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米豆腐的米漿,是蒸熟好還是把米漿倒鍋裡慢慢熬煮成坨好?或是煮炒成坨後再去蒸?

塞北的雪樂


記得我上初中,那時候週六有三節課,每週六早上出門時提醒媽媽泡好大米,下午回來石磨磨米漿做米豆腐。

原料:

(選吃著帶硬性的粘米)1500克

(那是老媽經驗量的)半飯碗石灰

(泡好的米洗淨後米漿時加間)3千克

準備工作:

清水泡大米最低8小時,我們用的是深井水。(選優質水源)

步驟:

1、泡好大米洗淨加備好分量的水石磨磨成米漿(現在可以機磨)

2、把備好的半碗石灰加滿水攪拌,沉澱待用。

3、米漿倒進鍋中燒火,不停攪拌。

4、攪到八成熟轉小火,把石灰水上皮層漂浮物用嘴吹掉,輕輕把石灰水倒進米漿,邊倒邊攪,直到攪不動就熟了。

5、熟米漿倒進容器中,待涼透取出,刀切成小塊,可以做成各種美味佳餚。

補充說明:

避免粘刀,切時被水,切一刀刀兩邊粘一下水,一次吃不完的米豆腐可以保存

(保存溫度1---20攝氏度)










飄香四海一家人


一般黃豆磨成漿後,煮開,然後再按照比例調入石膏粉,最後再倒進豆腐模具裡即可。


吃貨Y培


我奶輩做米豆腐時候是將米漿倒鍋里加熱,然後加鹼熬到粘稠,然後等它自然冷卻就好了。老人家的經驗總沒錯,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