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追著蒙古打的騎兵怎麼到明後期不敢野戰?

南渡唐後人


闡釋君來說說為何,明初明軍可以出長城攻打元朝蒙古,到了明朝後期和女真騎兵不敢進行野戰你那?

就像長提被螞蟻摧毀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下滑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明朝軍隊的巔峰戰鬥力應該是朱棣時期,朱元璋時期明軍騎兵依然短缺,當時全國馬匹不過十萬匹,可見騎兵能有多少,所以朱元璋大力發展馬政,有明時期馬政都在不停演變,但是在朱棣時期騎兵也不過三萬之數,但是明軍的火器運用可以說是歷代之最,清朝在此都不如明朝,也就是清朝晚期改革新軍才超過明軍,我們要了解明軍的戰力下滑需要了解明軍的部隊組成,也就是戰力由來,最近特別火熱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就是講述明初的故事,他對明朝戰鬥力組成的描述就很細緻,明朝按照朱元璋的劃分,分為九邊衛戍部隊,各地駐地防衛部隊也稱為衛所,以及護衛北京的禁軍,三大營,這三大營分別是,神機營,五軍營,和三千營,這三大營是明軍精銳。

朱元璋制定的是實行衛所制度,衛所士兵世代承襲,戰時兵,閒時為農,自給自足。戰時由五軍都督府由各地抽調部隊。這就是五軍營的組成也是三大營人數最多的可以達到數萬人,而神機營猶如其明,是火器營,是明軍的精銳中的的精銳,而三千營屬於僱傭兵部隊,主要是在明朝生活的蒙古人組成。

俗話說的好千兵易得,名將難求,朱元璋時期能夠把蒙古人打的丟盔卸甲,除了這些士兵是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兵,主要是帶兵將領主要都是當世名將,常遇春,徐達,鄧和,藍田等等都是名將,這是其他時期無法比擬的,到了朱棣時期已經靠裝備上的優勢取勝,明朝的神機營每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在和騎兵對戰之前就是一堆突突炮轟,在用騎兵突擊,步兵隨後殺上,蒙古騎兵在不考慮閃電戰情況下不是對手。

而且明朝軍隊中有很多蒙古人組成的外籍軍團,所以蒙古部隊取勝不易

金忠,是元世祖時太保、恆陽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孫,他的蒙古名是也先木幹。也先木幹是蒙古王子,能征善戰,素有兇名,在朱棣第四次北伐時投降,賜名金忠,被封為忠勇王,並參與了其後兩次北伐,因功加太子少保、太保。

明朝軍隊的實力的轉折點是土木堡之變,薩爾滸之戰

土木堡之變明朝損失的實際數字應該是被清朝撰寫的《明史》誇大了並沒有五十萬之數,因為根本用不上也不可能短時間內組織如此多的人,但是十萬以上的人數應該是有,雖然隨後明朝又重新 建設了三大營但是已經不是原有的精銳部隊了,瞭解軍隊的應該知道,一個優秀部隊的傳承需要老兵帶新兵,土木堡之變損失大量優秀戰鬥經驗和作戰能力的老兵,更可怕的是大批優秀武將,隨後明朝武將地位在難以達到明初時期,可以看到明朝更多時期是由文人統兵,優秀的武將稀少。還有優秀的作戰體系。這也是之後明軍對待北方多是以防守為主,在隆慶時期進行議和開關雙方氣氛才有所好轉。萬曆時期三大徵可以說已經是贏的即為吃力。即便是有戚繼光這樣的將領湧現卻也是保一時平安。在薩爾滸之戰,戚家軍損失殆盡。

因為明朝時期衛所制度基本無用,衛所屯田佔田,軍官吃空餉,壓榨衛所士兵,多有士兵逃走,戰力已經是虛設,所以明中期多是以募兵制招募的士兵對外戰爭,衛所制士兵對內保治安但是募兵制缺點也是明顯就是需要優秀將領和軍餉,明晚期從朝廷十分窮,軍餉還被蛀蟲吸食,可以說已經不足以支撐募兵制度下的明朝軍隊組織一場塞外大戰。

在讀《明史》時我一直認為當時的老天對待明朝十分糾結,他一方面急於毀滅明朝,另一方面又給與很多機會。小冰河時期的到來明朝糧食減產,鼠疫的肆虐更為可怕,還有稅收的困難。農民起義,女真崛起都是明朝的難題,但同時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孫承宗,孫傳庭,洪承疇,袁崇煥,盧象升、曹文詔等等可以說是遠超其他時期只要合力使用明朝繼續延命不是問題。可惜朝局的混輪,東林黨的攪屎,宦官的為混淆視聽,以及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都是明朝軍力下滑,國力下滑最後走向死亡額因素,闖王不過是烏合之眾,難成大事,滿清不過是借勢而為,十萬女真如果只憑自己怎會擊敗數億人口的明朝,只能說是明朝是真的到壽了,只要我們的諸多假設有一實現結局也不會如此,但是這也是歷史的選擇。

這就是我對於明朝為何明初時期能將北方遊牧民族逐步驅逐,但是晚期卻只能被動防守原因的概括,總結一下。

主要是

1.精銳部隊和體系在土木堡之變損失嚴重隨後影響明朝數代部隊實力

2.薩爾滸之戰的失敗葬送了大部分明朝的精銳部隊

3.朝廷沒有錢

4.朝局混亂朝令夕改,名將,名臣得不到應有的使用。

5.崇禎皇帝的戰略失誤


闡釋君


我是專注歷史的天楓說,下面我來說說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蒙古騎兵是13世紀一直橫掃世界的強悍軍隊,這一支部隊是由成吉思汗創建,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部隊。這一支蒙古騎兵體格健壯,紀律嚴明有著良好的戰鬥素質,能夠適應惡劣和嚴酷的氣候條件,這一支騎兵讓成吉思汗他和的繼承者們稱霸世界。

在當時這一支騎兵幾乎沒有對手,說他們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也不為過。因為當時他們堪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到元朝建立,這一支部隊一直很少有對手,但是隨著元朝腐朽的統治,各地起義不斷,最終導致了元朝的統治被推翻。

元朝被推翻之後,蒙古騎兵並沒有就此消亡,蒙古也分為好幾個部分,蒙古騎兵仍然時不時威脅明朝,即使到了清朝蒙古騎兵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對付太平天國的運動中,率領蒙古騎兵曾經給太平軍以重創,在這裡依然看出來蒙古騎兵過了幾百年戰鬥力還在。但是在明初蒙古騎兵依然被明朝軍隊追著打,這是一個漢奸的現象,其實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一、蒙古騎兵的退化

蒙古騎兵強大無比是在蒙古汗國的時候,在成吉思汗和其繼承者的領導下,蒙古騎兵滅金國、西夏、大理和宋,幾乎是沒有對手。蒙古汗國的統治者們還將戰爭的鐵騎深入到其他國家,根本沒有人能和其爭鋒。

這個時候蒙古騎兵是最強盛的時候,即使明朝騎兵在全盛的時候,也不能和此時的蒙古騎兵相比。但是物極必反,強大的蒙古騎兵也有退化的時候,比如後世滿清的八旗子弟,他們之前戰鬥力十分強大,最後慢慢的墮落成一群富家子弟。蒙古騎兵比他們強一點,但是他們自從忽必烈建立元朝後也慢慢的開始退化了。

之前蒙古騎兵縱橫在遼闊的草原上,當然了忽必烈的元朝並不是之前的蒙古汗國的全部,除了元朝,還有其他幾大汗國,所以跟著忽必烈的蒙古騎兵,此時應該叫元朝騎兵,這一部分騎兵也是後來和明朝作戰的主力。

但是這一部分騎兵在中原大地,慢慢的開始失去了他們的天然優勢,慢慢的失去了之前的強大無比的戰鬥力,也許他們之前沒有想到,他們回成為這個樣子。

之前他們在草原上,時刻在征戰。現在元朝建立,他們成了國家的主人,也不需要通過征戰取得他們的戰利品,整個國家都是他們蒙古的了,他們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所以這一支蒙古騎兵,慢慢的喪失了他們強大無比的戰鬥力。當然了失去的是巔峰時期的戰鬥力,不代表他們沒有戰鬥力,但是他們已經不是那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了。

二、和起義軍戰鬥中的內耗

元朝末年中原大地農民起義不斷,元朝統治者忙著到處去撲滅這些農民起義,雖然這些農民軍不是正規軍,但是連年的“造反”生涯,讓他們也有了不俗的戰鬥力,比如張士誠陳友諒手中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元朝才有多少兵力,在和起義軍的周旋中不斷消耗掉。而農民軍則不斷的發展壯大,戰鬥力不斷提升戰鬥力,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這一支昔日的農民軍早已成為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國家正規軍隊。而且數量要比在常年戰爭中消耗巨大的蒙古騎兵要多得多。

所以說在明初無論是戰鬥力和數量,明朝軍隊都不屬於蒙古騎兵,甚至超過他們,對蒙元的作戰中,才能勝多敗少。

三、明初名將輩出

明朝的很多將領都出身於底層,大多數都是參加過農民起義的,是從底層一步步的走上將軍之路的,他們身經百戰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名將。比如名將徐達湯和藍玉等,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長期的戰爭讓他們成為不世的名將。

有時候決定戰爭勝負不僅是士兵的素質,指揮官的指揮水平等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沐英藍玉等在平地西南的時候,超一流的指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北征的過程中,藍玉用閃電戰擊敗蒙古騎兵,並且乘勝追擊,打的蒙古毫無還手之力。還有就是朱棣,這一位當時還是藩王,但是在對蒙古作戰中,指揮得當屢戰屢勝。

所以當一群“少爺兵”的將領,遇到身經百戰的明朝將領自然不是對手,順帶著他們指揮的蒙古騎兵也勝少敗多。

四、明朝先進的武器

蒙古騎兵主要是戰馬和馬刀,在冷兵器時代這是豪華的裝備了,但是他們遇到了裝備更為先進的明朝騎兵,當時明朝有一支部隊叫神機營,士兵手中拿著的是火銃。在這種先進武器面前,蒙古騎兵的優勢蕩然無存,成了火靶子。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當時蒙古騎兵能縱橫歐亞大陸,靠的就是先進的騎術,現在被明朝先進的武器給打破了。

所以以上種種原因讓明軍在最初的時候能追著蒙古騎兵大,所以朱元璋北伐和朱棣北征都能取得重大勝利,即使是朱瞻基的時候,也能隨時隨地的去揍蒙古騎兵,但是這種狀況很快就被打破了,因為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剛才我們說到了神機營,其實明朝當時有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這是當時大明的精銳,比蒙古騎兵不知道要強上多少,這是精英中的精英,在正統年間大概有17萬人左右。

皇帝出征的時候他們會守護在皇帝身邊,跟著皇帝作戰,而在土木堡之變中,三大營全部喪生,明軍精英中的精英被消滅,尤其是火器營的覆滅,直接使明朝喪失了對蒙古騎兵作戰的優勢,即使後來三大營重建,可是已經不是當初的三大營精銳了。

再者土木堡之變還有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跟隨明英宗的文武大臣,特別是武將幾乎全部戰死,這都是當是大明最頂尖的將領,他們的死也導致明朝名將的斷層,而且還導致了後來的文武失衡,間接的也讓明朝的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

自此明朝失去了明初隨時可以對蒙古發動戰爭的主動權,只能被動防守,更不用說和蒙古騎兵在野外作戰了,甚至是畏戰,能不戰最後不要戰鬥,大明軍隊的骨氣一去不復返。


天楓說


一個字,窮!導致多數明軍士兵的訓練、器械、盔甲還有營養狀況都十分差勁,除了少數家丁。事實上,後期的明朝騎兵面對後金,還是敢於野戰的,只是屢戰屢敗而已。


包括,撫順之戰,總兵張承胤率騎兵萬餘,與後金兩萬餘野戰,全軍覆滅。


薩爾滸之戰,明軍十萬與後金六萬人野戰,大部圍殲。


渾河之戰,明軍萬餘與後金數萬野戰,全軍覆滅。三萬明朝援軍也被擊潰。



遼陽之戰,明軍近十萬堅守遼陽對後金六萬,明軍出城野戰大敗,後金趁勢攻入城內,明軍幾乎全軍覆滅。


此後還有廣寧之戰、遵化之戰、廣渠門之戰、永定門之戰、大淩河之戰、松錦大戰等等,明軍都在野戰方面都並非畏首畏尾,還是敢於一戰的,就是戰績太難看。(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夢香寒冰來釋之。

明朝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朝代,他有一些獨特的特點,比如有人總結“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所以很多人就順著這個邏輯去找了,什麼君王死,守國門之類的。

但事實是這樣嗎?

在幾乎所有的史料中,都這麼記載“中國自古就是農耕社會”,“中國軍隊是步兵,打不過少數民族的騎兵”。這個評述到底有多少可信暫不討論,但是大明鐵騎明初將北元騎兵趕出草原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明朝晚期的大明鐵騎呢?怎麼會一蹶不振?

其實大明鐵騎代表的就是大明精神,大明的剛性大部分寄託在大明鐵騎的錚錚鐵骨上。這支鐵騎始終是大明朝最可信賴的左右手,比起什麼東林黨、閹黨可信的多。在南京陷落,當東林黨跪迎大清八旗鐵騎的時候,大明鐵騎發出了最後的怒吼!大同雁北軍——大明鐵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支大明非常器重的軍隊,在明末清初之際,在大同總兵姜瓖的帶領下給了八旗軍最後沉重的一擊,發出了大明的仁人志士最後的吶喊!

一、大同雁北軍的過往

大同雁北軍是大明的傳奇部隊。因為大同軍隊一直是少數民族政權的京城護衛軍隊,從北魏開始,大同軍隊就是京城衛戍力量。在唐朝不怎麼重視大同,所以可以看到當遼國建立,遼國關鍵國策就要佔領北京大同為首的地區,也就是幽雲十六州。遼國在北京大同分別建立了南京和西京,大同軍隊是遼國非常重要的京城衛戍力量。比如海陵王完顏亮南征的時候,金世宗完顏雍在南京突然宣佈自立為敵的時候, 因為完顏雍做過西京留守,所以西京大同府軍隊立刻表示效忠完顏雍,兵馬成了完顏雍和完顏亮之間的潛在力量。

完顏雍

西京大同府軍隊長期有個特點,那就是不屑於內戰,但是長於外戰。比如遼金多次對於太原的戰爭,太原多次取勝,原因就是大同府軍隊攻擊太原軍隊處於下風。很多專家總結為“騎兵不善攻城”,他們就看不到早在漢文帝時期,漢文帝劉恆在這裡就藩,當時稱作代王。後來漢文帝繼位後,還把自己兩個兒子分別封在太原大同。後來代王從大同調走當淮陽王后,大同太原再次同歸新任代王屬下,是根正苗紅的代王屬地。無論在漢朝還是在西晉,大同和太原都是代王屬地,兩地軍民情同一家,大同軍隊面對太原軍隊的作戰經常消極怠工。但是大同軍隊長於外戰,無論是北魏武帝拓跋燾遠征柔然,還是遼國攻擊西突厥,都能看到西京大同府兵馬。

元朝再次犯了唐朝錯誤,無視大同太原。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時,大同太原基本傳檄而定。但是明朝非常重視大同太原,兩城都有常備軍。其中大同府軍隊是九邊之首,號稱“大同士馬甲天下”。

二、明朝大同雁北軍

明大同雁北軍的事蹟可以用三個時期的典型故事來說明,真可印證那句話:“用血肉鑄成新的長城”!

(一)土木堡之變的大同

土木堡之變,原因正是大同守軍被瓦剌蒙古的也先部隊攻克,原因傳到北京,明英宗大怒率兵親征。但是當明英宗真的來到大同城外,看到雁北男兒血染丘陵漫山遍野的樣子,明英宗害怕了,急忙回北京城。結果因為計劃不周,被瓦剌的也先率領部隊追到土木堡,導致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後,瓦剌蒙古也先直逼大同,情況危急。

這時,明大同知名總兵郭登登場了。郭登字元登,明朝名將武定侯郭英之孫。郭登來到大同,因為大同總兵劉安已經去了京城參加北京保衛戰,郭登基本掌控了大同軍事。

大同總兵郭登

此時大同城,悲雲當頭。前不久,大同雁北軍子弟已為國捐軀,都是城內子弟的親戚父兄。而大明皇帝明武宗,被對手也先帶到大同城前百般侮辱,任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此時,大同代王已經表態願與大同城共存亡。所以郭登放心出征,他帶領的都是雁北軍最後的新秀子弟大約八百人,可以說經驗嚴重不足。但是郭登用兵如神,於沙窩、栲栳山連破瓦剌軍,攪得瓦剌軍隊後方不穩,郭登也因功而封定襄伯。

也先面臨的問題一下子就大了,北京城下軍隊越來越多,已達到二十萬。而郭登在也先身後翻江倒海,更重要的是,雖然大同軍馬死傷殆盡,但是太原的幷州兵馬已經馳援大同,郭登手下軍隊已經不是八百人,而是兩千多人,並且很快突破萬人。也先再不走,就會在北京城下被大同的勤王軍隊包了餃子。所以也先被迫退兵。

也先很明智,也先的戰術是圍點打援。但是大明軍隊的戰術是穩住一點,靠騎兵游擊戰不斷襲擾對方軍團主力,這個戰術非常成功,已經成了大同雁北軍的王牌戰略。

(二)應州大捷的大同

此戰的大同總兵是王勳。那一年是明正德十二年九月,王勳收到一封奇怪的信,是“威武大將軍朱壽”的。朱壽的命令很奇怪,在韃靼小王子進攻的前提下,朱壽讓王勳出城迎敵。

其實憑城抗敵是大明總結的經驗之談,因為這是當時那個年代大明最合適的抵抗方式。出城迎敵,雁北軍不是沒有能力,但是隻是無端增加死傷,王勳不明白為什麼。

大同總兵王勳

但是當得知朱壽就是“貪玩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王勳似乎又明白了什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王勳雖然不情願,但是依然帶兵出擊。

韃靼小王子已經進入到了應州(今天應縣),王勳率兵追擊。大同雁北軍並不白給,一天一夜過去,將蒙古軍隊從攻勢打成守勢。韃靼小王子擔心這是明軍主力,當夜幕降臨,命令軍隊回援。此時大同兵馬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大同軍馬最強盛不過8萬人,留出不在城內的、經驗不足的,能調出城的也就是2萬多人。在和蒙古軍隊一夜征戰過後,小王子知道判斷失誤,於是拿出精銳部隊,五萬蒙古軍隊向著大同雁北軍掩殺過來。大同軍隊被打得大敗,退到應州城內。

數萬蒙古軍隊圍城叫囂,王勳無可奈何——“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當太陽照在應州城牆上最高的大明旗上的時候,閃光讓王勳一震——漫山遍野已經都是明軍?這是哪裡的援軍?

此時,就在山頂的明武宗朱厚照下令:全軍突擊。

哪裡的軍隊?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延綏參將杭雄,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駐守陽和、平虜、威武等地軍隊已經從各自的駐地趕到應州,將應州圍城十面埋伏。在王勳和韃靼小王子火拼的時候,在雁北軍和蒙古軍隊血戰的時候,大明軍隊已經將應州城組成了包圍圈。事實上,王勳之所以能順利退回到應州城,也是朱厚照安排人接應王勳。否則荒山野嶺,王勳哪裡那麼容易找到應州城池?

當大明軍隊從山中殺出的時候,小王子不得不迎戰——他的精銳已經出擊,再無牌可出。而明軍不顧長途奔襲之苦,對著蒙古軍隊舉起高高的戰刀。戰爭最為激烈的時候,應州城門大開,王勳率領稍作休整的雁北軍再次從城裡殺出,內外夾擊,蒙古軍隊被殺得大敗,不得不退去。

此戰後,二十多年,蒙古軍隊不敢染指山西,雁北邊塞稍定。

可是我們看史書,“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讓人不禁啞然。可見東林之禍,不是熹宗思宗等明朝末期的事情,而是武宗朝就已經禍害了。在他們眼中,那些戰死沙場的軍士們,就無視了。就像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英宗皇帝看到了大同雁北軍戰死的屍體,他們就都無視,說什麼英宗“御駕親征”是兒戲,而不明白“天下百姓皆朕之子民”的感覺。他們不需要知道,他們只需要把他們希望的東西寫下來。

王勳作為大同總兵,雖然在應州大捷中發揮一般——他若是郭登轉世,或者王陽明,就一定單獨將小王子擊退。但是他不是,他只是普通戰將,做到了一個武將應該做的、能做的全部,拼死奮戰沙場。但是王勳可能明白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對於明武宗的不同含義——“為了百姓,君就必須讓將軍死”,因為保境安民,本身就是將軍的職責所在。大將軍馬革裹屍還,也是快事一件!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在負重前行!

應州大捷太多故事要總結。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憑城用兵,外部遊擊,是大明軍的優秀戰術,也是雁北軍長期堅持的戰術。

(三)思宗時代的大同

思宗時期,大同總兵有四員大將——滿桂、曹文詔、王樸、姜瓖。

其中滿桂大帥和袁崇煥同守北京城,結局是袁崇煥活,滿桂死,知道袁崇煥為什麼被下獄吧?曹文詔死守大同,皇太極二入中原的計劃在大同城前無功而返。王樸帶兵去了寧錦之戰前線,跟著洪承疇大帥打擊清軍八旗,結果可想而知。但是這三場戰鬥——第二次北京保衛戰、皇太極二入中原和松錦大戰,都有大明男兒血戰沙場的痕跡,也都有大同雁北軍慷慨赴死、血染黃沙的痕跡。

說大明軍隊不敢野戰的過分了。

大同總兵滿桂

三、大同姜瓖反正

明末清初,天下大亂。在外國人看來,有三次抗清高潮。他們是李定國和鄭成功領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吳三桂引起的第三次抗清高潮,以及最開始的由大明五總兵領導的第一次抗清高潮!

(一)第一次抗清高潮

第一次抗清高潮是明末清初民間發起的明朝最大規模的抗清活動。它的領導人是大同總兵姜瓖、江西總兵金聲桓、廣東總兵李成棟、福建總兵鄭彩、皇室魯監國和錦衣衛張名振,配合的人員有李自成餘部——李過高一功部,也稱為夔東十三家,大西軍,大明餘部何騰蛟,以及少數民族義軍,回軍米喇印丁國棟部,這是一場發生在1648年-1650年的大規模抗清活動,參與的人員多,波及範圍廣,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二)大同姜瓖

大同總兵姜瓖是第一次抗清高潮最堅強的抗清者,他的勢力來源於大明的大同雁北軍。他的對手是大清八旗軍——大清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全部兵馬來迎擊的部隊。

大同總兵姜瓖

清朝入主中原,給人感覺很輕鬆平定天下。比如山海關之戰,八旗軍是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聯手滅的李自成軍。清兵攻克潼關前,清軍分成四大部分——多鐸部,阿濟格部,多爾袞部和豪格部。其中多爾袞部是指京城衛戍部隊,這支不能輕易離開,衛戍部隊輕易離開首都就丟了。在清軍和李自成軍潼關決戰的時候,是多鐸和阿濟格部參加的戰爭,主要是多鐸部。追擊李自成的是阿濟格部。多鐸部後來主要是揚州之戰,平定南京。豪格部主要是平定四川。感覺清軍幾乎沒有全軍合起來打一仗。

清軍唯一一次合兵一處攻擊的,就是攻擊大同。

清軍的參加人員有:八旗軍主帥是多爾袞,前方總指揮是阿濟格,參戰有平定江南的端重親王博洛、親自攻破李自成、擊破福王的承澤親王碩塞、代善七子多羅親王滿達海、跟隨多鐸西征喀爾喀蒙古的多羅郡王瓦克達。可以說有清一代最強戰團在大同集結。此時江南、四川再無八旗軍主力,主力全部集結在大同城下。

大同軍隊沒有明軍援軍,不是姜瓖不希望有,是整整八個月,大明沒有一個援軍給姜瓖。所以大同之戰,必敗無疑。

就憑著大同雁北軍,大同打出了怎樣的成績?一般漢語記載就是“姜瓖支持八個月,城破人亡”。

要知道明朝已經是大航海時代,有些史事輪不到儒家分子隨便亂編,有睜著眼睛的人。讓我們看看國外怎麼記載:

比如歐洲傳教士是這麼記載的:

韃靼戰紀,歐洲人的記載

姜瓖和雁北軍多次擊敗清軍,而且是野戰!這一仗打的很漂亮,有點像李牧破匈奴。姜瓖先誘敵,誘敵軍隊灑下很多金銀,清軍去搶,然後姜瓖率兵反殺八旗軍。所以說野戰大明很厲害的,至少大同的雁北軍是可以和清軍正面對抗的。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院齊木德道爾吉論文《1640年清朝和喀爾喀蒙古的關係》,選自內蒙古大學學報。可見大同軍隊行動期間,一直有喀爾喀蒙古配合。喀爾喀蒙古是大明大清都想拉攏的對象。

姜瓖還想聯繫厄魯特蒙古首領巴圖爾琿臺吉,也就是噶爾丹的父親。想想後來噶爾丹之亂多麼嚴重,若不是順治出馬採取和親戰術,巴圖爾琿臺吉放棄了。若是巴圖爾琿臺吉和姜瓖合流,當時中國真不知道怎樣。

姜瓖之亂和巴圖爾琿臺吉的關係,中國史書不見記載。其實清朝前期對蒙古統治沒那麼穩定,不算厄魯特蒙古和噶爾丹,就說喀爾喀蒙古,中文記載到了多爾袞殺林丹汗就完了。其實林丹汗死後,喀爾喀蒙古還有滕吉思之亂,中文沒有記載,但是蒙語有記載。

這裡不展開了,要知道滕吉思之亂導致多鐸——那個攻克南京的多鐸——在滕吉思之亂後昏迷不醒,可見這場草原的蒙古-大清的戰爭多麼激烈。而滕吉思所在的喀爾喀蒙古,本來就是姜瓖的夥伴——隆慶議和安撫的就是喀爾喀蒙古,開放的地區就是宣府和大同!

這裡面的關係不展開了,很多彎彎繞。比如姜瓖的戰術非常符合大同的一貫戰術——以城為誘餌,然後將敵軍吸引過來,再讓自己的友軍將對方反包圍,和第一次北京保衛戰、應州大捷戰術是一致的。但是這次明軍沒有援軍,為什麼?

再比如說歐洲人記載,大清準備迎娶厄魯特蒙古宗室之女,有人想過大清是誰要迎娶嗎?有沒有人知道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是誰?提醒一下,他是董鄂妃的丈夫……

董鄂妃,其實她和董小宛關係不大,但是和大同關係不小。

但是毫無疑問,清軍被大同雁北軍在大同城下被野戰擊破是誰也不可能否認的事情。

大同之役會敗,和軍事戰爭的關係並不大。大同軍隊是被餓死的,不是被戰場上打敗的。

大同雁北軍的存在也給了那些所謂“中國自古就是農耕社會”的專家一記耳光,說什麼農業社會中國都是步兵沒有騎兵,是赤裸裸的謊言。中國軍隊至少在明朝一直有一支騎兵很厲害,那就是大同雁北軍,至少能和大清八旗軍野戰!

而大明也給了很多漢族人信心,至少在大明騎兵並不弱,就算是漢人,也有自己的騎兵部隊。雖然它遠在雁北苦寒之地,那也是中華響噹噹騎兵——大同雁北軍!!

剛明——就在雁北!!!


夢香寒冰


問題:明初追著蒙古打的騎兵,為什麼後期不敢野戰。


1.鼎盛期,明初騎兵兵員和政策情況:

  明朝前期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其中很發一部分功勞來源於明朝初期對元末部隊的安撫政策,使這些前朝部隊朝廷效命於明朝。這些措施緩和了蒙漢民族矛盾,不但恢復了邊境安寧,也使更多的蒙古人加入到大明軍隊,因此由這些蒙古部族的人組成的騎兵加入了明軍衛所,大大提升了明軍野戰騎兵的戰鬥力,如後來的朱棣靖難依仗的朵顏三衛,三千營等,其主要作戰力量主要為外部落,因此作戰勇猛。一直延續到明末的關寧鐵騎。

另外明初,明朝統治者一方面加強騎兵戰術單位的建設和兵員素質的提升,也大力加強自身騎兵的建設和培養。另一方面,明代前期,非常重視戰馬的數量和質量,尤其是朱棣在位期間,因其在燕王時期的軍旅經歷使他對戰馬鍾愛有加。永樂中期,軍隊戰馬數量就達到623000匹,而到他駕崩時,戰馬已經超過150萬匹。

明朝的騎兵,就是學習蒙古的大規模輕騎兵集團作戰戰術,然後自己加以改進的軍種。明朝的時候,將領沒有小說裡面的單挑什麼的了,主要起到的是指揮的作用。所以將領反而不用什麼武器,只穿鎧甲。明朝的每一個騎兵都帶有弓箭,這也是學習了蒙古騎兵的優點。打仗的時候,機動力強,放箭後立刻跑向別的方向移動。明朝的騎兵也是弓拴在左邊,箭筒在右邊,然後手拿長柄眉尖刀。長距離行軍,和用弓箭不用長刀的時候,為了兩手空出來,就把眉尖刀系在左側的腰帶上(腰帶上的得勝鉤就是派這個用處的)。然後每人還帶些乾糧,以備長期行軍。將領和上級騎兵身穿對襟鎖子甲,普通騎兵穿對襟棉甲。

明朝的騎兵的武器,除了弓箭以外,基本都用長柄眉尖刀,而不太用長槍。眉尖刀一般長1點6米左右(刀刃長60釐米,柄長一米左右),既能劈砍,又能突次,同時具有矛和刀的雙重威力,是騎兵非常好的長柄武器。因為,如果使用長槍的話,在騎馬戰鬥的時候,一隻手牽馬繩來控制馬跑的方向,只能用另一隻手作戰。混戰的時候,因為長槍基本都在2米以上非常長,一隻手用長槍的話,用不上力氣非常難以刺到敵人,但一隻手用刀的話,可以輕鬆進行劈砍,非常方便。弓箭是最最普遍的武器,真正打到仗,基本一開始都是亂放箭的。實在是到了非要近戰不可的時候,才用刀。所以永樂皇帝當時對軍隊(特別是對騎兵)制定的訓練制度,就是強調5分習弓箭,3分習刀矛,2分習火器。可見,明朝初期對於騎兵非常重視。

2.轉折點,宣宗邊境政策調整

宣宗時期由於明成祖的五次北伐給國家造成了較沉重的負擔,因此,休兵養民成為執政者新的主政方向,宣時期社會比較穩定,明朝政府對北方少數民族一改過去窮追猛打的方式,採取以“脫擾塞下,驅之而已”的政策維持周邊的穩定局勢。而作為主力的騎兵戰馬及戰士是有壽命的,也需要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去維持,這期間由於對外戰事減少,朝廷把用兵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對內平叛維穩上,大量的騎兵部隊也就失去了練武、用武的機會。因此,從宣宗開始,明朝騎兵數量逐漸減少,實力也大大下降。後面隨著北部也先的崛起,統一了蒙古部族,狠狠的打擊了明軍依仗的朵顏三衛等三個部族。之後又在土木堡打敗明軍20萬精銳野戰部隊,裡面作為野戰先鋒的三千營也損失殆盡。從此明軍開始轉入被動防禦,再也沒有一支可以席捲天下的野戰騎兵部隊,直到明末也僅維持了萬餘人的精銳騎兵部隊,但是隨著內憂外亂這隻騎兵也被削弱殆盡。


巴赫哲約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把握兩個時間點,一個是明初,一個是明末。

明初

一、攜大勝之勢。

大明王朝的建立先後經歷了兩個階段。

1、第1個階段是各起義軍林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先後有陳友涼,張士誠等等梟雄。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部下的軍隊也是經過多方征戰,不斷擊敗其他起義軍,一步步的擴充實力成長起來的。

2、第2個階段是北伐階段。統一了江南之後的朱元璋部隊,在大將徐達的帶領下。出擊北院元,一路沿河南,山東,山西,直搗大都,風捲殘雲,秋風掃落葉!

在朱元璋,徐達常遇春,藍玉等將領帶領下,經歷過這兩個階段發展起來的明軍。一方面熟悉江南的水戰,另一方面經歷了和元軍大規模的騎兵野戰。不僅熟悉各種複雜條件下的作戰,而且久經沙場,是一支精銳之師,銳不可擋!

經歷了明朝軍隊重創的殘元勢力,一方面要保存自己的實力,苟延殘喘。另一方面無法再組織有效的兵力和明軍進行大規模的野戰對抗。這個時期的明軍的戰鬥力是達到頂峰的。攜大勝之勢!

二、名將輩出

在明軍眾多著名的將領中,既有衝鋒陷陣,勇做先鋒的常遇春、又有固守洪都百日,北伐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的藍玉。還有和朱元璋幾乎同齡的徐達、湯和等大將。

這些將領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幾十年,經歷大小戰鬥無數,既有江南的水戰,又有北方草原騎兵的決戰,還有堅守洪都的防禦戰。不僅作戰經驗豐富,而且戰鬥作風頑強。

三、綜合國力強大

在明朝建立後,先後經歷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治理。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史稱為“永樂盛世”。京杭大運河疏浚,鄭和七下西洋,物阜民豐,綜合國力大大提升。在明成祖時期,明成祖朱棣曾率軍五次北伐。正是因為有了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實力的增長,才能保障大明的軍隊對外作戰時,承受住戰爭的財力消耗和後勤需求。

明末

明末不善野戰的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一些誤解。

一、“胡藍之獄”“郭懷案”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先後發動了“胡蘭之獄”和“郭懷案”。明太祖在位期間前前後後先後斬殺文臣武將幾十萬。其中包括丞相胡惟庸,洪都侯藍玉等一大批淮西舊部。使得明朝軍隊喪失了優秀指揮官,上大大削弱了明朝軍隊的軍事指揮能力和戰鬥力。

這和蘇聯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是一樣的性質,以至於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處於極度危險局面。

二、內耗過重

在明朝建文帝年間,燕王朱棣又發動“靖難”,武裝奪取政權。在“靖難”期間,明朝無論是建文皇帝的軍隊,還是燕王朱棣的軍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這對於整個明軍來說是一種損失!

燕王朱棣登基之後,明軍又形成了南軍和北軍之爭。

南軍是原來建文皇帝的舊部,擅長水戰和山地作戰。燕王朱棣登基之後,南軍不被重用,受到朝廷冷落。和北軍不屬於一派,主要負責東南沿海抗倭和西南平叛。其代表人物有胡宗憲,戚繼光等。

北軍是原來燕王朱棣的舊部,擅長騎兵作戰和平原野戰,燕王朱棣登基之後,北軍受到重視,主要負責大同、薊門、山海關、遼東的北部邊境防禦。代表人物有李如松,李成梁等。

南北兩軍的內耗也一定程度上對明軍造成了戰鬥能力的喪失。

三、內憂外患

在明朝中後期先後發生東南沿海倭亂、萬曆朝鮮戰爭、李自成農民起義、清軍入關等大小戰爭。在明朝的中後期,明軍是在面臨一系列內憂外患的前提下,民不聊生,國力逐漸耗盡,戰鬥力逐漸下降。僅僅萬曆年間就發生了“萬曆三大徵”,又有闖王李自成在中原掀起的農民起義,在不斷戰爭的條件下,明軍精銳消耗殆盡!

誤解

其實明末的明軍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不善野戰。

明末的明軍之所以給人的印象是戰鬥力不足,主要因為一方面有國內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消耗,另一方面也要面對清軍入關的壓力。兩線作戰,造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所以給人的感覺明末的明軍好像沒有了什麼戰鬥力。

明末的鄭成功還能憑藉一己之力收復臺灣,足以說明明軍的水師力量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在面對清軍入關的壓力時,遼東鐵騎一直能夠阻擋住清軍入關,說明遼東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的。

同時明軍還有神機營,這是一種成建制應用火器的部隊,同時期的明軍水師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著名的朵顏三衛,遼東鐵騎,戚家軍都是聲名赫赫!

如果明軍沒有足夠的軍事戰鬥力,是不可能發動像萬曆朝鮮戰爭這樣的對外戰爭的。所以明末的明軍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

在清軍入關後,南明仍然保有將近百萬明軍,仍然能夠對清軍造成現實的威脅。有鄭成功,吳三桂等割據軍閥,足見明末的明軍並不弱!

所以明末的明軍戰鬥力不足,一方面是由現實的依據,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存在一些誤解。










愣頭青的筍寶


公元 1368 年,朱元璋改元洪武,正式建立明朝。

  • 此時朱元璋手下的軍隊戰鬥力極為強大,曾蕩平陳友諒張士誠等勁敵;
  • 橫掃漠北,驅逐元朝殘餘,在此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卓越的軍事將領。
  • 成祖朱棣時,明代的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無疑就是京軍三大營的創設。
  • 之後仁宣之治,兩位皇帝息兵養民,與民休息,開創盛世局面。

太祖以武功定天下,成祖靖難成功後遷都北京以天子守國門,親征北伐,平定安南,並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這些豐功偉績充分展現了明初強大的軍事力量。

那麼,到了明軍中後期為何打不過蒙古騎兵呢?

筆者認為有這幾點:

1.明軍經過了近百年已經沒有了當初開國時的銳氣,經過土木之變後,明軍三大營全軍覆沒。

2.衛所制度崩潰,太祖年間設立的制度經過幾代弊病完全已經適應不了當時情況。

3.軍官貪汙軍餉,士兵除了家丁之外基本沒有軍餉。

4.文官帶兵宦官監兵限制了將領的指揮。

5.蒙古也有過幾次面子上的統一,有幾位很厲害的統治者。

6.各地災荒,兵匪更比流寇破壞力強。

7.明軍沒有較好的裝備(被兵部總兵貪汙)更有甚者將火銃刀劍賣到蒙古。總得來說就是明帝國財政崩潰,導致軍隊崩潰。


山顛一壺清酒r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基本上任何一個朝代建國初期,軍隊戰鬥力都是巔峰,而後期,都是戰鬥力低谷!

明朝初期能追著蒙古軍隊啊,是因為明朝初期名將橫出,軍隊協大勝之勢,銳不可當。而北元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且內部矛盾重重,失敗是必然的。

而明朝後期,衛所制度崩壞,九邊軍官也貪腐腐敗,只顧得養自己的少數家丁,導致軍隊整體戰鬥力低下。明朝後期軍隊不敢野戰,已經不是單單戰鬥力低下這麼簡單的問題了,還包括政治上的博弈,體制上的僵化,是全方位的問題,糧草供應,軍費,訓練,裝備,將領,管理制度,士兵素質,戰場指揮,朝廷黨派權衡,甚至有友軍因素影響,都是明朝後期軍隊野戰打不過的原因。

而且,他們的對手,不是沒落的北元,而是崛起的女真(後金)軍隊,至於後金的因素,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總的來說就是,前期我強敵弱,後期敵強我弱!


吾志豈在阡陌之間


這個問題明朝後期確實存在,個人分析總共五點原因供大家討論。

1.除邊軍外,明朝軍隊都是臨時招兵組建的,比不得馬背上終日征戰的塞外騎兵。袁崇煥曾經組建過真正的騎兵部隊,但被殺後,朝廷便這隻部隊僅用於內地剿匪,害怕邊關將領擁兵自重。

2.補給不足,明朝中後期的經濟已經赤字,大規模的野戰前提就是補給必須跟得上,從戚繼光組建戚家軍朝廷都只能給一個自行籌劃軍費政策來看,朝廷更不會拿出如此巨大的軍費去打這一個威脅不大且沒有利潤的戰爭(這個觀點下面幾點補充)。

3.明朝的黨派之爭牽制主帥無法向大規模野戰戰略推進,領兵主帥更加傾向於穩守,既能獲得朝廷表揚,又能保自己平安,明朝後期都是這種戰略。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的策略中就有大規模野戰構想,並努力推進建立一支能夠與金兵對抗的野戰騎兵,最後被黨派之爭搞垮,袁崇煥每次打仗之前都會告訴崇禎皇帝,不要聽信讒言,更向崇禎皇帝索要尚方寶劍才肯帶兵出征,可見當時帶兵的主帥多麼介意黨派流言。

4.明朝前中期地緣政治的成功,大幅度削弱後期朝廷對軍事戰爭的依賴。明朝東林黨更善於利用邊關貿易激化邊境各部落的矛盾,積極促進使其內耗,以達到緩衝邊關守軍壓力的作用,可以從張居正的京略看到地緣政治的推行,發動戰爭對於文官是沒有利益的。

5.紅衣大炮的出現,明朝後期紅衣大炮走入軍方的視野,併成功阻擊過金兵,威力極大,使得明朝統治者和武將作戰更加傾向於不需要軍餉且威力極大的紅衣大炮等火器。但火器的特點是長於攻城,拙於野戰。赤字化的朝廷更加不會願意掏更多的軍費和給養去供龐大的野戰騎兵部隊。

綜合幾點,總體來說就是朝廷無心,黨派看不到利益,主帥不敢推進,明朝後期大規模的野戰只能望洋興嘆了。


大智平平


開始天子守國門,黃帝重臣都是行伍出身,身經百戰,有大漠野戰的實戰經驗。明朝後期處於守勢,皇帝養尊處優,一代不如一代,偶爾有振作,也難逆大局,加上後期主要叛亂來自南方農民起義,因此野戰能力當然不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