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南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七味


首先必须清楚历史地理上的`淮南′和今天行政区划的`淮南市′远非一个概念。淮南市以一个煤立市的新兴工矿城市,在寿县划规前除上窑地区的寿州窑址外几乎亳无文化底蕴可言,且八公山漫山遍布山石,根本不具备茶叶生产的地质条件,仅凭一卖茶叶之人栽了几株茶而提什么`淮南茶文化'实在是亳无意义的事情。


梦回楼兰68


北宋时期,苏东坡尝遍天下名茶,挥笔写下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评价。从茶圣陆羽评价信阳毛尖以后,淮南地区信阳茶的名气就这样出来了,从此以后,信阳毛尖久经不衰,甚至成为了贡茶。


静坐于茶室中,品上一口浓淡合口的信阳毛尖茶。细细品尝其中的味道,不需要有人提醒,神清气爽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茶人经常说云雾高山有好茶。而信阳处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比较低,很适合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这就是优质茶叶中所最不能缺少的。


这里的茶比较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成汤以后,它的色泽其实主要还是取决于你是怎么样放茶的。一道茶好不好,虽然主要原因在于茶是什么茶,但是也跟自己泡茶的手法有关系。但是因为我不会泡茶,所以这里就不多做解释。


单于7


茶文化这个话题太大,我只说我亲身经历的。

淮南产茶吗?现在有一个人,叫吴江,他现在就在八公山上种茶。他为什么种茶呢?因为他本身经营茶叶,也喜欢喝茶,他也喜欢读书,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他相信古淮南(古淮南的范围远大于今天的淮南)是茶叶的产地之一,而且八公山也曾经盛产茶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是没有人再种茶了。

出于对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热爱,吴江三年前开始尝试在八公山上种茶,过程并不顺利,但是现在茶苗已经存活。我们有希望喝到淮南茶了。


楚铭


信阳毛尖 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被苏东坡赞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特色细、紧、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以“色绿、味鲜、香高”著称。

  传统产区是原信阳县的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等地。现在,信阳毛尖已扩至整个信阳茶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品牌。茶区包括潢州、光山、罗山、商城、新县、固始、息县七县和浉河、平桥二区。共有128个产茶乡镇和10个国营茶场,属于我国的茶叶适宜种植区。

  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也是这个道理。

环境:

  茶百科选做的这批信阳毛尖产自我所站立的这片黑龙潭高山顶茶园

标准:

  这款茶以这样的芽为选做标准。

品种:

  品种为信阳本地种(或群体种,当地也称旱茶),信阳栽种茶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信阳本地种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保留下来的适合信阳本地生长的茶树品种。在老茶园,多栽种信阳本地种,大山茶园,因为本地种耐寒,也多种植。特点是:耐寒,芽叶瘦小,产量一般,香气高,口感浓重,回甘强烈。

干茶:

泡开她看:

  上投法:先向杯中注入七分满的开水(降温后的开水约80~85℃,下同)

  然后再将茶叶投入杯中浸泡,观赏茶叶在杯中的变化并适时饮用。

  中投法:先向茶杯中注入约占容积四分之一的开水

  接着将茶叶投入杯中,

  再将开水加至七分满,观赏茶叶在杯中的变化并适时饮用。

  下投法:先在茶杯中加入茶叶

  然后向茶杯注入约四分之一的开水浸润茶叶,

  最后再将开水加至七分满,适时饮用。

  上中下三种投茶泡法不同的汤色对比图

  

  从左往右依次是下、中、上投法,你看出差别了吗?上投法的茶汤最清澈,其实《茶经》里也讲过信阳毛尖应用上投法最好,与碧螺春一样其茶芽细嫩,毫毛较多,用下投法茶汤滋味最浓郁。


partner200724882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说“淮南茶,光州为上”。



光州,古指今河南潢川等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种茶始于东周。那时茶由原产地云贵川从川陕大道先传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再沿汉水传到东周的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在气候温和的南部生根,再向北、向东发展。向北发展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向东沿义阳(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光山、商城等),到安徽的西部寿州(今安徽的六安)。形成淮南茶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光州散茶也是在这次“散茶出淮南”的变革中出现的。据说开始是模仿六安小把茶制法,后来又融入龙井茶制法,形成了毛尖茶。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信阳毛尖制法。1915年信阳县所做的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此后,在1958年信阳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0年信阳毛尖又被国家授予银质奖。于是,信阳毛尖盛名于国内外,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2001年,已有信阳毛尖茶园34000公顷,占河南茶园总面积的90%;产量每年达7800吨,占河南茶叶总量8200吨的95%。现在的信阳毛尖产区是:信阳、潢川、光山、罗山、商城、固始等县。

产量主要集中在信阳等地。由于原光州的所辖区与信阳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基本相同,又制定了统一制茶标准,从而使“淮南茶,光州上”得到了充分发扬。


懒仁家的故事


淮南茶 信阳第一 乃信阳毛尖也!浉河——淮河流域的重要源头之一。在1000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曾到过这里,他将浉河岸边的河南信阳划归到淮南茶区,并在《茶经》中留下:“淮南茶,以光州茶为上品”的记录,陆羽所说的光州就是今天河南信阳的潢川县。而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品了信阳的绿茶之后说:“淮南茶信阳第一”。

淮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著名绿茶“信阳毛尖”的产地。一入境内,茶乡茶韵便扑面而来。



  茶谚说:“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摘”。茶乡虽说三季均可采茶,但要数春茶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尤其是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茶品也特佳,称作“雨前毛尖”。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憋足了劲的茶树在和风吹拂下苏醒,新芽生长很快,要采得一芽或一芽一叶,刻不容缓。“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当天采下的鲜叶,当天必须炒制完毕。所以茶农不仅日夜忙碌,还要从外地请来女工帮助,种茶大户能请十个以上。采茶女走进茶园,身挎竹篮,双手在茶丛上鸡啄米似地点动。万绿丛中,游动着点点花红,回响着欢声笑语,偶尔飘过清亮的茶歌。


害羞没饭吃


茶之为用,可上溯到远古的神农时代。《淮南子·修武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荼即茶的古字,这是茶为药用的开始。随后茶之为饮亦风行,据茶界泰斗陈椽先生所著《安徽茶经》考证,汉献帝建安(196-219)年间的皖北亳州名医华佗是安徽记载茶事最早之人,他在其所著《食论》里说:“苦荼久食益思”。由此可见,当时安徽饮茶之风已盛行起来。那么,茶是什么时候传入安徽淮南地区的呢?

一、淮河以南地区是较早的茶产区。

据史料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四百年间是茶业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过渡时期,种茶、饮茶活动开始从茶树原产地西南一隅向更为广阔的东南产区普及传播开来。因淮河以南地区为江淮丘陵地带,有山有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以是极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陈椽先生在其巨作《茶业通史》里详细论述了茶树的传播路线和大概时期,他推测茶树传播有两条路线,其中一条是茶树先从原产地云南传入邻省四川,然后在西周时代向北迁移进入陕西,在陕南地区生根。后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转入东周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到了战国时代及汉代,茶树继续向东迁移,沿水陆两路传入淮河流域两岸和江淮之间各地。由此可见,最晚到三世纪,茶叶生产已遍及淮河以南各地。

二、南北朝时期淮南已有茶事记载,饮茶逐渐升华为精神活动。

随着茶树的传播、种茶制茶技艺的进步,茶饮在两晋以降,已进入朝野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如此,饮茶还同佛教的诚心洁虑、禅定入静结合起来,成为佛教徒修行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饮茶风尚在南朝刘宋时期的淮南也曾出现过,唐代茶圣陆羽《茶经》里引用《宋录》记载说:“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据安农大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丁以寿教授《中华茶文化的酝酿》一文考证:“昙济十三岁出家,拜鸠摩罗什弟子僧导为师。他从关中来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创立了成实师说的南系——寿春系。昙济擅长《成唯实论》,对‘三论’也颇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论》。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八公山志》记载,昙济的师父僧导亦曾在八公山西昌寺讲法,从者千人。十三岁就拜僧导为师的昙济爱茶如此,想必僧导及其从者以茶待客、以茶助修行的做法已蔚然成风,带动了八公山地区的饮茶风尚。而子鸾、子尚系兄弟俩,为南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从两位王子拜访昙济道人的情景可看出两王子亦善品茗,可知当时茶在官僚士族中已然很受欢迎。

三、唐代淮南八公山产茶,是淮南历史上茶文化的鼎盛期。

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唐代中期,茶业迎来了第一个兴盛的高潮。茶圣陆羽写就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专著《茶经》。在这本划时代的著作里,他把当时的茶叶产区分为八大茶区,淮南茶区位列第二。唐时淮南道辖区甚大,相当于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还辖有河南东南部地区。故而,陆羽把淮南茶区一分为六: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寿州即今安徽淮南、寿县、六安、霍山、霍邱等地。其中霍山所产品质最高。当时淮南茶区产量巨大,据《唐书·地理志》载:寿春、庐江、凤阳郡茶叶每年都有固定的贡额,堆在内库,皇室都用不完,元和十二年(817年)一次就出内库茶30万斤,令户部变卖成现钞,以支用度。仅三地贡茶就有这样多,整个淮南茶区的生产量一定相当可观。巨大的产量催生繁荣的茶叶贸易,《太平广记》记载,唐天宝中,有刘清真者,“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驭为货,至陈留遇贼”。刘一人雇二十人贩茶,运销达两千斤,可见当时淮南地区茶叶生产、贸易的兴盛。另有唐朝封演(代宗时人,763-778年)在《封氏闻见记》里写道:“开元(713-741年)中……邹(山东兖州)、齐(山东益都县)、沧(河北沧县)、棣(山东惠民县)渐至京邑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说明当时淮河以南及皖南的茶叶即已大量销山东、河北等地。

而八公山位于淮南市西部,淝水入淮处,虽靠近淮北平原,但其方圆200平方公里,大小山峦40多座,山泉充沛,植被丰茂,也是宜于植茶的区域。因此,唐时的寿州茶区是包括八公山在内的。收入由淮南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淮南历代诗词歌赋集《长淮古韵》中的诗作《寄杨八寿州》可为一证,作者刘禹锡也是著名茶人,其诗曰:“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桂岭雨余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山上茗园丛丛似龙鳞,八公山非但产茶,且种植面积不小。茶叶产量的提高必然带动茶叶的消费和品饮的风气,所以唐时淮南地区的饮茶风气可以想见。同为中唐诗人的韩翃有首《送南少府归寿春》写道:“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吹过清爽的秋风,淮河上茶灶煮茗,对风饮啜,确有大唐的风雅气度。

淮南地区在唐代能对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还源于出产于此的茶器——寿州窑茶碗。寿州窑是唐代名窑之一,《八公山志》上说,古寿州窑的源头分布在八公山下东麓淮河两岸的百里之内,主要集中在今淮南市上窑镇,此地唐代隶属寿州。该窑一向以烧制黄釉瓷器而著称,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有别于其他窑口的釉色,有其独创性,且数量多、种类全。寿州窑中作为茶具使用的主要是茶碗,其器型胎壁较厚,敞口,圈足,整体看来虽不及后世同类器物精巧细致,却能体现出与大唐气度相符的朴野粗犷。但唐时茶色红,寿州窑的黄色茶碗影响茶汤的色泽,因此陆羽在《茶经》里对寿州窑茶碗的评价并不高,他说:“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但寿州窑在当时能区别于“南青北白”局面而创烧起黄釉瓷,为唐代茶文化增添一抹富贵、祥和、热烈的气氛也足以令人敬佩。

从历史资料、文人诗作和出土文物都不难看出,包括八公山在内的淮南茶区在唐代不管是茶叶产量质量还是品饮的风习、茶器的独特,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也是独树一帜的。

四、宋之后淮南地区依然是茶叶主产区,饮茶风尚保持至今。

宋代淮河以南地区称淮南路,宋神宗时分为东、西两路,仍是重要的茶产区。据陈椽先生《安徽茶经》论述,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全国设十三山场买茶,安徽有五个山场者在皖西南的六安、淮南茶区,当年买茶271万多斤,占全国总买量的45%以上。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淮南路(包括河南小部分,不包括皖南)由官府直接掌握的所谓“榷茶”,即达万斤。到了宋末元初,在马端临《文献通考》一书中可见如是记载:“散茶有太湖、龙溪、次号、末号,出淮南。”当时全国散茶名茶计11种,仅出自淮南地区的就占了4种。由明入清,淮河以南区域仍是茶叶的高产区,延续至今。

地理意义上的淮南在茶文化方面有着傲人的历史,但作为行政区划的淮南市如今已难觅茶树的踪迹,其境内的八公山在唐代产茶之后或许因为气候和土壤变化的原因,后世难见其产茶的记载。但淮南人爱喝茶,饮茶的习惯却始终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