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文丨牛錢網整理

部分數據來源丨中信期貨,wind,華泰期貨


行情回顧


雖然昨日受疫情的恐慌情緒影響,商品集體下挫,但是兩粕表現相對強勢。受疫情影響,部分油廠的復工延後,道路封閉,交通不暢,飼料企業庫存見底,廠商整體補庫意願強烈,刺激豆粕價格走強,疊加當前國內大豆庫存以及豆粕庫存較低。今日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兩粕迅速回暖,攜手大漲,豆粕2005合約上漲3.07%,報收2649。自昨日的大跌中迅速反彈,隔夜美豆也結束9連跌走勢,逢低的買盤,豆油以及大豆的出口數據表現強勢,提振豆粕期現價格。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一、低價吸引成交,供應變數仍存


現貨方面,截止到2020年02月03日,國內豆粕主力合約基差70元/噸。與上一交易日相比環比增加60元/噸。從季節性來看,豆粕主力合約基差季節性位於歷史較低水平。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昨天受疫情影響,豆粕一度低開觸及跌停,但隨後企穩反彈,現貨方面低價吸引成交,總成交23.48萬噸,全部都是現貨成交,成交均價在2674左右。為了控制疫情對進一步發展,部分地區復工延遲,道路運輸受阻,物流受到影響,提貨量繼續減少至5.578萬噸。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菜籽壓榨還沒有恢復正常對生產,壓榨量還將繼續保持低位。截至1月31日沿海油廠菜粕庫存1.5萬噸。昨日低位吸引成交,總成交6000噸。


根據USDA2020年01月份月度報告,全球大豆產量337.7百萬噸,環比增加0.22百萬噸,產量位於歷史平均水平。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截止1月30日,根據USDA數據顯示,美豆出口檢驗數量為135.5萬噸,高於市場預期,其中對中國出口檢驗量為55.3萬噸,美豆1月供需報告中上調了單產預估,下調了進口,出口和壓榨保持不變。巴西1月出口大豆149萬噸,同比環比下降,南美天氣良好,大豆生長情況較為樂觀,豐產可能性較大。


關於中國進口美豆,雖然當前第一階段協議已經簽訂,但中國能否持續增加美豆進口還需要進一步關注中美貿易談判以及疫情豆進一步發展。


二、高利潤刺激下,蛋白粕需求前低後高


在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恐慌中,大家似乎都忘記了,中國似乎並沒有從非洲豬瘟的疫情中得到恢復,加之最近爆發的禽流感,下游豆粕需求仍然非常嚴峻。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養殖戶的補苗較少,從而導致了豆粕在禽類飼料中的消費,但是養殖戶惜淘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補苗較低的風險。


隨著國家的強力控制措施,相信6月左右疫情將會得到有效控制,到時下游禽類養殖的飼料需求將會恢復,因此我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對豆粕對需求利空是短期對,隨著後期疫情得到控制,禽類價格上漲,豆粕需求將會大大提高。


生豬方面,當前生豬養殖利潤是歷年來的高位,超高的養殖利潤,促使養殖戶的補欄熱情和積極性非常高,根據農村農業部的數據,2019年10月以來,生豬存欄出現一定程度的恢復,因此從長腳角度下,豆粕需求將會隨著生豬存欄的恢復和增加而增加。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三、疫情影響交通受阻,國內豆粕庫存位於歷史低位


截止2020年02月03日,進口大豆港口庫存為6,108,340萬噸,環比增加304,000萬噸。從季節性來看,大豆港口庫存位於歷史平均水平。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截止2020年01月19日,油廠豆粕庫存為49.84萬噸,環比減少11萬噸。從季節性來看,豆粕存位於歷史較低水平。2020年02月03日大連豆粕期貨價格2,682元/噸。


豆粕聞訊而動,疫情下大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綜上,我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豆粕將會迴歸基本面邏輯。供應端,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達成,美豆在疫情得到控制後或漿大量進口,南美天氣較好,豐產預期強烈,總體上供應充足。需求端,隨著非洲豬瘟,禽流感以及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利空,短期利空影響有限,長期需要關注生豬存欄情況,長期呈現上漲格局。


■ 文章內容部分來源於中信期貨,wind,華泰期貨,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