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众所周知,中国历朝历代都较为重视刑法。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朝秦朝建立之后,中国就开始出现了成系统的严格法律制度。从秦朝开始最严重的刑法为“夷三族”,也就是株连三族。秦朝之后统治者认为应该加强律典,所以在“夷三族”的基础上变成了“诛九族”。所谓九族指的是父亲一方四族,母亲一方三族,妻子一方两族。封建王朝自秦朝开始,至清朝而终。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被诛九族的犯人少之又少。有明确记载的也就是秦朝时期被夷三族的李斯和赵高罢了。诛九族刑法虽然存在,但也被很多王朝认为有伤天和,所以很少有处以诛九族极刑的。但即使如此,历史上却有唯一一例诛十族的案例。而这个“倒霉蛋儿”就是明朝方孝孺。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方孝孺出生于儒门世家,一家好几代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而方孝孺更是遗传了他父亲方克勤的优良传统。父子俩都是神童。《明史·循吏》记载,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方孝孺自小就喜爱读书,成年后更是跟随大文豪宋濂学习。得到名师教到的方孝孺学问更是一日千里,很多当时有名的大儒文人都对方孝孺赞不绝口。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方孝孺的文学素养已经远超他们了。但方孝孺并没有自满,依旧在勤于学问。方孝孺和当时的多数文人不同,他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喜欢从实践中求知。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被人举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认为方孝孺是个人才,想让他辅佐太子朱标。但还没来得及重用方孝孺。方孝孺就被陷害,之后方孝孺被捕押送至京城。朱元璋发现了方孝孺后,并没有处置方孝孺,而是直接释放了方孝孺。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被人举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记得方孝孺,但并没有重用他,反而把他留给了继任者朱允炆使用。因为当时朱标刚死不久,朱元璋又新立了太子朱允炆。朱元璋不愿意让方孝孺卷入国家新旧交替的乱局之中。所以只是授予了方孝孺教学的职责,负责教导儒生给儒生讲学。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朱允炆继位后立刻提拔重用了方孝孺。虽然职位不高只是翰林侍讲,但是这个职位属于皇帝的近臣。皇帝有任何的国家大事都会向方孝孺咨询,并且听取他的建议。而且后来朱允炆为了以示对方孝孺的重视。把编撰《太祖实录》和《类要》诸多典籍的总裁职位交给了方孝孺。方孝孺也没让朱允炆失望,样样工作做的都万无一失。因此朱允炆升方孝孺为文学博士。后来朱允炆因为削藩导致各地藩王造反。尤其燕王朱棣造反之后,明朝讨伐各路藩王的诏令和檄文都出自于方孝孺之手。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在朱允炆削藩过程中,方孝孺也积极的献计献策。但奈何朝廷无可用之将,虽然实力上强于藩王。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朝廷大军在面对以朱棣为首的藩王造反大军也是一败再败。朝廷战败在即的时刻,朱允炆想要逃亡他处以图后势。本来朱允炆想带着方孝孺一起走,但方孝孺却坚持要求死守南京。本身方孝孺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防守南京。但城破后方孝孺还没来得及殉国就被朱棣大军给抓捕了。朱棣也十分喜爱方孝孺的才学,所以朱棣想要纳方孝孺为己用。但方孝孺并不认同朱棣的谋逆之举。所以不愿效力于朱棣。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朱棣不愿强逼方孝孺,所以退让了一步,先让方孝孺替自己草拟登基诏书。因为方孝孺在天下读书人中地位很高。如果方孝孺替自己草拟登基诏肯定会收拢很多读书人的心。并且能给自己造反之举美化许多。但方孝孺拒绝给朱棣草拟诏书,并且表示宁死不给朱棣做任何事。朱棣大怒威胁方孝孺不给自己效力就诛杀他九族。方孝孺同样针锋相对的说“即使杀我十族也不愿给你效力”。朱棣大怒凌迟杀死了方孝孺。并且把他的学生列为十族,连同九族一并诛杀。最终共诛杀八百七十三人,因此事下狱及被流放充军者亦数以千计。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明实录》中有明确记载“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而且方孝孺所有的著作也被列为禁书。直到万历十三年,方孝孺才得以平反,并在被朝廷在南京建立忠祠祭祀。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