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对待“李鸿章是汉奸”这个问题?

张静琪


在中学课本里面讲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多次提到李鸿章签署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情节。那时候的我肤浅地认为李鸿章就是个卖国贼,把中国的土地一寸一寸的割让给列强,把国库的银子一点一点的掏空。现在想想真应了那句话,年少不懂李鸿章。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孤独的站立在晚清朝廷这艘经不起风浪的破船头上,随风摇摆。他作为朝廷重臣岂能独善其身,他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被打的七零八碎,甲午海战后签订马关条约,他在日本街头被一位日本激进青年用枪打瞎了一只眼睛,后来日本因为这个事减轻了清朝的战争赔款。李鸿章后来说:一只眼睛居然值这么多钱,值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多么无助。我认为李鸿章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一名民族英雄。


绅士的仪态


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李鸿章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让我发表一点浅见。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 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今天, 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 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 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当时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

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是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

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从小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当时统治阶层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 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张之洞 、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他以推行 “自强新政 ”即洋务运动为己任,而经过锐意考查,有些认识也颇为高明。


其次,李鸿章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把“借法自强 ”看作救国的关键所在。当时,不少大臣喊“攘夷 ”而反对学习西方,与正确的救国途径背道而驰。有的大臣虽然也主张学习西方,但视野狭窄。李鸿章把学西方作为救国急务,爱国赤诚溢于言表。他自觉地继承和发展林则徐 、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以“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为洋务自强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戎为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建设的国际环境,而根本的出发点是变法图存。

作为洋务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整军经武,购买和仿造船、炮、洋枪则成了变法的重要内容。当时,敌国环伺,整军经武是任何执掌国家权柄的人不能不考虑的大事。李鸿章的高明处在于他围绕国防建设提出了三个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养全新的人才;二是全面发展工商业;三是要求宫廷节省冗费。

从整个社会看,李鸿章不一定是这些思想的首倡者,但在大臣中能全面地提出这些主张的却不多见。他是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有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几百部西书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吗?没有洋务运动,鲁迅又怎么会跑到南京去上学呢?对19世纪以来为捍卫中国的独立和摆脱中世纪的落后状况尽心尽力的人,我们都应如实记下其劳绩和失误。 李鸿章也不应例外。


第三,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凝聚中心。鸦片战争后在中西文化撞击下逐渐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他们先是集结在曾国藩周围,接着就向李鸿章靠拢。在甲午战争以前,这些对西方了解较多且程度不等地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有识之士大体上都视李鸿章为中心。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李氏思想比较开明和开放,是各项洋务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因而对有新知识的青年颇具吸引力。 在甲午战争前,不但严复、马建忠及其他留洋归来的技术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在李鸿章直接领导或势力所及的范围内服务,就是对其学西方的作为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人,也是李鸿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员。

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清的擎天柱,独立支撑起这座将倾大厦,为中国的新式军队,工业播下了种子,为中国赢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但同时他骨子里有一种对洋人的惧怕,为了苟且偷安,对洋人一退再退,那是因为他意识到和洋人的差距。他是一代权臣,手下人才济济,却对满清忠心耿耿。是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荼毒,却又对时局有一定清醒认识的睿智老人。


用糊裱匠来评价他们是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他们所有努力的忽视。正是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们的努力,才让清王朝的终点不至于太难看,也正是他们在为王朝续命,为立宪争执,后人们看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发展之路。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评价也很高:如果中堂坐在博文的位子,中堂会做的博文好;如果博文坐在中堂的位子,博文未必做的未必比中堂强。

而作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 李鸿章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不全是他个人的过失, 还有当时大清朝走向腐败和没落的背景。在当时国际大舞台那错综复杂的状况里, 李鸿章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这样的大背景和大事件不是每一个外交官都有机会遇见的,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外交人员就能够处理的。李鸿章在外交上不断地巨大失败和微小的胜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作为个人角色的李鸿章,不愧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和外国人的交往之中,李鸿章本人的睿智和深刻,他的大气和幽默,他的仪表和举止都散发出浓浓的个人魅力,博得了外国人对他的敬佩和尊敬。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青年科举,中年戎马,壮年洋务,暮年背锅。身为汉臣,一面干活兴洋务 ,一面被清庭忌惮。一面为清流谤议,一面承受国难,一面向外乞和。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人情之至难堪,人生之至难为。他用尽了所有气力在三千年未有的变局中,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形下,勉力支撑。


成语帝


李鸿章是一位极具争议的晚清著名历史人物。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一起,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足见其对清朝的影响力,而且他也是有功于清朝的。

李鸿章创建了淮军,先后参与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叛乱,保住了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成了“中兴名臣”。随后,李鸿章坐镇北洋,公派留学,兴办洋务,建设海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清帝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可实际上,双方差距的不仅仅是工业,更是理念和思想。

清帝国这些短暂的繁荣,再次给统治者带来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信。可是,这些仅仅只是清王朝的末世幻想罢了,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清日之间很快爆发了甲午战争。而在整个战争中,几乎是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凭一己之力,在与明治维新之后的强盛日本帝国抗争。而清朝的其他军队、海军,却都在做壁上观。

特别是海战,南洋水师从未支援;福建水师一直打酱油到覆灭;而广东水师则因为正好有三艘小型巡洋舰广甲、广乙和广丙号滞留在北洋,被迫参战。广甲、广乙号在战役中沉没被毁,而广丙号在北洋水师战败投降之后,被日本海军俘获。之后,广东水师竟然以此次战役与广东方面无涉为由,要求日本归还广丙号巡洋舰。

广东水师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笑话,而李鸿章对于大清朝,的确尽力了。所以,我们不能抹杀李鸿章的功绩,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只是,人是复杂的,并不足以因此而掩盖住李鸿章黑暗的一面。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开始代表清廷,游走于世界各国之间,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声誉,被称为当时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另外三位分别是英国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的甘必大和德国的俾斯麦。只是李鸿章的这个“伟人”称号,是凭借签订了无数卖国条约换来的。“伟人”的称号,之于他个人是荣誉,对于更多的国人而言,却是耻辱。所以,说李鸿章不是“汉奸”,恐怕有点牵强。

所谓的汉奸,就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之人。

李鸿章干过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么?肯定干过,所以,李鸿章是汉奸,毋庸置疑。

其一,李鸿章是大清朝的裱糊匠,是慈禧的代理人。而慈禧靠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换取自己的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是确凿无疑的。

慈禧在1900年的庚子之变后,曾公开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肆出卖国家利益给列强,其卖国行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洗白的。而李鸿章在大汉奸慈禧的统治下做事,而且还是大汉奸慈禧手下最得力的人物,是慈溪的直接代理人,说李鸿章不是汉奸?恐怕有点太牵强了。

除非,李鸿章当时不同意慈禧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并且辞职不干了。这时候,还有给李鸿章脱罪的理由。可是,李鸿章并没有这么做。

其二,李鸿章私心很重,服从了慈禧出卖国家利益的命令,并没有强烈反对。李鸿章是慈禧出卖国家利益的实际执行者。

李鸿章是慈禧卖国的执行者,他不是汉奸,不是卖国贼,那是什么?就因为是代理人,李鸿章就可以脱罪,洗白了?恐怕不能。李鸿章为了国家、个人气节,完全可以辞职不干么。可实际上,李鸿章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为了谋取私利,再次做起了裱糊匠,而且还将自己的私人利益也给裱糊了起来。

李鸿章自1876年,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之后,先后代表清朝与列强签订了三十多个条约,数量之大,令人咋舌。而李鸿章本人也从中获利颇丰,除了来自列强潮水般的好评之外,还收受了不少贿赂。

比如,在签订《中俄密约》时,李鸿章就收了俄国人300万金卢布。事后,李鸿章的养长子李经方曾在自述中说:“俄国人花小钱办大事,最不讲信义。老爷子为了他们挨了多少骂,最后跟打发要饭的差不多。”李鸿章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利益,是实锤的,不可能全部推给慈禧的。

另外,李鸿章出卖大连军港,还收了俄国人50万两白银;购买北洋水师舰船,拿了80万两白银的回扣;办洋务过程中,中饱私囊,更是千万两白银之巨进了自己的腰包。据不完全统计,李鸿章家族,在外交、洋务中,贪污受贿总额应该有4000余万两白银之巨。

民间流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二先生是汉奸”,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其三,李鸿章在条约中割让国家领土,是其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汉奸、卖国贼行为的铁证。

一个国家,包括领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其中领土和人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领土和人民的国家,还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国家么?肯定不是。

当国家处于劣势之时,有条件的开放海关、通商,出卖矿产开采权,都是正常的举动。只要是双方都可以获利,在一定程度上并非不能完全接受。甚至于赔款,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是完全无原则的出让,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而人民作为国家组成的一部分,那这种行为就是卖国行为。

而领土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不可以割让的。只要割让了领土,那就是毋庸置疑的卖国、汉奸行为。一个国家把领土割让完了,不就亡国了么。

而李鸿章所签订的条约中,不管李鸿章如何争取减少赔偿,都有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割让国家领土的条款,李鸿章的卖国、汉奸行为是确凿的事实,那么李鸿章当然是汉奸了。

人是复杂的,特别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对他们进行评价,避免非黑即白、以偏概全是必要的。但是,“李鸿章是汉奸”的说法肯定是正确的,而且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李鸿章人生的一个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