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黑木耳产业?

喜乐哈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出来,重要的不是产业种植,而是多渠道销售。传统的产业经营和销售已经不能满足于供大于求的市场了,但是这次疫情带来一个新思考,那就是不能依托于传统实体经营与拓展。电商、微商、社区送货都是不错选择。


家有果园桃园


黑木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光木耳,属担子菌亚门、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生长在柞木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因其颜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清胃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烹调高级菜肴必备的佐料,也是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还有补血、强精、镇静等功能,是一种颇有价值的药用菌。

黑木耳的菌丝体是由许多具有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腐生菌,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生长环境而言,非常适合林区大面积种植,进行产业化作业,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我市部分区局已经进行黑木耳的人工栽培和种植,并初具规模,产生效益。下面以五营区为例就黑木耳的有关情况进行探讨。

一、黑木耳产业的现状

五营区,60年代起就有人开始进行人工栽培黑木耳,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枯竭,为扭转经济危困局面,安排工人转产就业,增加收入,区委、区政府大力倡导多种经营,发展黑木耳经济,并制定相关辅助政策,以林业局的8个林场所为主体,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种植,2005年全区开发袋栽木耳已达到近亿袋。从业人员8000,年总产量达到400万公斤,产品远销全国及东南亚地区。黑木耳的发展给五营经济带来巨大收入,占到全区经济总产值的30%,同时,五营黑木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最近,五营黑木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填补了我省菌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空白,对扩大我市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山特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非林替代产业,振兴林区经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有利因素

林区发展黑木耳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些条件是其他地方无法超越的。

1、 党委政府重视

区党委政府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纳入了“十一五”规划之中,摆上重要日程,当作富民兴区的一件大事来抓,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认为发展黑木耳产业是我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缓危解困富民兴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区木材生产的剩余物,还可以为下岗职工、林业职工转产开辟再就业门路,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2、经验成熟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营区已有黑木耳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一个,全区8个林场所都有黑木耳种植示范户,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人工袋栽木耳已达近亿袋,年总产量达到400万公斤,其产业已形成规模,区委、区政府拟投资2900万元,建设黑木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集制菌、养菌、黑木耳加工为一体,为黑木耳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证,该项目是在资源枯竭、经济危困条件下,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林区保持社会稳定及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各项自然环境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发育

1)气象条件

五营区属于北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差异很大,冬季漫长、干燥、严寒,夏季多雨,早春低温,多雨雪,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0.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40.7℃,年平均降雨量644㎜左右,主要集中于7—8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2162小时,有效积温2200℃,适合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

2)土地条件

五营区土地面积1470平方公里,地貌特征山峦重叠,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较好,土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少,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少,土地的土壤类型可分为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河淤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平原区农业土壤,多为黑土,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为主要土壤,土地自然肥力高,黑土、草甸土和暗棕壤等肥沃土壤特有土地资源构筑了五营区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黑木耳的生长发育。

3)水资源

汤旺河为境内最大河流源于山区河流,自东向西北流经过整个五营区内,沿途汇集了杨树河、丽林河、丰林河等,是省内少有的丰水区。

五营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实,地下水总储存量约49.59亿立方米,境内降水充足,能够满足黑木耳的生长需要。

4)环境优势

五营区位于小兴安岭的南麓,山多林茂,土质肥沃,境内无大型矿山和工厂,空气清新无污染,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2003年五营区被国家授予生态旅游示范区。

三、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黑木耳的发展也有些不利情况:

1、由于从事黑木耳栽培种植的人员大多为林业转产工人,他们习惯多年来粗放经营,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只重数量,不求质量,种植技术落后,菌种混杂,因此培植的成本较高,产量较低,由于在制菌过程中灭菌不彻底,造成杂菌感染,导致大面积减产、绝产。

2、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人栽培木耳还是靠天吃饭,遇旱天浇不起,遇涝日等不起,造成旱天眼看着耳袋枯萎,涝天眼看着木耳烂掉,造成巨大损失。

3、黑木耳的销售网络不畅

黑木耳的销售是一重要环节,销售的好坏,直接影响种植人的经济收入和第二年的生产种植,以往黑木耳的销售是以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为主,收购的人多了价格上涨,收购的人少了价格下跌,黑木耳的销售受制于经销商,无经销商收购则木耳销不出去。黑木耳的销售价格受制于人,导致木耳生产的大起大落,增加木耳种植户的风险。

4、各项信息闭塞

长期以来,林区人习惯日出而耕,日落而至的生活,他们很少去了解外面的经济信息,特别对黑木耳的价格,质量行情信息不掌握,因此,栽培种植带有盲目性,一旦市场有变化,便难以应对。

四、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思想认识,要向抓木材生产那样,加大对黑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走出去,请进来,定期请科技人员、专家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养殖户解决疑难问题,推广应用新菌种、新配方,制菌育菌新工艺,制定黑木耳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统一黑木耳生产的标准,不失时机的派出专业人员,在黑木耳种植的个环节进行指导,大力普及科学种植栽培,普及各项技术标准,实施科学化管理。科学种植。

二是增大对黑木耳产业的投入,给于多种形式的贷款扶持,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抵御旱涝灾害问题。提高黑木耳产量,加快黑木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步伐,走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使黑木耳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以龙头带基地的生产模式,促进全区黑木耳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由政府牵头建立多种渠道的销售网络,完善森林节、互联网广告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建立信息网点,销售网点,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价格信息,及时向个种植户反馈。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计划种植,科学种植,克服盲目性。

四是将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政府、企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奖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使其真正重视,抓出成效。



进击D大壮


这两年来,随着黑木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菌种质量的老化,使得黑木耳产业面临供给失衡、比较效益急剧下降等产业发展瓶颈。

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一)菌种市场

我国菌种法出台了很多年,虽然管理部门下了很大力量,但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市场混乱而很难实施,据估计每年因菌种造成的减产、绝收的损失在数百亿元。传统的试管做包装物,以土豆、琼脂做培养基的一级种,适于实验观察,不适于大生产。

菌种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生产、保藏、运输使用成本高、易污染。谁搞生产栽培,谁就为了省钱自己生产菌种,最后造成分心、费力,菌种质量没保证,生产风险加大,因小失大,生产不安全。

实际上是行业没有既省钱、质量又好又稳定的菌种。目前的液体菌种买得起,用不起。因液体设备还需无菌的环境,掌握工艺技术的人等多要素来配合,可以说今天的液体之路走偏了。一开始推广大家都反对、质疑,现在一哄而上,认为不上就落后了。以后的方向一定是采用生物新技术,改变菌种培养基的基质、形态、降低成本、提高抗逆性、便于运输、储存、使用。

现在用液体设备的菌包厂大都生产不稳定,这些厂失去了原有固体的稳定性,又没达到液体模式的理想指标。

(二)黑木耳工厂化菌包

菌包生产是黑木耳生产的中间环节,菌包生产是由千家万户小作坊和菌包厂生产的。现在全国备种行业展会参展最多的是为菌包厂服务的关联企业,但全国各地的菌包厂千奇百怪,未有统一模式和标准。全国为菌包厂服务的企业都是生产零件的,没有造整车的。

上菌包厂的投资人,厂房怎么设计,工艺路线怎么确定,厂房建筑用材怎么选择,净化用什么标准,特别是各环节设备怎么选择、搭配、组装,这些都得自己跑东跑西去找,各个设备厂家的设备组装在一条生产线上,没有统一标准,难以无缝对接,造成建厂容易干好难。基础没有打好,后来怎么努力,就是干不好。现在的菌包厂多数骑虎难下。

很多菌包厂重视国家政策,重视投资规模,重视选购设备,而决定他们死活的是工艺技术。

(三)出耳模式

因目前的大地和大棚出耳模式周期长、易染菌、人们为了控制杂菌,防止病虫害,抑制杂菌,缩短周期,提高产量采用了大量的除草剂,农药、激素、抗生素,使黑木耳产品出口因安全检测屡屡受阻,有很多人种黑木耳不敢吃黑木耳了。黑木耳产品在检测中重金属超标,农残超标是普遍现象。这是黑木耳行业最危险的事情。

很多出耳阶段的病根出在菌种、菌包上。

黑木耳产业面临的挑战

1、行业无序竞争,没有自律、没有规则。

2、技术低水平重复,菌种、菌包、栽培模式多年未见重大创新。

3、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效益下降。

4、各种病虫害和杂菌频发,生产风险加大。

5、大量使用化学物质,产品越来越不安全。

种木耳的人没效益,吃木耳的人没安全,这个行业就得玩完。菌种、菌包、出耳环节生产不安全,黑木耳产品不安全,导致行业不安全。

黑木耳产业发展方向

1.由平面大地栽培、大棚吊袋栽培向立体栽培发展;

2.由房前屋后向野外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发展;

3.由一季栽培向多季节栽培发展;

4.菌包生产由手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5.菌种由固体向液体再回到固体方向发展;

6.由家庭小而全生产模式向专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7.栽培区域正由老区向新区,由北向南发展;

8.培养基主料由锯木屑逐渐向农作物秸杆综合培养基发展;

9.产品销售由原字号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10.由重视栽培生产向重视市场销售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黑木耳全产业链可控,实现黑木耳生产全过程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全程生产标准化、终端产品安全化。

1、菌种创新:改变传统一级种培养基及包装物

使菌种的基质从软、甜向硬、综合方向发展。让基质组织适合运输、邮寄、贮存、使用,尤其是提高菌种的纯度和抗逆性,更适合大生产使用。

可以这样讲,目前大部分菌包厂不达产是由于菌种的不稳定造成的,菌包厂采用菌包专用种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生产简单,管理简单。

2.菌包生产的创新

黑木耳菌包生产有别于其它菇类,黑木耳菌包厂的设计与生产要尊重黑木耳的生物学特点,要符合黑木耳的生产工艺。

可以借鉴其它菇种经验,但不能套用。

菌包厂建设:环保、节能、高效、智能、省工、省力、减少环节。菌包厂不要将精力放在菌种上,而应将精力放在菌包上。

将来一定是产业化分工,菌种厂专做菌种,菌包厂专做菌包,栽培的直接买菌包出耳。

只生产菌包的工厂会更轻松挣钱。想哪都省、什么都挣、不分工、不会有效益,只会烦恼不断。

液体菌种单袋成本下降了,综合成本上升了。

厂房、设备、设施、人员(还有的不达标而造成染菌或停产造成损失)总成本上升了,管理复杂了,环节增多了。关键是菌种的稳定性,今年有些菌包厂售出的菌包老百姓纷纷上访就是这个问题。

3.出耳模式的创新

大地和大棚出耳会逐渐减少,黑木耳的生长特点是:干干湿湿、冷冷热热、长长停停。

黑木耳生长需要的条件是:湿就长,干就停,干湿可控,冷热可调。 我们要创造黑木耳轻松生长,快乐生长,健康生长的条件。在大地上大棚里是疲劳生长,过度生长。

我们的实验数据,立体栽培:生产周期40天左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可搞四个周期,每年每亩可栽培12-15万包左右。

用水是地栽的十分之一,用工是二分之一,全程菌包不贴地、不用任何化学物质,真正实现安全、绿色,产品品质大幅提高。

黑木耳生长需要的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认识木耳,理解木耳,尊重木耳,善待木耳。才能实现人、黑木耳、大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共赢。







行者4066


近年来,东宁市把小小黑木耳做成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年产值超过60亿元。从木耳种植,到菌袋菌种生产,到木耳技术研发、深加工、销售,再到废弃菌糠制燃料、制有机肥,东宁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黑木耳产业领跑全国。

打造黑木耳种植研发推广的“硅谷”

七月,盛夏。走进东宁市绥阳镇联兴村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被挂起的菌袋“吐”出一朵朵小耳,场景十分壮观。菌农王玉林捧着刚摘下的黑木耳对记者说:“这是黑金子,里面可有大文章!”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东宁市供销联社深入了解。近年来,为提高黑木耳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东宁市成立了黑木耳产业推广办公室,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在技术引进、推广、研发上给予支持。他们针对本地气候、土壤、水质等特点,研究出集吊袋悬挂、人工控温控水、棚顶喷灌于一体的棚室挂袋栽培技术,使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了双提升,实现每亩土地由生产1万袋向生产45万袋的大跨越。

同时,该市还与中国工程院等13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协作开展前沿课题研究,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和食用菌研发中心,越冬耳、元宝耳、白木耳、具有保健功能的沙棘耳以及春秋连作等多项新技术研发成功,形成了集育种、制菌、储运、营销、加工、科研、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通过结对共建等形式,他们向吉林、浙江、内蒙古、西藏等10多个省、自治区的100多个市县提供技术支援,示范带动全国标准化生产基地80万亩,被誉为黑木耳技术研发推广的“硅谷”。

这些努力换来了东宁黑木耳产量逐年翻番。2002年6000万袋,2003年1.2亿袋,2004年2.4亿袋……2018年,东宁市黑木耳栽培规模8.2亿袋,干品产量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1亿元,黑木耳单项助农人均增收10452元。

推动黑木耳精深加工“提质增效”

目前,东宁市具备黑木耳深加工能力的企业有很多家,其中东宁润乡山产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总经理关德辉拿着一瓶木耳酱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投资3500万元,新建三条生产线,分别加工木耳酱、冻干制品以及面食,计划年底投产。同时,为深入推进黑木耳工厂化生产,该市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黑尊黑木耳生物育种和佰盛黑木耳自动化生产2个超亿元的大项目,拉动了产业快速发展。

据介绍,截至目前,东宁共有各类黑木耳企业106户,其中菌包生产78户,菌械制造6户,木耳产品加工12户,研发并生产木耳酱、木耳糖等深加工产品5款15个品种。

“买全国卖全国”黑木耳销量全国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6·18”购物促销节上,一家名为运福的黑木耳电商卖出60万元,在各大电商销量均名列前茅。

运福是东宁众多木耳生产加工企业走上“互联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东宁市目前拥有注册电商企业130家,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开店的共计750家,实现销售额过亿元,产品基本覆盖全国地级市,并出口韩、日、俄、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除了在线上发力,绥阳黑木耳山产品批发大市场依然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据市场管委会主任杜文国介绍,大市场是引进全国食品行业500强企业雨润集团建设的,目前拥有643间门市、6.5万平方米交易区,2000多名经纪人在这里从事黑木耳交易,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这里“买全国卖全国”,2018年交易量4亿斤,交易额12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的3/5,木耳销量全国第一。

为进一步扩大东宁黑木耳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今年2月,北域良人、润乡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东宁众源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黑木耳种植、研发、加工、销售、餐饮、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企业,目前已取得“东宁黑木耳”品牌的授权,今后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加快东宁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拉伸黑木耳产业链条。

“变废为宝”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发展

在黑木耳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年产约25万吨废弃菌袋的治理难题。近年来,东宁大力开展废弃菌袋回收综合利用,趟出了一条黑木耳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2012年,东宁市成立了废弃菌袋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正式向废弃菌袋“宣战”。他们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菌袋集中寄存场,要求做到“四有”:有标牌、有围挡、有出口、有专人管理。目前已建成65个寄存场,完成了对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

为了让废弃菌袋“变废为宝”,东宁建成2家废弃塑料再生企业。其中,东宁市东达环保科技无限公司1年处置废弃菌袋1亿袋,可生产塑料颗粒200吨左右。公司总经理李松君说,塑料再生颗粒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市场非常好。

近几年,东宁将菌糠造粒压块,替代燃煤作为炊事、采暖燃料,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现有固化燃料企业11家。2018年,东宁综合应用菌糠4亿袋以上,其中燃料化应用超过2.5亿袋,肥料化应用1.5亿袋以上,综合应用量占总量的48%以上。


元宝小杰


1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光木耳~属担子菌亚门、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生长在柞木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因其颜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清胃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烹调高级菜肴必备的佐料~也是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还有补血、强精、镇静等功能~是一种颇有价值的药用菌。

2目前的黑木耳市场较稳定,价格也是稳中有升。这是因为我国黑木耳大 多靠段木栽培,产量难以一下子扩大,同时消费市场在逐渐拓展。总的来说, 黑木耳培植风险较小,收益较稳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农民新见


摘要:黑木耳是中华民族食之瑰宝,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地栽黑木耳十年发展成就辉煌。科技含量低、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产业的发展。黑木耳市场前景广阔,液体菌种标准化生产是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方向。

黑木耳俗称细木耳、光木耳、黑菜,我国古文献中称之为木枞、树鸡、木蛾、木栭等。现代生物学分类中,黑木耳属于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木耳有毛木耳、皱木耳、盾形木耳等十几个亲缘种。

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东北亚,尤其我国北方地区。南半球、北美与澳洲温带地区很少见,仅在澳洲东南发现,欧洲温带木耳多生于接骨木、栎木上,但黑木耳较罕见。寒带没有黑木耳,热带和亚热带(除高山地带)也少有黑木耳,只有其近缘的毛木耳、盾形木耳等高温品种。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黑木耳是特定的气候、生态、树种条件下,大自然孕育的“精灵”。我国野生黑木耳分布在东北、华中、华北以及西南各个省、市、自治区,以东北黑木耳为最好。

一 黑木耳——中华民族食之瑰宝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是我国特产,也是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倍受亚、欧、美洲各国市场的青睐。

我国人民对黑木耳认识、采集和食用的历史悠久。远在周、秦之前,我国的祖先就懂得采食黑木耳,《周礼》记载国宴功臣时32种美食中就有“芝”、“栭”,“栭”即木耳。《礼记》中称“木栭……皆人群燕食所加庶馐也”。北魏《齐民要术》有“木耳菹:取枣桑、犹软湿者……柞木耳亦得”的黑木耳烹饪方法的记述。唐宋时木耳即成馈赠佳品,有很多赞美黑木耳的诗词名篇。作为药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唐本草注》、《本草纲目》等重要医药学著作中都有记述,“木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等作用。中医学认为黑木耳有滋润强壮、补血活血、镇静止痛、崩漏虚弱和润肺、清涤胃肠的作用,是纺织、矿山、理发工人传统的保健品,用以清除人体污染,是难以替代的特殊医疗保健品。

黑木耳滑嫩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誉为“含铁食品之冠”,其含铁量是牛奶的1850倍,含钙量是稻米的60—80倍,维生素B2是米、面的10倍,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干黑木耳蛋白质含量占12—16%,有“素中之荤”之美誉。

国外食用黑木耳的习惯都受到我国的影响,所谓“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黑木耳”。据张树庭先生引证资料介绍,明清时期,华人大批涌向南洋,大量采集当地的毛木耳,并从我国大量输入黑木耳。十八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从我国和东南亚大量贩运黑木耳和毛木耳,从香港集中运往欧美各国,从而黑木耳名扬世界。

198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教授海斯特研究表明,黑木耳能降低人血凝块,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奇效;而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表明,黑木耳多糖类物质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黑木耳腺苷等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他们声称找到了中国人长寿的秘密,因中国产黑木耳,从而在欧美公众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木耳”热。在国际市场上优质黑木耳售价可达6—8万美元/吨。在德国鲜(水发)木耳售价达40马克/公斤,而瘦猪肉才卖到14马克;美国鲜(水发)木耳8—10美元/磅,一市斤优质黑木耳、香菇在美国可换回一吨小麦;日本每年消费黑木耳2.3万吨,其消费量20年增长223.2倍。建国后,我国出口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就是黑木耳。我国制定的第一个食用菌标准是1986年商业部制定的黑木耳标准。

近年来,我国著名医学家洪昭光、齐伯力等专家的《健康讲座》,面向大众介绍黑木耳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保健品”,“每人每天吃上5克黑木耳,可防治血栓”。这在我国大中城市人们的餐桌上,刮起了一阵“黑色旋风”,使黑木耳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五 地栽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方向

提高生产栽培的科技含量,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设施提高生产水平,改变生产方式,是广大耳农最期盼的事情。而“液体菌种标准化生产”正是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方向。

液体菌种标准化生产是我们近两年主攻开发的食用菌科研项目。建立标准化菌包(种)厂,采用以液体制种为技术核心的整套机械化制袋、灭菌、接种、养菌的一条龙“液体菌种菌包机械化生产线”,可像工厂中生产工业零部件那样快速、大量、高质量地制作和培养高质量的菌包(种),然后将菌包分散给农户出耳。

黑木耳生产的特点是:主要劳动、技术、时间、风险都集中在前期制种、做袋、养菌环节,而后期出耳则粗放简单、占地较多。该模式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前端由企业组织生产,通过标准化生产线,化解了烦琐、复杂、长时间、高污染的制种、做袋、养菌风险,并且克服了化学农药消毒造成的污染;后期由千家万户承担,回归自然环境下出耳,从而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优质黑木耳。龙头企业还可以利用生物保鲜技术进行加工,直接供应国内外精品超市。该项目是农业产业工业化生产的典型,尤其适于政府“公司加农户”方式发展。和普通地栽黑木耳比表现出六大优势:

1、周期短:从制种到采收前后不超60天。其中液体制种仅3天(是传统固体菌种的1/10),养菌需20天左右(是过去的一半),出耳仅30天左右。

2、成本低:生产中降低菌种成本(用种成本3分钱/袋左右)、劳力成本(省一半以上),简化了工序。

3、污染少:黑木耳菌丝比一般菇类弱,因此传统的栽培方法污染率高,而液体菌种萌发吃料快(24小时菌丝布满培养料面);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机可在百级无菌环境下,整筐快速接种,能有效控制污染。

4、出耳齐:栽培黑木耳,菌龄比其它菇类更敏感,菌龄越长,形成子实体能力越差。液体菌种使黑木耳养菌加快一倍,袋内菌丝上下菌龄差异小,上下出耳一致,因此,黑木耳最适于液体菌种栽培。机械化制作菌包,拌料匀均含水量精确,装袋标准一致,所以出耳整齐,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产量提高11%左右)。

5、标准化:机械化与自动化、工厂化使该生产可控性提高,生产质量有保障,能够确立制定和执行生产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的黑木耳产品整齐一致,生产全过程不施化学药物。

6、产业化:该项目既可投资建厂独立实施,又可带动千家万户,可从生产到加工产业化综合开发。

液体菌种标准化地栽黑木耳,使生产由手工变机械了,成本由高变低了。技术由复杂变简单了,规模由分散变集中了,周期由一季变多季了,风险由高污染变为低污染了。

伊春林业局2004年初引进了一条液体菌种菌包生产线,仅一个月生产菌包60万袋,分散到林区职工60户家庭进行出耳,袋产干耳均在1两以上。过去60个农户生产的设备投入远远超过这一条生产线,而这条生产线却化解了各家各户的风险。伊春市、黑龙江省及森工系统报刊、电视台予以报道,反响强烈。

普通地栽黑木耳产业在过去十年发展中,创下了辉煌,而液体菌种标准化生产将使黑木耳产业实现工厂化、标准化改造与革命。

健康产业是廿一世纪最大的产业。黑木耳以其特殊的保健价值,决定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韩国、俄罗斯等过去较少食用黑木耳习惯的国家,也开始大量进口黑木耳;欧美国家曾限制进口中国黑木耳,所以长期处于有价无货状态。然而我国目前黑木耳总产量仅10万吨,仅国内12亿人,按“每人每天食用5克”标准计算,还供应不到2天,若全年供应产量需提高200倍。此外,拉长产业链条可创更高附加值,黑木耳多糖提取、黑木耳各种制剂、黑木耳保鲜包装等精深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更是前景无量。





梵高在农村


首先黑木耳现在主要是分布在东北、四川、陕西

东北全部都是袋料的木耳,这样种植的产量相对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营养也比较差,东北的全都是生长在大棚里面

四川的黑木耳都是以椴木为主,椴木种植的产量较低,营养价值高,不需要种植在大棚里面,椴木的都是人工种植,野外生长,投入比袋料的成本高很多,现在黑木耳的国标也是根据四川青川的黑木耳拟定的,这个可以百度一下

但是现在无论什么产业,只要是种植业,种植户都不会赚到钱,赚钱的永远都是收购商,我现在种植羊肚菌就是这样的。





远方的家青川


吉林和黑龙江是国内黑木耳生产的主产区。无论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是比较好的。因此你选择哪里建厂。肯定是有比较强烈的竞争对手的。无论生产投资,管理费用。市场销售,都是应该考虑的。以你的集团生产是无法与农民群众的个体生产经营的生产成本来抗衡的。只有在科技创新。产品品质,深加工产品上面来争取优势


辰铭小小


目前的黑木耳产业,总体来说,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作为一个黑木耳的从业者,要想从众多的竟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要有自己的一个品牌。好的品质,也就是木耳的质量,是木耳品牌的关键。其次是木耳的价格。质量高,价钱又公道,这样的木耳才受消费者欢迎。


建超的三农


东三省储备力量雄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