塊莖,就需要土豆植株吸收4斤的氮,2斤的磷和8斤的鉀。那麼,一畝土豆產量5000斤,則土豆植株需要吸收20斤氮、10斤的磷和40斤的鉀。由此可知,土豆對於鉀的需求最多,是氮的2倍,磷的4倍,其次是氮,最後是磷,氮磷鉀的科學比例為2:1:4。

此外,土豆生長還需要鋅、鈣、鎂、硼、硫等中、微量元素。其中,土豆對鈣的需求量也很大,相當於鉀的1/4。那麼,一畝產量5000斤塊莖的土豆,則需要吸收10斤鈣肥。

最後,土豆需肥的規律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土豆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需求會隨著莖葉和塊莖的不斷增長而增加。在土豆生長的初期,需肥量佔總需肥量的20%;進入塊莖形成盛期需肥量約佔總需肥量的50%;到了土豆生長末期,需肥量約佔總需肥量的20%。種植戶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安排好底肥和追肥。

我們都知道,土豆在滿足了各類營養元素的情況之下,就能夠正常生長髮育。而如果營養缺失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我們又如何去判斷土豆缺乏了哪一種營養元素呢?



■土豆缺素,可導致生長異常

氮磷鉀是土豆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三大營養元素。如果缺乏了會導致什麼後果?

①土豆缺氮。氮素缺乏可導致土豆植株矮小,生長髮育不良,最終影響到產量。土豆缺氮的具體症狀表現為:整棵植株矮小,葉子均呈現淡綠色,而後逐漸發黃,最後葉片上卷呈現杯狀,脫落。

②土豆缺磷。磷素在土豆生長過程之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塊莖之中幹物質和澱粉積累,提高塊莖澱粉含量和耐貯性。如果缺乏磷素,同樣導致土豆植株矮小,生長髮育不良,塊莖澱粉積累減少。土豆缺磷的具體症狀表現為:土豆植株矮小,葉片上卷。進入花期缺磷,則出現葉片皺縮,顏色深綠的症狀。

③土豆缺鉀。鉀素可以促進土豆植株內部蛋白質、澱粉、纖維素以及糖類的合成,促使莖杆增粗,增強抗倒伏的能力。如果缺鉀,會導致土豆植株節間縮短,葉面積縮小,葉片黃化、枯死。土豆缺鉀時的症狀表現:先是下部葉片的葉尖和葉緣變褐色,變枯焦,葉面上出現褐色斑點,並且向下捲曲,葉脈下陷。

缺乏營養元素,可導致土豆生長異常,嚴重時可導致產量下滑,影響到種植效益。為此,我們在給土豆施肥的時候,務必科學、全面。



■土豆要科學施肥

土豆施肥要堅持“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則。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施基肥。選用腐熟的農家肥,每畝施入6000斤,同時搭配施入90斤的過磷酸鈣、40斤尿素和24斤硫酸鉀。可結合整地施入,與土壤均勻混合攪拌。

②施追肥。土豆幼苗期,每畝追施8斤尿素;到了現蕾期,可每畝追施14斤尿素,並搭配施入16斤硫酸鉀。追肥時,建議在距離土豆植株5cm的地方開溝,進行溝施。

③根外追肥。通常情況之下,土豆栽培不需要進行根外追肥。但是,在兩種情況之下可以安排。一是,土豆進入花期的時候,可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低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一畝100斤,連續噴施2~3次。如此可確保土豆花期磷鉀元素的充足;二是,土豆缺素的時候需要根外追肥。比如土豆缺鈣,可及時葉面噴施0.3%~0.5%的氯化鈣水溶液,每隔5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再比如缺鎂,可進行葉面噴施0.5%~1%的硫酸鎂溶液,3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4次即可。



好了,以上關於土豆需肥規律是怎麼樣?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同時,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終歸農村】,多多給予點贊,激勵我繼續分享更多的三農知識,謝謝。

終歸農村


土豆也叫馬鈴薯,是日常生活深受大家鍾愛的蔬菜之一,在中國栽種比較普遍。提升馬玲薯的品質與生產量,那麼,應該怎樣施肥呢?

上肥的基本原則

在小苗期,馬鈴薯的吸肥量是較為少的,直到發棵期,其吸肥量會大大增加,直到結薯前期,吸肥量會超過高峰值,此後以後,吸肥量會迅速降低,初期所必須的肥料施加量佔據士豆總吸肥量的70%左右。在上肥時,要以施入有機肥料主導、化肥為輔,以底肥主導、追肥為輔助,以大量元素主導、以微量元素為輔的基本要素。為保持上肥的穩定性與規範化,應保證前促、中控、後保,且早期以施入N、P主導,推動馬鈴薯可以保證早生快發,多開展發枝,以達到豐收的實際效果。在馬鈴薯生長髮育的中期,不用上肥,致力於操縱士豆葉莖不可以猛長,保證士豆地底塊莖能科學產生,並逐漸彭大。直到後期,應進行葉片噴肥,不能讓葉子的顏色出現太早落黃問題,進而加快葉片植物光合作用率,從而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

1、底肥

在需求量上,基肥一般佔有總化肥釋放量的70%,且施入的基肥以農家肥的有機肥料核心,還要搭配施入一定的N、P、K肥。上肥時,若地塊667m2產2000.0kg士豆,應施入歷經漚肥的有機肥料3200kg、磷肥45kg、尿素18kg、硫酸鉀12kg,若地塊生產量更高,應提升肥料施加量。上肥時,應將有機肥施到間距土豆種薯的4.5cm部位,防止產生燒種狀況。初期施入基肥時,應將有機肥在所農用地表面進行撒肥,且施入有機肥料時,應在種植之前開展專業化溝施,一般溝深出在15.0cm左右。

2、種肥

種植時,應施入一定量的種肥,選用溝施方法,施入磷酸二銨7kg/667m2,施入種肥的深層次應當比種子還要深5cm左右。種子和種肥應立即開展層次隔開解決,若沒法分離,就嚴禁帶上種肥。

3、追肥

在馬鈴薯的小苗期,應立即施肥解決,且以追肥N肥主導,依據培土鬆土時況,追肥尿素溶液量為4kg/667m2;直到現蕾期,追肥尿素溶液7kg/667m2、硫酸鉀8kg/667m2。間距主莖根莖4cm部位處要旋耕,採用溝施或穴施的方式 ,上肥結束後,應運用土來遮蓋嚴實,進而超過促苗早發的目地。馬鈴薯盛開以後,不用在根際部位開展施肥,特別是不能追施N肥。

4、葉片追肥

馬鈴薯塊莖的探索期與彭大期,應在葉片上開展施肥,關鍵是運用噴施寶有機化學水溶性肥料來開展噴溼實際操作,噴灑頻次為3次,致力於到達營養成分的均衡度,防止中後期產生葉子落黃現象。執行葉片施肥時,保證每一次每667m2應用35mL的噴施寶兌50kg水,採用持續性噴灑,時間間隔為8~10d。

對比,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


農民莫老三


1、整地施肥,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鬆,透氣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播前要進行滅茬、深耕,耕深應達20釐米。結合翻地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畝,同時根據土壤墒情入20千克以上的複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5:2)。

2、種薯處理,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並應進行催芽處理,可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壯芽後,進行播種;播種前應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進行拌種,促使切塊的的刀口儘快的癒合,減少爛種,增加鉀素,防病害。

3、合理密植,適時播種,下種後應及時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墒,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出苗後應及時中耕培土,應以除草、疏鬆土壤為主,並向苗根培少量土。同時配合噴灑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4、田間管理,應及時鬆土、培土起壟,並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同時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禦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質高效和豐收。

5、防治病蟲害,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藥效;同時對於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可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鞏固效果。


農村三表哥


感謝題主的提問,首先祝願農民朋友們新年快樂!土豆在適宜環境下的需肥規律,其實應該是所有種植戶應該瞭解的知識。根據土豆的種植面積和環境,我國大部地區都可以種植土豆,但是受種植技術限制,收益始終跟不上去。歸根結底,在品種適宜,環境適宜的情況下,還是種植技術特別是施肥技術上有缺陷。根據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我國把土豆種植區共劃分為四大種植區。天水乃至甘肅大部屬於北方一作區。現就土豆種植中的需肥及施肥情況,回答友友的提問。


土豆種植中盲目施肥是土豆產量低的主要原因。

土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在原有傳統大田種植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地膜種植技術及大棚雙模種植技術,使土豆的種植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八十年代初期,天水的土豆從產量及質量上都很好,曾經一度成為天水農業產業的主要支柱。到九十年代時,遠銷外銷也很火爆。最近些年,土豆生產卻一度陷入低谷。有些朋友把這種現象歸究於氣候變暖。事實上,北方一作區的氣候條件怎麼樣變暖也沒有其他三個土豆種植區的高。其他作區的土豆能一如既往地高產,只能說明,還是種植技術或者施肥方法有問題。沒有按需施肥,或者施肥不足,盲目施肥就成了土豆低產低效的主要原因。

1,施肥不足。

土地常期連作,有機肥施用日漸減少甚至沒有施用有機肥。大多種植戶在土豆種植過程中全程使用大化肥,又缺少有針對性地施肥方案。受化肥成本和種植時間及條件的限制,常出現施肥不足的情況。導致土豆生長週期變短,產量低下。

2,過量施肥。

與施肥不足相反的現象的是過量施肥。在土豆產量低下的情況下,有的農戶開始加大投入,增加施肥量,在原來施肥的基礎上翻倍施肥,因此出現燒苗、肥害現象。許多土豆在產品膨大期發生苗子旺長、根部腐爛及倒伏現象。致使土豆的產量反而更低。

3,盲目施肥。

面對土豆產量低下的情況,想通過加大施肥或投入來提高產量,或者引用推廣的新技術來提高產量,但卻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按需施肥。所謂的增產技術如果脫離了按需施肥、科學種植的範疇,都是勞而無功的,甚至會適得其反。

常見到有些種植戶在給土豆噴施葉面肥時,不知道土豆究竟缺什麼元素肥,只是把噴施葉面肥當做一項增產技術來看待,忽略了噴葉面肥是為了補充缺失肥這一原則。噴施的越勤快,反而會減產越明顯。


土豆種植中的需肥規律。

土豆在環境適宜的環境下,生長時是有一定的需肥規律。但是這種需肥規律是建立在肥料充足的基礎上的。如果施用了單一的肥料,是無法保證土豆的生長和增產所需。這就要在播種時,首先要施足基肥,改良土壤,然後再配合氮磷鉀肥的需求量進行按需施肥。

氮磷鉀肥是土豆生長的三大元素肥。有些地方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把肥料的施用,總結為氮肥長葉,磷肥生根,鉀肥長莖等等。也有些種植戶會問,土豆在果蔬膨大期該用什麼肥?等等如此把肥料的使用和農作物的生長階段對應起來的說法及做法,都是土豆及所有農作物按需施肥的一個“誤區”。

肥料的作用,不論是大量元素肥還是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的作用都是相互的。都必須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保證土豆高產高效。土豆生長過程中雖然肥料或者元素髮揮的效果和作用不同,但在基礎元素肥缺失的情況下,只憑其中的任何一種元素肥是很難達到增產效果的。又因為所要達到的預期產量不同,施肥的用量也就不同。

之所以要提究按需施肥,是要按照土豆以及土壤的肥份含量,以及所要達到的產量,合理適量,足夠充分地施肥,保證肥效的持久性和連貫性,這才是真正的按需施肥。而不是非要把什麼肥料和土豆的生長階段對應起來。就像人們在夏天要多喝水一樣,但再多喝水,也不能少了照常吃飯一樣。在適宜的環境下,怎麼樣按需施肥呢?

土豆按需施肥的兩個方法。

一,根據土壤基礎肥力和所要達到的產量計算施肥量。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因為土壤的基礎肥力不同,種植土豆後所達到的產量和效益也就不同。相對肥沃的土地和相對貧瘠的土地所含的有機物質不同,後續所施用補充的肥料也就不同。土壤含有某種元素肥份高的施肥時可以少施某種肥料。

1,土壤的基礎肥力和基礎產量。

土壤的基礎產量就是在不施用任何肥料時,土壤可以生產的土豆產量。土豆的基礎產量所需要的氮磷鉀的肥料成份,就是土壤的基礎肥力。

2,土豆產量應對的肥份數量和肥份的當年利用率。

除了土壤的基礎肥力和基礎產量外,有資料顯示,每多生產1000kg土豆塊莖,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5~6kg,磷1.66~1.85kg,鉀8~10kg。這也就給土豆施肥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標準。也減少了施肥不足或者施肥過量的盲目性。

在計算施肥量時,因為每種化肥的有效成份不是完全被吸收利用,所以還得按照肥料的當年利用率來進一部明確施肥量。氮肥的當年利用率是55%,磷肥的當年利用率是15%,鉀肥的當年利用率是60%。

還有一組數據就是肥料所含的有效成分。比如尿素的有效氮成份是46%,過磷酸鈣所含五氧化二磷成份18%,硫酸鉀含有效鉀成份50%等等。

3,根據產量計算施肥量的方法。

明確了以上的有關數據以後,如果要想讓每畝地收穫1500kg土豆塊莖時,假定土壤基礎肥力可產500kg土豆,除去土壤基礎肥力生產的這500kg土豆所需的肥料外,就要再補充1000kg土豆生產所需要的氮磷鉀的肥料數量。如果想讓土地生產達到每畝2000kg的產量,除去土壤基礎肥力生產的500kg土豆外,要再補充施用1500kg土豆所需要的氮磷鉀肥份。

上面提供的氮磷鉀的需肥數字是純粹的肥料指數。計算所施肥料時要考慮到肥料當年的利用率和所施用的化肥所含肥料的有效成份。

比如,每畝在基礎產量之上,想多收穫1000kg土豆來計算。按照氮肥的需求量每畝4.5~6kg氮肥計算,施用尿素時,尿素中氮含量是46%,氮肥的當年利用率為55%,由此可計算出每生產1000kg土豆,需要施用的尿素量。

用數字計算時,可以用這樣的算式:

尿素:(含氮量46%)

(4.5~6)÷0.55÷0.46≈(17.8~23.8)kg

過磷酸鈣:(五氧化二磷含量18%)

(1.66~1.85)÷0.15÷0.18≈(61~69)kg

硫酸鉀:(含量為50%)

(8~10)÷0.6÷0.5≈(27~33)kg

4,按需施肥計算中的幾點補充

①,以上計算方法是按照土豆種植中常見的肥料及所含成份計算。如果使用其他類氮磷鉀肥時,可參照所使用肥料的所含成份計算。

②,因為受品種,氣候及土壤質量影響,每畝土豆所需的氮磷鉀肥數字屬於大概值。

③,氮磷鉀肥屬於大量元素肥,為了保證土豆正常生長,在追施基肥時可使用其他微量元素肥混合使用。也可在土豆生長期,根據土豆缺素現象及時進行葉面噴肥補充。

二,根據土壤肥份測定和所要達到的產量計算施肥量。

因為土壤肥力不同,不同種植區域使用同一施肥參數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最精準的土豆種植按需施肥方法就是測土施肥,也稱為配方施肥法。

測土施肥所採用肥料基本計算方法和上面的方法一樣。優點就是通過對土壤有效成份的化驗檢測以後,更為準確地掌握了土壤基礎肥力中所含各種有效成份的確切數字依據,在補充施肥時會更為精準。

1,土壤檢測後的三個數值。

在土壤檢測之後,有三個數值需要注意:

  • ①,土壤養份測定值。土壤養份測定值是指土壤所含有效成份的實驗室數據。
  • ②,0.15是將養份換算成每畝種植層可提供養份數量的係數。
  • ③,較正係數。較正係數是土豆對土壤養份的利用率。大多數時間,在沒有準確較正係數時,可用0.8為係數。

2,土壤檢測後的施肥計算方法。

通過土壤檢測後得出土壤中氮磷鉀成份的檢測值,通常也稱為氮磷鉀速效值。是指可以被土豆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成份指數。也就是基礎肥力的詳細指數。通過這個數字和0.15及0.8的較正係數,就可以計算出土壤本身所含的氮磷鉀養份數量。可用以下算式:

土壤養份供應量=土壤養份測定值×0.15×較正係數

計算出土壤養份含量後,在計算整體每畝施肥量時,只需要在整體施肥量中減去土壤所含養份量。然後再根據各種元素當年利用率和肥料所含有效成份,計算出精準的施肥量。


總結。

從土豆的按需施肥方法可以瞭解到,土豆種植過程中的按需施肥,主要是以土豆所需要的氮磷鉀大量元素肥為主。計算所施用肥料數量時,除了要掌握土壤所含的氮磷鉀成份以外,還要按照所要出產的土豆數量,以及肥料的當年利用率和有效含量,計算所需要施用的氮磷鉀肥的精準數量,也才是最有效的按需施肥方法。如果施肥量過大時,可以採取分步多次施肥的方法施肥。在保證了基礎肥料充足合理的情況下,加強土豆田間管理,使用葉面噴施的辦法,及時糾正土豆缺素症。想要種好土豆的朋友可以詳細研究一下土豆按需施肥的計算方法並應用到實際種植過程中去,做到不缺肥、不浪費,以確保土豆豐產豐收,高產高效。

農村人說農村事。@木火同明,和您共話三農。祝朋友們新年快樂!

木火同明


張家口作為土豆特產基地,土豆產量跟施肥也有密切關係,土豆屬高產喜鉀作物,生育期需氮、磷、鉀肥比例為N:P2O5∶K20=2:1:4,即土豆對鉀肥的需要是氮肥2倍。除氮、磷、鉀外,鈣、硼、銅、鎂等微量元素也是土豆生長髮育所必需,尤其是對鈣元素的需要相當於鉀的1/4。

土豆的各個生育時期,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從發芽到幼苗期,由於塊莖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所以吸收養分較少,約佔全生育期的25%左右。

塊莖形成期到塊莖膨大期,由於莖葉大量生長和塊莖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養分最多,約佔全生育期的50%以上。

澱粉積累期吸收養分減少,約佔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鉀的情況是苗期需氮較多,中期需鉀較多,整個生長期需磷較少。

結合土豆地上部、地下部生長特點和需肥特性,土豆施肥技術,應遵循以施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追肥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