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露長的太高怎麼辦?

雨中的我2003


波露也叫珍珠蘆薈、雪花蘆薈,屬於多肉植物,葉片翠綠,排列成緊湊而端莊的蓮座狀,先端尖,兩側排列有整齊的小刺,葉片正反面均有分散性的白色疣狀突起,生長速度較快,春季開花,繁殖以分株和砍頭為主。



波露長得太高了怎麼辦?

波露喜陽光充足、溫暖乾燥的環境,可耐乾旱、稍耐半蔭,但既不耐暴曬也不耐寒。夏季需要適當遮陽,日常打理應避免過度積水,否則易爛根底層的葉片也易化水。正常情況下,波露葉片排列緊湊,控水的情況下葉片甚至有些微微內包,長得太高是因為長期缺少陽光,澆水過勤所致,即徒長了。


當波露剛剛出現徒長的傾向時,可通過控水、多曬太陽得已恢復。過度徒長的基本只能砍頭處理,而且效果並不好!因為徒長的波露水分足,枝幹細嫩,傷口不容易癒合,即使晾乾傷口用於扦插,後期也有可能葉盤化水扦插不成功,但砍頭後原來的蓮座有一定幾率繼續爆側芽。如果是養殖了很久的波露,徒長得厲害的話可也取群生的側芽移栽。

怎樣養殖波露?

波露其實是很好養的,根系也很發達,對土壤不挑剔,一般的園土、腐殖土和沙質土都可以栽培。日常打理保持陽光充足,視盆土乾溼度每十天左右澆次水即可。盛夏季節,需要將其移至涼爽通風處養護,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5℃以上。波露生長速度比較快,每年春季可換盆一次,換盆的同時,適量添加底肥,已經長了側芽的波露可同時進行分株。


波露葉片易沉積灰塵,過度乾旱易幹尖,天氣乾燥的秋冬季節,可偶爾向葉片噴水增加溼度,同時沖洗掉葉片表面的塵土,這樣波露才能翠綠飽滿,養出好狀態!


園藝印象


波露,百合科蘆薈屬多肉植物,原產地非洲南部,又名珍珠蘆薈、綾錦蘆薈、點紋蘆薈和木挫蘆薈。波露屬於小型品種,一般植株高度在10釐米左右,葉片在50片左右,沒有明顯的莖稈,株形為蓮座狀,葉片扁平而密集,葉面有凸起的白點,葉緣呈鋸齒狀,葉片漸尖,葉尖有長鬚,葉色為深綠色,會開橙紅色的花。

波露作為一種常見蘆薈,還是非常好養的,使用3成左右的粗河沙,再加入3成左右的腐葉土和4成左右的煤渣,然後配置成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混合土壤,可以讓波露長的非常好。波露跟其它蘆薈一樣適合半陰的養護環境,秋季和春季可以適當的增加光照,但不可暴曬,特別是夏季氣溫高、紫外線強的時候,會導致波露出現葉片發紅和葉尖乾枯的現象。

波露不耐積水,澆水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葉片,如果底部葉片發軟,就表示植株缺水,可以大水澆透,如果葉片很硬朗,就暫時不需要澆水。水分過多不但容易導致波露出現徒長,甚至還有可能爛根和爛莖情況。

波露本身是小型蘆薈,題主的波露長的太高,那說明植株發生徒長了,除了上面說的平常澆水太多,應該還嚴重缺少光照。波露可以半陰養護,但半陰的意思是陽光不能直射,但有明亮的散射光,說白了就跟玉露的養護環境一樣,如果養護環境過於廕庇,波露就會出現徒長,跟下圖一樣莖稈拔高,葉片變細長,株形也變鬆散,非常難看。

波露徒長了怎麼辦?沒事,可以砍頭!雖然蘆薈多以分株的方式繁殖,但它們實際是可以砍頭扦插的,只不過現在氣溫不合適了,建議題主等秋天天氣涼爽以後給再砍。如果想砍頭的波露上下兩部分都成活,那最好砍頭的時候下面樁子留4-5片葉片,選定位置直接用鋒利的小刀把莖稈切下來,然後給傷口抹上多菌靈,放在通風的地方養護,期間不可沾水,不可暴曬,等新芽長出來以後即可正常養護。

而波露砍下來的上半部分適當的清理一些葉片,傷口同樣抹上多菌靈放在通風的地方晾著,晾5-7天左右待傷口完全癒合,一棵扦插到純河沙之中,然後保持河沙微潮,大概15天左右即可生根存活,接下來再移栽到花盆之中就可以了。

嗯!我說完了!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


唐長老多肉札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波露長太高的原因,瞭解一下這個多肉品類中的那個特性生長環境這些。鍋爐雪花蘆薈適合在排水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好的,土壤中生長,我就更不容易爛掉,他比較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需要把它放置在能接觸到光線的地方最合適的溫度為20到24 ℃。冬天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8℃。分株和扦插都可以繁殖。那麼我們瞭解到,他的生活習性之後我們就可以對他的環境,然後控制那個太陽光還有控制它的水就可以把它那個生長速度把它控制下來。慢慢的就不會長的太快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