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还没出现八股文,那科举都考些什么?时事策论吗?

劳伦斯602


正如汉承秦制一样,唐朝在制度上也大都承袭隋朝,即

“唐袭隋规”。唐朝的科举制就是由隋朝继承过来的。

首先,我们先大概了解下隋朝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称帝,定国号为“隋”。589年,杨坚灭了陈朝,一统天下。杨坚称帝后,为打压世家大族的势力,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而是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举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唐朝的科举制。唐朝的科举制分为常举制举两种。

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

明经科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但以帖经为主;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

帖经只需死记硬背,而诗赋则需独立思考。因此,中明经易,而中进士难。常举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表示拥有了做官的资格,必须经由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

制举考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考试的题目多为临时设置,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和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考试不经常举行,录取人数也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

此外,在武周时期,武则天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最后再来说说科举制带来的影响。第一,科举制的实行,使广大平民百姓有了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力,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第二,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第三,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孤庸书生


唐代是科举取士制度的大发展时期,各种科举考试都有,一直处于摸索、研究、发展、完善阶段,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主要目的是将科举取士的民众涵盖面普及到普通民众之中,增加科举取士的范围。针对的则是察举制度以及一脉相承的九品中正制,也就是推荐制度,这也是门阀士族形成的原因。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只局限在上层社会,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制科;第二种是常科。顾名思义,“制科”是皇帝下诏令之后才举办的高规格考试,主要是为了寻找特殊的人才,不经常举行,往往和实际施政的需求为出发点;“常科”也是有规律时间举办的国家考试,比较系统,考试内容大部分时间也是固定的。(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造就了门阀士族,严重威胁着皇权)

唐朝的“制科”有哪些?

唐朝的皇帝在施政过程之中,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人才来处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政务。有时正规考试做官的人员未必有这些方面的才能,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也是比较宽泛的。有时皇帝的诏书有明确规定,有时则没有,参加的人员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参加其他考试的人员。

唐代的制科考试有一百多种,可见随机性比较大,都是王朝临时需要的特殊人才,皇帝下诏才进行考试。唐太宗曾经下诏书称:

丙寅,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可堪著述;明识正体,可委字人;并志行修立,为乡闾所推者,给传诣洛阳宫。(《旧唐书.太宗纪下》)

这里的规定了开展制科的地区为河北、淮南地区,科目有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明识正体,可委字人等,由地方上进行推荐给皇帝,皇帝然后进行考试。此后历代的唐朝皇帝几乎都开展过制科考试,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试方向:

1、志烈秋霜科

主要地方上推荐贤良忠直的人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通过考察、考试决定是否被选中,出任官职。

2、武足安边科

这是招收武将,用来安定边疆的防务,通过武将考试则可以出任边疆的将领了。

3、才膺管乐科

这是招收音乐舞蹈人才的考试,充实官方的一些乐坊,有时也到宫廷之中任职。

4、直言极谏科

这是招收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

5、文辞雅丽科。

这是招收诗词作赋的特殊文人,为皇帝歌功颂德。


6、博学宏词科。

主要考诗、赋和议论三种,考试水平相当高,主要有有名有学问的大臣主持,主考官很多,有时皇帝也参与其中。很多历史名人都落榜啊!

这只是比较常见的六种制科考试,其他很多中制科考试在唐朝也就出现那么一次、两次而已,选拔的人员也非常少,不确定性很大。

唐代的“常科”考试。

唐代常规考试的科目有50多种,而不是只有几种,根据《新唐书.选举制上》记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这是主要的十二种科目考试,在一些科目中又另行再分出很多科目。

考生来源。


常科考试的人员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学馆的学生,特别优秀的学生(也有的有官方背景)由各地学馆直接推荐到尚书省参加最终考试,这部分学生称之为“生徒”;其他学生则需要通过各地选拔考试合格才能到中央参加考试,这部分学生被称作“乡贡”。

考试经书内容。

唐朝的经书是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必考科目:《论语》和《孝经》

选考科目规定如下:

《礼记》、《春秋左传》称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称中经, 《周易》 、 《尚书》 、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称小经。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

以上是选考科目,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考,如果通五经必须全考。

详细介绍一些这十二种考试的具体内容:

1、秀才科

唐朝的秀才可不是我们所了解的明清秀才考试。唐代的秀才是考试中最高级别考试,高于进士。主要由地方上推荐非常优秀的人才,层层选拔,然后参加考试,考试的内容是五篇策论,通过即中秀才。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高宗时期,每年的秀才也就那么一两个人。651年,唐高宗停止秀才科,后有几个唐朝皇帝开秀才科,但大都马上停止了。(秀才形象图,唐代的秀才比进士要高)

2、进士科。

考试内容为时务策论五道大题,并选择一大经做填空考试,主要看记忆《礼记》、《春秋左传》的内容,也是五道大的填空题。

全部通过则为甲等,策论、填空各通过四个以上为乙等,之下者为考试不通过。唐高宗时期加试杂文诗赋,以后唐朝皇帝偏重词赋了。

唐代进士考试不遮挡考生的姓名,考试前考进士科的人可以将自己之前的著作推荐给朝中的大臣,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可以将考进士科的人之前的著作、社会名誉考虑进去,可以不完全按照考试的成绩来定,前提是你得通过进士考试。同等条件下,有著作、社会名誉高的,则名词肯定比籍籍无名的考生成绩高。

唐朝每一次进士科考试录用比列非常少,大概全国每次录取20-30人,占考生总数的六十分之一左右。关键是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也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这样的落榜者甚众。(古代科举考试图,唐代进士考试不遮盖考生姓名籍贯出身,到了宋代才开始“糊名字”)

3、明经科

明经考试内容就是上文所列的经书,根据通过的比例定明经的级别,明经还分为:

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新唐书.选举制》)

考试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的经书,考试内容为三:第一为填空题,截取经书内容,将经书内容填完整;第二为口试,经书大义十条问答;第三为策论,时务策论三大题。(明经科必考科目——《论语》和《孝经》)

4、俊士科。

这是一个基层推举的渠道,优秀的人被推选为秀士;然后在秀士中选拔更加优秀的人称为“选士”;进而再选拔更加优秀的人为“俊士”;“俊士”再次选拔为进士,经过考试策论之后,看其所能任职。

5、明法科

这是唐代的法律从业者的资格考试,主要考《唐律疏议》以及如何断案等。考律法七个大题,令三道大题,全部通过者为甲等,通过八道题的则为乙等。(明法科必考科目——《唐律疏议》)

6、明算科。

这是选拔财经人员和现实实际使用数学的人才考试。主要考试内容根据记载有:

为算者,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帖各有差,兼试问大义,皆通者为第。(《通典.选举制》)

也即是数学及其实际应用。(明算科必考科目——《九章算数》)

7、明书科(明字科)

主要招收文字训诂人才,考试的内容为《说文解字》、《字林》,也即是古代的两本字典了。

考试内容从这两本书中出,共出题20道,围绕这二十道问题进行解答,通过18道题目者中第。

8、开元礼科

顾名思义,开元礼科是开元年间设立的。唐玄宗开元年间编著了《大唐开元礼》一书,颁发于732年。唐初的礼制无定制,每遇到事情都是临时商议礼制,这次进行了系统编纂。

开元礼科则是考礼仪制度的,主要有《礼记》、《大唐开元礼》等。

9、道举科。

唐朝认为自己的老祖宗是“老子”,崇尚道家,在各地建有崇玄馆和道学馆。考试的内容涉及道家学说的主要著作,主要有《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

考试内容由以上经典出题,考试先考填空题(数量不等),然后是经书大义问答十条,最后是三道策论。


10、童子科。

唐代的童子科考试其实就是选拔10岁以下的神童,有时放宽到12岁。考试的内容是《论语》、《孝经》。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背诵主考官选择出的十篇文章,并且能书写文章,同时主考官还要进行面试,推荐到礼部参加统一的科举考试。

唐代宗时期曾经短暂下令禁止童子科考试,后又开始,要求逐渐放宽,12岁以下,但是必须精通《论语》和《孝经》,并且在选考的经书中精通一经,如果考中可以任职,差一点的赐予出身。

11、三史科(含有一史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史是指《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到了唐朝时期,由于《东观汉记》失传,则将《后汉书》列入。

822年,唐穆宗设置三史科,又设置一史科。考试的内容自然是《史记》、《汉书》、《后汉书》的内容。

三史考试通过的等同于明经科中通晓五经的待遇,精通一史的也按照明经科同等待遇处分。

唐代科举制度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到宋朝时期已经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穿越再现彼岸


唐代的科举主要分为两种,贡举和制举。

一、制举

制举也称为制科。《新唐书·选举志》中载:“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制举是由皇帝颁布举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有杰出才能的人,考试地点一般在皇宫内,有时也设在皇帝巡幸之处。

制举考试最初为口试,后改为笔试,一般情况下皇帝会亲临现场。制举是皇帝位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制举的科目繁多,主要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辞等科。制举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最为兴盛,后来逐渐衰落。

制举是为了选拔有杰出才能的人,所以重在考察应试者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唐代制举及第者多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制举及第后的待遇也要比贡举高。制举及第且成绩优秀者当即授予官职,成绩差的人也可以获得出身,即所谓的官资。

二、贡举

贡举,又称常科。唐代贡举考试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州县举送的贡生。乡贡是考生自己到所在州县报名,通过州县举行的考试后,再由州县举荐到礼部,参加贡举的考试。

唐政府对这类考生的品德有一定的要求。凡迹涉轻狂、兼亏礼教,或曾受到官府触发,虽薄有词艺,均不能参加考试。只有那些通晓礼教、品学兼优、未受过刑事处分的读书人,才允许参加县、州两级考试,然后参加礼部的考试。

另一类是学馆生徒(主要是“六学二馆”的生徒),他们经学校考试后,成绩优异者被选送参加礼部考试。每年这两类考生的人数都由政府确定,其中各考试科目人数、各州府县赴考人数也有具体规定。每隔一段时间,政府会根据各地人口的消长情况和官吏队伍的状况以及考生的素质进行相应的调整。

明经科

明经是唐代贡举的重要科目之一。

关羽明经考试的内容,《新唐书·选举志》中记载:

“凡明经,先贴文,然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

由此可知,明经考试的内容包括贴经、经义问答及时务策。

唐初明经考试主要考时务策。由于参加明经考试的人不研读经书,只是熟读、背诵一些对策文章,缺乏对经书大义的了解,没有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因此,唐高宗下诏规定明经考试需加试贴经,贴经通过后才可以考时务策。后来贴经多考察孤僻字句,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于是明经考试中又加上了经义问答。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经考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熟读、北宋儒家经典原文及注释的能力,而进士科考诗赋,重视应试者的文学才华。因此,堂弟啊文人普遍重视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在唐代科举史上,明经科的地位不断下降,而进士科的地位不断上升。

进士科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后来又增加了贴读、贴经和杂文等形式不一、不够规范的考试项目,但不固定。永隆二年,朝廷颁布了《条流明经进士诏》,规定了“进士试杂文两首,识问律者,然后并令试策。”杂文成为进士考试的法定项目。

杂文“谓阵铭论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际。”

一定程度上而言,进士科杂文用诗赋,对唐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开元之后,唐朝科举和文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时海内和平,士有不由文学而进,谈者所耻。”因此到了唐玄宗天宝之时,增加了进士科的难度系数,科举以文词的优劣来决定取士与否,使得天宝年间形成了行卷与纳卷的风尚。

唐代进士科一直到了唐文宗太和七年才停止了诗赋。进士科开始试议论,不试诗赋。改革的原地大概有这么两点,其一是应试者所作诗赋追求浮艳,不切实际,为世人诟病,其二是皇帝觉得当今天下士人不通经术,不读经典,专门一个心思去写诗赋了。

虽然唐文宗下诏要求停诗赋,但据考证,在实际考试中根本没有执行过,一直到了晚唐,进士科依然考诗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