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你買房了嗎?你對買房有什麼打算?

長風萬里


你好樓主,我是91年的,工作地海口,有車無房。2016年進入房產行業,那時候海口的房價還只是8000-10000之間,但是這兩年房價瘋長,買房的壓力劇增。女朋友是廣西的,打算今年年底結婚,一直想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但是海口的房價均價17300每平米,如果不是因為政府限購限價,房價早就20000以上了。很多人會說,你們做房地產的怎麼會沒買房?其實,房地產這行賺到錢的畢竟是少數,賺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更多的人需要時間去積累去沉澱,在海南這個高物價低收入的地方生活,大家都不容易!但是不管怎樣,只要努力,不忘初心,早晚都會實現的!

同樓主問大家,90後的你買房了嗎?



美麗海之南


我是第一批90後,現在年近30了,已經結婚,兩人工作,第一套房90多的兩居,2013年買的,5100多每平,目前還有貸款,去年剛入手了一套三居,8700多每平,兩套月供7500多,壓力很大,三線城市山東臨沂,算是把買房這件事解決了,以後也不用為買房而擔心了,努力賺錢還房貸就是今後的目標,到了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生病的階段。努力中……



想不起忘不掉了


90後,剛畢業的時候就有了買房的打算但是因為工作不穩定家裡不允許也就作罷了,2017年城市限購房價瘋漲,雖然有了一定的存款,但是首付還差一些,想讓家人借給我一點,把首付付掉。家人因為我是女生也都反對買房,只有媽媽支持我,但是媽媽也沒有工作,經濟上幫不了忙。

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隔壁四線小城市買了一套房,兩年不到漲了三十萬。感謝自己當初在所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堅定的下手。不然現在更買不起。

今年年初升職,薪水漲了不少,遇上好老闆無息借給我二十萬,又付了首付買了工作城市周邊一套小房子。準備自住幾年,後面賣掉添點錢在工作的城市買一套。

有自己房子的感覺真特麼幸福!


小西紅柿君啦


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你應該知道下什麼是租售比?

租售比本身很簡單,就是租金和房價的比例,是判斷房價是否「合理」的一項重要指標。針對某一個具體的房子你可以計算它的租售比,對於某一個地區——比如北京城區——你也可以計算平均的租售比,後者可以作為判斷這一地區房價狀況的參考。

用租金和售價的比例判斷房子的投資價值——這個概念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很常見、很通行的房地產指標,國際慣例叫 price-to-rent ratio,也就是「售租比」,跟中國版的「租售比」正好反過來。還有一個小差比是,中國計算售租比通常算的是月租金,國際慣例是年租金。

不管是售租比還是租售比描述的都是一回事兒,用哪個對於討論的結論都沒影響,為方便起見,下文一概用國際慣例的安年租金計算的售租比。

根據 NUMBEO 的最新統計數字,中國深圳的售租比是 78.89 ,也就是說,深圳的房價相當於七十九年的房租。那這個數字到底是算大還是算小呢?

這個問題好回答,如果你是外星人,抓到了一個地球人郭敬明,量了一下身高——一米五五,那這到底算高還是算矮呢?很好辦,再多抓幾個地球人比一比不就知道了?下面是 NUMBEO 統計的世界上二百七十五個房地產市場中幾個國際「一線城市」的售租比。

中國深圳:78.89

中國北京:72.34

中國香港:51.37

中國上海:51.23

日本東京:41.30

新加坡:37.47

英國倫敦:36.04

美國紐約:19.03

郭敬明高不高這個簡單問題有答案了。但是,郭敬明的身高是不是「合理」呢?這個問題就複雜多了。上海售租比五十一,比紐約高兩倍不至這我知道,但這並不能說明上海的售租比就不合理啊?

從兩個角度思考:

一、所謂的「剛需」

這是房地產商以及網上那些靠鼓吹買房騙錢的房托特愛掛嘴上的一個詞。他們希望你相信的是,房價高是因為住房「剛需」高。

一個房地產市場的租金水平,反應的是當地居住需求和住房供給形成的價格平衡,簡單地說,一個地方房租越高說明這地方「居住剛需」越高。當然了,房價一方面也反映了居住需求,但是房地產本身有投資屬性,房價高本身不一定能說明居住需求高。

比如說,北京某一年房價暴漲了百分之二十,只有傻逼才會由此得出北京一夜之間忽然多出了一大堆以前不存在的住房需求這樣的可笑結論。事實是,同一年的房租並沒有明顯的波動,恰恰說明居住剛需、供給沒什麼變化,暴漲的僅僅是我們這裡討論的「售租比」。

那能說明什麼呢?

記住:售租比上升說明了房地產投資需求的上升超過了居住需求的上升(假定兩者都在上升)。通俗點兒說,一個地方售租比高,說明這個地方的房子目前「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炒房需求比真實的住房「剛需」要大。

房托兒們都弄錯了…

咱們算筆賬吧…

假定你有三百五十萬存款,二〇一七年一月初貸款六百五十萬在北京投資了一個總價一千萬人民幣的房子,貸款利率 6%,那麼你的每月按揭還款是 39,000,全年 46.8 萬,按北京平均售租比 72.3 算,你獲得房租收入 13.8 萬,到年底還欠貸款 642.02 萬。

查了一下,二〇一七年北京全年房價略跌,但為了讓房託們高興,咱們假定房價漲了百分之三,你投資的房子現在值 1030 萬了,如果你把房子賣了,那麼全年的收益是:

1030 - 642 - 350 - 46.8 + 13.8 = 5 萬

如果你把一年裡投資房子的錢 350 + 46.8 = 396.8 存個普通的理財,年息 5%, 那麼你的收入是:19.84 萬。

所以說只有弱智才會在北京買房。

有人說房產稅出來了,終於可以降價了…

一、推出房產稅的一個重要目的恰恰就是為了給地方政府一個新的、穩定的收入來源,從而減少對地方財政對賣地的依賴。

所以啊,你先別高興得太早了,房產稅是給政府掙錢的辦法,沒有你認為的降低成本的功能。

第二,你把房價跟成本的關係弄反了。

這個錯誤觀念很多人都愛重複——認為高房價的原因是土地成本高。當然了,一部分原因是大家經濟學常識不夠,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像任志強這樣靠騙房奴發財的房地產商有意散佈這樣的錯誤觀念,目的是想把大家對房價抱怨的目標轉移到政府頭上。

記住,是價格決定成本,而不是成本決定價格!

就拿房地產來說吧,正是因為有足夠的人願意出現有的高房價買房,房地產開發商才敢在土地拍賣會上出高價買地。有人願意出十萬一平米買房,各個房地產開發商會以此推算包括土地成本在內的各項成本以及相應的利潤空間,然後在拍賣會上決定出多少錢。

土地價格不是政府定的,是市場定的。從根本上說,土地價格也不是房地產商定的,而恰恰是那些一面抱怨高房價一面又拼了命地非要買房的房奴們定的。


灞橋難受哥丶


我買房了。現在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每天睜眼就是房貸,家用,油費。生活痛苦並快樂著。



耕田那些年


做為90後的最後一批,剛剛初入社會,對於社會這個大家庭來說還是小白,買房的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夢,但我還是相信不甘落後的九零後有著無限潛力!


小哥兒阿平


首先我不是90後,我是80尾的,對買房我覺得是人生一件大事,我是去年買的房子,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買房心得吧!現在年輕人社會壓力大,要娶媳婦,但是首先你的要有房有車,車還好點,但是房子對那些家庭不是特別富裕的,壓力確實很大,首先你要存錢付首付,然後每個月要還房貸,現在的90年後也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了!買房我覺得是有必要買的,年輕人要有壓力才會有奮鬥目標,有時候不給自己壓力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假如你不買房的話,沒有生活壓力做什麼大手大腳,到最後房子也沒有錢也沒有存,房子也是投資,現在房價還有上漲空間,即使你以後賣掉也不會虧,所以我個人意見90後買房是必須的,為自己定個奮鬥目標吧!



阿煷的Life


本人也是91年的,目前還是沒有買房子,結婚時父母給了一筆首付錢跟裝修錢,現在房價都漲了,首付錢跟裝修錢加起來也不夠首付了。至今還是在租房子住。而買房子無論大小,都是自己的避風港,當初買的房子玩的已經漲了幾十萬,而卻並沒有存下這麼多錢,工資也沒漲多少,看著小區幼兒園,學校,人漸漸多了起來,父母在小區的朋友也漸漸多了起來,晚上遛彎的時候熟悉的面孔越來越多,而不再是租房時那些匆匆過客。所以建議大家不管怎樣,最好還是買房子,不管大小,總是有個家,比租房子還是有保障性的,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所以還是奮鬥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新開始的生活


我們這裡四線城市,買個房子最起碼的90平左右,這不算要求高吧?但是我買了車子14萬,但是這100多萬的房子,不可能不可能,孩子讀書3萬進的1年級。我寧願在老家蓋別墅,我也不可能在這個城市買洋樓,買一個洋樓能在我們老家蓋兩棟。差距太大。我不否認別人能力好,我只能說我是真的盡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