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中的選擇和放棄


創業中的選擇和放棄


蘇格拉底摘麥穗的故事:蘇格拉底帶弟子們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在麥田行進過程中,每人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枝。第一個弟子剛走幾步便摘了自認為是最大的麥穗,結果發現後面還有更大的;第二個弟子一直是左顧右盼,東挑西撿,一直到了終點才發現,前面幾個最大的麥穗已經錯過了;第三個弟子吸取前兩位教訓,當他走了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麥穗,在隨後的三分之一的田地裡選定一個相對最大的,然後從容走完剩下的三分之一。

摘麥穗的故事說的既是選擇的技巧,也是放棄的智慧。作為創業者,其實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總會有更大的“麥穗”在前面誘惑著。那創業者該如何選擇和放棄呢?

選擇合適創業機會

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機會是抵制其他機會誘惑的基礎。選擇什麼樣的項目進行創業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可以借鑑風險投資公司選擇投資項目的標準。

風險投資家在分析某個投資建議是否可行時考慮因素無外乎三點:技術創新的可行性、項目的經濟評估、企業領導的業務素質。

創業者面臨創業機會時也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考慮,選擇更可能發揮創業團隊能力、更具市場前景、更有技術把握、盈利模式更有發展前途的項目。其實,這個過程類似於蘇格拉底的第三個弟子的行為。

堅守成就競爭優勢

選擇了創業機會後,有些人往往還會對其他機會難以捨去,這就需要創業者管住機會誘惑。

從理論上說,20世紀90年代前,管理理論界普遍贊成公司多元化發展,雞蛋不要放到一個籃子裡,儘可能抓住機會獲取利潤;之後,開始反對多元化發展,特別是反對非相關多元化的聲音成主流,一些大企業開始剝離非主營業務而專營主業。

從實際上說,創業者往往對正在做的業務不滿意,儘管新機會未必對他就更好。他總認為機會不去嘗試就很難發現其中的問題,因此總想去嘗試新的機會,就像蘇格拉底的第二個弟子那樣。

從競爭效果上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別人集中100%的力量做事都不一定成功,你同時去做好幾件事,怎麼能比得過人家?其實,只要專注,並不斷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就會在行業中形成自己的相對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