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陷入两线作战前,应该先和亲皇太极还是先平定内部叛乱?

早晨初生的太阳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呀,而且当时崇祯根本没有这种可能呀。其实小编认为, 明朝覆灭不在于农民起义或是军事,换句话说那个为先都无所谓。

农民起义军队不可能与明朝和解

众所周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起义是因为旱灾导致的。毕竟旱灾就代表没饭吃,没饭吃就会死人,那饿死还不如造反。所以除非崇祯能给起义军队足够的饭吃,起义军队是不会停止造反的。

当时国库已经没钱了,大臣又不愿意捐款,想向东南沿海征税也没法达到。另外有一个重点不得不注意到:农民起义部队对明朝政府有刻骨的仇恨。所以客观上来看,农民起义是不可能消除的,除非风调雨顺(这在短期内不可能),或者有充足的钱财去赈灾(明政府没有足够的钱)。所以,农民起义军队不可能与明政府和解。

明政府也不可能与满清和解

受祖制影响,明政府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了“不和亲、不纳贡”的政策,这在明朝军事实力占据上风时可行,但在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就是愚蠢的行为了。

其实皇太极也不是没有议和的打算,曾经皇太极提出纳币议和,这也得到了孙传庭等武将的同意,但由于此提议遭到了众多文官的反对而作罢。另外有一点:议和也是需要钱的,明政府正是由于没有钱而无法赈灾,此时也因为没有钱而使议和成为泡影。

明朝忧患根源不在军事而在内政

试想一下,如果崇祯能够向东南沿海征税,大臣纳捐,朱姓宗室(朱常洵等人)不贪。改变当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不公平状况,那不论是农民起义还是满清威胁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不改变贫富不均的现实,那改朝换代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物质文化史


攘外必先安内是惯常的措施。在当时的局面下,清朝已经实际建立,双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是完全可以握手言和的。而且,在清朝早期没有展露出非常强烈的灭亡明朝的野心。基本上战争都是以争夺辽东。关外为中心展开的。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则是以彻底推翻明朝为目标,两者根本不能共存,明朝与闯军属于是在根本利益层面存在矛盾。所以,无论怎样选择都应该以先平定内部叛乱为优先。

从力量上看来,闯军的流动性很强而且主要活跃在明朝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如果不平定李自成,那么明朝的税赋与粮饷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的账面数字,根本就无法使用。而清朝方面占据了关外,这片土地实际上从明中期就已经不再属于明朝的有效管辖之下,因而对于明朝的影响不大。所以,保障东北的和平,平定国内的叛乱是当时国家的唯一生路。可就是在明朝混乱的朝政和迂腐的大臣手下,这条唯一的生路也被彻底堵死。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比较复杂。满清地处关外,距离京师的直线距离比较近,加上又是蛮夷,在道义和舆论上影响比较大。所以,崇祯错误的将全部力量都压在了东北地区,以至于南部的叛乱最后做大。可以说,这是根本路线上出现了偏差,让后人唏嘘。


经典守望者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唯一的陷入两线作战的皇帝,而且陷入两线作战完全是崇祯帝自作自受。

事实上,天启帝朱由校留给弟弟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对外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在宁远大战指挥一万多明军以少胜多大破努尔哈赤统帅的十三万后金军主力,击毙一万七千多后金军,努尔哈赤也被火炮打伤,八个月以后死去。

宁锦大战袁崇焕又指挥明军大胜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四大贝勒率领的七旗十万后金军主力,击毙几千后金军,重伤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贝勒,打死努尔哈赤的侄子觉罗拜山与巴希、额真博博图等后金军将领,皇太极狼狈撤退。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以后,铲除大太监魏忠贤与天启帝乳母客印月为首的阉党,提拔重用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明朝出现了拨乱反正的中兴气象。



因此袁崇焕在军事上修筑城池对后金步步紧逼,积极筹备建立六万关宁铁骑及车炮装甲部队收复辽东平定后金,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是完全可行的。

可惜崇祯帝等多疑急躁、刚愎自用,对袁崇焕“皇太极西向窥视中原”的提醒置若罔闻,甚至逮捕袁崇焕派去协防蓟州的关宁军将领,拒绝袁崇焕改革蓟州明军的计划,导致皇太极绕道蒙古长驱直入攻占蓟州,直逼北京。

北京保卫战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浴血奋战打退皇太极统帅的十万后金军主力,却被中了皇太极一伙反间计的崇祯帝逮捕下狱,距离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只有一年五个月时间。

在袁崇焕被逮捕下狱以后,北京城的明军对城外的关宁铁骑谩骂甚至杀害。袁崇焕的部下祖大寿等被迫带领关宁铁骑离开北京。

崇祯帝又逼迫满桂、孙祖寿等明军出城与皇太极的后金军主力决战,结果几万明军全军覆灭,满桂、孙祖寿等战死。

在孙承宗、马世龙、秦良玉、祖大寿等率领四十万勤王大军打败阿敏的后金军,取得遵永大捷,北京城转危为安以后,崇祯帝自毁长城把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千刀万剐传首九边,导致明朝将领尤其是北方边境明军将士人人自危离心离德。

在国内方面,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在崇祯帝继位以后爆发的。

正是因为崇祯帝节俭到了吝啬的性格导致他舍不得用自己的小金库里的几千万两白银,而用裁减驿站的办法节省了几万两白银,导致李自成等人下岗走投无路被迫造反,星火燎原,成为蔓延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即便如此,崇祯帝有多次平定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机会,明朝擅长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名臣将领人才济济,比如陈奇瑜、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熊文灿、郑崇俭、杨嗣昌、曹文诏、曹变蛟、贺人龙等,可惜这些人才都被崇祯帝瞎指挥浪费了。

比如名将孙传庭活捉农民起义领袖闯王高迎祥,把新闯王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骑逃进商洛山,可惜崇祯帝又自毁长城莫名其妙把孙传庭逮捕下狱,导致李自成起义军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中原战局彻底恶化不可收拾。

崇祯帝有多次平定国内农民起义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都被他瞎指挥浪费了。

崇祯帝另外一个致命失误是冤杀明朝抗金名将、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孙元化是继承袁崇焕镇守辽东抗击后金的最好人选,可惜也被崇祯帝冤杀,更严重的后果是孙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走投无路带着一万多人的舰队与西洋火炮投降后金,使明朝彻底失去对后金的火炮与舰队优势。

从此以后,即使崇祯帝想避免两线作战,狡猾的皇太极也不可能让他如愿以偿。

皇太极先后五次派清军大举入侵中原烧杀抢掠,一方面是为了抢夺金银财宝粮食物资青壮年人口,摧毁明朝的抵抗力量,比如孙承宗卢象升等明朝名将都被清军杀害。


另一方面皇太极多次派清军入侵中原也是声援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使明朝无法消灭农民起义军,让明朝军队陷入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困境无法自拔。

在松锦大战之前崇祯帝还是有与皇太极议和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的,但兵部尚书陈新甲按照崇祯帝的指示与皇太极议和,因为议和事宜意外暴露却被崇祯帝作为替罪羊杀害,导致明清议和彻底破裂。

松锦大战是决定明清命运的决战,洪承畴统帅的十三万明军主力也给清军造成很大的压力,可惜崇祯帝又一次瞎指挥逼迫洪承畴与皇太极的清军主力决战,造成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祖大寿等被俘投降清军,曹变蛟邱民仰等一百多明军将领被清军屠杀。至此在明清战争中,清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明朝外线对清军败局已定,崇祯帝又逼迫孙传庭率领十万明军主力在内线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决战,结果四万明军战死,明军一败涂地,崇祯帝输掉了逐鹿中原的最后的筹码。

即使在李自成兵临城下围攻北京的最后时刻,崇祯帝仍然有摆脱两线作战的机会,李自成提出向崇祯帝称臣联合明朝共同抗击清军,条件是崇祯帝封李自成为西北王,赏赐李自成军队一百万两白银。

李自成联合崇祯帝抗清的主张与现代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颇为相似。

可惜崇祯帝不能像蒋介石那样能屈能伸,崇祯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或者说崇祯帝要钱不要命,他也许舍不得给李自成那一百万两白银,居然拒绝了李自成的建议。

最终崇祯帝自杀殉国,导致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而李自成从崇祯帝的小金库里获得3700万两白银,黄金等财宝还不算在内,远远超过李自成向崇祯帝要求的100万两白银。


厚德载物49847


我是史学长空,来回答此问题。我认为一面与皇太极和谈,一面调精兵平定叛乱。

明朝在面对内部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时,双拳难敌四手。崇祯帝全面发动战争,一面在东北投入重兵与后金作战;一面派兵平定陕西、四川叛乱。我个人认为这决策是错误的。

当时后金与明朝发生战争,后金主要是想占领关外的领地,没有入主进中原之意。皇太极当时也非常渴望和谈。有附属明朝的意思,只是大明朝的内部出现了和谈与主战两派的矛盾。才迫使皇太极下令进攻明朝。皇太极当时以为明朝想要消灭他们后金。

史学长空带着大家穿越历史时空,亲身体验一下崇祯年间的危局。

李自成起义队伍的壮大,主要是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才揭竿起义,农民纷纷加入到李自成的队伍中。崇祯帝为了应对后金的战争,朝廷加派官员,向农民增加赋税,当时明朝的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明朝派兵镇压,越镇压,李自成的队伍就越强大。

此时崇祯帝应该果断采取措施,与后金议和,许以重利,甚至以割让山海关以外的土地来稳定暂时的和平。调辽东的精兵去内地平叛,起义军就不会那么猖獗,也不会看着他们坐大。

后来吴三桂的军队与清军联合作战,就能看得出,辽东的铁骑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在袁崇焕死后,明朝能与后金抗战的将领,非常的少。后来与后金在萨尔浒大之后,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松锦大战确立了后金的帝业。此战役之前,后金根本没有信心能战胜明廷。

嘉庆皇帝曾说:“太祖一战(萨尔浒大战)而王基开,太宗一战(松锦大战)而帝业定。”这点从后来得知,清朝建立后,清廷一直不肯让汉人去东北。为的是自己有朝一日不能完金征服中原,也可以退守东北。

袁崇焕死之前,皇太极也同意议和,还有附属明朝之意。原本议和变判是由陈新甲负责,秘密进行。

因陈新甲的家奴泄露了此事,遭到明朝主战的反对,认为有辱国体。应惩罚幕后操纵者,崇祯帝把议和的事情,全部推卸给了陈新甲。崇祯帝为了颜面,杀害了陈新甲。

议和计划失败,皇太极认为明朝廷不与他议和,是为了消灭后金。才不得不主动进攻明朝。经过多次的大战后,明军惨败收场。

从萨尔浒大战到松锦大战,明朝完全丧失了对外的控制权,后金逐渐推进,防御战线突破后,只剩下山海关最后一道防线。

经过多次的交战,明朝军队的弱点完全暴露在后金眼皮下。袁崇焕发明凭借城墙用炮的战法,可以扼制后金的进攻。崇祯帝中了后金的反间计,杀害了袁崇焕。对于后金来说,看到富饶而广阔的中原,让后金的将领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才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崇祯帝错误的判断当时形势,同时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把农民起义,当成了不成气候的流寇。

明朝末年,国家财政枯竭,政治腐败,各地农民揭竿起义。崇祯帝既要与后金作战,还要面对朝内的农民起军。没有力挽狂澜的手段,是难有作为的。

史学长空说:

崇祯帝如果与后金达成议和,调集辽东精兵,平定内乱,然后,整肃吏治,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再徐徐图之,也许还有一番作为。


史学长空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惯用的政策之一,抵御外敌,必须要将自己的内部安定好,形成内部合力,然后再一致对外。历朝历代对“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都有不同理解和实施方法。譬如,刘邦曾经自以为兵力雄厚,与匈奴决战,结果在白登山被围,此后采取和亲政策,内部休养生息,这才迎来汉武帝时期的对匈奴大规模征战的胜利。

明朝崇祯皇帝时期面对怎样的局面呐?(清军五次入关作战的指挥者,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阿巴泰像)

后金的五次入关作战和李自成起义的轨迹。

后金政权在明朝崇祯年间曾经六次入关作战,第六次入关建立了清朝,具体入关作战如下:

第一次入关作战

时间:1629年10月至1630年正月;

指挥者:皇太极;

军队数量:约10万;

作战过程:清军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进入明朝管辖区,占领河北遵化,进逼北京。明朝调各路人马援救北京,并多次派遣使者议和,期望割让土地。袁崇焕等各路明军到达之后,经过激战,皇太极率军返回沈阳。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京畿地区之后返回,袁崇焕被问罪,凌迟处死。

第二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4年5月—9月;

指挥者:皇太极;

作战过程:考虑到明军在各个城池已经加紧了军备,这一次主要在大同、宣化过长城,主要劫掠村镇的人口、牲畜等,对大城市没有进攻。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而去。

第三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6年5月——9月;

指挥者:阿济格;

作战过程:此次入关作战为牵制战,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害怕明军在背后偷袭,于是派出军队进攻明朝的京畿地区,攻下明朝12座城池,大小作战50多次,每次都胜利了,牵制的作用达到了。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了人口、牲畜合计179820,清军成功征服朝鲜。

第四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8年8月—1639年3月;

指挥者:多尔衮;

作战过程:清军绕过山海关防线,劫掠山西,攻破济南,纵横千里;

结果:明朝宣大都督卢象升被杀,攻克36座城池,招降6座,与明军17战皆胜;劫掠人口、牲畜46万多,济南府库被劫掠。

第五次入关作战

时间:1642年10月—1643年5月;

指挥者:阿巴泰;

作战过程:清军自黄崖口入关,征战最南部到江苏的海州,范围涉及山东各地、河北等地。

作战结果:攻克88座城池,逼降6座城池,俘虏36万人,黄金12000多两,白银220多万两。

这是后金(清)的五次入关,劫掠了大量的人口、财富到关外,第四次和第五次劫掠更是深入明朝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可见明朝内部空虚如何了!

李自成起义的轨迹和清军入关的轨迹息息相关。1628年,李自成被明朝裁撤,他杀了自己的老婆韩金儿和债主艾诏。1629年2月,李自成加入明朝的军队,去北京勤王,应对后金军队第一次围困北京城。在甘肃榆中半路上,明军将领克扣军饷,引起兵民的兵变,明军将领和当地的县令被杀,李自成起义了。李自成起义源自于后金军的第一次入关作战!

1633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被明军曹文诏和左良玉部队包围,危急时刻,清军第二次入关作战,李自成假装投降,买通明军,后杀明朝安抚官员再次反叛。这一时间段,李自成还没有成气候,清军第二次入关算是给了一些可乘之机。

尽管如此,明军还是在1637年基本剿灭了各地的起义军,有的投降,有的隐藏了起来,李自成最后率领十几人逃入商洛山中。

明朝在剿灭各地农民起义军之后,卢象升在清军第四次入关作战中战死(1638年),孙传庭、洪承畴等人调往关外同清军作战了。

1639年,张献忠再次反叛起义,李自成于1640年趁着明军剿灭张献忠的机会,重新起义,进入河南,收拢灾民,攻占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一时声威大震。

1643年—1644年,李自成击败明军孙传庭部,占领了陕西全省,定都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城,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面临的几次和议选择。

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围困北京时,曾经要求和明朝和议,目的是让明朝割让一些土地,崇祯皇帝拒绝了。这时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还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对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胁,军事力量还在。1637年时,明军基本剿灭了起义的各路农民起义军。

1638年,多尔衮率领清军第四次入关劫掠。大臣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和清军议和,然后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各地农民起义军,避免明朝军队内外两线作战。这一建议对当时的明朝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等内部问题彻底解决了,再专门对付关外的满族政权。不过这一建议遭到宣大都督卢象升的激烈反对,宁折不弯,一切用战争解决问题,崇祯皇帝对作战还是议和摇摆不定,最终决定不与清军议和。多尔衮为首的第四次入关作战,主战派宣大都督卢象升战死,济南被攻破,省府库被劫掠。

李自成于1644年到达北京外围时也曾经提出条件议和,但总是不了了之,崇祯皇帝最终自缢身死。

明朝在面临内外两线作战之时,最危急的时刻应该就是在1638年多尔衮第四次入关作战的前后,明朝已经明显经不起两线作战了,但是为了面子,崇祯皇帝以及幕僚拒绝了和议的奏请。(崇祯皇帝像)

明朝如果“和亲”是否可行?如何处理最合适?

明朝历史上曾经有外族要求和亲,第一个是瓦剌,当时明英宗被俘,朝中大臣希望用明朝的公主和亲,换回明英宗,但遭到当时众多大臣的阻拦,没有和亲;第二次是1592年,明朝援助朝鲜,阻碍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日本的丰臣秀吉向明朝提出和亲的请求,希望明朝将公主嫁给日本天皇,万历皇帝一眼就看出了日本的把戏,对此置之不理。(也先像,明朝曾经计划用和亲换回明英宗)

“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维护和亲双方和平相处,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是根本不可行的,当时的后金政权名义上是明朝的臣子,明朝上下都不同意,再说了,到了这个时代了,“和亲”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靠女人赢得和平的时代造就一去不复返了。一切以国家的军事实力说了算,即便明朝和亲,也几乎没有什么大作用。

1638年是一个临界点,明朝就应该做出抉择,当时已经是内外两线作战危机的开始。尤其是多尔衮在明朝内部纵横千里,明军畏首畏尾,不敢作战。多尔衮的军队大摇大摆的劫掠人口、牲畜等退回关外,明军在后尾随,目送出境。(丰臣秀吉像,他在朝鲜战争初期和议时曾经提出和亲,动机不纯)

而明朝君臣斗看不清形势,内部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粮食问题,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才会起义,不从内部找原因,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安内是崇祯皇帝及其大臣首先面对的问题,关键是崇祯皇帝的大臣们都看着自己碗里的饭,根本就不顾王朝的安危,崇祯缺乏果断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至于对后金的和议问题,无非是要割让土地,可以暂时获得一段喘息的时间,平定内部之后,养精蓄锐,再进行谋划对清军的进攻,收复失地。如果没有暂时的退让和割舍,明朝根本没有喘息时间的,灭亡成为必然。

对后金(清)的和议、平复农民起义军、与民休息同时并举才是明朝延续的王道。至于和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穿越再现彼岸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与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算得上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崇祯只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让后人叹息不已。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崇祯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坐上皇位的。 历史上,崇祯继位可以说就是一个意外。天启七年,木匠皇帝朱由校到西苑游船,乘小舟去深水处泛荡漾时被一阵狂风刮到水里,差点被淹死。因惊吓落下了病根,身体每况愈下。饮用了尚书霍维华进献的“仙药”几个月后,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朱由校没有子嗣,所以把王位传给他。 所以从当皇帝这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能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压根就没想过。这就造成一个问题,他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却不具备一个好皇帝应有的性格。崇祯的天赋算不上优秀,也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后天的勤奋去弥补,想在实践中摸索一条救国之路,可惜时局给不了他那么多时间。 我们要了解崇祯皇帝,就必须了解他执政时期所面对的主要敌人:其一明末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大清,其三为农民起义军,其四是崇祯自己。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崇祯的执政生涯都干了些什么。 第一,铲除阉党,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在整个过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所展现出来的隐忍与果断确实非同凡响,他先是麻痹魏忠贤及其党羽,在魏忠贤试探性地递交辞呈时,果断回绝,夸赞魏忠贤对朝廷贡献巨大,哥哥天启皇帝叮嘱他要信任魏忠贤。这是让魏忠贤万万没想的,魏忠贤误以为崇祯皇帝依然会像天启皇帝一样宠幸他,于是就此打消了图谋不轨的念头。 接着,崇祯抓准时机先后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客印月及兵部尚书崔呈秀,夺回兵权,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经此一事,大臣们纷纷弹劾阉党集团,崇祯看准时机,借着海盐县的贡生钱佳徴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的时机,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至此,贪污受贿、玩弄权术、祸国殃民,还阴谋造反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但崇祯过早过快的铲除魏忠贤集团,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崇祯时代的政治平衡被打破。 第二,重启东林党,东林党起于万历年间,最初是一群充满理想,心怀天下,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的士大夫建立了东林书院,向天下传递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痛斥时局的昏暗,朝廷的腐败。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明熹宗时期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的档案资料,打击东林党,同时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天启五年的时候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天启六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杀害,东林党人在朝堂之上已经失去话语权,活着的东林当人也只剩一些阿谀奉承、明哲保身之辈。 一直到了天启七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流放南直隶凤阳府,东林党人余人才免遭魏忠贤的打击。等到魏忠贤余党基本被肃清的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自此,东林党算是重新被启用,在朝堂之上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而这里我所说的东林党,是指崇祯铲除阉党之后的以东林党为首的整个文官集团。 此时的东林已不同往日,虽然一直高举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三项具体主张,但此时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如何奸佞污浊的集团和阉党其实没什么两样,可惜的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没能看清,他对东林党的印象还是保持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阶段。 第三,拒绝议和,崇祯元年,清皇太极便积极联系辽东督师袁崇焕,声称愿意“去帝称汗”,积极寻求与明廷和议,但是因为崇祯以及朝臣均认为流匪不足为惧,朝廷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清军,所以议和一事在部分大臣的反对下,被搁置了。与清(后金)议和时机就此错过,清军旋即入关报复,明朝也集中军队与清朝开战,结果十三万大军一击溃败。此后中原叛乱再起,明廷疲于两线作战。同样,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曾给崇祯明确表过态,只要明廷能封他作河南王,他可以马上调转枪口跟八旗开战,但崇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其实崇祯想过与清(后金)议和,但与李自成议和可能压根就被他心里拒绝。 第四,处死袁崇焕,明末袁崇焕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同年七月,袁崇焕返回京城,崇祯于平台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为此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赏。随后的袁崇焕当上了辽东督师,拿着崇祯赏赐的尚方宝剑再次来到前线,成为东北地区和渤海湾部分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然后,袁崇焕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了至今都仍有很大争议的几件事:以粮资敌、擅杀毛文龙、私自议和,加上之前在崇祯面前“五年平辽”的欺君,条条罪状都可以要了袁崇焕的命。 此时的崇祯本来就大为不满,接着又爆发了己巳之变,即崇祯二年十一月,后金主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听闻后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但不久之后,遵化、三屯营都被后金军攻破,后金军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与后金军鏖战,经过艰难的战斗后,皇太极率军撤退。 金军退兵后,袁崇焕却被治罪,原因是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最终,崇祯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袁崇焕是否该死,我们不讨论,但是崇祯杀袁崇焕确实是自毁长城。 第五,错失保京机会,崇祯十七年,明朝内忧外患令崇祯帝长吁短叹。清军攻占了山东、畿南88个州县,摄政王多尔衮统领十几万大兵虎视眈眈;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经西进潼关,占据西安,控制了西北,并整顿兵马打算直取北京,大有成王建国之势。 正月初四,崇祯帝急召大学士及首辅大臣陈演、魏藻德、邱瑜及兵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讨论陕西总督余应桂和蓟辽总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调吴三桂入京勤王的紧急奏折。虽然放弃了山海关,但能避免京城落陷落。崇祯陷入两难选择,如果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山海关很有可能落入清军手中,如果不让吴三桂进京则北京城很有可能被李自成大军攻破 。崇祯没有自己决断,而是在朝堂之上与大臣们共议。 第六,错失南迁,在争论是否弃地守京的朝会退后,大臣李明睿为崇祯献上南迁之计。他认为即使弃地也难保北京安危。这个计策在当时而言确是上策,崇祯心里也是赞同的。在李自成攻克宁武,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岌岌可危时。李明睿又在朝堂上奏请南迁,崇祯当即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没料想,左都御史李邦华竟说:皇上应该 镇守京师,让太子南下江南。崇祯帝见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便将太子南迁之事训斥一番,南迁之事作罢。 结果朝堂之上,众位朝臣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一派主张弃地守京,另一派主张绝不弃地,双方僵持不下,不欢而散,命吴三桂入京勤王的提议也就这样被搁置下来。 随后的崇祯皇帝下了“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前来护驾。但是,此后的几天,勤王军队始终没到,大顺军却像潮水一般涌来。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崇祯帝,劝他尽快南迁。结果朝堂之上众大臣各怀心事地一言不发。正在尴尬无奈之时,前方传来保定失陷的消息。南迁之路被掐断,往南逃跑的可能性很小了,再议南迁之策,已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崇祯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凉透,彻底绝望。3月28日,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身亡。 那么我们现在来捋一捋,崇祯皇帝到底是明是昏。 细数崇祯的执政生涯,可以说崇祯是个非常勤政的君主,但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兴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没有直接关系。作为一名君主关键还是要会用人,要善于发现贤臣,更要善于用贤臣,信任贤臣,大胆的放权于贤臣,让贤臣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从此处看来,崇祯用人有着他致命的缺陷——用人多疑,急功近利,有恩不欲归下,有过全盘托出。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领兵的大元更不用说,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不保。他狭隘的用人,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可以说崇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用人,而他的用人又决定了大明的兴衰。 崇祯不是明君,因为他本身不是一个能力挽狂澜的皇帝,他是一位有着太多小聪明而缺乏全局考虑和管理的皇帝,他急躁轻信、急功近利、情绪上容易大起大落,刚愎自用,待人处事喜怒无常!在崇祯看来,民众败者为贼寇,官员败者为罪臣。永远正确的只有他天子崇祯。这一任性猜疑和多变的性格,造成了无数个可堪任用的杰出将领朝夕之间身首异处、命丧黄泉!而可用的人当然也越来越少。 同样,崇祯皇帝也不是不是一个昏君,因为他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他确实为了朱明王朝奋斗终生,尽了他能尽的力。只能说崇祯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那么,你又认为崇祯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君记录


如果崇祯是一个把政权存亡看得高于一切的现实主义者又怎样呢?

“安内”,稳定内部秩序;“攘外”,抵御外来入侵。

一个敌人好对付,但双拳总是难敌四手。内忧外患一起袭来,而客观形势又注定无法兼顾的时候,“安内还是攘外”就注定是一个当局者无法回避的难题。

这一难题之出现,最著名最为人所知的当然是在民国时期。

日本人的铁蹄已踏入中华大地,当时执政者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口号一直为国人所诟病和抨击,其中之是非暂时且不去管他,有必要指出的是,被安内与攘外的两难选择所困扰,这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头一遭。

先安内还是先攘外,这个坑真的是太深了……

必安内方可攘外?

明末,关外满人铁骑纵横逐渐坐大,内地民变四起如星火燎原,起初,崇祯政权是准备两线作战的。

一上台就于不动声色中翦灭了魏忠贤的崇祯,不是个懦弱无能的角色。面对两大威胁,他要两头出击,两手都要硬。

这一点从崇祯的财政安排上即可看出。

崇祯三年,为应对满人的威胁,明王朝于正常赋税之外加征一种“辽饷”,同一年,陕西因旱灾发生民变,崇祯又下诏曰,不募集军队不能平贼,不增赋税则军饷不济,稍稍加点吧,“累吾民一年”,新征的一种谓之“剿饷”。

辽饷用于攘外,而剿饷则用于安内。崇祯的雄心壮志,非同一般呐。

辽饷和剿饷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以剿饷为例,原说好一年而止,直到崇祯十二年,“饷尽而贼未平”。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在两种威胁面前,崇祯政权都不想妥协的初衷。

然而虚弱的国力终究无法维持两线作战的政策,是集中精力应付外患还是内忧,崇祯政权必须作出决断。

被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刻画得无比阴险毒辣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最早看出了王朝政策失误潜藏的巨大危机,他向崇祯皇帝痛切进言:“必安内方可攘外”!

杨嗣昌打了一个比方:边境烽火好比肩臂之外的病症,而流寇祸乱则病在腹心之内,既然政府无力两头兼顾,则两害相权取其轻,“必安内方可攘外”。

崇祯接受了杨嗣昌的建议,遂集中精力对付李自成张献忠。

一时间,一度呈狼奔豕突之势的“义军”几乎面临着灭顶之灾,张献忠逼得向朝廷诈降以求生存,李自成更只剩十几骑仓皇而走……

皇帝的形象必须维护

看来,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本已取得奇效,那么为什么最后崇祯皇帝还是被李自成的大军逼得上吊自杀?

原来,关外满人的骚扰还在继续。游牧民族风驰电掣来去如风,北京城又迫近边塞,隔段时间就来一阵警报,滋味也实在不太好受。

崇祯遂放弃安内方针,调集多年从事围剿的精锐部队于边疆,已经穷途末路的李自成张献忠得以重振旗鼓……

随着局势的继续恶化,崇祯始终游移于安内还是攘外,直到明王朝大厦将倾之前,他一面与满人作战,一面密令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人谈和,并再三警告其不要将皇帝与满人议和的消息泄露出去。

崇祯为什么害怕他与满人议和的消息外泄?

因为在传统观念里,满人是异族,与满人谈和则意味着在异族面前没有挺起腰杆,坏了自古以来的“夷夏之大防”,势必严重损害皇帝高大上的形象。

清议汹涌,大臣们个个呼天抢地痛心疾首,哪怕皇帝,也有点难以应付。

但皇帝与满人议和的消息最终还是泄露了出去。

《明史》上说,某日,陈新甲派出去与满人谈判的工作人员回来报告谈判情况,交上了文件,陈新甲读完,随手将文件放在茶几上。

偏偏陈新甲的家僮误以为那只是一份普通的文书,按规定,这些工作文书是要抄写后在各大衙门里周转的,于是,一份绝顶机密的文件就这样传播了出去。

在异族威胁面前低三下四、委屈求和,这还得了?朝野上下立即哗然。

崇祯皇帝眼看事情闹大,原准备将责任全推给陈新甲,指责其背着自己和满人谈判,然后象征性处罚一下,以了结此事。

不料陈新甲不但不服罪,还对外扬言自己主持议和,为朝廷建立了奇功,言外之意,自己完全是奉命行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恼羞成怒的崇祯一气之下,将陈新甲送上了断头台。

虽然杀了陈新甲,但在内心里崇祯对这位尚书大人还多少有一点愧疚。陈新甲死后,一个叫沈迅的官员在崇祯面前大力诋毁陈新甲,意在拍皇帝的马屁,称赞大开杀戒的皇帝英明神武,不料崇祯冷冷地回了一句:让你来作新甲,恐更不如……

谁坑死了崇祯?

陈新甲一死,意味着大明帝国彻底关上了和满人谈判的大门。而再度陷入两线作战,对大明帝国无疑是致命的。

崇祯的最后选择,实为多种因素所促成。但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崇祯,究竟还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如果崇祯是一个把政权存亡看得高于一切的现实主义者又怎样呢?

他当然会坚持先安内再攘外,至于什么夷夏之大防,自己在异族面前如何憋屈,都暂且抛在一边,重要的是先保住政权再说。


西瓜的王先生


“攘外必先安内”,当时的势局来看,应该先解决内部问题,再来解决外敌!但也有几个必须得前提!

原因一.当时的后金已经成气候,实力强大,而且已经转变了攻势,明朝只能被动的防守而无主动出击的能力和条件,所以后金是一个长远的问题,短期内明朝没法解决!

原因二.农民起义,自古就如同烈火,一经点燃,短期内就能形成燎原之势,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对国家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先安内在攘外是比较合适的!但这也有前提,一是辽东派良将镇守,依托山海关拒守,貌似崇祯就杀了好几个厉害的将领!二是朝廷党争解决,不解决党争问题,即使有良将,在党争的漩涡中,只怕自保都难,还何谈拒守后金!三是崇祯会用人,能用人!

了解了明史才知道党争有多可怕,东林党在崇祯年间到底是怎么样一副嘴脸,其可恶程度远比阉党更胜!如果不解决党争和重用人才,就是把三国顶级的智囊团配给崇祯也是白搭!


小任谈史


崇祯(1627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

回顾明末历史,不得不说崇祯真的是时运不济,内有流寇,外有后金张牙舞爪。坦率的说,不要说明朝了,即便是20、21世纪的超级大国,也很难承受两线甚至多线作战。在流寇和外敌的双重夹击之下,崇祯皇帝应该攘外必先安内,就个人来看,如果崇祯能够攘外必先安内成功,那么相信明朝不会这么灭亡的,或许将延续到现在。只是,这是一种幻象,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流寇和后金不会让明朝单独对付一方的。

明朝末年的党争非常厉害,尤其是东林党人, 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不管不顾别人意见的正确与否。基本上是,只要对方赞同的,都反对;只要对方反对的,都赞同。只要有人提出议和这个战略性退让,但却会遭到猛烈抨击。

崇祯曾在一次召对中感叹:“今日吏治民生夷情边备,事事堪忧。”当大臣陕嗣宗上书指责他求治太急时,他批示:“此时不矫枉过正,太平何日可望。”

而且,就算明朝如果提出议和,皇太极会同意吗?肯定不同意,因为皇太极需要劫掠,才能维持奴隶主的生活,才能持续削弱明朝实力,保持压力,才能让流寇继续对明朝伤害。

流寇和皇太极没有联系,这么说出来恐怕都不会相信。当明军刚把农民军打败,那边皇太极就带领清军绕道杀入内地。于是,崇祯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把农民军先放一边,集中力量对付清军,如此反复折腾了十几年。

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崇祯都不是一个亡国之君,但一个人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毕竟大势已去,亡国已指日可待。在临近末日的紫禁城,他常常暗自息:“朕不自意成亡国之君。”,实在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我是蕾姐


这个问题没有看到本质。崇祯陷入两线作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东林党那些假正经文人搞乱了朝纲,把武人压制到了底层,光会耍嘴皮子。上马打仗干不过鞑子,下马治国抓不了经济,整天嚷嚷祖宗法度,在自命清高的后面是与商人集团紧密勾结,大发国难财,让他们疏财解困却一个个哭穷,搞得自己两袖清风,满身的浩然正气,表演的一个比一个好。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解决两线作战的当务之急,当然是先把满清稳住,攘外必先安内,消灭叛乱,整肃了内部,加征商税,有了银子,干啥都有了底气。不然,还是死路一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