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趙淼是和平區小白樓街樹德里社區負責環境衛生的工作人員。春節假期,他和同事們一天都沒歇,挨家挨戶排查疫情,宣傳防疫知識。

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樹德里社區排查出兩戶近期去過武漢沒有主動報告的居民。不過,現在回想起來,趙淼有些後怕:“說不緊張不可能。我還好點,畢竟29歲小夥子,身體素質還行。就是父母擔心,但是工作總得有人幹,使命擔當,必須上。”

  

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每天下午兩點,趙淼從居委會揹著消毒桶——裡面有提前配好的八四消毒液和來蘇水,來到了自己的網格——永德里小區,他來到取水處,給桶灌滿了水,三十多斤背在身上,身高一米八、體重八十五公斤的趙淼仍健步如飛,只在噴灑時才會放慢腳步。

  自疫情發生以來,趙淼每天至少要把自己負責的網格片“消殺”兩次。垃圾桶、井蓋、車棚、有狗屎、鳥糞的地方都是趙淼“消殺”的重點區域。

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噴完樓下的公共區域,趙淼又揹著消毒桶挨個樓門噴灑消毒液。趙淼負責的網格片,除了永德里,還有河北路213號,一共是七個樓門加一個老樓院,由於都是老舊樓房,所以趙淼需要揹著消毒桶從一樓徒步上六樓。一個多小時,整個網格走下來,一桶藥剛好噴完。

  在樓門邊噴消毒液時,趙淼會邊大聲地喊“噴藥了噴藥了,大夥關門啊”,這是趙淼精心設計的配套語言,“是一個暗示吧,居民不知道你幹嘛,你一喊,他就會問‘趙,噴藥幹嘛’,我說‘消殺’。居民就說‘太好了,消殺好,辛苦辛苦’,有的居民還會說‘趙,你給我們多噴噴’,我給他多噴兩下,他就很高興,他一高興他免疫力就上來了。而且老百姓還比,給別的區的親戚打電話,‘我們這兒噴藥了,你們那兒噴了嗎?我們一天噴兩三回,你們那兒噴幾回?’”趙淼說,雖然噴藥這個事兒很簡單,但居民看到了心裡就有底兒。

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消殺”完畢,趙淼又緊接著開始入戶。小白樓街樹德里社區共有戶籍居民1993戶,趙淼負責的網格——永德里和河北路213號,共有202戶。“這是按居住面積走,按戶籍的話更多,因為有空掛戶。”

  大年初一上午,趙淼就接到上級部門發來的信息:在自己的網格內有一名剛剛從武漢回到天津的居民。“這個人就是我們的空掛戶,他後來拆遷走了”。趙淼撥打了之前這位居民留在居委會的手機號,但顯示是空號。趙淼就去了一趟小白樓街道派出所,通過公安民警查到了居民的聯繫方式。“電話打通了,是他愛人接的,我問‘您先生是不是1月20號去武漢了,23號回來的’,她說‘對’,我說‘現在怎麼樣,身體挺好的’,她說‘挺好,正在家裡隔離著呢’,我又問她家裡幾口人,她說‘就我們老兩口’,我又問‘子女呢’,她說‘子女不住這兒’,我接著問她‘子女跟他有接觸嗎’,她說‘沒有,迴天津之後就不讓子女來了,我給他隔離了,我負責採買,天天給他量體溫’,我說有什麼情況隨時給我們打電話,又把她家的具體地址記下來,留了一個她的手機號”,隨後,趙淼把這些詳細信息彙總後,第一時間上報給社區書記,又與居民目前居住地的居委會取得了聯繫。

 

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趙淼先從頭到尾地毯式地把自己網格內的每家每戶都敲門走了一遍,排查武漢來津人員,給居民發放材料。“沒敲開的門我會記在本上,第二天接著敲”,對於沒有敲開的門,趙淼說,自己離開之前還會在上面張貼一封信,“這是個信號,如果這家有人回來了,他就會把這張紙揭下來,誰也不願意自己家門上貼一張大紅紙,第二天咱再去敲門的時候,一看就能知道這家來沒來人……”

  排查連環CALL

  從初二敲到初三,趙淼連著敲了兩天門,但還是有四十多戶的門沒有敲開。從初四開始,趙淼就開始打電話聯繫這些住戶。“像有的長期空戶,咱都聯繫到嘛程度了,聯繫到前前房主,打過去,‘我賣了’,咱問賣給誰了,‘我找找啊,你等會給我打過來’,過一會兒再打,‘我賣給他了’,咱打過去,‘我借給誰誰誰住了’,記下來又打,‘我最近沒住那兒’,咱就問您住哪兒去了,‘回別的區了,孩子什麼時候開學我什麼時候回去’,說白了就是租房的,我說‘您去外地了嗎’,‘沒有沒有,都在天津市’,咱再把防疫的幾點注意事項再給他說一遍,告訴他有事就打電話給居委會。”趙淼說,由於自己的網格靠近耀華中學,租房戶比較多,類似“連環CALL”打了不計其數。

實錄|90後社工:說實在的,入戶排查,我也緊張啊!

  除了敲不開的門,樓裡的孤寡老人也是趙淼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咱就囑咐他千萬別出門,有什麼需要隨時給我打電話,沒菜的話我給買來送家裡,需要取藥的話,我幫您去社區醫院取。”楊奶奶今年92歲,是一名孤寡老人,常年臥床,生活很困難,這幾天趙淼幾乎天天都去楊奶奶家看她,大年初五入戶時看到楊奶奶家裡沒有吃的,從自己家專門帶了母親包的豬肉白菜餡水餃給楊奶奶送來。

趙淼入戶排查時,都會戴兩個口罩,趙淼開玩笑地說,這算是自己患“過敏性鼻炎”的福利,讓自己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所以家裡常備著口罩。之所以戴兩個,趙淼說,自己畢竟走家入戶,這也是為了入戶時讓居民放心。“入戶排查的時候大多數居民都會說一句:‘辛苦了’,但也有一些居民不理解。有的居民一看見我就說‘你離我遠點’,我這還沒走呢,他就拿出消毒噴霧在我面前噴,還有的居民會說‘你怎麼還出來,你這不就是串行嘛,你萬一染上病毒再傳給我們怎麼辦’。”

  趙淼說,老百姓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是不無道理。根據群眾反映的意見,樹德里居委會也及時調整了排查的工作方針,

“由入戶改成儘量少入戶,‘您別開門了’,隔著門都囑咐到了。我們還建立了一個居民的微信群,在裡面定期的發電子版的一封信,包括明白紙。”

  他們同樣是“逆行者”

  作為一線排查人員,趙淼和同事們在排查的同時也需要安撫居民的恐慌情緒。“我們還充當闢謠者,經常有居民問我們‘咱這片有嗎?聽說哪個社區有了?’咱們就根據實情斬釘截鐵地告訴他‘沒有’。老百姓就知道,哦,不是傳的那樣,他的恐慌就會減少一些。”

趙淼來樹德里社區工作三年了,三年來他一直負責社區的環境衛生工作。他說,社區的工作往往既平凡又瑣碎,作為一名90後,自己剛開始並不喜歡這份處理“張家長李家短”的工作,但是後來卻越幹越喜歡,“我的快樂來源於居民們的信任。老百姓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第一想到的就是居委會,這就是信任。說實話,某個領導去敲老百姓的門,老百姓不見得給你開,但是我們去敲老百姓就給開,我們永遠被老百姓認為是基層的政府,其實是加引號的。”

  據市社工協會提供的數據,天津共有近兩萬名社區工作者。這個春節,大家都沒怎麼歇,他們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公務員,但他們也是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的“逆行者”。儘管做的工作很簡單很枯燥,但是很重要。鍾南山院士說“傳染病就靠群防群控”。而我們可愛的一線社工們做的就是這件事。

  “我覺得我們不亞於白衣天使,白衣天使是在治療患病的人,而我們是在幫助沒有病的人不得病,我們也很偉大”,趙淼自豪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