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一蓑小烟雨


一直以来,公认的最可靠最真实的历史史书记载都是司马迁的《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但是,随着现代考古的发现,史记所记载的内容也并非百分百准确!

《史记》里记载舜经过了尧的考察,得到肯定,于是在祖庙进行禅让仪式,尧死后,舜来管理国家。《竹书纪年》则记载舜得到权利之后把尧囚禁起来,还不让他的儿子和他见面,于是舜取得帝位!战国时韩非子也有如此说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可见韩非子也是怀疑禅让制度的。

其实,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的事主要靠传说,没有文献资料加以论证,《竹书纪年》加上韩非子所著在尧、舜、禹这帝位传承上似乎《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具有逻辑性,但是《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作品,距离尧舜禹时期依旧很长,也未必可靠!

各史书记载截然不同应该和学说有关,韩非子的韩国和《竹书纪年》的出地魏国都属于三晋之地都倾向于法家思想,而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理想构建的禅让制度,而在法家眼里就成了黑暗的勾心斗角的权利争斗。

也就是说尧、舜、禹帝位传承只能按照符合他们的学说来写,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骑驴仗剑看世界


舜囚尧,舜野死,这符合人性。而流传甚广的尧舜禹禅让,却是后世编造的弥天大谎。

我们先来看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有感于魏王曹丕继承父志,雄才大略安定天下,仁德布于四海,万民归心,于是汉献帝刘协主动禅让帝位于魏王,自己甘坐山阳公,做一个低调的富家翁。

故事二:

公元265年,魏末帝曹奂看到天下归心于司马氏,于是主动禅让帝位与晋王司马炎。曹奂降封为陈留王,为了不干扰司马氏治理天下,曹奂闭门谢客,静悄悄地又生活了37年。

故事三:

907年,唐哀帝李柷看到军阀朱温率大军平定天下诸侯,认为天命不再归于大唐,于是主动禅让帝位给这位最大的军阀朱温,自己甘当济阴王。908年,李柷担心未来会有人拿自己做文章,扰乱天下,祸害黎民,于是主动服毒自杀。

(禅让)

故事说完了。

编故事很容易,但是既要让故事情节合理,又要让人物的表现符合人性,这就太难了。

我写的故事中,史实与史书的记载一样,只是帝位禅让的主被动关系变了。三个朝代的皇帝,看到自家王朝已经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在别处,因此,为了天下黎明苍生的福祉考虑,就主动交出了帝位,主动传递了天命与法统。

这样一来,让权一方变得异常高尚,受权一方再三推辞,谦逊无比。最终,在新老帝王关怀天下苍生的仁爱氛围中,整个禅让过程无比的庄重、和谐,众人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描述一下,是不是与儒家宣传的尧禅让帝位于舜、舜禅让帝位于禹的情况类似了?

那么请问:这么描写的故事合理吗?人物表现符合人性吗?

我当然认为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上古的所谓尧舜禹禅让就是鬼话,是儒家刻意编造的谎言。

人性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没有什么改变,古人不可能比后人更高尚。

越靠近近代,人类因为道德与法律的制约,才变得越来越“文明”。

越靠近古代,因人类脱离原始不久,群居部落中文明的因素就越少。

在知识积累、文化政治、信息获取、视野、心胸、格局等方面,上古的人没有可能超过后来的人。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相信:上古的人更高尚、上古的人视野更宽广、上古的人心胸格局更大。

毛主席早在其诗词中说过:“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这里我再引用史家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的一段话:

“假使承认了历史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人物,比如后世只有操、莽,而在古代却有禅让的尧舜;现在满眼是骄横的军阀,从前偏有公忠体国的韩、岳、张、刘。那就是人的性质,无从捉摸;历史上的事实,再无公例可求;历史可以不必研究了。 ”

文字中可见到吕思勉对儒家厚古薄今的强烈质疑与愤慨。

结语:

儒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就编造一些谎言来欺骗世人,为的是让人相信儒家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后世真实的禅让,没有一个不是在权力胁迫之下进行的。

表明上看,人性中的欲望,似乎一直推动着历史无序发展。但人性还有追求秩序的一面,人类的欲望在现有秩序中左冲右突,最终一定要依靠某种强力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指望上古的人能消弭私欲道德高尚一心为公,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具有说服力的。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在古籍《竹书纪年》中,存在一些很奇怪的现象,这本书的特点是,对于历史事件,与传统史书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历史细节上,却大相径庭。


其中差异,包括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禅让制,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淳朴和高尚,但《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幻想。

在《竹书纪年》中记录了截然不同的历史细节,那时候,根本没有禅让,只有阴谋,那些贤君并非如此高尚。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发现,觉得非常兴奋,以为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如果从人性本恶的角度来说,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真的一定就是所谓的历史真相吗?

从《竹书纪年》的出土来看,很多细节显得有些古怪,经不起推敲。首先史料上记载这本书,是被盗墓人挖掘出来的,这个盗墓贼,叫做不准(音foubiao)。


而在晋书中,除了对这件事有了一些记录,来证明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盗墓贼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其他资料。

大家都知道,盗墓和考古有着本质的区别,盗墓,冲的是墓室里面的财宝,所以,比较关注的一定是一些“明器”,必须要值钱,而对于一些土不垃圾的书简,那些盗墓贼不可能有太多兴趣。

而且,据史料记载,这些书简是蝌蚪文写成的,盗墓贼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学问,能够读懂?或者,能够意识到这竹简的重要性。难道盗墓贼真有这样的觉悟吗?

更奇怪的是,盗墓的多了去了,这次盗墓,居然惊动了中书令这样的朝廷大员,不过是一个战国诸侯的墓,当时可能没有文物保护这么一说,其他朝代的正史中,也极少因为盗墓而惊动朝廷的记录,让人感觉小题大做了。

盗墓而发现的《竹书纪年》,神奇的传了下来,这种几率,简直小的可怜。偏偏这本书就传了下来。


如果真的传了下来,这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当时的文字,这样一来,考证就会有很大难度,但事实上,这个竹书纪年的一些内容,在出土后,并没有几年,就已经被破译。这样的速度,的确令人惊奇。

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很可能是伪造的。

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看,西晋司马炎废了曹芳,当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这是一种谋权篡位,谋权篡位之后,对曹氏集团进行清理。

这引起了很多不满。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横空出现一本,证明谋权篡位合理性的“古籍”,而且在短时间内流传出来,事情过于凑巧。

而且,这些“巧合”还存在在,记录中与正史相差很大,甚至颠覆正史的记录,很多都存在在一些改朝换代的细节中,都充满了阴谋血腥,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这样的血腥,即使在后世的史书里,都会沿用孔子的春秋笔法,如何在竹书纪年里,写的如此明显呢?

到了永嘉之乱过后,竹简遗失,后世只能靠译本进行研究整理,可见,这本奇怪的书,从出土一直到竹简遗失,不过三十年而已,这样一个昙花一现的古籍,本身就带有古怪,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都是在初释本和考证本基础上整理的,而竹简,始终没有再次出现过。

随着考古的发现,尤其是甲骨文的研究,从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也看到了许多甲骨文中记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伊尹把太甲流放了之后,看到太甲变好,又把太甲迎接回来做了帝王,伊尹也成了当时的名相,甲骨文研究,和正史相互呼应。

竹书纪年里写的是伊尹谋权篡位,流放了太甲,七年后太甲回来,处死了伊尹。

种种经不起推敲的事情表明,这本书所记录的事件,存在很多疑点,即使在周朝历史,也多首选《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作为参考,而不是《竹书纪年》。


小小嬴政


《竹书纪年》是中国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战国竹简“汲冢书”的一部分,原无书名,因其编年体体例而命名为《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它记录了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到魏襄王时期的历史。



由于《史记》采用纪传体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晋文侯杀周携王”,与史书有极大差异。



残酷的中国史: 禅让制只不过是童话,舜囚尧,禹囚舜才是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禹时期被称为三王时代, 这一时期,是一个天下大治的时代, 尧因为舜的贤德而禅位给舜, 舜又因为大禹的贤德而禅位给了禹。 听起来似乎很美好, 但是总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难道上古时代的统治者们都这么贤明吗? 而随着一本书《竹书纪年》的出土, 上古时代的血腥才逐渐为我们展现出来。 贤君禅让?



不不不,这只是儒家为我们编造的一个美好的童话,试问哪一朝哪一代的权力更迭,王朝兴替不是伴随着流血杀戮、尔虞我诈呢?上古时代也不例外,因为这就是现实!

在《竹书纪年》中,我们知道了,尧并不是因为舜贤能才禅让给他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啥意思呢?是说尧年老昏庸,舜把尧囚禁在平阳,夺了他的王位。 后来觉得还不够,又把尧的儿子丹朱也囚禁了起来,让他们父子不能相见。 是不是听起来挺残忍的呢? 当然,有句话说得好,怎么得到的, 就会怎么失去。 舜也有了和尧一样的下场。

当大禹治水而声望日益高涨的时候, 舜则渐渐地年老昏庸了。 于是大禹也如法炮制,将舜给囚禁了起来! 还有那位被誉为贤相的伊尹,为了商王朝的基业将商汤的儿子太甲放到了别处悔过自新,而太甲悔过后伊尹则迎回太甲辅佐他治理商王朝。可是竹书纪年上却说伊尹自持位高权重,欺压幼主太甲,还将其流放,自己称王。结果太甲从流放之地潜逃回来,杀了伊尹,重登帝位。就这样,原来的贤相其实是个反贼,而昏庸的君主却是中兴之主,其中的细节耐人寻味啊


子非魚


从山西临汾市陶寺遗址发掘情况看,《竹书纪年》的记录较真实。在尧都平阳古城遗址可以看出,尧贡献巨大,一是发明了井,因而才结束了沿河而居的历史,有了城市。尧都就建在距汾河、平河较远,大约距汾河谷地七公里的平台上。二是设立观象台,制定了农历历法,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发掘情况看,发生了大规模战争,毁坏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壕内死人横七竖八,骨多带伤。正因如此,舜才迁都至蒲坂。这说明战争就发生在尧舜政权交替之际。而专家推测是尧的子孙与女婿(舜)之间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战争。舜毁平阳已是大错,迁都蒲坂更是错上加错,蒲坂位于黄河湿地(今山西永济市境内,在故黄河河道旁),造成经常被洪水淹没,才命大禹父子治水。在禹治水完成,威望大增,天下主要劳动力掌握在禹手中,而天下苦于舜的错误之时,舜也就不得不被禹取代。禹纠正了舜的错误,将都迁至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安邑远离黄河,又近盐池,天下得利。后人为记禹之德,改此地为夏县。所以《史记》“禹都安邑”是有根据的。同时《竹书纪年》说“舜野死”也不无道理。总之,舜是有罪之人,完全不是人们传说(史记多据传说编写)的那么好。《史记》毕竟是千年之后人司马迁的作品,据口口相传所著,写汉代以前历史难免有误。而《竹书纪年》比《史记》早了近千年,应该更可靠,也与考古发掘相一致。










东方韵666777888


不信禅让,首先一般真没几个人把权利白送人,何况还是连续三代帝王。

第二,山西距今4500年的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尧舜的都城。而对岸更宏大同时期的陕西石峁遗址也是被认为极有可能是夏朝早期都城。而根据两个遗址的考古学家的结论,石峁人灭了陶寺人,而石峁又发现很多鳄鱼尸骨和鸵鸟蛋,说明石峁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长江流域,说明其后期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权利中心。

那么,如果尧舜被灭,就不存在禅让一说。








亲爹亲爹


历史是经过无数人为的粉饰的,李世民能力被夸大了,隋朝、李渊成绩被缩小了。圣人是儒家编出来的庄子也说过。你认为作为圣人的庄子会说假话不,你信离当时不远的庄子说的还是现代公认的?


人生六十



104795901406云在青天


《尚书·尧典》有云:“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尧舜禅让的美德,一直被千古传颂。但通过对古籍的拜读和自己的思考。发现这是儒家学派为宣扬自己仁义治国理念,撒下的弥天大谎。舜继承尧的帝位绝非禅让如此仁德的行为,而是充满阴谋和斗争。



西晋咸宁五年,汲郡人不准盗掘了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中有一本当时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起自夏禹,继述三代,止于魏哀王二十年。其中记载“舜囚尧”,“益干启位,启杀之”的史实,与传统儒家说法完全不同。

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深入分析,或许将明白尧舜禅让不过是一个杜撰的骗局。



问题一:舜的父亲瞽叟,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杀死极其“孝顺”自己的儿子。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出生于普通百姓人家,母亲早亡。父亲瞽叟续弦,并有一子名曰象。瞽叟对舜很刻薄,常常想杀死他。而舜侍奉父亲﹑后母和弟弟却忠厚恭谨,没有一点懈怠。尧帝把两个女儿下嫁给了舜,瞽叟依然没有放弃要杀舜。舜爬上房顶,瞽叟从下面点火烧房子;让舜挖井,等他在井下作业时,在上面填土要活埋他。舜同父亲斗智斗勇,逃过了父亲的毒手。



我们按常理推想,瞽叟骄宠少妻娇儿,顶多薄待前妻之子,让他受责骂,缺吃少穿也就罢了。何况他眼睛瞎了生活不便,有个孝顺的儿子在跟前,应该求之不得。而且舜还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据《五帝本纪》记载:舜耕种过,捕过鱼,做过瓦器,制作过各种家用器具,做过生意。这样一个勤劳能干又孝顺的儿子,瞽叟为何要千方百计的杀死他?杀人总得有个动机,何况是杀死自己的儿子。我们设想一下瞽叟杀死舜的动机。



假设一:舜非瞽叟亲生。舜的母亲早逝,舜若非其亲生,瞽叟可以选择抛弃他,或让舜做自己的奴隶,或把他赶出家门。没有理由非杀他。所以这个假设理由牵强。

假设二:瞽叟和象想霸占舜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财富和女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同这一观点。但仔细分析觉得不太合理,舜似乎也没有足以让自己父亲和弟弟艳羡的财产。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后,尧赐予了他一些财产。这些财产也不过是一些牛羊及粮食,还有一把琴。再说,瞽叟是舜的父亲,舜又很孝顺,这些东西除了尧的两个女儿,直接孝敬给他父亲也未尝不可,瞽叟至于为了得到这点财产而置舜于死地吗?何况留着舜,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



抛却前两项可能,我们往更深里分析。“瞽”意思是“眼睛瞎”,指没有瞳孔。而舜的名字叫重华(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末尾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

瞽叟的眼睛没有瞳孔而舜有两个瞳孔。这里是否暗示:瞽叟的眼睛是被舜给弄瞎得。舜表面孝顺却暗里藏奸,而知子莫若父,瞽叟欲杀之而后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舜为什么要弄瞎父亲的眼睛?以舜总能逃过父亲的杀害,以及后来治理天下的能耐,可以推知舜是个有远见卓识和老谋深算的人,这么一个有城府的人,做出这样的事。



答案只能有一个:他父亲是一个有权势的人,至少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这完全有可能,据《五帝本纪》记载:瞽叟的父亲是桥牛,桥牛的父亲是句望,句望的父亲是敬康,敬康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是帝颛顼,颛顼是五帝中的高阳帝,他是黄帝的孙子。也就是说,瞽叟是高阳帝的第五代孙。因此瞽叟绝非一般百姓)。

舜弄瞎父亲的眼睛目的是架空进而取代父亲的地位。因而他还要极力孝顺父亲,哪怕这种孝顺是装出来的。来让自己合情合理的取得地位而不会因自己的阴谋被世人唾弃。瞽叟对舜怀恨在心,他不愿意这个口蜜腹剑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地位。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杀死他。




问题二:鲧的死因

据史书记载,鲧是因治水无功,被尧帝处死。然鲧治水不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尧帝为何要杀他?

《尚书·洪范》载:“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du)。鲧则殛(ji)死”。《国语·周语》说:“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sou),不防川,不窦泽。……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这些材料大意是说鲧品行不好,说鲧治水无方,因而被尧所杀。

而《山海经》却另有说法:“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按这一记载,鲧被杀并非其品行不好或治水劳而无功,而是因他“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而激怒尧被杀。鲧被塑造成不顾性命安危,救民于水火的英雄。

它们的记载出现了不同。

孰是孰非现已很难说清楚,但《山海经》的记载却与屈原的说法不谋而合,屈原的《离骚》中有诗云:“鲧婞(念xing,指倔强固执)直以忘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在《惜颂》中又云:“行婞直而不豫合,鲧功用而不就”。屈原为鲧有功而屈死不平,两相比较《山海经》所载似乎更合理。而且《山海经》中有“鲧复生禹”一说,让人感觉很奇怪。



据史载,鲧死后,禹就接替鲧治水,也说禹吸取了鲧的治水经验,得以治水成功。从中可以看出禹参与了鲧的治水工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鲧被杀时,禹已成年,方能接替其父继续治水,而《山海经》所载“鲧复生禹”之说,抛弃神话的因素,说明禹在鲧死时还是婴儿。这显然与史实所记不符,但如果解读为禹为鲧腹中怨气所生,那么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鲧含冤而死,希望禹能为其报仇。



问题三:娥皇﹑女英的传说。

关于娥皇﹑女英,民间流传着很多凄美的故事。《博物志》载:相传舜帝南巡苍梧而死,他的妃子在江湘之间哭泣,眼泪洒在竹子上,从此竹竿上都有了斑点,这是湘妃竹的来历。还传说娥皇﹑女英在湘江边期盼舜帝归来,经年累月终化作石头沉入江底,成为水神。但奇怪的是,娥皇﹑女英作为帝尧的女儿,下嫁给舜,是正妻。然而被选为继承舜帝位的商均却并非其二人所生。



据史料记载,娥皇﹑女英与舜并没有子嗣。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么一件事,秦始皇从东方返回,准备向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水﹑南郡。坐船在湘江中行进,到达湘山祠。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江。皇上请教博士问:“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说:“据传说,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在这里。”

秦始皇听后大怒,随即调派三千服刑的罪犯把湘山的树木全部砍伐,使这座山出现红土成了光秃秃的。起初非常不理解秦始皇的这一举动。秦始皇是个崇奉鬼神的人,他晚年为寻求长生不死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行出巡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与蓬莱的神仙相会。他们一行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江。以古代惯常做法,一定会虔诚的祭祀,以祈求神灵保佑。但秦始皇却大为恼火,砍光湘山的树木,这举动除说明秦始皇自以为是,骄横跋扈外。



还有一种解释更为合理,那就是秦始皇鄙视娥皇和女英。觉得她们没有资格在自己面前兴风作浪。极具政治眼光的始皇帝,一定洞穿了娥皇﹑女英的尴尬。娥皇﹑女英在舜身边名为妻子,实为“间谍”。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一年时间舜所居处的地方成了村落,二年时间成了乡邑,三年时间成了都会”。这说明舜的部落势力在急剧膨胀,尧在政治实力上受到威胁。尧把女儿下嫁给舜,一方面想拉拢他,成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让自己的女儿和九个儿子监视他。心机深沉的舜洞悉了尧的目的,本能地疏远娥皇和女英,甚至其弟试图占有她俩,他都无动于衷。



舜的冷落让娥皇﹑女英伤心欲绝,常以泪洗面,加上父亲的政治失利,终于抑郁投江而死。秦始皇对这样不儿(没有尽到父亲赋予的责任)不妻(对丈夫有企图)的人,表现出极度愤怒,似乎可以理解。 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深度剖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测:最初,尧利用婚姻关系笼络舜,将他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让他担任司徒的职务参与国家事务。舜表现出卓越的才华,非凡的政治能力,其潜藏的巨大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这时鲧的治水获得阶段性成功,声望与日俱增,舜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与鲧暗中联合。尧获悉后,找借口杀死鲧,将舜放逐山林(“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引自《尚书尧典》)。



舜大难不死,脱险后联合鲧的儿子禹及鲧的效忠者,发动政变,囚禁了帝尧。舜代行天子职务,立即加强自己的统治:(1)他到各地调查﹑巡守和慰问。 (2)协调各地的地理区划(“肇十又二州,封十又二山,浚川”——引自《尚书·尧典》) (3)对各地的首领进行明确的授权,定期考核。 (4)规范礼节﹑贡品和供品 (5)制定刑罚,依法剪除了政敌——“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 (6)对臣僚进行大换血。



对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在尧帝时代被推举,而不被重用的人,委以重任,特别是派大禹去治水,让皋陶掌管刑狱。 舜以自己的文韬武略,让天下得到大治。当禹治水大成,天下归心之时,舜登临高山,志得意满的唱起《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南风歌》相传为舜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舜帝以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抚平天下百姓对他篡位的愤怒,又以自己的文治武功让天下黎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舜年老以后,禹可能如法炮制了舜的做法,也可能是当初舜篡夺尧之位,联合禹时,曾给与禹政治承诺:若禹治理好洪水,舜将考虑传位于他。因而禹治水殚精竭虑,只休四日婚假

“禹娶于涂山,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引自《吕氏春秋》),“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引自《史记·夏本纪》。

禹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并在治水中集结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舜的儿子商均无法与之抗衡。禹顺理成章的继承舜的帝位。禹在位时,大力加强专制7统治,强化儿子启的势力。禹驾崩后,“益干启位,启杀之”(引自《竹书记年》),彻底撕掉禅让的假面具。启以“家天下”的形式开始长达600多年的夏王朝奴隶制统治。 后代的野心家对舜的作法心知肚明,并如法炮制。



儒家为宣扬自己的仁义治国理念,杜撰和大加粉饰的尧舜禅让大德,成为那些篡权者的遮羞布。难怪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引自《庄子·庚桑楚》)


开涮历史


原话是:尧幽囚,舜野死。

竹书纪年对于尧舜禹禅让的历史大概的内容是说,尧不是将自己的位置禅让给舜的,舜是将尧囚禁起来夺取其地位。

《竹书纪年》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简单翻译就是说尧到老的时候,失去了权力,于是被舜夺了位,还关了起来。舜把尧关起来以后,又把丹朱流放到遥远的南蛮之地,让他见不到他爹尧,也不知道在他爹身上所发生的不幸经历。

舜刚开始先是挑拨尧跟丹朱的父子关系,然后丹朱再也没办法见到尧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你父亲尧不愿意见你”,可怜的丹朱一直以为老爹还在余怒未消,却不知道此时的尧已经被舜对外界封锁了。然后舜再借用尧的名义,把丹朱流放了,最后再对外发布官方声明说由于尧的儿子丹朱很人渣,于是尧一怒之下把丹朱赶走了,然后把帝位传给了我,就这样舜当上了大首领之位。

舜囚禁尧,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而舜大肆消灭尧的死党,将其称为四凶,其中就包括禹的父亲;禹据夏地抗舜,最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遂死在苍梧。禹死,启即位,益密谋夺位,结果被启杀掉。

所谓的“禅让”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已经不是原《尚书》的文本了,是后来汉代基于需要进行过修改的。禅让其实是墨家学派根据自己的需求杜撰出来的观点。荀子曾经写过: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只说也。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大学者质疑上古时期的禅让之说了。因为禅让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内心的贪欲,更不符合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禅让只不过是后人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编造出来美好的谎言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